有秸秆氨化的方法

更新时间:2023-07-28 00:38:03 阅读: 评论:0

有秸秆氨化的方法、氨化稻草的贮存利用等介绍如下:
一、窖氨化法
二、氨化稻草的贮存方法
三、氨化稻草的饲喂方法
的视频。 . 微生物処理法(发酵法)
人们一直在寻找能分解秸秆粗纤维的微生物,一是试图在体外制造出反刍动物人工瘤胃的条件。研究表明,瘤胃微生物有细菌和原虫两类,通常每克瘤胃内容物含有150250亿个细菌和60180万个原虫。瘤胃中的纤维素分解菌所产生的纤维分解酶能将粗纤维分解形成挥发性脂肪酸而被吸收后作为能源;同时能将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合成菌体蛋白;能合成多种B族维生素。其二是尋找自然界能分解粗纤维的新的菌种,以企提高粗饲料的利用率。由于所利用的菌种不同,便形成了下面不同的发酵方法。
1.温水发酵法  先将干秸秆恻短到2-3厘米或粉碎后,装进缸中,加适量温水(约30度),1份水浸1.5份料,将饲料浸湿,紧紧的压实,上压重物,封闭缸口,5—7天发酵后,即可取用。
2.酵母糖化法  主要有酵母菌和霉菌中的一些菌类。将作物秸秆铡短到23厘米,将酵母先用水化开,加入到100公斤水中搅拌均匀,冬天可用3040温水。将酵母液均匀喷洒在铡
短的作物如玉米秸秆上,松散堆成3060厘米的方形垛或装缸,封闭13天即可喂用。
3.发酵剂发酵法(生化发酵、微贮) 将秸秆经粉碎后,加入发酵调制剂(发酵活干菌),拌和均匀,填入 塑料袋、水缸或水泥池内压实,密封,使其软化,熟化。生化成一种类似酿酒厂酿出 的废渣即酵糠样物质。秸秆在生化发酵过程中可使粗纤维得到有效降解,并经生化转化,合成氨基酸,脂肪酸,菌体蛋白及维生素等,产生酵、酸等特殊风味,改善秸秆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生化发酵饲料还含有多种肠道有益微生物及多种能产生抗生素的菌株,对畜禽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有治疗作用并能提高防病免疫力,增加消化力。生化发酵处理后的秸秆饲料可直接拌入畜禽饲料中饲喂。也可采用小型饲料加工机组加工制成全价粒饲料,则效果更佳。湖南省新化县微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微生物混菌发酵方法,开发出发酵饲料调制剂产品。该剂采用营养价值丰富的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二十多种有益微生物为原料,经独特的工艺加工而成。经湖南省科委委托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做了高中低档水平饲料和农村常规饲料的对比实验表明,一头猪从满月到出栏(90公斤以上)使用该产品1公斤左右,在同等中等水平饲料条件养猪,可比对照组多增长10公斤左右,在同等粗劣饲料条件下养猪,可比对比猪多增长15公斤左右,可减少粮食饲料消耗20%,每头猪可多获利100吊桥公园元左右,提高了养猪效益,大大降低了饲料成本。该成果已
被湖南省科委、计委及国家五部委列入湖南省及国家重点新产品推广项目。
4.菌糠饲料法 指用棉籽皮和作物秸秆等磨成粉后为主要原料,裁培食用菌后剰余的底物料。如出菇2-4茬的棉子皮平菇菌糠,表面覆一层白色菌丝体膜,内部菌丝串结均匀,粉碎后质地松软,略帶蘑菇清香气味,适口性好。一般含粗蛋白5.4-8.5%,(接近玉米),粗脂肪0.2-0.6%,粗纤维29.3-40%,无氮浸出物39.7-51.1%,粗灰分3.2-7.1%,0.3-1.4%,0.03-0.18%。喂用时,小猪占日粮的10%,育肥猪可占20%30%,喂牛、羊时可占日粮的30%50%
5.中曲发酵饲料法:
中曲的制作 麦麸15kg、糠(米糠、谷糠或高梁糠)35kg、中曲曲种(为酒曲、醋曲与酱油曲)1.5kg,加水85~100%,拌匀,搓碎,以用手握成团不滴水为宜,揑成园球约馒头大小,放在室内,用禾草下铺并上盖,室温20度(如园球内温度上升到45度时即揭去盖草并开窗降温),3—4天即成为扩大曲种,用以调制中曲发酵饲料。
制作  将粉碎的青粗料和少量精料与扩大后的曲种拌均进行发酵,(中曲占24%)夏天3~5如何治疗鸡眼天即成。
6.庆曲发酵饲料法:
曲种制作  将粉碎的粗料如高梁糠、谷糠、玉米芯、稻糠、玉米皮等,按5kg糠粉加100~150g发馒头的曲子,加水5kg,拌匀,置于室温中培养24小时即成庆曲,风干后为淡黄红色,具酵母味。曲中主要为酵母和根霉。
不负好时光饲料制作  将粉碎的稭秆、谷壳粉、青草、树叶共50kg,加水30~50kg,庆曲2kg,拌匀装缸或堆置铺有塑料布的地上,夏天发酵1—2天,冬季2—4天即成。具有香甜软熟稍带酒味的饲料.猪很爱吃。
7.EM菌液法
EM菌原液简介 EM这个符号是有效微生物群的英文缩写。该技术发明人为日本国琉球大学教授比嘉照夫。EM菌原液是一个亲密和谐的大家族。它是由整个生态系统都存在的五大类微生物中的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醋酸杆菌等80多种细菌所组成。作为一个功能群体,EM菌原液采用适当的比例和独特的发酵工艺把经过仔细筛选出来的好气性和嫌气性有益微生物混合培养,形成多种多样的微生物群落,它们在生长中产生的有益物质及其分泌物质成为各自或相互生长的基质(食物)。正是通过这样一种共生增殖关系,组成了复杂而稳定的微生态系统,不仅具备功能齐全的优势,其本身的生产工艺更表现出世界性的高科技水平。
种养型EM在养殖上的效果: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成本;对疫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促进生长,提高日增重;明显提高繁殖率;消除粪便恶臭;脱毒性能优良;全面改善肉、蛋、奶的品质。在种植上,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化肥农药产生的危害,提高农产品质量等效果。
应用方法简介: EM菌原液主要有三种简便的方法,在各个领域灵活应用。
制作发酵料(或直接制作发酵饲料与堆肥),然后按一定比例掺入饲料中喂养畜禽或掺入粪便、垃圾等制成高效有机肥。
按一定比例兑水(即EM菌原液稀释液)喂畜禽、作种植业的浸种、泡根以及追肥(叶面、根部喷施),水产养殖喷施及居室栏舍喷洒、垃圾处理等,现兑现用。
直接饮用(染病牲畜灌服EM菌原液,染病家禽根据病情饮用高浓度的EM菌原液稀释液)。
EM菌原液发酵料的制作方法:
米糠或麦麸(处理垃圾还可用锯木屑)加入EM菌原液及红糖各1%,再加清水3035%(依材料的干湿程度适当增减水量)。
具体操作:先将少量温水溶化红糖,再倒入清水,然后倒入EM菌原液,混合均匀;将此混
合液倒入干料(米糠或麦麸),边倒边拌,拍散团块,搅拌成均匀粉末状,以手捏成团,不滴水珠,松手一触即散为宜,然后装入干净容器(桶、缸或厚塑料袋等),压实密封,不能漏气,放置在540的地方,进行厌氧发酵,经4天(夏)-6天(春、秋)-10天(冬),即会发出带酸甜的浓郁酒曲香味,表明发酵成功。若出现异味或只酸不香和只甜不酸,没有酒曲香味,应查明原因继续发酵。在气温低的季节,可将拌好的料装好后,先不密闭,让其好气发酵,待内温上升到40时,再封口密闭。发酵失败的各种有机材料都可以晾干后按照上述方法重新发酵(稍加大EM菌原液用量),成功后再使用。发酵时间长些成熟度更好。发酵料密封可存放6个月,不能密闭时应在7天内用完(horny45 - 助理 二级)
另原敬宜(2008)介绍的种养型EM原液的制作方法如下:
种养型 EM配方:种养型原液EM菌种2.5千克、水50千克、红糖2.5千克、尿素0.3千克、磷酸二氢钾100克、维生素C(D-异抗坏血酸)25克。材料选择:红糖副食店有售;EM菌种:如果引进的是新的菌种,可直接培育;磷酸二氢钾:纯度在90%以上(一般在化学试剂店有卖)。不可用肥料用的代替,原因是杂质太多;D-四君子汤祛湿抗坏血酸:为抗氧化剂,也叫维生素C,是食品添加剂,不可用药品的维C代替,食品原料店有卖;尿素:化肥用的即可;
水:干净的饮用水即可,自来水需放两天以上才能使用。
培育方法:把水放进塑料桶中(塑料桶:容量应在25千克以上,红白色均可,要求能密封,装饮用水)-加入红糖——加入EM——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分别溶化后加入——摇匀——密封——光照培育(保持温度25-35)——每天摇动1-2次,透气20分钟——第三天加入维生素C,摇匀——第四天停止光照,检测pH值,达3.8以下完成培育,未达到继续培育,合格后密封保存或使用。培育中产生悬浮物是正常现象,一般温度高容易产生。如果温度偏低,培育的EM气体将减少。培育中有异味是很正常的,如pH检测合格可透气两天,如果异味还很严重,有可能是培育失败了。培育好后拿一个矿泉水瓶盛入EM,拧紧瓶盖摇晃几下,合格的EM有大量气体产生;培育好的EM颜色为棕黄色(因品质不同,有时颜色加深)pH静水流深值在3.8以下即完成培育。应用方法同上。
但也有人认为,上述微生物犮酵方法,只能对粗饲料起到软化和提高适口性的作用,而对于原料中易消化的能量物质由于用于微生物能量消耗而损失,因此对能量价值本来就低的秸杆饲料,微生物犮酵方法不一定可取。
8.青贮发酵法。青贮就是利用青绿饲料中存在的乳酸菌,在厌氧条件下对饲料进行发酵,使饲料中的部分糖源转变为乳酸,使青贮料的pH值降到4.2以下,以抑制其它好氧微生物
如霉菌、腐败菌等的繁殖生长,从而达到长期贮存青饲料的目的。青贮发酵的机理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活动和生物化学的变化过程。其持续的时间约3周左右,大体可分为中央企业排名5个价段:第一价段是创造厌氧环境阶段。从青贮原料放入窖中开始,这时植物细胞在继续呼吸,其结果是产生二氧化碳和热量,使青贮料逐渐变为厌氧环境,再加上产热,都给乳酸菌繁殖提供了条件。第二阶段主要是产生乙酸阶段。酸的浓度增加又给乳酸菌开始繁殖创造了条件。第三阶段是乳酸开始产生价段。也是乙酸菌在较高的酸中不能生活而受到限制的阶段。以上三个价段约需35天,三者互相穿插,无一定界限。第四价段则是乳酸菌增殖和乳酸形成的价段。在正常情况下,窖内温度由330C降到250CpH值由6降到3.44.0。这个价段持续1520天。由于产生的乳酸已达到最高水平,乳酸菌本身也受到抑制。第五阶段的情况取决于前四个价段,首先如产生的乳酸、乙酸量足,就可以预防其它杂菌的作用。否则,如乳酸量少,有害杂菌就会增殖;丁酸菌会产生丁酸,进而作用于青贮原料引起分解,使蛋白质、氨基酸分解为氨与胺,青贮料发出臭味,影响适口性。其次,如青贮窖镇压得紧,空气排出干净,封顶严密不漏气(最初几天下沉最多,封顶下沉后要及时培土封严),青贮料就可长期保存。否则,空气一经进入,就会氧化产热,造成损失;同时在有空气情况下,霉菌繁殖,就能利用第四阶段所产生的乳酸,使酸度下降后, 隨之杂菌增
殖,使青贮料霉变发臭而遭受损失。
青贮料成败的关键,是能否满足乳酸菌生长繁殖的三个条件:无氧环境、原料中足够的糖分,再加上适宜的含水量,三者缺一不可。为保证无氧环境,青料收割后,应尽可能在短时期内切短、装窖、压实、封严,这是保持低温和创造厌氧的先决条件。切短是便于压实,压实是为了排除空气,密封是隔绝空气。否则,如有空气就会使植物细胞继续持续呼吸,窖温升高,不仅有利于杂菌繁殖,也引起营养物质大量损失。为保证乳酸菌的大量繁殖,必需有适当的含糖量。根椐饲料含糖量的多少,可将青贮原料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易于青贮的原料,如玉米、菊芋、向日葵、胡萝卜茎叶、芜青、饲用甘蓝、禾本科牧草、甘薯藤、南瓜等;第二类是不易于青贮的原料,如苜蓿、三叶草、草木樨等豆科牧草以及大豆、碗豆、马铃薯的茎叶等;这类原料宜与第一类混贮。第三类是不能单独青贮的原料,如南瓜藤、西瓜藤等。这类植物含糖量极低,只有与其它易于青贮的原料混贮,或添加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如玉米粉等,或加酸青贮才能成功(包括如每100kg青贮原料加1kg丙酸,但要注意防止溅洒在皮肤上;或按原料量的5~6%添加A.I. V稀釋液(由浓度30%的盐酸192份、40%的硫酸8,再加水800份稀釋而成);或按原料量的5~7%添加A.A Z稀釋液(该液由浓度8~10%盐酸170份、8~10%的了硫酸30份混合而成。);也可加蚁酸、甲酸
(比加盐酸、硫酸效果好,因盐酸等強酸易溶解钙盐,影响了对钙的吸收)。因蚁酸在青贮时或瘤胃消化过程中,能分解成对家畜无毒害的二氧化碳和甲烷,蚁酸本身也可被吸收利用,增重效果比一般青贮料高。添加量为每吨原料中加浓度85%的蚁酸2.85kg(英国)或浓度为90% 4.53kg(美国)。加酸青贮料的优点:颜色鲜绿,具香味,品质高(蛋白损失仅0.3~0.5%,一般青贮料损失达1~2%;粗纤维减少多;胡萝卜素、VC、钙、磷损失少)。
青贮料中适宜的水分含量是保证乳酸菌正常活动的重要条件。最适宜的含水量为6575%。豆科牧草则以6070%为优。另外,因质地不同而有差异。质地粗硬的原料,含水量可高达7882%;而收割早、幼嫩多汁而柔软的原料,含水量应低些,60%为宜。含水过高或过低的青贮原料,均应进行处理或加水调节。过高的贮前应稍凉晒凋萎,如任不行,可与粉碎的干草或秸秆混合青贮。判断观察水份高低的方法,除实测外,在生产中主要是靠经验来判断。一是手挤法:抓一把铡碎的青贮原料,用力挤30秒钟,伸开手后有水流出或手指间有水,含水量约为7585%,太湿,不能做成优质青贮,应该晒一下,或与较干的秸杆一起青贮,或每吨加90kg玉米面。如伸开手后料团呈球状,手湿,含水量约在6875%,或伸开手后料团慢慢散开,手不湿,含水量约在6067%,都是做青贮的最佳含水
量,不需任何添加物。如伸开手后料团立即散开,含水量低于60%,要添加水分后才能青贮。二是扭弯法:在铡碎前,扭弯秸杆的茎时不折断,叶子柔软帶绿而不干燥,这时的含水量最合适。一般来说,豆科植物在孕蕾期和初花期,禾本科植物在孕穗期和抽穗期,玉米在乳熟期,应及时收割并青贮。
青贮方法分塑料袋青贮和窖式青贮两种.装填前,窖底部可填一层1015厘米厚的切短的秸杆或牧草,以便吸收青贮液汁。对秸秆类可切成3厘米,青草和藤蔓可以短到1020厘米后,直接放在塑料袋内或青贮池内 一层一层铺放,每层均反复踩实,排净空气,特别要注意窖壁四周和拐角処的压紧,直到装满并超出窖口20厘米为止,上面用厚塑料布封顶再用湿土压实,防止漏气和雨水流入。封口后要常检查,发现下沉和裂缝,应及时加土填实。冬季为了保温,顶部可铺放一些玉米秸。一般情况下,青贮3045天可完成发酵全过程,即可开窖使用。凡原料越软,发酵时间越短(40天左右):反之越坚硬所需发酵时间越长(4550天左右)。豆科植物犮酵更长,需3个月左右。青贮料的贮存期可保存半年之久,最久者可达20台北总统府30年。
饲喂时青贮饲料不能代替干草,过多饲喂易引起酸中毒(瘤胃内PH值为弱酸性),采食量下降。青贮料还具有轻泻性,怀孕家畜不宜多喂.各种家畜青贮料饲喂参考量(kg/)如下:泌乳
15--20;育成牛4--20;役牛10--20;肉牛10--20;马、骡 5--10;妊娠母猪3--6;哺乳猪2--3;5-8。喂量也可根据体重来确定:小母牛喂量可占体重的2.5~3%;公牛占体重的1.5~2%;育肥肉牛可占体重的4~5%。冰冻的青贮要融化后才能饲喂。
青贮饲料已在世界各国被广泛推广使用。近年来青贮技术有很大改进。在青贮方法上推广低水分半干青贮法,通过添加甲酸(如每100kg禾本科牧草添加0.30.5kg;每100kg豆科牧草添加0.5kg)、丙酸(添加原料量的0.51.0%)、糖蜜、谷物等添加物,显著地提高了青贮效果,改进了青贮料的品质。另有添加乳酸菌青贮:目前使用的菌种主要是德氏乳酸杆菌,一般添加量为每吨青贮原料加乳酸菌培养物0.5升或乳酸菌剂2020年母亲节450克。添加甲醛青贮:一般在每100kg青贮原料中添加浓度85%的甲醛0.30.7kg,能保证青贮过程中无腐败菌活动,干物质损失减少50%,消化率提高20%左右。添加尿素青贮:按青贮原料量的0.5%添加。添加方法是将尿素制成水溶液,均匀的分层喷洒在原料上。除尿素外,还可按原料量的0.350.4%加入磷酸脲,不仅能补充乳酸菌繁殖对非蛋白质氮的需要,增加青贮料的菌体蛋白和磷的含量,还能使青贮料的酸度较快地达到标准(pH3.84.2),有效地保存青贮料中的营养。添加微量元素青贮:为了提高青贮料的营养价值,可在每吨青贮原料中添加硫酸铜2.5克、硫酸锰5克、硫酸锌2克、氯化钴1克、碘化钾0.1克、硫酸钠500克。把以上化学盐类溶于水中分层喷洒在原料上即可。
 
 

本文发布于:2023-07-28 00:38: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208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发酵   饲料   原料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