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洞穴喻与《百年孤独》的孤独意识第24卷第6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社会科学版)V o1.24No.6
2011年11月JournalofBeiji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andAstronautics(SocialSciencesEdition)Nov ember,2011
柏拉图的洞穴喻与《百年孤独》的孤独意识
郑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191)
土行摘要:《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当代文学的代表人物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通过运用柏拉图在《理想
国》中的”洞穴喻”来解析弥漫于作品中的孤独意识,可以看出马尔克斯作品中的孤独意识反映了对真理的渴
求与现实的矛盾,理性发展与宗教信仰的冲突,指出人们要想摆脱孤独,必须走出黑暗的洞穴,摆脱愚昧落后,
因循守旧的现状,借助爱和团结的力量,彻底走出孤独的阴影.
关键词:《百年孤独》;洞穴喻;孤独意识
中图分类号:1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204(2011)06.0088.05 The”Solitude”inONEHUNDREDYEARSoFSoLITUDE
andthe”AllegoryoftheCave’’ofPlato
ZhengLi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Beiji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andAstronautics,Beljin g100191,China)
Abstract:OneHunderedY earsofSolitudeisthemasterpieceofGarciaMarquez,therepre ntativeofContemporary
ColumbiaLiterature.Thissayus esPlato’SallegoryofthecavetOanalyzethenofsoli tudewhichpermeatedthis
nove1.ItreachestheconclusionthatthesolitudeoftheprotagonistsintheWOrkrevealsthei nconsistencybetweende—
读书古诗
sirefortruthandreality,andtheconflictbetweendevelopmentofreasonandreligiousbelief. Itpointsoutthatinor—
酱油肉dertocastofftheshadowofsolitude,LatinAmericanpeopleshouldstepoutofthedarkcavea ndgetridoftheirfatu—ityandconformismwiththehelpofloveandsolidarity.
Keywords:ONEHUNDREDYEARSOFSOLITUDE;allegoryofcave;solitude
一
,引言
作为哥伦比亚当代文学的代表人物,在拉丁美
洲魔幻现实主义小说领域,加西亚?马尔克斯地位举
足轻重.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西班牙语和拉丁美
洲文学教授乔治?麦克默里认为自20世纪60年代
以来,拉丁美~flzJ,说一直保持着高质量,而加西亚?
马尔克斯尤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其卓越的
文学成就,马尔克斯荣获了1982年度诺贝尔文学
奖.1982年10月2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诺贝尔
文学奖颁发给马尔克斯时的授奖理由是:”他创造
了一个独特的天地,即围绕着那个由他虚构出来的
马孔多小镇的世界.自20世纪5O年代末,他的小
说就把读者引进了这个奇特的地方.那里汇聚了不
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作者的想象力
嵩山少林景区在驰骋翱翔;荒诞不经的传说,具体的村镇生活,比
拟与影射,细腻的景物描写,都以新闻报道般的准确
性再现出来.”¨加西亚?马尔克斯无疑是加勒比上
梁祝传说
空那只飞舞的蝴蝶,在拉丁美洲乃至全世界文坛上
掀起一场文学”风暴”,以致这场”风暴”打破了欧洲
文化中心论的神话,实现了拉美文学创作的空前繁
荣和文学创作上的”蝴蝶效应”.在马尔克斯的巅
峰之作《百年孤独》中弥漫着深深的孤独意识,马尔
克斯借助小说中的人物,反映出自己内心深处无以
排遣的孤独意识.这种孤独是源于众人皆醉我独醒
的痛苦,是对处于野蛮,贫穷,愚昧,落后境地的拉美
社会现状的深深忧虑,这个清醒的孤独者如同古希
腊伟大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中那个惟一走出
黑暗的洞穴,看到光明的人,试图告诉仍然处于愚昧
收稿日期:2010—11—1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资助项目(01JA750.47~990)
作者简介:郑丽(1974一),女,山东泰安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第24卷第6期郑丽:柏拉图的洞穴喻与《百年孤独》的孤独意识
落后的生存处境中的同胞们他所深谙的真理,号召
拉美人民摆脱愚昧和落后的现状,砸碎一切专制与
暴政,借助爱和团结的力量,彻底走出孤独的阴影.
二,柏拉图的”洞穴喻”与
《百年孤独》中的孤独意识
在《理想国》第七卷,柏拉图作了如下设想:有
一
些囚徒从小就住在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头颈和
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朝前看着
洞穴后壁.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有微弱的阳
光从通道里照进来.在他们背后的上方,远远燃烧老虎资料
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人的中间有一条隆起的道
路,同时有一堵低墙.在这堵墙的后面朝向火光的
地方,有些人手中拿着各色各样的假人或假兽,把它
们高举过墙,让它们做出动作,这些人时而交谈,时
而又不做声.于是,这些囚徒只能看见投射在他们
面前的墙壁上的影像.他们将会把这些影像当作真
实的东西,他们也会将回声当成影像所说的话.此时,假如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他可以站起来并转头环视,才发现原来以为的真实其实不过是事物的影像而已.当他终于获得解放走出了山洞,看到
了太阳.他简直难以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光”.这位悲喜交集的洞穴人就想让他的同伴们
尽快了解这世界的”真相”,于是他又回去对其他的洞穴人诉说他所看到的一切,告诉同伴们”影子”其实是怎么回事.然而,他的理论在洞穴人中引起了
轩然大波.多数人很愤怒,认为这个人要把他们引
上邪路.他们以为他们现在看到的是非本质的梦幻,最初看见的影像才是真实的.只有少数人半信
半疑,但因为多数人的愤怒,这些少数人只能保持沉默,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对他也都失去了信任,因
为没有一个人和这个孤独的洞穴人有同样的经验. 在这个故事里,太阳隐喻真理,洞穴和影子隐喻黑暗和事物的假象,囚徒隐喻视野狭隘,愚昧无知的人. 柏拉图把自己比作站起来的囚徒,因为知道并宣扬真理而被世人遗弃.故事还反映了另一个很少被人谈论过的主题,那就是孤独.偶然获得真理的洞穴
人摆脱了黑暗和愚昧的状态,但并没有因此而更加幸福.相反,因为他个体的经验与集体意识的巨大
差异而被同伴们孤立疏远,永远失去了他们的信任, 以至于他自己都渐渐开始怀疑这段经历的真实性. 这位失去了同伴支持的洞穴人的”解放”是暂时的, 他的手脚很快又被束缚住了,他的生活重新回到了过去的轨道.这场如梦似幻的经历不仅让别人困惑,而且令自己很迷茫.他有时候还是要忍不住谈
谈他的”梦”,次数多了,其他人开始用异样的眼光
来看他;他就慢慢被别人当作是”疯子”了.
柏拉图在其”洞穴喻”中揭示的人们对真理的
渴望与追求,顿悟时的惊喜与激动,以及在遭到无情现实生活的挫败后的孤独与绝望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都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科技发展造成了人们信仰的迷失.当人们利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揭示了宇宙的奥秘,发觉以前认为神秘莫测的现象并不是上帝意志的体现,随之就产生了对上帝的质疑,丧失了宗教的虔诚.马贡多镇的族长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曾经与他的同胞们一样生活在黑暗和愚昧中.马贡多的人们安于现状,满足于眼前落后愚昧的生活,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现实,而外界的一切则是虚幻的投影.吉普赛人带来的磁铁,火
车的出现,甚至普通的冰都被惊奇地看作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作者描述布恩蒂亚父子去看冰块时这
样写道:”那里有一个浑身长毛的光头巨人,他鼻子
上穿着一个铜环,脚踩上系着一条沉重的铁链,正守护着一只海盗箱,巨人一打开箱子,里面就冒出一股冷气.”作者虚实结合的巧妙使人们感到这并不
单纯是阿拉伯神话的借用,而是拉美原始,蛮荒时代人们无知闭塞的真实写照.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说:”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正是为
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所见的视象那样,而不是如同你所认知的那样;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反常化’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
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马尔克斯在
《百年孤独》中大量使用的这些神奇的叙述手法,增加了作品浓重的魔幻色彩,给读者造成一种全新的感受,唤醒人们对事物的全新的认知和体验,从而产生陌生化的感受.通过运用”陌生法”,这种表现人
心理的既生动又神奇的艺术手法,平时让人熟视无睹的事物如磁铁,冰块等给人耳目一新的深刻印象, 同时从另一角度反衬出马贡多人的落后与愚昧.作为魔幻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百年孤独》的神秘与魔幻色彩在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马尔克斯将大量神话,传说引入这部小说中.小说随处可见印地安文
化广泛流传的魔幻,神奇的古老传说和神话故事,而且其中不乏大量的亚洲尤其是阿拉伯神话,以及在欧美广为传播的基督教,圣经,古典戏剧等情节.这
些神话的引入使整篇小说笼罩在一种神秘莫测,变幻无常而又极度令人神往的氛围里.作品中许多超自
然的人和物,或是取材于印第安民间故事和传说, 或是借用东方神话中的故事:何塞?阿卡迪奥?布恩
迪亚杀人后受鬼魂的纠缠,墨尔基阿德斯不堪忍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月
死亡的孤寂又重返人间反映了印第安人的灵魂不灭论和还魂说;庇拉?特内拉集妓女,巫师,通灵者于一身,能用纸牌预示人的命运;可以载人在空中飞翔的吉普赛人的飞毯,还有俏姑娘雷梅苔丝通体透明乘床单向空中飞升神秘消失的情节都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天方夜谭》中阿拉伯的飞毯;整天坐着编织精美裹尸布以消磨时光的阿马兰塔,使人记起《荷马史诗》中泊涅罗帕忠实而聪慧的妻子,为了摆脱追求者无聊的纠缠,她白天纺织,夜晚拆掉织物,耐心
地等待着丈夫的归来.所有这些神话原型的运用,
最终使《百年孤独》生成为一个整体象征.马贡多不仅成为拉丁美洲的一个缩影,也上升为整个人类生存状态的一个隐喻,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人类的孤
独和宗教困惑.描写牡丹
马贡多的人们在小镇建立初期过着伊甸园般纯
真的生活.作为年轻的族长,霍塞?阿卡迪奥?布恩
苹果手机震动地亚指挥大家播种和畜牧,安排全村的房屋布局,设计街道,马贡多成了最有秩序,最幸福的村子.在这
个村子里,谁也没有超过30岁,也还没有死过一个人,街道两旁种满了不死的杏树,一幅世外桃源的美好图画.乌苏拉是个勤俭能干的女人,家里宽敞明亮,周围种满鲜花,各种动物和睦相处,小鸟快乐地
歌唱.然而,由于外来的科技文明侵入扰乱了马贡
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质朴天然的世外桃源生活, 人们不再安于现状,而是充满了躁动不安的欲望.
作为第一个解除了思想禁锢的人,族长霍塞更是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和渴望.他被吉普赛人展示的磁铁的魔力所吸引,竟想用它来开采地下的黄金.
在炼金实验室里,他按照炼金术配方把乌苏拉珍藏的三十枚金币投进烧锅,结果这笔珍贵的祖产变成了一团粘在锅底挖不下来的锅巴.后来他又对巨型放大镜感兴趣,试图利用这项发明制造作战武器.
在得到吉普赛人墨尔基阿德斯赠送的葡萄牙地图和几架航海仪器后,他闭门不出整夜观察星辰的移动. 当他向村里的人震惊地宣布”地球是圆的,象个橘
子一样”H时,骤然发现自己仿佛置身于广袤无边
的空问之中,他的存在似乎处于一种孤独的尽头.
这是理性发展与宗教信仰冲突而产生的孤独.正如柏拉图的洞穴理论中那个走出洞穴的人,霍塞受到墨尔基阿德斯理性之光的指引,走出从前黑暗愚昧的洞穴,第一次见到了光明,但由此产生的内心的冲突与挣扎却给他带来了更多的困惑和痛苦.他开始怀疑上帝的存在,便借着铜版摄影技术在家里的每个角落寻找上帝的踪影,甚至还设计了一套复杂的方法要把在家中的每个角落拍摄到的照片叠印在一起.他坚信只要上帝存在,迟早会被拍下来,否则就
应该永远排除上帝存在的假设.这一看似荒唐的举动包含着理性人类对宗教信仰的动摇与怀疑.对霍塞来说,非实体性的存在是不可能的,上帝没有可触摸的真实的支撑,它就可以被证伪.尼卡诺尔神父
企图说服霍塞信仰基督教时,洞察一切的霍塞却一口揭穿了他升腾的奥秘,并让他拿出上帝的铜版照相的证据来.最后吉普赛人再次来到这里,向他展
示了假牙的奥秘后,霍塞躁动不安,一心向往外面的世界,因为那里正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而他们却在过着”毛驴似的生活”-z.自从被磁体热,天
文计算,炼金梦以及认识世界奇迹的渴望所占据,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