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名家名作》·翻译
一、 引言
《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主要载体,囊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深深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与文化,同时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自16世纪以来,西方传教士、汉学家和华人译者纷纷尝试翻译中国典籍,这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1]物质文化负载词标志着一个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时很难找到完全对应的表达方法。鉴于此,本文将关联翻译理论运用于《论语》物质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比较研究中,以理雅各、辜鸿铭、金安平的三个《论语》英译本为例,旨在为更多的翻译爱好者英译典籍提供借鉴。
二、关联翻译理论概述
关联理论是由Sperber和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的。“关联理论认为,必须要结合原语文本/话语和语境假设,找出其中蕴涵的最佳关联,通过推理,才能正确理解原文,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进而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2]在关联理论的基础上,Gutt出版了专著《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他将关联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中,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关联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的目的是让译文获得最佳关联,从而再现原文的交际功能。”[3]在翻译过程中,“关联性的强弱取决于两个因素:处理努力(processing efforts)和语境效果(contextual effects)。在同等条件下,处理努力越小,
则关联性越强;语境效果越大;则关联效果越强” [4]。因此,为使译文达到最佳关联,译者须尽量做到让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准确理解原文,并准确传达原作意图;译者还需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使读者能根据译文信息轻松地读懂译文,从而了解原作思想。
三、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物质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比较
“文化负载词指在一定语言背景下承载特定文化意义的词语,这些词汇反映特定民族在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起来、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5]物质文化负载词,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文化中所特有的、代表有形的和确切的事物,如中华文化中所特有的服装、食物、交通工具、器皿、建筑等。物质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是一大难点,如何令外国读者轻松、正确地了解中华文化,是译好物质文化负载词的关键。
(一)译本比较
对手作文400字
本部分将从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对三个《论语》英译本中物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
例1 原文: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6]理雅各译:How can a large carriage be made to go without the cross bar for yoking the oxen to,or a small carriage without the arrangemen
t for yoking the hors?[7]辜鸿铭译:A cart without a yoke and a carriage without harness,— how could they go?[6]
金安平译:A large cart without a linchpin in its yoke bar and a small cart without a linchpin in its collar bar —how can you get them to go anywhere?[8]
译文分析:在古代,驾牛、车厢大的叫“大车”,驾马、车厢小的叫“小车”,也叫轻车或戎车。前者通常用作重载货车,后者一般用作战车或平常乘车。理雅
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论语》物质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比较—以理雅各、辜鸿铭和金安平的英译本为例
陈 文
[摘 要]《论语》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典籍。翻译作为一种交际手段,在《论语》的外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物质文化负载词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物质文化特点,蕴含着民族文化特色,故将物质文化负载词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准确、有效地传达给读者是翻译中的一大难点。基于关联翻译理论,对理雅各、辜鸿铭、金安平的三个《论语》英译本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不同的译文特色,以更好地帮助翻译爱好者提升典籍鉴赏能力和翻译能力,从而更好地对外传播中华文化。
鲁滨逊全名[关 键 词]关联翻译理论;物质文化负载词;翻译;比较研究
143
你好迷人
各的译文采用了直译的翻译方法,解释了“大车”和“小车”的具体使用方法,完整地传达出原文的具体内容。辜鸿铭和金安平则采用了意译的翻译策略,将原句的意思翻译出来,但却未将大车和小车具体的含义译出,只是金安平的译法比辜鸿铭的译法更为细致些。笔者认为,此处理雅各的译文更好一些,至少在保持原作风貌的基础上,译文更为流畅、易于读者理解。
例2 原文:一箪食,一瓢饮 (6)
理雅各译:With a single bamboo dish of rice,a single gourd dish of drink
…
[7]
右边肚子痛
辜鸿铭译:Living on one single meal a day,with water for his drink
…
[6]
金安平译:A bowlful of millet and a ladleful of water (8)
译文分析:此句话是用来称赞颜回的吃苦耐劳精神,即使是住在简陋的巷子里,生活简朴,他也能够依然快乐。此句话中涉及“箪”和“瓢”两个物质名词的翻译。“箪”是竹制食器,“瓢”是用葫芦做成的汤类容器,且“箪”和“瓢”在此处已超出其字面意义。在对此句的处理中,理雅各选择直译的方法,将“箪”“瓢”这两个器具的制作成分也巧妙地译出,但英语读者会因未接触过竹制或葫芦容器而对此句的翻译感到迷惑。辜鸿铭则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来传达原作的神韵,省译“箪”“瓢”的意思。金安平也采用了意译的翻译方法,但在选词上与辜略有不同,金安平借助millet(小米)、ladleful(满杓)两个词,更为传神地表达出原作的风貌,也更易于读者的理解。
例3 原文: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6]
理雅各译:…Heaven is going to u your master as a bell with its wooden tongue.[7]
辜鸿铭译:…Now God is going to make u of your Teacher as a tocsin to awaken the world.[6]
金安平译:…Heaven is about to u your master as the wooden tongue of a bronze bell.[8]
译文分析:“木铎”原指以木为舌的大铃,铜质。在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时振鸣以引起众人注意;文中喻指上天借助孔子教化百姓。理雅各和金安平都选择了直译,将木铎的字面意思翻译出来,
且金安平的翻译更细腻些,将木铎的材质也翻译出来,译为bronze bell。但笔者在此处更喜欢辜鸿铭的译法,辜采用意译加注的方法,用西方读者熟悉的比喻意象“tocsin”,并添加解释“to awaken the world”来传达原文“木铎”所代表的深层次的精神含义,让读者能真切地明白“木铎”所表达的象征意义。
例4 原文:……瑚琏也。[6]
理雅各译:…A gemmed sacrificial utensil.[7]
辜鸿铭译:…A rich jewelled work of art.[6]
金安平译:…A hu or a lian,a vesl that holds offerings of sorghum and millet in the ancestral temple.[8]译文分析:珊瑚为宗庙里盛黍稷的尊贵器皿。理雅各采取异化策略,尽力将原意传达出,将“瑚琏”译为“一种用宝石装饰的祭祀用具”,但翻译却不尽准确。辜鸿铭在此处采用了意译的翻译方法,传达出“瑚琏”的重要价值意义,他将“瑚琏”译为“一件珍贵的珠宝艺术品”,此种译法尚可接受。金安平则选择音译加注的翻译方法,先音译出hu、lian,后再解释这个器皿的用途是供奉祠堂里的高粱和小米。此处笔者认为金安平的译文更为准确,既传达出原作风貌,又易于读者理解。
例5 原文:犁牛之子骍且角 (6)
理雅各译 :If the calf of a brindled cow be red and horned
…
[7]
辜鸿铭译:The calf of a brindled cow, provided it be well-conditioned
…
[6]
金安平译:If the offspring of a plough ox has a reddish coat and perfectly formed horns
…
[8]
译本分析:“犁牛之子骍且角”指的是“耕牛产下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这种牛犊是指用来祭祀的牛,一般有专门的祭祀宫来养殖。理雅各和金安平都采取直译的方法,直接将牛犊的外形特征描述出来,但金在选词和表达上,如coat、perfectly比理更胜一筹,把牛犊的外貌特征描写得更加生动,让读者脑海里更有画面感。辜鸿铭则采用了意译的方法,省译了牛犊的外形特征(红色且
有角),直接将牛的外部特征用一个词well-conditioned(长得好)来形容,这种方式也能起到达意的效果,但却没能完整地呈现出原作的风貌。
艺考现场(二)结论
从关联理论翻译视角出发,通过对三个《论语》译本中物质文化负载词的比较分析得出:金安平的译文关
144《名家名作》·翻译
联性更强,对原文的把握更为准确,且译文表达效果好,流畅度也更高,读者可以轻松地从译文中了解原作意图。在翻译《论语》时,她主要运用多种翻译方法对《论语》中的物质文化负载词进行灵活处理,在直译的基础上,采用音译加注,补充性增译、意译等方法,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更好地做到了使译文表达准确、流畅及简易。但相较于金安平,理雅各和辜鸿铭的译文关联性较弱。理雅各在翻译《论语》时主要采用了异化的策略,在翻译时主要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尽可能地保持中华文化的原汁原味,但有时的译文稍显生硬。例如,在翻译“一箪食,一瓢饮”时,将原文译为“With a single bamboo
dish of rice, a single gourd dish of drink
…
演讲网”,这样的译法使得译文稍显生涩,降低了译文的流畅度与可读性。故译者在追求忠实原文,努力向原作靠近的同时,也不能忽略译文的流畅度。辜鸿铭在翻译《论语》时主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尽可能以英语阅读者能理解的表达方式对原文进行处理,以消除英语阅读者的障碍。许渊冲(转引自王国凤)这样谈意译:“意译是把忠实于源语内容放在第一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二位,并不拘泥于源语形式的翻译方法。”[9]但意译不代表能够完全抛开原文的外在形式,随意删减或增改原文内容。辜鸿铭在翻译“犁牛之子骍且角……”时,将此句译为“The calf of a brindled cow,provided it
be well conditioned
…
”,此处直接省略了对牛犊外形特征的描写,似乎有点过分意译,笔者认为此处应当忠实原文,保留祭祀牛的特点,以免给英语读者学习中华文化造成误解。如若不然,有的英语读者可能会认为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所有长得好看的牛都会被拿来祭祀,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在古代,只有符合条件的牛才能用来祭祀。故译者在采用意译法时需把握好尺度,切不可随心所译。
总而言之,三个《论语》英译本各有千秋,都为英语读者学习中华文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也为今后的译者提供了一定的翻译思路,值得大家学习借鉴。示儿
四、结语
《论语》中物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不仅要求译者要深入了解中西方特色文化,还要求译者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熟练掌握及运用翻译方法。本文以关联翻译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比理雅各、辜鸿铭和金安平三位译者对物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处理发现,金安平的译文达到了更好的关联效果。一方面是因为其在翻译《论语》前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是因为她具有扎实的中西知识功底,能够准确、流畅地译出原文,且不失原作风貌。关联翻译理论也给了译者一定的启示:要在充分了解原作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翻译策略准确地传达原作思想,以求达到译文的最佳关联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林.典籍英译中译者的主体性选择:《论语》英译本比较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0(6):139.
[2]姜海清.翻译中的最佳关联性[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4):94.
[3]吴迪龙,武俊辉.关联翻译理论可适性范围与关联重构策略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9(4):187.
[4]林克难.关联翻译理论简介[J].中国翻译,1994(4):7.
[5]侯学昌,卢卫中.从文化空缺看《论语》中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辜鸿铭的译本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28(2):101.
[6]辜鸿铭.辜鸿铭英译《论语》[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12.
[7]理雅各.论语[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6-07.
[8]金安平.论语英译及评注[M].桂林:广西大学出版社,2019-06.
[9]王国凤.新编英汉翻译实用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09:30.
作者简介:
陈文(1998—),女,汉族,重庆潼南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中国啤酒品牌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