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寄生虫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在进行协议分析与入侵检测时,网卡的工作模式应处于混杂模式。
2.一个正常的ARP请求数据帧的二层头部中的目的MAC地址是:FFFFFFFFFFFF。
3.在一个正常的ARP请求数据帧的三层头部(ARP部分),被查询的目标设备的MAC地址求知,则用全是FFFFFFFFFFFF的MAC地址表示。
4.查看ARP缓存记录的命令是arp-a,清除ARP缓存记录的命令是arp-d,防范ARP攻击时要对网关的MAC与IP进行绑定的命令是arp-s。
5.在对网络设备进行远程管理时,网络管理员经常使用Telnet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的连接存在安全问题是,用户名和密码是以明文传递的。因此建议在进行远程设备管理时使用SSH协议。
6.常见的加密方式有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不可逆加密,试分别举例说出对称加密的常用算法是DES、非对称加密常用算法是RSA、不可逆加密(散列)常用算法是MD5。
7.对“CVIT”采用恺撒加密算法,密钥为3,则得出的密文是“FYLW”;如果密钥为5,得出的密文是“HANY”,这也就是说,相同加密算法不同的密钥得出的密文是不同的。
8.数字摘要采用单向Hash函数对信息进行某种变换运算得到固定长度的摘要,并在传输信息时将之加入文件一同送给接收方;接收方收到文件后,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变换运算得到另一个摘要;然后将自己运算得到的摘要与发送过来的摘要进行比较,如果一致说明数据原文没有被修改过。这种方法可以验证数据的完整性。
9.关于对称密码术和非对称密码术的讨论表明:前者具有加密速度快、运行时占用资源少等特点,后者可以用于密钥交换,密钥管理安全。一般来说,并不直接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加密明文,而仅用它保护实际加密明文的对称密钥,即所谓的数字信封(Digital Envelope)技术。
10.CA的职能:证书发放、证书更新、证书撤销和证书验证。
11.CA创建证书并在上面用自己的私钥进行数字签名。由于CA在创建证书过程中的角色很重要,因此它是PKI的核心。使用CA的公钥,想要验证证书真实性的任何人只要校验CA
的数字签名就能确定证书内容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更为重要的是确认了证书持有者的公钥和身份)。
12.当一个站点要求通过安全方式(利用数字证书)连接时,用户就不能再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协议了,而要采用HTTPS协议进行安全连接,这时所使用的端口也不是TCP的80,而是TCP的443。
13.WIN2003的IIS下建立的CA证书服务器,CA寻找秋天的足迹的IP地址为192.168.1.2,则证书申请的URL为:192.168.1.2/Certsrv/|。
14.CA的中文名可译为:证书签发机构。
15.PKI的中文名可译为:公钥基础。
16.GRE(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中文名:通用路由封装):是对某些网络层协议的数据报文进行封装,使这些被封装的数据报文能够在另一个网络层协议中传输,GRE在IP协议中的协议号为47。
17去痘去疤.GRE是一种隧道,它规定了怎样用一种网络层协议去封装另一种网络层协议的方法。但它并不是一种安全的隧道方法。
18.隧道技术是一种通过使用互联网络的基础设施在网络之间传递数据的方式。使用隧道传递的数据(或负载)可以是不同协议的数据帧或包。隧道协议将这些其它协议的数据帧或包重新封装在新的包头中发送。新的包头提供了信息,从而使封装的负载数据能够通过互联网络传递。
19.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中文名:虚拟专用网络)可以实现不同网络的组件和资源之间的相互连接。虚拟专用网络能够利用Internet或其它公共互联网络的基础设施为用户创建隧道,并提供与专用网络一样的安全和功能保障。
实习证明模板下载20.远程接入VPN用于实现出差员工或家庭办公用等移动用户安全访问企业网络。
21.Internet VPN用于组建跨地区的企业总部与分支机构内部网络的安全互联。
22.VPN利用隧道技术对原有协议进行重新封装,并提供加密、数据验证、用户验证等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保证了数据通过不安全的公共网络得到安全的传输。
23.DMZ一般称之为非军事化区,对于防火墙的DMZ口所连接的部分,一般称这之为服务器群或服务器区,防火墙也可以进行策略的检查与控制,只允许对特定的服务端口的访问进入,如只开放Web服务则仅对内部服务访问的目的端口为80时才允许。
24.网络防火墙的工作任务主要是设置一个检查站,监视、过滤和检查所有流经的协议数据,并对其执行相应的安全策略,如阻止协议数据通过或禁止非法访问,能有效地过滤攻击流量。
25.网络层防火墙通过对流经的协议数据包的头部信息,如源地址、目标地址、IP协议域、源端口和目标端口号等信息进行规定策略的控制,也可以获取协议数据包头的一段数据。而应用层防火墙可以对协议数据流进行全部的检查与分析,以确定其需执行策略的控制。
26.不同公司的防火墙产品的缺省策略有所不同,有的公司的产品默认拒绝,没有被允许的流量都要拒绝;也有公司的产口是默认允许,没有被拒绝的流量都可以通过。例如H3C的路由器的防火墙功能是默认允许,而思科的路由器的包过滤技术就是默认拒绝。
27.硬件防火墙产品的选择的前提是要考虑企业网络的现有条件、环境及需求,当然性能指标是要首先考虑的,主要的衡量指标包括吞吐量、转发率、延迟、缓冲能力和丢包率等。一般网络在选择时多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安全性、高效性、配置便利性与管理的难易度等。
28.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是对入侵行为的发觉。它通过从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的关键点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发现各种攻击企图、攻击行为或者攻击结果,以保证系统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进行入侵检测的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便是IDS。
29.作为防火墙的合理补充,入侵检测技术能够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安全审计、监视、攻击识别和响应),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
30.入侵检测系统包括三个功能部件:信息收集、信息分析、结果处理。
31.对收集到的信息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模式匹配、统计分析、完整性分析(往往用于事后分析)。
32.入侵检测性能关键参数:误报(fal positive)、漏报(fal negative)。
33.入侵检测系统按照数据来源:可分为主机型和网络型。
34.按照分析方法(检测方法)入侵检测系统可分为异常检测模型和误用检测模型。
35.部署隐蔽模式的入侵检测系统中,隐蔽模式是指把IDS Sensor不设置IP地址,这样入侵者就很难查觉到有IDS的存在了。
36.要实现对网络中的数据包的抓取或入侵检测中收集信息,就要把网卡设置为混杂模式,一般要在Windows系统中安装winpcap,安装后网卡即可捕获目的MAC不是自己的数据帧了。
37.我国正式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第二十八条中明确指出:“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
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此定义具有法律性、权威性。
38.当U盘感染病毒后,其中的文件夹“CEY”被设置为系统隐藏了,此时可利用命令“attrib–s–h cey”,就可以将其系统隐藏属性去除了。
39.RAID,为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Independent Disks的简称,中文为独立冗余磁盘阵列。
40.RAID 0是将多个磁盘并列起来,成为一个大磁盘。在存放数据时,其将数据按磁盘的个数来进行分块,即把数据分成若干相等大小的小块,并把它们写到阵列上不同的硬盘上,这种技术又称“Stripping”(即将数据条带化),冗余,并行I/O,所以,在所有的级别中,RAID 0的速度是最快的的。
41.RAID 1至少要有两个(只能两个)硬盘才能组成,因此也称为(Mirroring)方式。
42.RAID 5具有和RAID 0相近似的数据读取速度,只是多了一个校验信息,写入数据的速度比对单个磁盘进行写入操作稍慢。同时由于多个数据对应一个奇偶校验信息,RAID 5的
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RAID 1高,存储成本相对较低。
43.AAA(Authentication认证/Authorization授权/Accounting审计)服务器是网络中非常重要的设施,是网络运营商对数据、用户进行控制和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服务业务种类的增加,对AAA服务器的功能需求越来越多。
44.AAA沈美娟功能一是缩放打印认证(Authentication),也就是辨别用户;二是(Authorization),也就是控制访问、提供业务;三是审计(Accounting),就是跟踪用户所使用网络资源,提供计费记录。
45.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网络管理功能域定义了五方面功能:性能管理、配置管理、计费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
46.网络管理信息库的作用是用于存储被管理设备内部对象、属性和对应值。通过开往春天的地铁SNMP访问的管理信息保存在每个管理站和代理节点的MIB中。管理信息包含有简单层次的对象结构,每一个对象都代表一个被管理资源的一些属性。
47.网络管理代理作用是对来自管理站对被管理设备的信息查询请求(Get Request)和设置
请求(Set Request)动作作出响应。网络管理代理也可以异步地向管理工作站提供一些重要的非请求信息,即trap消息,用于主动报告被管理设备的运行状态等信息。
48.SNMP网络管理工作站收集数据的方法:轮询的方法、中断的方法、面向自陷的轮询方法。
49.在利用SNMP协议对网络设备进行管理和信息收集时,由于管理工作站与被管理工作站之间是通过共同体名来进行权限验证的。但SNMPv1和SNMPv2的共同体名在设备生产时默认是Public和Private,其中public是只读权限,private是读写权限,由于很多设备都已经默认开启SNMP并采用这Public作为权限和身份认证,如果是攻击者也利用管理软件对网络中的被管理设备进行信息获取,则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可能会被攻击者获取。
50.网络管理协议:用于在网络管理工作站上的管理程序和管理代理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协议。通过在被管理设备上开启管理协议,实现管理端与被管理端的通信。如SNMP就是网络管理协议的一种,它是TCP/IP协议中的应用层协议。
1、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就是要保护网络信息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可用性、机密性燃烧吧青春、完整性、可控性和不可抵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