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腹部
一、名词解释
1.反转韧带:腹股沟管浅环的外下部纤维,有一部分纤维经精索深面向内上方反折至腹白线,并与对侧的纤维相接,称反转韧带。
2.Mcburney点:即脐和右器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为阑尾根部在腹前外侧壁的体表投影部位。
3.白线:由两侧腹直肌鞘纤维(或腹前外侧壁3层扁肌的腱膜)在腹前正中线上彼此交织而成。脐上宽、 脐下窄(约1~2),坚韧而血管少,有血管、神经穿过的小孔或裂隙。
4.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1/2的上方由外向内下斜行的肌肉筋膜间裂隙。长4~5cm,有精索或子宫 圆韧带通过。腹股沟管有4个壁及内外两个口。管的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在外侧1/3处有腹内斜肌的起始部, 后壁为腹横筋膜,在内侧1/3处有联合腱,上壁为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内口为 腹环,外口为皮下环。
西瓜生长过程
5.腹股沟管浅环: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结节外上份有一个三角形的裂隙,成为腹股沟管浅环。正常成人的腹股沟管浅环可容纳一个手指尖,内有精索(男性)和子宫圆韧带(女性)通过。
6.腹股沟管深环:腹横筋膜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5处成漏斗状突出,形成腹股沟管深环。
7.腹股沟镰:弓状下缘内侧端与腹横肌下份纤维合并,形成腱性或者肌性的结构称为腹股沟镰。
8.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下缘伸张于髂前上棘至耻骨结节间的腹外斜肌腱膜增厚形成腹股沟韧带,是重要的肌性标志。
9.腹股沟三角:(Heslbach三角、海氏三角)是腹股沟韧带内侧半、腹直肌外侧缘与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形区域。
10.弓状线:在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处,腹内斜肌腱膜和腹横肌腱膜伸向腹直肌的前方,腹直肌鞘后层缺如,从而此处形成弧形的游离下缘,即弓状线。
11.弓状下缘:起自精索及其被膜外侧份的前方、继之呈弓状跨过精索及其被膜,最后经精索及其被膜后方止于耻骨梳,此即为腹内斜肌弓状下缘
12.腹膜后间隙:位于腹后壁腹膜与腹内筋膜之间,上方至膈,下方达骶岬、骨盆上口处,此间隙上经腰肋三角与后纵隔相通,下与盆腔腹膜后间隙延续,所以此隙感染易上、下扩散。
13.腹膜间位器管:器官表面大部分被包被腹膜,如肝、胆囊等。
14.腹膜内位器管:器官几乎全部包被腹膜,活动度较大。主要的器官有
15.腹膜外位器管:器官只有一面被包被腹膜,如肾、输尿管等。
16.腹直肌鞘:是包裹腹直肌和锥状肌的纤维组织,由腹外内斜肌和腹横肌3块扁肌的腱膜组成。
17.肝蒂:出入肝门的肝左、右管,肝门静脉左、右支和肝固有动脉、淋巴管及神经的这些结构总称肝蒂.
18.肝裂:Glisson系统中大支区域之间的若干面缺少血管和胆管而出现的裂隙叫做肝裂
19.肝裸区:肝脏膈面后部没有腹膜被覆的部分称裸区。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回肠、阑尾、横结肠、乙状结肠、脾、卵巢、输卵管等。
20.肝门:肝的脏面较凹陷,有左、右纵沟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横沟,横沟称肝门,有肝左、右管,肝门静脉左、右支和肝固有动脉、淋巴管及神经通过。
21.第二肝门:在腔静脉沟的上端处,有肝左、中、右静脉出肝后即注入下腔静脉,临床上常称此处为第二肝门。
22.肝肾隐窝:在肝右叶脏面和右肾及结肠肝曲之间,称肝肾隐窝。为仰卧位时腹腔的最低处,是腹膜腔内液 体易积聚之处。
23.肝胰壶腹:幼儿园暑假胆总管最后斜穿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壁,在此与胰管汇合,形成略膨大的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在肝胰壶腹周围有肝胰壶腹括约肌包绕,胆总管和胰管的末段也各有括约肌包绕。胆汁和胰液由此经开口进入十二指肠。
24.肾蒂:由出入肾门的肾血管、肾盂、神经和淋巴管等结构组成。
25.肾窦:由肾门深入到肾实质内的盲囊状腔隙,其内有肾动脉的分支、肾静脉的属支,肾小盏、肾大盏、 肾盂、神经、淋巴管和脂肪组织。
26.肾段:每一段动脉供给的肾实质区域,称为肾段。
27.肾角:在棘突两侧可触及竖脊肌,该肌外侧缘与第12肋的交角。
玛雅文化
28.肾门:肾内缘中部凹陷处称为肾门,有肾血管、肾盂以及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有肾血管、肾盂、神经和淋巴管等结构通过。
29.校长英语纤维囊:又称纤维膜,为肾的固有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质薄而坚韧被覆于肾表面,有保护肾的作用。
30.十二指肠空肠曲皱襞:其位于横结肠系膜根下方,十二指肠空肠曲上方,其深面为Treitz韧带,是手术时确认空肠起点的重
31.十二指肠悬肌:位于十二指肠空肠曲的后上壁盈十二指肠固定在腹后壁上。十二指肠悬肌由肌纤维与结缔组织构成,表面有腹膜覆盖。
32.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降部的中部后内侧壁上有一纵行皱襞,它下端的突起称为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处。
33.胆囊劳动节放假几天三角:解剖学上将胆囊管、肝总管及肝脏脏面三者构成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胆囊三角,又叫Calot三角。该三角内常有发自肝右动脉的胆囊动脉经过,并常见胆囊颈部的淋巴结。
34.胆总管十二指肠上段:胆总管的第一段,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自胆总管起始至十二指肠上部上缘为止中国古代神话人物, 此段沿杆十二指肠韧带右缘内走行。
35.网膜孔:网膜孔,又叫Winslow孔,是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与后腹膜壁层之间的孔,是网膜囊与囊外腹膜腔之间的唯一通道。前界为肝十二指肠韧带(小网膜游离缘),后界为遮住下腔静脉的腹膜,上界和下界分 别是肝尾叶和十二指肠上部。正常的网膜孔可容一指伸入。其内有三件重要结构,分别是肝固有动脉、胆总管、 和肝门静脉。
36.网膜囊:黄石理工学院是位于小网膜和胃后方的扁窄间隙,又称小腹膜腔,为腹膜腔的一部分,是一前后扁狭的囊, 其前壁自上向下依次为小网膜、胃、十二指肠上部和大网膜的前两层;后
壁为覆盖于胰、左肾上腺、左肾的腹膜,横结肠、横结肠系膜及大网膜后两层;上壁是肝尾状叶和膈腹膜;下壁为大网膜前后两层返折处;左壁为脾,胃脾韧带和脾肾韧带;右壁不明显,上端有一个可通过1-2横指大小的孔,为网膜孔。
37.胃床:膈、脾、左肾、左肾上腺、胰、横结肠及其系膜,这些隔网膜囊与胃后壁毗邻的器官
38.胃短动脉:起于脾动脉末端或其分支,一般3~5支,经胃脾韧带至胃底前后壁。
39.胃结肠韧带:大网膜前两层腹膜连接与胃大弯与横结肠之间,称为胃结肠韧带。
40.胃脾韧带:胃前后壁的腹膜由胃底起贴合成胃脾韧带连至脾门,再折返覆盖脾脏。世界现代设计史
41.小肠系膜根:将空回肠悬附于腹后壁,从第二腰椎左侧斜向右下,达到右骶髂关节前方,长15cmo
42.小肠系膜三角:肠系膜是双层腹膜结构,系膜缘处肠壁与两层腹膜围成的结构。
43.腹直肌鞘:rectus abdominis为包绕腹直肌的腱性鞘,分前、后两层。前层由腹外斜
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腱膜的前1/2层构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1/2层和腹横肌腱膜构成。在脐下4~5cm处,三层扁肌的腱膜均绕至腹直肌的前面,都参与了腹直肌鞘前层的构成,致腹直肌鞘的后层缺如,故于腹直肌的后面、腹直肌鞘后层的下缘形成一凹向下的弓状游离缘,称弓状线。弓状线以下腹直肌直接与腹横筋膜相贴。
44.精索:spermatic cord 为一圆索状结构,由腹股沟管腹环处起始,经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浅环,一直延伸至睾丸上端。精索的内容有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输精管动、静脉、生殖股神经的生殖支、鞘韧带和淋巴管等。精索的表面有三层被膜,从内向外依次有精索内筋膜、提睾肌及其筋膜和精索外筋膜
45.肾筋膜:renal fascia 又称Gerota 筋膜,分前、后两层,分别称为肾前、后筋膜。两层筋膜从前后方包绕肾和肾上腺。在肾的外侧缘处,前、后两层相互融合,并与腹横筋膜相结合;在肾的内侧缘处,肾前筋膜越过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的前方,与对侧的肾前筋膜相续,肾后筋膜与腰方肌、腰大肌筋膜汇合后,附着于椎体和椎间盘。在肾的上方,两层筋膜于肾上腺的上方相互融合,并与膈下筋膜相延续;在肾的下方,肾前筋膜向下消失于腹膜下筋膜中;肾后筋膜向下至髂嵴处与髂筋膜愈着。
46.腹膜后隙:retroperitoneal space 位于腹后壁,介于腹后壁壁腹膜与腹内筋膜之间,上起自膈,下至骶骨岬,两侧向外连于腹膜下筋膜。此间隙上经腰肋三角与后纵隔相通,下与盆腔腹膜后间隙相延续,腹膜后隙的感染可向上或向下扩散。此隙内有:肾、肾上腺、输尿管、腹部大血管、神经和淋巴结等重要结构,并有大量结缔组织。
二、简答题
1、在腹部可扪及或观察到那些骨性和软组织标志
耻骨联合、耻骨结节、耻骨棘、髂前上棘、髂嵴、脐、半月线。
2、 腹直肌鞘的构成
腹直肌鞘分前、后两层,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组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和腹横肌腱膜组成。
3、胃后壁穿孔时.胃内容物可经什么途径流到右寤窝
网膜囊一网膜孔一肝肾隐窝一右结肠旁沟-右髂窝。
4、膈下间隙的名称
介于膈与横结肠及其系膜之间,被肝分为肝上、下间隙。肝上间隙借镰状韧带和左三角韧带分为右肝上间隙、左肝上前间隙和左肝上后间隙;肝下间隙以肝圆韧带区分为右肝下间隙和左肝下间隙,后者又被小网膜和胃分为左 肝下前间隙和左肝下后间隙,此外还有膈下腹膜外间隙。
5、 腹股沟管位置、构成和内容物
位置:位于腹前外侧壁,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l∙5cm处,并与之平行,长约4-5cm
构成:有两口四壁,内口为腹横筋膜向外突出而形成的卵圆形裂隙;外口为腹外斜肌腱膜的一个裂隙;前壁是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后壁是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上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
内容物:有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通过。
6、 阑尾手术中.进入腹部需切开的层次
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层、腹膜外组织、腹膜。
7、 外科手术中.脂股沟斜疝和直疝的区别
腹股沟斜疝发生在腹股沟三角外,腹壁下血管的外侧,进入深环、腹股沟管、浅环,进入阴囊;腹股沟直疝发生在腹股沟三角内,在腹壁下血管的内侧,不入深环、不入腹股沟管和阴囊。
8、 网膜孔构成
上界为肝尾状叶、下界为十二指肠上部、前界为肝十二指肠韧带、后界为覆盖在下腔静脉表面的腹膜。
9、 网膜囊位置和构成
是小网膜和胃后壁与腹后壁的腹膜之间的扁窄间隙。其前壁为小网膜、胃后壁的腹膜和胃结肠韧带;后壁为横结肠及其系膜以及覆盖在胰、左肾、左肾上腺等处的腹膜;上壁为肝尾状叶和膈下方的腹膜;下壁为大网膜前、后层的愈合处。
10、 腹外斜肌腱膜的纤维所参与组成的结构
髂前上棘至耻骨结节间的腱膜增厚形成腹股沟韧带;腹股沟韧带内侧端有一下部分纤维由耻骨结节向下后外侧转折形成腔隙韧带;后者向外延续附于耻骨梳,构成耻骨梳韧带。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结节外上方形成腹股沟管浅环;浅环的外侧脚形成反转韧带。
11、 供应胃的动脉行经何结构到达胃?(并写出各动脉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