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
印象派运动可以看作是19世纪⾃然主义倾向的巅峰,也可以看作是现代艺术的起点。印象主义绘画专注外光画,主题的作⽤被弱化了,⽽且把兴趣扩⼤到从前认为难以处理的题材。印象主义绘画以再现⾃然对象瞬间的光⾊关系为⽬的,它基本上属于⼀种图绘的风格,从这个意义上说,印象主义是巴罗克风格的发展,是写实主义视觉实验的延伸,是⽂艺复兴以来“再现性”传统绘画发展的极⾄。前期印象派的⼤师⼈物主要有莫奈、德加和雷诺阿。
印象主义是⼀个松散的艺术社团。这个社团没有明确的纲领。艺术家集合在⼀起,仅仅因为画风⽐较⼀致,便于共同举办展览。参与展出的艺术家,有的仅在⼀段时间内迷恋于印象主义画风,后来则另有追求;有的在绘画风格上曾多次变化反复。此外,参与画家的⽔平也不尽⼀致。绘画中的印象主义是和法国⽂学中的⾃然主义流派相对应的。印象主义和⾃然主义都曾受到哲学上实证主义的影响。
后印象主义艺术运动是1885年⾄1905年间出现于法国的⼀种绘画风格,它包括所有印象主义派⽣出来的或者与之对⽴艺术运动,譬如:新印象主义、象征主义、综合主义和纳⽐派等等。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皆是以感觉⽽⽤科学的⽅法作画,是⼀种⾮常客观的艺术,也是写实主义过分发达的结果。受哲学及⽂学⽅⾯反客观的科学之影响,绘画不得不加⼊了主观的成份,亦即以个性为基础的强烈⾃我表现。另受东⽅简洁明了的⼭⽔画风影响,以及更为精密和正确的照相术之纯客观⽐较观点来看,都是激起后期印象派艺术兴起的原因。
珍的组词通俗地说,印象主义表现的是瞬息即逝的光⾊效果,过分的最求感受光⾊,以偶然代替必然。既然是凭感觉,那必然是主观的,所以印象派所描绘的是运⽤主观的颜⾊来描绘的客观事物
后印象派完全不⼀样了,能够先⾃⼰主观的感情,表现⾃⼰的主观情绪,这种⾊彩就是客观物体的原来⾊彩已经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这种的物象来表达⼈类⾃⾝内⼼的⼀种主观情感,所以这种画派更多的是认为不能像印象主义模仿世界,⽽是表达画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如果你那天⼼情⾮常不好,或者⼼情灰暗,哪怕是阳光灰暗你都会觉得很惨淡。这就是⼈的主观感受对客观世界的不同的反映
第⼀节印象主义美术
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 ):19世纪西⽅美术的中⼼在法国,主宰法国画坛的仍然是有势⼒的官⽅学院派。19世纪下半叶法国画界有⼀部分青年画家反对官⽅学院派艺术的墨守陈规,由于⾃⼰的创新作品不能在官⽅沙龙展出⽽强烈反对官⽅的审查制度,他们要求艺术上的⾰新和创作⾃由,经常聚集在巴黎的盖尔波⽡咖啡馆⾃由交换对艺术的见解,共同寻求艺术创新道路。
由于官⽅学院派的压制,这批年轻画家探索创新的作品不能在官⽅沙龙展出,于是他们共同于1863年举办了“落选沙龙画展”,遭到学院派古典主义的猛烈攻击。年轻画家们没有灰⼼,⼜埋头奋⽃10年,于1874年在巴黎的闹市区举办了震惊画坛的“⽆名艺术家、油画家、雕塑家、版画家协会”展览。在这
次画展中展出莫奈(Claude Monet)的⼀幅风景画,题名《印象·⽇出》(Impression Sunri)。有位叫勒罗⽡(Louis Leroy)的作家发表了⼀篇⼩品⽂评论这次展览,题为“⼀次印象主义的展览”。“印象派”由此⽽得名。1876年举办第⼆次展览,有20位画家参加,这次展览⼲脆打出了“印象主义画展”的旗号,从此印象派登上了法国画坛,扩及欧洲,影响世界。
西⽅绘画在发展历程中,画家总是将当时的科学成就引进艺术创造之中。由于光学和⾊彩学研究成果问世,画家们把光和⾊彩直接与美学相结合,运⽤到艺术法则上,这使追求创新的画家们深受影响和启发,他们尝试着纯粹的“外光”描绘,以及新的⾊彩关系分析,并把这种⾃然科学的法则和他们的艺术观点结合起来进⾏创作。他们认为⾃然界的⼀切物体都是光的照射作⽤,才显现出它的物象;⽽⼀切物象⼜是不同⾊彩的结合,太阳光是由七种原⾊组合⽽成。如果离开了光和⾊彩便没有这个世界。他们还认为:画家要认识这个世界,主
要是从“光”和“⾊彩”的观点上去认识,“光”和“⾊彩”既然成为这个世界的中⼼,也是画家认识世界的中⼼,所以画家的任务也就在于如何去表现光和⾊彩的效果。“光”为“⾊”之母,有光才有⾊,世界上任何具体的物象和事件只是传达光和⾊彩的媒介罢了,它本⾝的意义是次要的。这种艺术观念成为他们的主导思想,从⽽⽀配他们的创作活动。由于画家们把“光”和“⾊彩”作为追求的主要⽬的,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停留在感觉阶段,停⽌在“瞬间”的印象上,这就导致创作中竭⼒描绘事物的瞬间印象,表现感觉的现象,从⽽否定事物的本质和内容。
在印象派画家看来,世界万物在阳光下⼀律是平等的。雷诺阿曾说过:“⾃然之中,决⽆贫贱之分。在阳光底下,破败的茅屋可以看成与宫殿⼀样,⾼贵的皇帝和穷困的乞丐是平等的。”这种艺术观念导致他们在创作中全⼒以赴地描绘“光”。只重艺术的形式,忽视乃⾄否定艺术的内容。如⽀持印象主义的左拉所说:“绘画所给予⼈们的是感觉,⽽不是思想。”所以我们在印象派的画中所看到的是充满阳光的⾊块组合,充满空⽓感。总的说来,印象派创作只重感觉,忽视思想本质,以瞬间现象取代之;以习作代替创作;以素材代替题材;以偶然代替必然;以次要代替主要的。既然是凭感觉,那必然是主观的,所以印象派所描绘的是主观化了的客观事物。这标志着与传统艺术观念、艺术表现⽅法和艺术效果的决裂。所以说印象派是西⽅绘画史上⼀个划时代的艺术流派。
不可否认,印象派画家在阳光探索和⾊彩分析上有重要发现,在对光与⾊的表现上丰富了绘画的表现技巧,他们倡导⾛出画室,⾯对⾃然进⾏写⽣,以迅速的⼿法把握瞬间的印象,使画⾯出现不寻常的新鲜⽣动的感觉,揭⽰了⼤⾃然的丰富灿烂景象,这是对艺术创造的⼀⼤贡献。他们的艺术是属于现实主义范畴的,是追求民主、⾃由、平等思想在艺术中的反映。他们的艺术创造是具有⾰新和进步意义的。
印象派产⽣是西⽅绘画发展的必然结果。绘画⾃16世纪威尼斯画派起就关注光和⾊彩的描绘,尤其是提⾹,尔后经鲁本斯、委拉斯开兹、伦勃朗、哈尔斯和维⽶尔,在他们的作品中都闪耀着迷⼈的⾊彩,尤其是善于描绘阳光的维⽶尔,他曾描绘过充满阳光的房间,可谓印象派的先驱者;英国风景画
⼤师透纳和康斯太勃尔画中充满阳光和空⽓,使法国的德拉克洛⽡如获⾄宝,他在⾃⼰的画中就已竭⼒表现过,⼈们称他是“打开印象主义天窗”的画家;巴⽐松画派的画家已经将⾃⼰的画架移到室外⼤⾃然中去对景写⽣,为印象主义画家开了先河;库尔贝的画中已经充满了阳光,有⼈称他是“印象派之⽗”,在所有这些⼤师们的探索成就之上,必然产⽣印象主义画派。
物以稀为贵的意思
马奈 (Edouard Manet ,1832-1883年)
爱德华·马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印象派画家,他从没有参加过印象派的画展,但他和印象派画家关系密切,深受印象派画家崇敬,有⼈说他是印象派的奠基⼈。
马奈出⽣于巴黎,⽗亲是内务部⾸席司法官。⽗母希望⼉⼦学法律或当海军军官。16岁的马奈在开往巴西轮船上当见习⽔⼿,旅途中⼤⾃然的魅⼒深深诱发了他那⽤⾊彩和线条描绘⾃然美的激情。在18岁时毅然⾛进巴黎古典主义画家托马斯·库迟尔的画室学习绘画。在这⾥前后学6年之久,受到严格的绘画基本功训练,获得了扎实的造型功⼒,但他不满古典主义。在这期间,他常到卢浮宫观摩历代⼤师作品,并游历德国、意⼤利、荷兰和⽐利时,以独⽴⾃主的见解获取了在画室中难以得到的真正清新厚实的艺术修养。
马奈受过良好教育,养成⼀副绅⼠派头,⾃视清⾼,热情奔放,不受拘束,追求独⽴⾃由,他反对保守,同情进步,维护共和主义,具有⾃发⾰命意识。19岁参加过⾰命暴动,还曾和德加、巴齐依参加
过国民⾃卫军,年轻画家巴齐依阵亡。他同情巴黎公社起义,还被选为公社艺术家联盟委员,这些都是他对⾃由的忠诚和浪漫的激情所致。当他把全部渴望⾃由的⽣命和热情转向艺术时,他在绘画中开辟了⼀个新时代。
29岁的马奈在沙龙展出《西班⽛歌⼿》,在巴黎画坛上崭露头⾓。他的画具有古典造型
基础,⼜有明亮鲜艳、光与⾊的整体表现,仍保持着形象的真实感。31岁时,在落选沙龙展出《草地上的午餐》,在巴黎引起轩然⼤波,遭到拿破仑三世和舆论的攻击。⽽左拉却肯定他的艺术。马奈总是以古典的⾼贵⽓质和华丽的印象派⾊彩⼀直交融在⾃⼰的画中。1882年沙龙展出了他⽣前最后⼀幅作品《福利·贝热尔的吧台》,因⽽获得极⼤成功,官⽅授予他“荣誉团勋章”。病中的马奈说:“这实在太晚了。”第⼆年的4⽉30⽇,马奈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光和⾊的世界。
马奈的代表作是:《奥林⽐亚》Olympia,1863,130 x 190 cm,Oil on canvas 《奥林⽐亚》中的裸⼥姿式并不新鲜,乔尔乔内和提⾹笔下的维纳斯就是这个样⼦,所不同的是艺术表现⽅法的⾰新。画家采⽤⼀种稳定的近乎平涂的受光⾯来描绘裸体,以最⼩限度的⽴体层次造型,然后突然转⼊暗部,简化了学院派的作画步骤,不表现复杂层次和⽴体感。在这幅画中提出了新的观察和表现⽅法,并为后来整个当代艺术所接受。
画⾯以裸⼥躺在柔软的⽩⾊靠垫、床单和长⼱上,这与⼈体的⾁⾊相互交织在⼀起构成前景明亮的⾊
调,在深重⾊背景衬托下格外轻巧、光彩和明亮,在这强烈对⽐中配置⼀位⿊⼥佣⼈和⼀只⿊猫,在画⾯上起着由明向暗的过渡作⽤。马奈的功绩在于⼤胆地摈弃了古典画法和学院派的教条,根据画家⾃由观察来描绘对象和认识世界。马奈⽤奥林⽐亚作裸⼥画题是⼀种讽刺,因为奥林⽐亚是希腊神系主体,代表宇宙的秩序,画家以⼀个凡⼥裸体作为象征,是有其深意的。
阅读存折短笛⼿ The Fifer,1866,161 x 97 cm,Oil on canvas ⼈物⽤右脚站稳,产⽣完美的平衡,左腿伸展,双臂弯曲⽽短笛放在嘴上;清晰的边线勾画出外形,裤⼦两边的⿊⾊边线,使外形更加鲜明。抽象的背景,既⽆横⾯⼜⽆竖⾯,马内以单⼀⽽⼜和谐的⾊调来勾画其脸部。这幅画共使⽤了三种基本⾊调:裤⼦的红⾊被赭⽯⾊的背景所烘托出来,使其更加突出;紧⾝上⾐和帽⼦的⿊⾊连成⼀块.⽽不去讲究⼿臂的外形;赭⽯的底⾊,在画的边缘逐渐加深,形成主⾓⽣活和演奏的空闲;红⾊和⿊⾊这种基本⾊调间的主要关系,被⾐扣和布景的⾦黄⾊,以及托住乐器的⽩⾊披带所突显出来;最强烈的⿊⾊,是⼩⾳乐家的眼睛,眉⽑的清晰线条,加强了眼部的表情。这个脸看起来虽然如此简单,却展现了马内⾼超的绘画⼿法,以及其全部的经验。
在这幅画中没有阴影,没有视平线,没有轮廓线,以最⼩限度的主体层次来作画,否定了三度空间的深远感。杜⽶埃说过马奈的画平得像扑克牌⼀样。《草地上的午餐》The Picnic (Le Dejeuner sur l`herbe),1863,208 x 264.5 cm,Oil on canvas 法国官⽅每年举办⼀次沙龙美术展览,展出作品必须经过严格审查。拿破仑三世为缓和落选画家的不满,同意举办落选沙龙展览,马奈的这幅《草地上
的午餐》就是在落选沙龙中展出的引⼈注⽬、惊动巴黎的作品。这幅画被拿破仑三世斥之为“淫乱的”。对这幅画的攻击有的从道德上,有的从画法技巧上,他们都以古典主义的表现⽅法来衡量这幅经画家简化过的作品,说是“粗制滥造”。这幅画的构图类似乔尔乔内的《⽥园合奏》,这对马奈⽆关紧要。马奈在这幅画上表现了⼀个⾃由画家的意志:⼀切道德的俗见和公众的陈旧趣味都不能左右画家。画中⼀个⾃得其乐地裸⼥与两位绅⼠坐在草地上,似乎仅此⼀点就激怒了拿破仑三世和⼀些伪君⼦们,其实他们不知见过多少充满⾁欲的裸⼥,也从未指责过,关键在画法,他们认为古典的、细腻的才是⾼雅的,⽽这“简化”的画法就是粗制滥造,就是粗俗。
植物呼吸马奈在这幅画中着意描绘的不是题材本⾝,只是借裸⼥和绅⼠的形象来表现对外光、⾊彩和空⽓描绘的探索,⼈物本⾝是没有意义的。⼈们不能以传统的观念来衡量这件作品,不能追求它的思想意义。所以阳光、空⽓、⾊彩才是这幅画的主题,正如马奈⾃⼰所说:“我的作品的主⾓是光和⾊。”《福利·贝热尔的吧台》,A Bar at the Folies-Bergere,1882,96 x 130 cm, Oil on canvas 马奈说:“简化在艺术上是必要的,同时也是⼀种精练功夫。当你描绘⼀个⼈物的时候,你要找出他们最亮与最暗的地⽅,剩下的调⼦⾃然就
出来了。同时想办法训练你的记忆⼒吧!因为除了将形迹呈现出来之外,不会再给你什么。”
这段记述可以帮助理解这幅画和马奈的艺术思想。这幅画显⽰出他那古典的⾼贵⽓质和华丽美艳的印
象派⾊彩,可看成为他⽣命交响乐的辉煌结尾。在马奈⽣命的最后,官⽅沙龙展出了这幅杰作,并授予他“荣誉团勋章”。这迟来的荣誉,给马奈带来满⾜同时也带来了遗憾,他抱怨道:“这实在太晚了。”
莫奈 (Claude Monet,1840-1926年) 克洛德·莫奈被誉为印象派之⽗,于1840年10⽉14⽇⽣于巴黎,⼀度随⽗亲居住在海边⼩城阿弗尔做杂货买卖,⾃幼就厌恶学校,视为“监狱”,像个流浪汉成天流连在海边。莫奈所关⼼的是整个⼤⾃然,在莫奈的画中⼈和⼤⾃然和谐地融为⼀体,他们融合在景⾊、阳光和空⽓中,⽽这⼀切⼜融合在画家特有的灿烂、艳丽、却⼜像乐曲般和谐的⾊彩之中。⾊彩就是描绘壮丽的⾃然交响乐的⾳符!莫奈研究⾊彩,⼊迷到了在守护病中妻⼦时竟下意识地去观察搜索死亡在她⾯孔上引起褪⾊的迹象,看到的是蓝⾊、黄⾊和灰⾊的细微变化。他曾说过:“当你去画画时,要设法忘掉你⾯前的物体,⼀棵树、⼀⽚⽥野。只是想这是⼀⼩块蓝⾊,这是⼀长条粉红⾊,这是⼀条黄⾊,然后准确地画下你所观察到的颜⾊和形状。直到它达到你最初的印象时为⽌。”莫奈很重视笔触,它成为⾊彩表现的灵魂,不同的笔触能表现出事物不同的质感和动势,他运⽤不同的笔触充分表现⾊彩以符合⾃然的本来⾯貌。在他29岁时开始和雷诺阿共同在塞纳河上写⽣作画,他们为⽔⾯上闪烁和晃动不已的光所激动,为迅速变幻的丰富⾊彩所迷惑,于是⾃然⽽然产⽣了迅速疾驰粗犷的笔触和灿烂斑驳的⾊块。他们在迅疾挥毫中获得了捕捉瞬间即逝的印象的有效⽅法。1874年展出惊世之作《印象·⽇出》。历经磨难的43岁莫奈带着失去母亲的⼉⼦与阿丽丝组成新家庭定居于离巴黎40公⾥的吉维尼村,隐居作画⼜⽣活了43年,在这⾥创作了许多作品,重要的《睡莲》就是他晚年的名作。
莫奈的代表作是:《蛙塘》,La Grenouille,1869,74.6 x 99.7 cm,Oil on canvas 画中的蛙塘,是赛纳河畔⼀处露天咖啡和游艇中⼼,靠近莫奈当时居住的布吉⽡尔,莫内时常和他的朋友雷诺阿Renoir等⼈去那⾥作画。他们尤其喜爱蛙塘这个地⽅,因为这⼉有塞纳河的粼粼⽔光,两岸的绿树,豪华的游艇,以及绅⼠仕⼥的游宴玩乐。只要在这⾥,就能看到丰富⽽多变的⾊彩:有⾃然的变化,也有⼈为的搭配。所以,在蛙塘,他两⼈经常会坐在画架前,⼀边描绘同样的景物,⼀边讨论技法。莫奈将其笔触加以分解,显⽰出经观察者视觉重新组合后的物象。
⽽莫奈是善于从⾊彩和光的⾓度观照⾃然,他抛弃了注重⾊调和形式的传统绘画⽅法。他说:“倘若你到室外作画,试着忘却跟前的物体,不论它是⼀株树、或⼀⽚⽥野。只要想像这⼉是⼩⽅块的蓝,那⼉是长⽅形的粉红,这⼉是长条纹的黄,然后照着你认为的颜⾊和形状去画就是,直到符合你⾃⼰对景物本来的印象。”例如,他会画出对⼀整株树的印象,⽽不去画每⼀⽚树叶;远处的⼀⽚房舍或树林则成为⼀团斑驳陆离的颜⾊、光和阴影。这种风格,莫内⼀直持续下去。他专注于光的变化和⽓氛的营造,使他的画中景物渐渐丧失实质的主体,只有⾊块勾勒出的轮廓依稀可辨,⼤⾃然或景物消失在⼀种颤动的抽象形式之中。
莫奈认为,即使最暗的阴影也是由⼏乎难以察觉的不同层次的光和颜⾊构成的。这种画法向来被官⽅视为原始、粗俗。但莫奈不想再去迎合传统,他放弃了⼤型作品,转⽽采⽤⼩幅的、更便于携带的画布,这样就可以在户外⽤油彩创造瞬间的印象。这种技法要求单纯的颜⾊:如蛙塘这幅画背景中的树
⽤橄榄绿,⼈物⽤⽩⾊和藏青,他⽤纤细的笔触简单⼏笔就可以烂熟地勾出轮廓。平涂的蓝⾊和⽩⾊巧妙地融合在⼀起产⽣天空;褚⾊和蓝⾊,蓝⾊和⿊⾊则表现⽔上的倒影。《⽇出·印象》
Impression Sunri,1873,48 x 63 cm,Oil on canvas 莫奈画过许多⽔题材的画,最具世界声誉的是这幅描绘旭⽇初升、雾⽓迷蒙港⼝的画。画家所描绘的是勒阿弗尔港⼝的⼀个多雾的早晨。经过晨雾折射过的红⽇,形成了⼀个感觉上的灰绿⾊的世界,这个
世界是真实的,⼜是幻觉的,它每时每刻随着太阳光⽽变化着,画家运⽤神奇的画笔将这瞬间的印象永驻在画布上,使它成为永恒。
爱情独一无二
这幅画于1874年4⽉15⽇第⼀届“独⽴派”画展中展出,《喧噪》杂志记者勒鲁⽡,以这幅画题写⼀篇评论⽂章,勒⽡鲁不⽆讽刺地杜撰出“印象派”这个名词,给印象派正式冠上“印象”之名。他写道:“印象,⼀点也没错。我还告诉⾃⼰,既然给我留下了印象,画中必然会有什么印象……画法是何等的随意、何等的轻率,连糊墙壁的纸都要⽐那幅画来的精美。”“印象
派”(Impressionism )由此⽽得名.莫奈这幅与“蒙娜丽莎”齐名的《⽇出·印象》,是1873(根据画⾯签名,应该是1872年)年春天在法国海边阿弗赫完成的,莫奈是描绘⼀个橘红⾊般的太阳正缓缓升起,⽔⾯上有三艘⼩艇,其中⼀艘仅能模糊的看出来,⼏条线条表现出波浪的形状,完全没有过份的夸张。看到太阳挣扎着想要穿过浓雾,我们的想像开始被挑动。
撑伞的⼥⼈ Woman with a Parasol - Madame Monet and Her Son,1875,100 x 81 cm,Oil on canvas 莫奈对于他的作品,⼤致都能⾮常细⼼地掌握主题。部份创作是以⼤笔挥洒⽽成,这些作品多半带着迷⼈的⾃发性趣味;不过绝⼤部份还是属于精雕细琢,相当润饰过的作品。因为颜⾊刻意刷得较明亮,使画⾯显得更稳健、细致。
1875年的作品《撑伞的⼥⼈Woman with a Parasol》,画中⼈毫⽆疑问的为莫奈的妻⼦卡蜜⼉,⽽⼀旁则是他年幼的⼉⼦。这幅画的笔触⼤胆狂放,⼈物充满活泼⽣⽓,可说是印象派作品中最具有特⾊,也是莫内作品⾥最迷⼈的⼥⼈画像。卢昂主教堂系列 Rouen Cathedral 1892 年⼆⽉⼗⼆⽇,莫奈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已经可以搬⼊主教堂对⾯⼀幢空闲的公寓中。’此后他在卢昂度过了两个⽉的时光。这期间,他开始了主教堂系列的创作:阳光照射在主教堂单调灰暗的正⾯墙壁上,所产⽣的强烈效果,激发他⼀连画了三⼗幅同⼀主题的油画。激发了莫奈兴趣的,并不是卢昂主教堂哥德式的建筑本⾝,⽽是投射到主教堂正⾯墙壁上的光和影的跳动:⽯壁的本⾊是灰⾊,但在此系列中,却呈现出⾊调蒙眬的⾦⾊、褐⾊、青灰⾊或反差强烈的⽩⾊。这系列再现了教堂从清晨到黄昏的不同景象。画家华沙罗被这些作品的独创特⾊所震憾,他在给⼉⼦的信中
说:“我很遗憾你不能在莫内的画展结束之前赶到这⾥。他的“主教堂”将会散落在各处,⽽它们是应当被看成⼀个整体来观赏的。”还有草垛系列、睡莲系列等。雷诺阿 (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年) ⽪耶尔·奥古斯特·雷诺阿出⽣在⼀个穷裁缝的家庭。5岁时全家迁居巴黎,在13岁时已学会画
瓷器画的⼿艺,尔后⼜学会画屏风,初步掌握了绘画技巧,还赚了⼀笔钱。这使他在21岁时有可能⼊巴黎格莱尔的画室学习,在那⾥的同学有莫奈、西斯莱和巴齐依。他们⼀同⾛出画室到枫丹⽩露的森林去外光写⽣。在巴⽐松作画时遇到慈⽗般画家狄阿兹,狄阿兹不仅资助他还忠告他:“你为什么画得这样⿊?”从此他开始放弃传统的暗调⼦,逐渐⾛向明媚和五彩缤纷的光与⾊的境界。他在最初的艺术活动中不仅向前代⼤师提⾹、鲁本斯学习,还
向同代的柯罗、德拉克洛⽡、库尔贝学习。雷诺阿是位具有特殊艺术⽓质的⼈,他的⽣活态度和他的艺术创造是⼀致的。
雷诺阿出⾝平民,他的整个性格⽓质都是接近平民的,从⽆⾼傲的表现,他在社交场合总保持⼀种沉默寡⾔、多愁善感的样⼦,挂着⼀副阴郁的⾯孔,可是他⼀画起画来,他的脸上便⽴刻容光焕发,作画时他竟会哼出悦⽿的歌声。实际上雷诺阿的⽂化教养相当肤浅,但这并不影响他绘画天才的发挥。
1870年代雷诺阿和莫奈经常共同外出写⽣作画,切磋画艺,他俩经常为贫困所扰,但总是互相帮助⿎励共渡难关,他俩共同探索画中的光与⾊的描绘,终于创造出由闪烁的光与变幻的⾊彩编织成的动⼈交响乐章。
1874年雷诺阿以《包厢》⼀画参加⾸次印象派画展,这标志着雷诺阿风格的成熟。但是⾃由的艺术创造给家庭经济带来危机,所以他总想找到⼀种既能满⾜绘画爱好者趣味,⼜
能不失⾃⼰的艺术良⼼的⽅式。随着《游艇上的午餐》成功,⽣活境遇得到了改善。于是决定⾛出法国去东⽅寻找新的创作题材和灵感。他去了阿尔及利亚⼜取道英国,1881年⼜赴意⼤利游历艺术名胜佛罗伦萨、威尼斯和罗马等地,当他在罗马看了拉斐尔的画时感叹道:“真是妙极了,我早该看到它们,这些画显⽰了真正的艺术技巧和智慧。”这时他的艺术追求倒退到古典主义学院派,他说:“在油画⽅⾯我更喜欢安格尔。”这是他艺术道路上的⼀次危机。但就在这危机时代,他的印象主义精神仍始终保存在他的风景画中。
雷诺阿艺术的主体旋律--毕⽣所竭诚表现的是⼥性⾁体的魅⼒。他所描绘的⼥性着意在外表美⽽忽略其性格深度,但就其⾃然魅⼒⽽⾔是⾼贵雅致的。他兼收了罗可可和巴洛克两者的娇媚和雄健之风,天⾐⽆缝地融为⼀体,创造了独有的雷诺阿风格。阳光、空⽓、⼤⾃然、⼥⼈、鲜花和⼉童。这就是雷诺阿⼀⽣⽤丰富华美的⾊彩所弹奏的主题。雷诺阿的代表作是:《包厢》The Theater Box,1874,80 x 63.5 cm,Oil on canvas 雷诺阿于1874年⾸届印象派画展上露⾯的这幅《包厢》,被称为⼀个绝对的艺术奇迹,它的技艺是⼀种挑衅和登峰造极,标志着雷诺阿风格的成熟。
这是根据画家在剧院⾥的感受回到画室运⽤模特⼉画的。它模拟了包厢场景,⼥的是模特洛⽐丝,男的是画家的兄弟。构图是选择包厢的⼀⾓,省略了⼈物以外的环境,画⾯以⼥⼦形象为主,男⼦在后⾯作陪衬,形象鲜明突出,舞台的灯光使形象呈温暖柔和的⾦红⾊调,增强了少妇形象的光艳和柔美,嵌在简洁光泽⾯容上的⼀双乌⿊⼤眼睛和艳红双唇显得突出⽽动⼈雷诺阿在描绘⼥性⾯容时善⽤
⾼调⼿法,⽤重⾊突出双⽬,其余⽤浅淡⾁⾊描绘,像是粉嫩的脸上镶着两颗⿊⾊宝⽯,醒⽬媚⼈。尤其令⼈倾倒的是少妇⾝上那⼀道道浓重的⿊⾊条纹,由于条纹的边缘是⽤细碎的笔触轻轻扫过,这使⿊⾊条纹像镶在薄纱⾐裙上的滚滚丝绒,厚重柔软,它在少妇脑前划成两道饱满的圆弧,然后向四周放射开去,⽤抽象的线条表现了⼥性丰润的美。
《夏庞蒂埃太太及⼦⼥像》 Madame Georges Charpentier and Her Children,1878,153.7 x 190.2 cm,Oil on canvas 雷诺阿脱离印象派团体转向官⽅沙龙,他以这幅画在官⽅沙龙获得相当⼤的成功。夏庞蒂埃太太是福娄拜和左拉著作的出版商的妻⼦,她的沙龙是当时许多知识界名⼈和政界要⼈经常涉⾜的场所。她利⽤这种⽅便为雷诺阿和她⾃⼰作宣传。这使雷诺阿开始“流⾏”起来了,⼈们发现他可以,也能够满⾜资产者及贵夫⼈的趣味。
画中⼈都很秀雅,构图完全依据上流社会的讲究安排,夫⼈充满善良的美德,两个⼥⼉虽⼩却有教养,环境和道具增加了⾼贵富丽的⽓氛。这幅画不是雷诺阿所追求的风格,有⼈说它是⼀幅体⾯⽽⾮艺术的杰作,仅仅是显⽰画中⼈社会⽣活条件的⼿段,画中缺少画家的真挚和天才。浴⼥ The Bathers,1887,115 x 170 cm,Oil on canvas 40岁后的雷诺阿意外的迈⼊⼀个命运的转折点,就是到北⾮与义⼤利去旅⾏。这种地中海南国明快的⾃然光线,热浪与激情的⽓氛,对他产⽣极⼤的震撼。这趟的艺术之旅也让他眼花撩乱,产⽣迷失⾃我的感觉。在此,因受⽂艺复兴巨匠拉斐尔等⼈的启⽰,发现⾃⼰以前⼀直没重视到形体与构图的严谨要求。后来他渐渐的沈溺于形式的探索,追求⾊蒲城县卫生局
彩的单纯化和型态的稳定化,其严谨样式的画风就此形成。1887年创作的“浴⼥The Bathers”。在此画作中可看出雷诺阿对⼈体的型态及画⾯整体的构成的严格要求,有着⼀种严谨与冷俊的质感。虽然看不出⼀点表现光的痕迹,画⾥却充满了光线。裸⼥圆润柔和的形体和画⾯整体却有着些许的脱节,⽽略带矫揉造作,但却隐约可感受到艺术家那种不可捉摸及奇特有的激情。德加 (Edgar Degas,1834-1917年) 埃德加·德加是印象派中以传统精确素描与印象派⾊彩风格绝妙结合的画家,被称为“古典的印象主义”。德加⾃⼰说他是“运⽤线条的⾊彩画家”。
德加是⼀个银⾏家的⼉⼦,⾃幼受过良好教育,21岁进⼊美术学院之前就已具备很⾼
的绘画⽔平,⼊学院后⼜受到严格的绘画基础训练,并有幸得到古典主义⼀代宗师安格尔的忠告:“年轻⼈,你要想出⼈头地就要画素描,要凭记忆和写⽣画画,要多画线条。”德加铭记在⼼,终⽣不喻,据说在他临终时请⼈在他的墓碑上题写“他终⾝热爱素描”所以德加⼀⽣坚持古典的造型与印象派的⾊彩结合,作品始终表现出严肃和⼀丝不苟的写实风格。
德加早期受古典主义影响,崇拜安格尔,但天才⽽敏锐的画家总是紧跟着时代前进,德加⼀⽣的作品有深厚的古典主义造型基础,但更多具有浪漫⽓质,⽽在千姿百态的⼈物形象中⼜体现出⾃然主义倾向。在绘画本⾝的语⾔上--在⾊彩和线条的表现上,却是浪漫主义进⽽⼜是印象主义的。他是⼀个善于博采众长⽽⼜坚持⾃⼰见解和艺术⽅法的画家。
牛皮包包
19世纪70年代是德加真正显⽰印象派风格的辉煌时期,是他在⾊彩、⼈物动态和构图⽅⾯⾛向更加成熟和富有特⾊的时期。这时他的兴趣主要转向舞台前后,描绘舞台灯光下的芭蕾舞演员的各种训练动态和⽣动形象,但他⾃⼰说:“⼈们称我为描绘舞⼥的画家,他们不知道,舞⼥之于我,只是描绘美丽的纺织品和表现动作的媒介物罢了。”这是典型的只重现象忽视本质,只重形式⽽忽视内容的印象派观念。
德加不仅是油画家,⽽且擅长⾊粉笔画,他尝试⽤⾊粉笔画出油画的效果,并充分发挥其轻柔明媚的特⾊,显⽰出与油画不相上下的艺术魅⼒。
德加⼀⽣勤奋作画,他在⼏乎失明⽽不能画画时,仍摸索着做雕塑,以印象派的⽅法塑造各种动态的⼈和马。
德加对艺术的态度严肃⽽忠诚。他⾼傲,既严于律⼰,也苛刻待⼈,所以不⼤合群。他终⽣未婚。他说过他只有⼀颗⼼,只能献给艺术。他⾃⼰说过:“当我死后,⼈们将会发现,我曾何等地勤奋⼯作过。”1917年9⽉27⽇病逝,终年83岁。
德加的代表作是:
激情开心五月天《苦艾酒》《苦艾酒》中画的是版画家台斯⾊丹和⼥演员安德蕾在巴黎新雅咖啡馆。可能是画家出于偶然的原因为穷困潦倒的朋友画了这⼀幅富有性格特征的肖像。
画中所描绘的画家台斯⾊丹据说原是个乐天派。他为⼈重义⽓,⽣活随便,常处于穷困境地,德加表现他出⼊于咖啡店或⼩酒馆的⽣活⼀⾯,并没有什么社会意义,因为印象派从来就不感兴趣于社会内容。
画中男⼥很有个性化,⼥演员早已姿退⾊衰,⽣活没有保障,⼀杯苦艾酒衬托出两个失意⼈的精神状态。这幅画构图奇特,将主体⼈物置于右上⾓,画⾯前景⼤部空间⽤来描绘下等酒吧的简陋摆设,空旷乃⾄空虚感与失意⼈相映成趣,⽤笔粗犷概括,画境不⼀般。
《烫⾐妇》
在这幅画中体现⼀种新的体积观念,以外貌的准确性、⾊彩的丰富性和笔法的⼲脆果断取代了他曾恣意变幻的魄⼒感--这就是德加正在寻求并且⼀举⽽发现了的艺术效果。
这是⼀幅油画,但却给⼈以⾊粉画的感觉,可见这幅画的⾊彩实在地体现了他独特的⾊粉笔画的功⼒。在灰蓝⾊的墙壁背景上,突出着两个⼥⼯形象的红⾊、玫瑰⾊、黄⾊、⽩⾊和蓝⾊,这⾥看不到光的结构,但光已渗透在⾊彩之中,赋予了⾊彩以主体的特⾊。
《舞蹈课》
The Dance Class,1873-75,85 x 75 cm,Oil on canvas
德加作画,以写⽣和记忆相结合。他笔下的⼈物及千姿百态的动作,因毫⽆做作的真实⽽具有真正的⾃然主义风格。所以他所说的记忆,是经过提炼概括的本质形象,只有对⽣活⼊微的观察才能达到这个层次。
在这幅舞蹈课中所呈现出的环境、⼈物姿态都很真实⽣动。据说他为了画芭蕾舞题材,他购买了剧院的季票,并获特许可以⾃由出⼊于乐池、后台休息室和排练厅。这幅画就是描绘在排练厅的上课情景。
德加还有粉蜡画“舞蹈系列”和“浴⼥系列”等重要代表作.
西斯莱 (Alfred Sisley,1839-1899年) 西斯莱出⽣在英国⼀个富有的商⼈家庭,是典型的英国绅⼠,温⽂尔雅富有教养。曾⼊巴黎格来尔画室学习,在那⾥遇上了莫奈,后来与雷诺阿、巴齐依往来,他们常⾛出画室到⼤⾃然中写⽣,常逗留在美术馆⼤师的画前和咖啡馆讨论艺术问题。当他们来到巴⽐松时为柯罗作品上那种明媚阳光照耀下清新⽽庄严的画境所吸引。他在继承巴⽐松画派风格的同时,在⾊彩和笔触上⼜表现出印象派的画法。他在描绘阳光普照的景物时,特别喜欢⽤温暖漂亮的橘红⾊以及相应的黄和红,因此他的画⾯上总是显得明亮并充满⽣命活⼒,即使是画雪景也有暖意。
西斯莱⽣前的作品从不被官⽅接受,但他的艺术实践也从不向官⽅让步。在19世纪80年代以后他与莫奈同往莫雷,往来密切,这时期作品深受莫奈影响,但总是⼒不从⼼。晚年的艺术也失去了早年那种
潇洒有⼒和神采飞扬的感觉。59岁时病逝,不能否认他对印象派作出的贡献。
西斯莱的代表作是:《玛利港的洪⽔》逼真的景物造型,透明的云天⽔⾊,充满阳光与空⽓,明媚的景⾊引⼈⼊胜,丝毫没有泛洪⽔的凄凉。毕沙罗看了这幅画后说:“就我平⽣所见在其他画家所画的洪⽔泛滥的作品中,很少有像他那样丰富和优美的,那是⼀件油画杰作。”
画家善于运⽤多变的、碎⽽有序的⼩笔触描绘天空、屋宇和⽔中的倒影,产⽣⼀种形体的厚实感,既有写实主义的功⼒⼜有印象派的光⾊变化,体现巴⽐松画派向印象派过渡的特点。
《沐浴在阳光中的莫瑞教堂》 The Church at Moret,1893,65 x 81 cm,Oil on canvas 莫瑞教堂始终是希斯⾥崇拜的地⽅,他还打算死后葬在这⾥。他在⼀天不同的时⾠、不同的⽓候条件下,画了11幅莫瑞教堂的系列。⼈们很⾃然的就会把这些作品,与同⼀时期画家莫内Monet画的卢昂⼤教堂作⼀⽐较。但是两位画家的艺术表现⼿法,却有相当⼤的差异:莫奈想⽤薄雾般美妙的⾊彩,将卢昂⼤教堂的主建筑融化在⾊彩之中;希斯莱则设法表现莫瑞⼤教堂的坚实稳固─阳光掠过了⽯头,增添了⽯头的⾊彩,它并没有化解教堂的轮廓,⽽是加强稳固了教堂的建筑结构。每⼀根⽯柱,每⼀⾯墙,都在冬天的阳光下⽣辉,彷彿是⽤不朽的⽯头雕刻⽽成。
《塞夫勒道路⼀景》如果说印象派画家作品的主题是阳光、⾊彩和空⽓,那么西斯莱在这幅画中就表现得⽆⽐充分:带暖意的蓝灰⾊的天空显得透明空远;洒在地⾯、墙壁上的阳光,温暖、响亮;树枝
的投影拉开了景物之间的距离;形体和⾊彩的透视更加强了空灵感,清新媚⼈。在这幅画中隐约可见巴⽐松风格的遗风。
毕沙罗 (Camille Pissarro,1830-1903年) 卡⽶耶·毕沙罗是始终如⼀的印象派画家,他对印象派的重要意义甚⾄超过莫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