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3(PN结工艺制备)

更新时间:2023-07-23 15:03:36 阅读: 评论:0

学生实验报告
院别
课程名称
器件仿真与工艺综合设计实验
班级
实验三
PN结工艺制备
姓名
实验时间
楼兰古城为什么是禁区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批改时间
报 告 内 容
一、实验目的和任务
1、 掌握二极管的基本结构原理, 二极管的电流电压特性;
2、 掌握 Silvaco TCAD工艺仿真器仿真设计流程及工艺仿真器 Athena语法规则;
3、 分析二极管制备工艺参数变化对器件结构及主要电学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1.二极管工艺制备流程
(一)准备
准备: 1、通过单晶晶生长和对晶圆的切、磨、抛来制备单晶硅片, 在形成
单晶的过程中进行磷掺杂; 2、对硅片表面进行化学清洗。
(二)氧化
二氧化硅薄膜的作用:某些情况下,离子注入前在硅片表面生长或淀积一薄
层氧化层,因为注入离子通过这样一层非晶氧化层后进入硅片,它们的方向将是
随机的,所以可以减小沟道效应,该二氧化硅薄膜被称为掩蔽氧化层,有时也称
为牺牲氧化层,因为它是为了注入工艺而淀积的,并在注入之后需要去除。
(三) 涂胶
(四) 曝光
在氧化层上刻出扩散窗口,这个窗口最终将成为 PN 结二极管的位置;
光刻胶: 未感光的光刻胶溶于显影溶液, 称为负胶; 感光的光刻胶溶于显影
溶液称为正胶。
房地产行业分析(五)显影
用显影液除去曝光后硅片上应去掉的那部分光致蚀剂的过程。
(六)腐蚀
将 x=1um 左边的二氧化硅全部刻蚀掉。
(七)去胶
(八) 杂质扩散
注入硼离子, 形成 P 区。
(九) 驱入
进行杂质的再分布, 在未被氧化层保护的区域形成 P+N 结。
(十)再腐蚀
刻蚀全部氧化层(氧化层刻蚀)。
(十一)金属化
将器件与外部链接起来。
(十二)涂胶
通过光刻去除扩散结区域之外的多余的金属薄膜。
(十三)曝光
(十四)显影
(十五)腐蚀
刻蚀掉 x=1um 右边的全部铝(形成铝接触)。
(十六)去胶
完成金属化接触之后,对器件进行塑封或者密封在金属管壳内。
2. Athena 工艺仿真器仿真流程
Athena 工艺仿真器开发和优化半导体制造工艺流程,功能如下:
(1) 用来模拟 离子注入、扩散、氧化等以模拟掺杂分布为主的模块;
(2) 用来模拟 刻蚀、淀积等以形貌为主的模块;
(3)用来模拟固有和外来衬底材料参数及/或制造工艺条件参数的扰动对工
艺结果影响的所谓 IC 工艺统计模拟。
athena 工艺仿真器仿真流程如下:建立仿真网格、 仿真初始化、 工艺步骤(离
子注入、扩散、氧化、沉积、刻蚀、外延、光刻等)、提取特性、结构操作及 tonyplot
显示。
三、实验内容
1.设计目标参数
尺寸:N型衬底(2um×2um)。
2.采用 Athena 工艺仿真器设计器件
(1) 调用 ATHENA 仿真器并生成网格信息。
go athena
line x loc=0.00 spac=0.2
line x loc=1 spac=0.1
line x loc=1.1 spac=0.02
line x loc=2 spac=0.25
line y loc=0.00 spac=0.02
line y loc=0.2 spac=0.1
line y loc=0.4 spac=0.02
line y loc=2 spac=0.5
(2)初始化 N 型 Si 衬底,含磷浓度 5×e18cm-3,晶向为 100(衬底的定义)。
init silicon c.phos=5.0e18 orientation=100
(3) 淀积氧化层厚度为 0.50um,将新淀积层分成 5 条网格线。
deposit oxide thick=0.50 divisions=5
(4)将 x=1um 左边的二氧化硅全部刻蚀掉。
etch oxide left p1.x=1
(5)对表面进行硼离子注入,浓度为 1.0×e15cm-2,离子能为 50KeV,注入
离子束与晶圆法线的角度为 7,注入离子束和仿真面的角度 0, 非晶硅。
implant boron do=1.0e15 energy=50 pearson tilt=7 rotation=0 amorph
(6)热退火工艺(杂质再分布), TCAD 仿真默认扩散是在非平面结构及没
有损伤的衬底进行的,选择 compress 氧化模型以及 fermi 扩散模型, 扩散时间
30min,温度 1000,气体氛围为氮气,分压为 1atm。
method fermi compress
diffus time=30 temp=1000 nitro press=1.00
(7)提取器件结构参数(结深,方块电阻)。
extract name="xj" xj material="Silicon" =1 x.val==1
extract name="rho" s material="Silicon" =1 x.val=0
=1
(8) 刻蚀全部氧化层。莲藕怎么做才好吃
etch oxide all
(9)沉积铝厚度为 0.2um,将新淀积层分成 3 条网格线。
deposit alum thickness=0.2 div=3
(10) 刻蚀掉 x=1um 右边的全部铝(形成铝接触)。
etch alum right p1.x=1.0
(11) 制作电极。
electrode name=anode x=0.0
electrode name=cathode backside
(12) 保存器件结构并绘制器件结构图。
structure outf=diodeex05_0.str
tonyplot diodeex05_0.str
3.根据 Atlas 器件仿真语法规则获取器件特性
(1) 启动 Atlas 器件仿真器。
go atlas
(2)选择仿真模型,设置物理模型为双极工艺, 将模型参数打印出来,
“impact lb”用于击穿分析的 Selberrherr 碰撞电离模型。
models bipolar bbt.std print
impact lb
(3) 数值方法选择语句(method),用来设置求解方程或参数的数值方法。
method newton trap maxtrap=10 climit=1e-4
(4)命令执行语句(solve),solve是命令 atlas在一个或多个偏压点(bias point)
进行求解的语句。
solve init
(5) 运行数据结果保存语句(log) ,输出结构结果保存语句 log 是用来将
程序运行后所计算的所有结果数据保存到一个以 log为扩展名结尾的文件中
的一个语句。从 solve 语句中运算后所得到的结果都会保存在其中。
log outf=diodeex05.log
(6) solve 语句,以一定的方式给 PN 结外加偏压, 将阳极电压从-0.25 提升
至-10,间隔为-0.25。
solve vanode=-0.25 vstep=-0.25 vfinal=-10 name=anode
(7)保存和绘画 IV 曲线图。
tonyplot diodeex05.log -t diodeex05_log.t
(8) 参数提取语句(extract) ,根据 log 文件获得器件电学参数。
extract init infile="diodeex05.log"
extract name="bv" x.val from curve(v."anode",abs(i."anode")) where
y.val=1e-10
extract name="leakage" y.val from curve(v."anode",abs(i."anode")) where
x.val=-2
4.改变器件工艺条件参数(扩散温度﹑ 热退火时间﹑离子注入角﹑离子注入能量
﹑ 离子注入浓度等),分析工艺参数变化对器件结构及电学特性影响。
四、实验结果
(一)器件设计
1、器件结构设计
如图所示,定义PN结的网络信息x为2.0,y为2.0,该区域块沉积铝厚度为0.2um,刻蚀掉x=1um右边的全部铝(形成铝接触),均匀p掺杂浓度为5e18每立方厘米,对表面进行硼离子注入, pearson分布,浓度为1.0×e15cm-2, 离子能为50KeV,注入离子束与晶圆法线的角度为7,注入离子束和仿真面的角度0,硅晶格结构为amorph,从而形成了该结构,包括Al+区域,P+区域, N区域。
图一 器件结构
2、代码翻译、单步仿真、画结构图
# (c) Silvaco Inc., 2013
go athena
# 调用ATHENA仿真器并生成网格信息
#定义x方向网格信息
line x loc=0.00 spac=0.2
line x loc=1 spac=0.1
line x loc=1.1 spac=0.02
line x loc=2 spac=0.25
#定义y方向网格信息
line y loc=0.00 spac=0.02
line y loc=0.2 spac=0.1
line y loc=0.4 spac=0.02
line y loc=2 spac=0.5
# 对网格进行初始化,并设定衬底材料参数为硅,生成了均匀分布 的杂质,浓度为 5e18每立方厘米
init silicon c.phos=5.0e18 orientation=100 two.d#第1次单步仿真
# 淀积氧化层厚度为0.50um,将新淀积层分成5条网格线。运行结果为在硅片 表面生成一层氧化物薄膜
deposit oxide thick=0.50 divisions=5#第2次单步仿真
# 将x=1um左边的二氧化硅全部刻蚀掉
etch oxide left p1.x=1#第3次单步仿真
#对表面进行硼离子注入, pearson分布,浓度为1.0×e15cm-2, 离子能为50KeV,注入离子束与晶圆法线的角度为7,注入离子束 和仿真面的角度0,硅晶格结构为amorph。
implant boron do=1.0e15 energy=50 pearson tilt=7 rotation=0 amorph
# 第4次单步仿真,结构图+杂质分布图
#选择compress氧化模型以及fermi扩散模型,扩散时间 30min,温度1000℃,气体氛围为氮气,分压为1atm
method fermi compress
diffus time=30 temp=1000 nitro press=1.00
#第5次单步仿真,结构图+杂质分布图
extract name="xj" xj material="Silicon" =1 x.val==1
#提取器件结构参数(结深,方块电阻)
extract name="rho" s material="Silicon" =1 x.val==1
#刻蚀全部氧化层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etch oxide all#第6次单步仿真
#沉积铝厚度为0.2um,将新淀积层分成3条网格线
deposit alum thickness=0.2 div=3#第7次单步仿真
#刻蚀掉x=1um右边的全部铝(形成铝接触)
etch alum right p1.x=1.0#第8次单步仿真
#制作电极
electrode name=anode x=0.0
electrode name=cathode backside
#保存器件结构并绘制器件结构图
structure outf=diodeex05_0.str
tonyplot  diodeex05_0.str -t diodeex05_0.t
#这一部分,我们将对一个PN结进行器件仿真
#1.阳极外加10V电压,获取I-V曲线
#2.提取器件参数,例如反向饱和电流,击穿电压等
go atlas
#设置模型
models bipolar bbt.std print
impact lb
#数值方法选择语句(method),用来设臵求解方程或 参数的数值方法
method newton trap maxtrap=10 climit=1e-4
#命令执行语句(solve)
solve init
#运行数据结果保存语句(log)
log outf=diodeex05.log
#solve 语句,以一定的方式给PN结外加偏压,将阳极 电压从-0.25提升至-10,间隔为-0.25
solve vanode=-0.25 vstep=-0.25 vfinal=-10 name=anode
#保存和绘画IV曲线图
tonyplot diodeex05.log -t diodeex05_log.t
#参数提取语句(extract),根据log文件获得器件电学参数
extract init infile="diodeex05.log"
extract name="bv" min(v."anode")
extract name="leakage" x.val from curve(v."anode",abs(i."anode")) where y.val=1e-10
Quit
(二)对比分析
(1)扩散时间、气体氛围类型和气体分压不变,改变扩散温度
表 3-1 改变扩散温度所得的器件结构及曲线
条件
器件剖面图
IV特性曲线
960℃
1000℃
1100℃
表3-2改变扩散温度提取参数
条件
结深xj/(um)
Rho方块电阻
击穿电压
反向饱和电流
960℃
0.37941
151.718
4.75431
1.63140e-013
1000℃
0.37199
171.053
5.66388
2.37395e-013
1100℃
0.618853
353.949
7.79683
2.50368e-013
实验结论:由两表可知,在扩散时间、气体氛围类型和气体分压不变,当扩散温度逐渐增大,掺杂扩散就会越多导致表面浓度下降得越多,从IV曲线中的变化可以看出。从提取参数来看,结深在增大,方块电阻越来越大,击穿电压逐渐增强,而反响饱和电流同时也得到增强。降的拼音
(2)扩散温度、气体氛围类型和气体分压不变,改变扩散时间
表3-3改变扩散时间所得的器件结构及曲线
条件
器件剖面图
IV特性曲线
20min
30 min
35 min
表3-4改变扩散时间提取参数
条件
结深xj/(um)
Rho方块电阻
击穿电压
反向饱和电流
20 min
0.406894
158.174
5.11734
3.06276e-013
30 min
0.437119
171.053
5.66388
2.37395e-013
35 min
0.449222
177.115
5.36376
2.16505e-013
治打呼噜的最好方法
实验结论:由两表可知,在扩散温度、气体氛围类型和气体分压不变,当扩散时间逐渐增大,掺杂扩散就会越多导致表面浓度下降得越多,从IV曲线中的变化可以看出。从提取参数来看,结深在逐渐增大,方块电阻在逐渐增大,击穿电压在30min处最大,而反响饱和电流在逐渐减小。
(3)注入离子浓度、离子能、注入离子束和仿真面的角度不变,设定注入步骤众硅晶格结构为amorph,改变注入离子束与晶圆法线的角度
表3-5改变注入离子束与晶圆法线的角度所得的器件结构及曲线
条件
器件剖面图
IV特性曲线
2
7
10
表3-6改变注入离子束与晶圆法线的角度提取参数
中秋赏月图
条件
结深
方块电阻
击穿电压
反向饱和电流
2
0.439392
169.419
5.52751
2.05877e-013
7
0.437119
171.053
5.66388
2.37395e-013
10
0.434838
172.944
5.59179
2.09520e-013
实验结论:由两表可知,在注入离子浓度、离子能、注入离子束和仿真面的角度不变,设定注入步骤众硅晶格结构为amorph,注入离子束与晶圆法线的角度越大,IV曲线中向左移动。从提取参数来看,结深在逐渐减小,方块电阻在逐渐增大,击穿电压在条件7处最大,而反响饱和电流也在条件7处最大。
(4)注入离子浓度、注入离子束与晶圆法线的角度和注入离子束和仿真面的角度不变,注入步骤众硅晶格结构为amorph,改变离子能量
表3-7改变离子能量所得的器件结构及曲线
条件
器件剖面图
IV特性曲线
30 keV
50 keV
60 keV
表3-8改变离子能量提取参数
条件
结深
方块电阻
击穿电压
反向饱和电流
30 keV
0.375971
181.640
5.14308
1.92561e-013
50 keV
0.437119
171.053
5.66388
2.37395e-013
60 keV
0.473407
168.074
5.50804
1.86383e-013
实验结论:由两表可知,在注入离子浓度、注入离子束与晶圆法线的角度和注入离子束和仿真面的角度不变,注入步骤众硅晶格结构为amorph,离子能量逐渐增大, IV曲线中的点在中间处越集中。从提取参数来看,结深在逐渐增大,方块电阻在逐渐减小,击穿电压在50 keV处最大,而反响饱和电流也在50 keV处最大。
(5)注入离子能量、注入离子束与晶圆法线的角度和注入离子束和仿真面的角度不变,注入步骤众硅晶格结构为amorph,改变离子浓度
表3-9改变离子浓度所得的器件结构及曲线
条件
器件剖面图
IV特性曲线
1.5e15
1.0e15
0.5e15
表3-10改变离子浓度提取参数
条件
结深
方块电阻
击穿电压
反向饱和电流
1.5e15
0.483738
108.878
4.60806
7.13748e-013豇豆的作用与功效
1.0e15
0.437119
171.053
5.66388
2.37395e-013
0.5e15
0.362049
399.874
6.01650
2.29465e-013
实验结论:由两表可知,在注入离子能量、注入离子束与晶圆法线的角度和注入离子束和仿真面的角度不变,注入步骤众硅晶格结构为amorph,离子浓度逐渐减小, IV曲线中的点在中间处越集中。从提取参数来看,结深在逐渐减小,方块电阻在逐渐增大,击穿电压在逐渐最大,而反响饱和电流在逐渐减小。
(6)初始化Si衬底,晶向不变,改变衬底含磷浓度
表3-11改变衬底含磷浓度所得的器件结构及曲线
条件
器件剖面图
IV特性曲线
3.0e18
5.0e18
7.0e18
表3-12改变衬底含磷浓度提取参数
条件
结深
方块电阻
击穿电压
反向饱和电流
3.0e18
0.458651
151.456
6.25057
1.44196e-013
5.0e18
0.437119
171.053
5.66388
2.37395e-013
7.0e18
0.419542
193.835
5.37205
2.81437e-013
实验结论:由两表可知,在初始化Si衬底,晶向不变,衬底含磷浓度逐渐增大, IV曲线中的点在中间处越集中并向右移。从提取参数来看,结深在逐渐减小,方块电阻在逐渐增大,击穿电压在逐渐减小,而反响饱和电流在逐渐增大。

本文发布于:2023-07-23 15:03: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128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器件   参数   结构   注入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