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麓镇中心学校发展改进方案
——基于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的思考
一、问题提出
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教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只要教育存在,就存在提高质量的问题,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的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因此成为一个永恒的课题。
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解决学生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学生高效学习率为抓手,通过自学、互学、群学,交流合作,质疑,展示,测评,使学生由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让学生的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合作力、创新力全面提高。
有效教学: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重要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
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等专家认为,虽然各地探索的新教学模式在具体做法上有差异,但有一个共同点,即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二、原因分析
只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教师以教定学,教师思考最多的是我讲什么?很少指导学生应该怎样学?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主体性逐渐丧失,学生能力、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情感激发。教师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考虑很少,忽视了教学的生成性和学生的差异,缺乏对学生的情感激发。
古诗芙蓉楼送辛渐
关于新年的古诗词
我们学校现在教学中存的问题:学生预习无具体的要求与指导,预习效果差;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不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得不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难以培养;课堂中老师讲的多,讲的细,学生课堂主动学习的机会较少,课堂活动及学生展示形式单一,课堂中学生听课时也易分心,课堂中缺少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学习效果差,同时,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探究能力、质疑能力及创新能力很难得到培养,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课堂作业多为课外完成,学生作业完成质量不高,抄袭作业现象严重,课外时间得不到合理应用;作业的巩固提高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很多问题老师也难以发现,课堂教学效果得不到及时检测。
为了切实解决上述问题,转变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积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大力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层次,通过这次安徽省初中校长混合培训,我校在通过问卷调查及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经多次学习与研讨,决定实施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改进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及评价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改进依据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实验理论基础——“学习金字塔”。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最早它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
在塔尖,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眼睛面相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
内容。
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新课程实施以来,“高效课堂”、“有效教学”在我国方兴未艾。目前国内影响较大的、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在杜郎口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形成的“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高效课堂;东庐中学的教学合一“讲学稿”课堂教学;文汇中学的“自然分材”模式等,他们的成功是我们开展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的巨大动力。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有些做法早已渗透在我校很多常态课中,如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布置预习题,指导学生预习;课堂中老师丰富、准确、精练、逻辑性强,表达清晰、形象,声音大小、速度快慢都要讲究的语言;课堂中精心设疑,问题式教学;课堂中注重学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同位互查互助;课堂中合理让学生展示;课堂中合理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自制)教具,合理利用小黑板进行教学;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课堂练习,学生板演;在课堂中对
学生有效评价,出现问题时的有效管理;让学生总结一节课的收获或提出本节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帮扶制度,待进生基础知识过关制度;短期目标管理;对学生分层要求等。只不过这些有效的教学行为在我们教学中没有大面积的合理应用,在应用中没有充分的发挥出他们的功效,老师的课堂没有形成一个符合我校实际的合理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因此我校开展了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研究,努力转变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习能力,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大力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层次。
四、改进时间
1. 总目标及其时间
2014年7月,形成成果:在学习、实践、反思及研讨的基础上明确适合我校的高效课堂中的“高效点”,形成适合我校的各学科各课型的各种有效教学模式。
2. 分目标及时时间
2011年6月~2012年9月,通过课堂现状调查、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家长会、学生座谈会、教师研讨会、校务会及外出考查学习、学校自编资料学习及培训等多种形式调研、动员、学习及培训,学校确定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并确定初步的改革方向及措施;
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八年级开展工作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2013年9月至2013年11月,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讲座《教学改革开创农村学校发展奇迹》,仙侠耽美小说张俊华博士讲座《国内外教育的现状与走向》;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讲座《农村教育改革的若干问题思考》;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钱志亮讲座《有效课堂哪儿来?》;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天卉中学校长胡志民讲座《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大单元教学”》;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教授广德明讲座《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等;并在调研与实践的基础上,经过研讨,确定高效课堂“高效点”;有效教学模式的基本模式;
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深入实施,并形成成果阶段。
五、改进重点
1. 瞄准本次学习的重点启发思考
对比讲座中专家介绍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模式,结合我们的网络学习,我们利用表格进行比较:
实验名称 | 准备阶段 | 导学阶段 | 应用评价阶段 |
卢仲衡自学辅导实验 | 启 | 读、练、知、结 | |
邱学华尝试教学 | 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题 | 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 | djdj第二次尝试练习 |
王敏勤和谐教学 |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 自学指导,整体感知 检查点拨,探寻规律 | 练习达标,拓展提高 |
顾泠沅青浦实验 | 诱导 | 尝试-概括-变式-回授 | 调节 |
盘锦课堂教学模式 | 定向什么职业工资高 | 自学、释疑、探究 | 互测、自结手机当电脑摄像头 |
杜朗口课堂教学模式 | 预习 | 展示 | 反馈 |
洋思课堂教学模式 | (自学指导题) | 先学,后教 | 当堂训练 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 |
“五步三查”模式 | 制作学案 | 独学;对学、群学; 组内小展示;班内大展示; | 整理学案,达标测评。 |
| | | |
从以上的对比可以发现,成功的教学模式有其共性特征。
①、关注教学环节的根本性变革。
虽然每种教学模式包含的步骤、方法有差异,但都可以包含在三个阶段里,即准备阶段、导学阶段、应用评价阶段。
②、关注课堂教学的层次与结构。
较之传统的教学模式,成功教学模式的实践者都意识到,要想让学生将知识更好地内化,需要考虑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网络化结构。比如和谐教学探讨的知识树、每学完一段知识就引导学生及时回到知识的上位系统,洋思中学在最后的备考阶段引领学生背知识结构图,都体现了对课堂教学的结构与层次的关注。教师备课中根据不同对象的发展水平,更多体现了对教材结构、教学结构的关注,有步骤提高所呈现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程度,组织好从简单到复杂的有序累积过程。
③、关注课堂教学的真实有效性。
分析这些成功的教学模式,他们都在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洋思中学明确提出“课改的目的是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要改变过去少、慢、差、废,实现多、快、好、省,将课堂变成师生高效发展的课堂,共赢的课堂。”“课堂要打假,要挤水分,挤假学假教的水分,不让一分虚过,不让每一个虚坐。”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成功教学模式的实践者都意识到,只有面对真实的学生,进行真实的教学,才是教学成功的起点。
④、关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在成功的教学模式里,教师意识到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教师通过一些教学情境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主动地学习。通过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多教师将教学活动更多的纳入教学体系。不再让学生通过听来获取知识,而是通过读书、尝试完成任务等以“看”“活动”为主途径获取知识。学生边读书、边听讲、边动脑、边动手,不同的感官交替进行,防止疲惫感产生。事实证明,通过看获取知识比听对学困生更有利。
邱圆圆 ⑤、关注评价对有效课堂教学的推进作用。
洋思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作为办学理念,什么叫“好”,不是指全都升上重点中学,而是无论学业还是行为习惯,特别是行为习惯在原先基础上都有很大的改善。杜郎口把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作为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评价系统已经成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的助推器。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到,预习、展示、反馈是高效课堂上最关键的三个环节,当然也可以是三个课型。预习是关键,展示是提升,反馈是保证。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融合这些理想的教学模式,借鉴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在综合分析具体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寻求一种相对理想的教学模式不是一个神话。探讨别人的长处,正是我们创新前的准备和起点。
2. 瞄准本校实际存在的管理难点思考,即妨碍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
①、我校在“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实施过程中,问题也不断涌现:课堂虽然不再是“满堂灌”,但依然是老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课堂问题不注重激发学生思维,“假问题”多;师生互动追求形式,学生真正的活动少;部分教师多年的教学方法受到冲击,缺少专业的培训或引领,观念难以更新,有抵触情绪,被动参加课改,课堂变化不大;导学案制作的质量有待提高,学生课前完成导学案质量较差,制约着课堂教学开展;有些教师对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担心,不敢放手;学生不会提问,不善于提问,更不敢质疑;在各种活动中问题或组织不当,影响活动开展的质量;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交流趋于走形式,实效性不强;课堂教学中没有面向全体,多数学生课堂展示被动或效果差,受课堂教学时间限制,总是让少数学生进行多种展示;教师设计的当堂检测题没有时间做;教师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力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