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的基本涵义
1. 工业化的基本涵义
轴对称图形教案一直以来,由于学者们对经济发展本质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存在差异,对工业化一词的表述与解释也不尽相同。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关于工业化基本涵义的理解经历了从单纯经济产出增长到关注经济结构变革再到突破经济学单一视角,从整体发展观角度理解工业化的明显转变。
1.1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理解工业化
20世纪40年代以前,大多数学者对工业化基本涵义的阐述主要基于单纯的经济增长角度。这主要是因为早期的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从经济发达国家总结出的经济增长理论完全适用于不发达国家,因此并没有将经济“增长”和“发展”区别开来(陶文达,1988)。这一时期,对工业化的理解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弗兰克尔(Frankel,1941,参见张培刚,2002)认为工业化是每个被雇佣者及每种货物的资本设备与生产力的增加。罗森斯坦-罗丹(Ronstein-Rodan,1943,参见张培刚,2002)将工业化理解为“是比富裕区域为高的速率,来提高贫
穷区域的收入,以达到世界各个区域之间更加平等的收入分配”。上述解释都试图从(部门)经济产出增长的角度来阐明和把握对工业化内涵的理解,对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宏观经济结构变革则没有给予充分关注。
1.2 从结构变革的角度理解工业化
从结构变革的角度理解工业化在20世纪50-70年代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主流观点。实际上,早在20世纪40年代即对农业国工业化问题进行深入和系统研究的张培刚(2002)先生对工业化涵义的理解已包含了结构变革的内涵,他将工业化定义为“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并且认为这些变化造成的农业及制造业生产结构的变化构成了工业化进程的主要特征。这一理解已突破单一的制造业经济增长局限,论述了由于新的生产方式、工业行业以及组织、制度出现给经济发展带来的结构性变革,并且着重强调了农业的“工业化”是工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更为宏观的层面阐述了工业化给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实质性影响。
进入5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经济“增长”与“发展”之间内涵差异的辨析逐渐清晰,越来越多的学者试图从经济结构变革尤其是农业与非农业产业结构转换的角度把握工业化的本质内排名英文
涵。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美国的库兹涅茨(Kuznets,1986)认为,工业化过程即“产品的来源和资源的去处从农业活动转向非农业活动”;钱纳里(1975,1986)认为工业化是国民生产总值中制造业所占分额的上升,以及农业所占分额的相应下降的过程,也即是“以各种不同的要素供给组合去满足类似的各种需求增长格局的一种途径”;印度经济学家撒克(Thaker,1985,参见李沛贤等,1994)也认为可以把工业化定义为脱离农业的结构转变,即农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中的份额下降,制造业和服务业份额上升。比起单纯看重国民经济中总量指标产出增加而言,这一观点更强调国民经济结构发生的相应变化,并试图从各产业间结构比例的数量变化来把握工业化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1.3 从整体发展观的角度理解工业化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学者对发展更多内涵的不断思考,对工业化内涵的理解也日臻丰富。例如,《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辞典》将工业化定义为“工业化是一个过程。首先,一般来说,国民经济(或地区收入)中制造业活动和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其次,在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员的比例一般也有增加的趋势……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也增加了。”表明人们对工业化过程的关注和理解除了制造业产出的增加、经济结构的相应变
革之外,还加入了“……城市化提高、资本形成、消费等其他社会经济特征发生的变化(参见谭键恒,2004)”。《人文地理学词典》(Johnston,et al.,1994)则将工业化解释为工业化是工业活动逐渐在国家或地区经济中发挥主要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社会生产关系的一些重大变化。资本短缺、在国际劳动分工中的不发达国家作为初级生产者的受支配地位均会限制工业化过程,现代工业的发展也有可能加剧不平等现象。这一关于工业化的表述表明人们已将一国(或地区)实现工业化的过程放到全球化背景中加以认识,并开始反思“工业化是解决不发达国家贫困问题的灵丹妙药”的传统思维,一国(或地区)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生产关系变革、贫富差距扩大、传统思维变化、沦为依附社会的风险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逐渐被纳入到工业化内涵的思考当中,表明人们已试图从整体发展观角度重新理解工业化的真正内涵。
上述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工业化涵义的理解和表述表明,对工业化一词的理解是随着“发展理论”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现在给工业化下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仍然十分困难。但是,就工业化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实质性影响而言,学者们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达成了基本统一的认识,即:一,工业化是一个过程,并且是经济落后国家向经济发达国家转变所经历的历史过程;二,工业化进程不仅包含经济总量的扩张,也包含经济结构变动引致的经济发展
质的变化,其中也可能包含生产关系的变革;三,工业化最明显的特征是:伴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在总产出及就业中的份额不断上升以及农业相应份额不断下降,其实质是生产要素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迅速转移。以上三点基本从经济意义上涵盖了学者们对工业化的本质理解。
2. 与工业化基本涵义相关的概念拓展
随着工业化研究的逐步深入,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后伴随着经济服务化和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显化,一些与之相关的新经济现象和过程引起人们关注,由此提出新的学术名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与工业化基本涵义密切相关的概念拓展,是对工业化基本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也从不同角度开拓了工业化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方向。其中具有代表性且产生了一定影响的主要有初始工业化(protoindustrialization)Phm、反工业化(deindustrialization)以及后工业化-后工业社会(post-industrial society)。
初始工业化由门德尔斯(Mendels,1972)在其《初始工业化——工业化的第一阶段》中提出,用以描述先于资本主义工业化发生并为之准备的依靠传统组织和市场拉动的农村经济迅速增长的发展阶段。初始工业化以农村中的工业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并试图对前工业
经济和工业经济之间显著的非连续性进行的阶段转换的传统观点进行驳斥。生态功能主义模式和经济结构模式是人们基于初始工业化进程讨论中提出的两种主要模式(Johnston,et al.,1994)。
反工业化又译为退工业化、去工业化等。它的提出基于人们观察到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制造业在全球的空间扩散,美国出现的传统制造业逐渐式微的现象。因而反工业化描述的是工业活动持续衰退、工业产出及劳动力比例下降、服务行业产出及就业人数迅速增加的经济现象(Johnston,et al.,1994;钟水映,2003)。20世纪80年代反工业化研究受到人们关注,布鲁斯通等(Bluestone,et al.,1982)系统研究了美国的反工业化现象,马森(Mason,1988)出版了《反工业化地理》,罗德温等(Rodwin,et al.,1989)以美国为例探讨了反工业化与区域经济转型,巴罗斯(Barros,1989)则系统研究了智利的反工业化现象。现在,人们一般认为,反工业化可能包含工业产出、就业和生产资料的绝对或相对下降。这种变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是一种正常现象。然而在合理的就业水平和持续的支付平衡内,当它们与工业生产竞争力下降相联系时,反工业化代表的是一种欠发达过程(Johnston,et al.,1994)。
怎样做海报
后工业化是指一国(或地区)实现工业化以后的经济发展阶段。20世纪70火麻仁功效武当山年代以来,伴随着信息革命的发生及全球化背景下新国际劳动分工的逐渐形成,发达国家经济“服务化”趋向明显,制造业在经济总量中比重日益下降,由此产生“后工业化”的研究论题。后工业一词首先由亚瑟.彭蒂于棒球服搭配禁忌1917年提出,本意指其所向往的由小型手工场和分散的政府单位为基础的“后工业国家”。1959年,丹尼尔(Daniel)重新使用了该词,并赋予其全新的涵义(陈晓春,2000)。其后,丹尼尔(1976)在其出版的《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一书中对后工业社会的特征进行了全面描述,认为最近的近义词这种社会的突出标志是:制造业从业人员急剧下降和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急剧上升;从事脑力劳动、管理工作的人数超过体力劳动的工人总数。而服务经济取代商品经济、科学理论知识成为社会的主要战略资源、教育被打上前述特征的烙印并为此服务等也构成了后工业社会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