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角度·意义
——中国新闻奖评委谈新闻作品创新创优的四点建议
□ 龚荣生
摘 要: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首次以“体裁”设奖,为作品的全媒体呈现形式提供更大空间,也对全能型新闻人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结合评奖工作,对新规之下的首次新闻评选进行了聚类分析,认为作品要打好“首字牌”,巧选新闻角度,做到既“有意义”又“有意思”,还要避免差错,才能让评委一瞥满心欢喜,再品拍案叫绝,回眸意味无穷,最终斩获大奖。
关键词: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评奖;角度;意义
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于2022年11月8日揭晓,共评出376件获奖作品,包括特别奖3件,一等奖72件,二等奖116件,三等奖185件。这些新闻佳作有何共同特质?内容生产单位应该如何创新创优?笔者结合2021年、2022年分别在电视消息、电视评论、电视新闻节目编排和新闻专题组担任评委的经验,提出四点建议。
一瞥满心欢喜:要打好“首字牌”
在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尤其是消息类作品中,有一个显著特点:“首次”“首创”“首条”“首张”“首例”“首个”等字眼频现新闻标题。注意力稀缺时代,各家媒体纷纷打出“首字牌”,让评委们第一眼看到就惊艳。
消息类获奖作品中,《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浙江在全国首创省市县三级医学检查互认共享》《全球首次实现规模化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我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首颗卫星下线》等6条新闻,还有重大主题报道《“戴口罩”入法,下月起施行!福建出台全国首个专项法规》、国际传播作品《全国首例!获救雪豹“凌蛰”佩戴卫星项圈后放归》和融合报道《那些值得铭记的“第一”》等作品,以及消息类作品《零的突破!中国双季早粳稻在江西诞生》(“零的突破”也是“首次”的同义词),这些作品都是直接在标题中标出“首”字,将重大科技成就或第一次发现或提出的事实、观点、方法等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凸显新闻的价值和意义。
典型报道《体育老师王红旭生命中最后一次百米冲刺》和消息《中国宣告消除千年绝对贫困》,这两件作品的标题中虽然没有“首”字,但“最后一次”和“消除”两个词,也彰显着新闻事件的重要意义。
还有许多摘得大奖的新闻作品,虽然没有在标题上标出“首次”,但仔细分析,打的也是“首字牌”。送评作品中,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在全国各地生动实践的作品有很多,为什么新闻专题《老唐卖“碳”记》能摘得一等奖?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安徽广播电视台紧紧抓住“安徽省林业碳汇交
易第一单在宣城市签约”这一在全国具有引领性的事件,让选题极具价值和意义。从安徽省林业碳汇交易第一单的“操刀手”老唐切入,把“碳中和”“碳达峰”这些新概念,用通俗的语言向大众传播。这件作品主题重大、典型示范,再加上故事精彩,因此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
“首字牌”获奖作品,最主要的特征是事件重大,背后考量的是题材的重大性。在获奖作品中,“最字号”作品与“首字牌”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
翻阅获奖作品,里面不乏“最字号”作品:从《“世界最大的充电宝”——丰宁抽水蓄能电站投产发电》《世
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评委评析与解读
4 全媒体探索 2022年12月号
恩断义绝的意思界性重大考古发现稻城发现13万年前大型旧石器遗址》《里程碑!全球最大碳市场开市湖北“十年磨一剑”,“磨”出注册登记系统》《世界单体最大水上光伏电站并网发电》等,这些标有“世界之最”的重大新闻,也因其价值摘得大奖。
有些评委直言不讳地说,在评奖中看到“第一”“最大”“首创”“率先”这类字眼,往往比较兴奋,有利于冲击中国新闻奖。其背后的门道就在于,“首字牌”“最字号”作品,考验的是记者敏锐的新闻发现力和洞察
力。新闻发现力强的记者,擅长发现这些首创性重大事件,也善于从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发现新闻事件中最大的新闻亮点。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过硬依据就提“首个”“首次”“首例”等,在审核或社会评议时很容易被找出问题。
再品拍案叫绝:巧选新闻角度
打好“首字牌”,可以让新闻价值更加凸显;而念好“独字诀”,会带来新闻角度上的跃升,让评委看后拍手叫好。
知名记者艾丰把选取新闻角度比喻为“探矿”,他认为,新闻价值在事实内的蕴藏是不均匀的,有各种不同的“矿藏”,选择好的角度,便于记者更迅速、更顺利地开采这些价值。巧妙选取新闻角度,可以提升新闻价值、增强报道效果、赢得受众青睐。
以小见大的角度。重大主题、重大事件,短短几分钟、几千字,很难深入把握其内涵。如果选择一些有说服力的角度和具体事实,通过典型细节、典型故事反映重大事件或问题,以小见大、以点及面,新闻报道就会显得生动、深刻,更具说服力。
在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陕西日报社《一个村会计的“账本”》,聚焦脱贫攻坚重大主题,通过关中地区一个小山村账本“欠账—还账—新账”的变化,把村庄“贫穷—发展—富裕”的路径展现得淋漓尽致,生动地讲述了乡村发展和村民生活新变化。
湖南日报社的融合报道《H5|手机里的小康生活》,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亲口讲述的“半条被子”故事主人公徐解秀老人的孙子——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朱小红的小康生活展开,把小康生活、乡村振兴这样的宏大叙事,通过朱小红一家幸福生活的剪影,以小见大生动地展现了出来,让受众得以窥见沙洲村全面小康、乡村振
兴的全景。
囍怎么剪
对比与反差视角。“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新
闻事实的价值,通过反差视角对比呈现,能够更好凸显。“反差”即是新闻价值,反差越大,越容易给受众留下
深刻印象。多篇获奖作品用到此法。
极小打一成语一等奖获奖作品《老表们的新生活——鸟哥“打”鸟》中,农民“鸟哥”连字都认不全,却通过自学认识
了全国近一半的鸟类;他从没学过英文,却带着国外观
鸟爱好者四处拍鸟。作品寻找和传统农民有反差的农村
新职业、新身份、新业态,充分展现了江西践行生态产
业化的脱贫智慧和小康成就。选题的极致反差性让整个
专题“新意十足”,给评委留下了深刻印象。
“超模”渔夫、乡村“美容师”、村里的“云端厨神”、
田园艺术家、农民导师等一个个极致选题,为江西广播
充满阳光的句子电视台该系列专题的创新表达提供了前提要素。
新闻稿的角度选取,考验的是记者的综合判断力。
记者既要有独特的思维,又要有较高的语言文字驾驭能力,这样才能在千篇一律的例子里发现独特视角。只有
平时多积累、多思考、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到了关键
时刻才能找到有创新点的新闻角度。
回眸意味无穷:既要“有意义”又要“有
意思”
真正的好作品,要耐人寻味、回味悠长。这就要求
作品既要“有意思”又要“有意义”。“有意义”是要求
所报道内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体现党的意志、反映
人民心声;“有意思”是从新闻的角度而言,所报道的
事情比较新奇,能够引发受众的兴趣,能够获得较为广
泛的传播。要处理好这两者关系,就是要处理好宣传与
新闻的关系。每年当中舆论宣传大的主题主线是相同的,
题材热点是共通的,容易撞车,所以参评大奖到最后是
一场媒体策划、角度、呈现能力的比拼。
建党百年、脱贫攻坚、生态保护、乡村振兴这些获
奖题材是相通的。如何精心策划、深度挖掘、鲜活讲述、
融合传播,并取得最佳效果,是决定作品名次分布的关
键所在。
建党题材的作品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媒体都下功夫
报道,华龙网的《人间正道是沧桑——百年百篇留声复
资源管理吧兴之路》却拔得头筹,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将厚重的历史
进行轻量化、移动化、分众化传播。
2022年12月号 全媒体探索 5
该专题在立意、内容、技术、传播等方面大胆创新,邀请青年参与策划制作,主讲人也多为年轻学者,一期一个小故事,生动鲜活。此外,还加入了互动体验,用户点击笔画偏旁就能合成“百年”解码。许多年轻受众看后纷纷表示刷新认知:“原来党史这么燃”!这是新媒体开展党史宣传的一次成功实践,实现了“吸粉”“破圈”的良好效果。
重大选题备受关注,常规选题如何抓住受众?一等奖作品《(数字化改革之道)省市场监管局:“闪电速
度”的背后》给出答案。与其他媒体扎堆重大主题主线在规定动作上创新不同,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抓住自身优势,深耕浙江这片改革沃土,从政府日常纷繁复杂的工作中提炼挖掘亮点,靠新闻嗅觉分得一杯羹。评委表示,看完“闪电速度”,让人热血沸腾。该作品抓住8个月上线11个数字化应用的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这个典型,以小见大,记录了一场数字化改革的攻坚之战,也为我们提供了常态下常规选题的创新思路。
关于典型人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的新闻很多,湖南广播电视台《(今天,我们一起送别袁隆平院士)倾尽一城花送别一个人》却因为做得有意思斩获大奖。巨星陨落,山河同悲,袁隆平院士为“中国人的饭碗”以及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如此家喻户晓的典型人物的报道,真正要出新出彩,其实不易。记者跳出传统写法,突出以花寄情,让整条新闻既有意义又有意思。人民调解协议书
要做到“回眸意味无穷”,记者要努力增强创新创造力,发扬“四千四万”(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经千难万险)精神和“六皮”(磨碎脚皮、饿着肚皮、磨破嘴皮、厚着脸皮、硬着头皮、想破脑皮)精神,打造“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
细观明察秋毫:别让差错成为“绊脚石”
从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开始,中国记协在评选中首次增设审核环节,即参评作品在提交定评委员会之前,由审核委员会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严防有问题、带瑕疵的作品“带病”进入下一轮。个人名言
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501件申报作品存在990处各类差错。审核委员会认定有差错的作品占申报作品总数的40%,主要有“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导向欠tusks
妥”“事实性差错”“文字差错”“表述不当”“技术性差错”等类别。送评的93件新闻专题类作品中,有6件作品被建议取消;19件作品“建议不获一等奖”;5件作品“建议不获一、二等奖”;还有4件作品有评议性意见。统计下来,也有36.56%的作品存在不同程度的差错。
其中,语言文字错误中,有的词语搭配不当,如:在“一根木材如何撬动千亿产业集群”中,木材是集合名词,不适合用量词“根”来限定;在“不断践行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践行”与“精神谱系”搭配不当;有的生造词汇,如:从铁板斧式的“草根经济”起步,“铁板斧式”属于生造词汇,难以理解;有的语义重复,如:先后累计投入资金近10亿元,“先后”和“累计”语义重复;有的混淆使用“的”“地”“得”,如:“发展的相当不错”“我们现在活的很有底气”“激动的说不出来”“非常圆满的、很好的负担起”“勇敢的奔向”“保护的好”等处都有错别字。
事实性错误中,存在数据、材料使用不准确的问题,二等奖作品《一支疫苗的诞生》,同期声“结果发现,原先猴子肺炎那个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前面相应的试验画面却是老鼠,审核意见明确建议不能获一等奖;有的节目中主持人出现口误,把特高压电网专用工具说成“道具”;有的节目解说声音前后不一致,或出现画面错误叠化、夹帧等技术性失误;还有的节目不符合播出规范,首次出现的人物未
予以全面介绍;或在新闻标题中使用英文字母缩写等问题。这些作品中不乏佳作,却因带有硬伤,最终与大奖失之交臂。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是业界的标杆和典范,绝不容许出现低级错误。这就要求记者编辑秉持专业严谨的态度,仔细斟酌每个字、每个标点,细致检查每个画面、每个声音,别让差错成为获奖路上的“绊脚石”。
总之,一条新闻要脱颖而出,是对媒体策划、角度、表达、呈现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考量。创新创优有规律可循,但更多的是日常沉淀积累。平时“写好”新闻,关键时写“好新闻”。只有平时多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才能在面对有冲击中国新闻奖的题材时,既能抓得住,又能操作得好,否则即便是好的题材在眼前,可能也会错失良机。
(作者为第三十一届、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评委,第十七届长江韬奋奖评委,江西广播电视台总编辑)
6 全媒体探索 2022年12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