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则名为《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火了,“精神内耗”一词也激起了很多人的讨论。视频讲述了历经各种苦难却未向生活低头的“二舅”的故事,“二舅”呈现出来的精神令人感动、敬佩,也引起了大家的情感共鸣,让不少遭遇现实挑战、面临困难的人感到被“治愈”。
视频的广泛传播,说明“精神内耗”或许是一个值得群体层面关注的议题。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等时局对人们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爆炸的网络资讯令人分神、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带来内卷,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都在经历着“外耗”。而心理素质不强的人,还会因此陷入“内耗”状态,消耗着本就不多的生活热情,越来越疲惫,进而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精神内耗”就像一个黑洞,它会吸走你的能量,让你失去理智思考和行动的力量,陷入神经症的沼泽无法自拔。什么是“精神内耗”绿草如茵的意思
笔者认为,“精神内耗”指的是人们在内心冲突和控制中需要消耗的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就会陷入一个所谓内耗的困境中,而内耗的长期存在会使人觉得疲累,加剧心理能量和认知资源的不足。
空白简历表格免费
此处涉及两个重要的概念。一是心理能量,心理能量耗费过多,人们会进入倦怠和耗竭的状态。二是认知资源,认知资源消耗过多,人们就没有精力投入其他需要学习的领域。当个体持续处于内耗中,会感到疲倦乏力、思维散漫而无法集中精神,甚至引发心理疾病,而心理疾病又会进一步加重“精神内耗”,出现恶性循环。
关于我的作文也就是说,个体面临的任务、应对的压力在消耗完心理能量和认知资源的同时,又带来了心理的冲突和
斗争,以及对自我的怀疑与否定,给个体带来进一步的消
“精神内耗”背后的心理动因是什么
——以青少年群体为例
马地那·那司尔吾拉 杨东 |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11
EDUCATOR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rved.
耗。当个体面临新的挑战时,已没有足够的心理能量、认知资源来解决问题。这时,来自现实困难和内心冲突的双重压力会导致一系列心理困境,好似一把枷锁将人们困住,动弹不得。
典型表现及心理机制
优的反义词从外在表现来看,如果完成一件事情时,普通人的做法是花20%的精力来决策、80%的精力来行动,那么精神内耗者可能会花50%~60%甚至更多精力来胡思乱想、自我否定。他们在人格特征方面大多
表现为易自我怀疑、缺乏自信,但同时又追求事物的完美,这使得他们一方面想要达到理想状态,一方面又思虑过多,最终往往难以达成预期,陷入进一步消耗自己心理能量的怪圈。高精神内耗的青少年往往具有高度敏感性,在人际交往中过于重视师长、同伴对自己的评价,总会下意识地认为自己正在被他人负面评价。
对应到心理疾病中,“精神内耗”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神经症和神经衰弱,主要是焦虑、强迫或者抑郁的心理状态。焦虑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持续非理性担忧,而抑郁是一种过往负性经历引发的动力缺失与无意义感。“精神内耗”不能简单地跟抑郁、焦虑画等号,但可以说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精神内耗”状态,没有及时觉察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就很可能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
从心理机制的角度来看,“精神内耗”是由于“内斗”而导致认知资源和心理能量枯竭。在生活中,人们时刻需要来自认知资源的能量以维持机体运转,这种资源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等。一旦认知资源消耗殆尽,就会产生一种精神上的倦怠之感。就像一场重要考试之后,感觉身体似乎被“掏空”,就是因为前一阶段认知资源的消耗巨大。心理能量可以看成是早期的生命力,一个人的生命力旺盛,就会活得很有生机,反之,就容易萎靡不振。心理能量在压抑的情况下被固结而不能自然流动,就会给人带来不快之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几乎所有需要付出努力的行动,都会消耗心理能量——当我们对外在世界和内在体验作出反应时,心智往往会处于“自动驾驶”模式,想法、情绪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将心理能量误用于“精神内耗”上,就会让我们陷入无意义的“心累”。比如工作和学习中必然会面对一定
压力,
闭目干洗脸但若过度紧张焦虑而因此在行动中怠惰,就是在精神内耗。精神内耗导致的焦虑和抑郁等恶劣情绪又会加快消耗心理能量,人的内心便不堪重负。
青少年“精神内耗”探因
青春期自我意识高涨。许多学者都以“疾风暴雨期”来比喻青春期,步入青春期之后,由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高涨,其内在世界也开始丰富起来,容易产生自我冲突和矛盾心理。许多青少年对周围的一切事情都非常敏感,对师长的言论有自己的判断,对各类社会现象有自己的思考。但这也带来了新问题:他们的一些想法未必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甚至未必符合公序良俗,“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来自现实的打击会让部分青少年看清自己想法的幼稚性,但也有可能让他们更执着于自己的想法,结果在一次次与现实的碰撞中,灰头土脸地败下阵来,从而陷入自我怀疑,步入精神内耗的循环。
未能实现课题分离。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其著作《自卑与超越》中写道:“内耗体质的人,无法分清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一个人如果分不清这些,就容易变得敏感内向,常常受到别人情绪的影响,活在别人的期待里,把别人的期待当成自己的期待,把别人的情感当成自己的情感。而自我发展的标志,是能够分清你、我需求间的差别,通过这种区分建立边界感,这就是课题分离。如果一些孩子为了达到父母的期待,放弃自己喜欢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感到痛苦、挣扎,长此以往就会被自己的负
面情绪所消耗,没有多余能量做好其他事情。又如过度看重同伴的想法,为了满足同伴意愿而不断猜测、一味迎合,就会让自己非常“小心翼翼”,敏感多疑。
想要快速分清某件事物是否需要自己重点关注,一个简单的准则是思考行动的直接后果由谁承担。一个人的认知资源和心理能量有限,学会课题分离能帮助人们将认知资源分配在最应关注的问题上,集聚心理能量克服当下面临的压力和困境。课题分离应该成为人们行动的重要依据,教育者要做好课题分离,也有责任帮助孩子实现课题分离。如父母不宜过分干涉孩子的决定,要给他们充分的空间,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由他们自己承担选择和行动的后果。
追求完美的“我”。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超
12
EDUCATOR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rved.
我”不仅包含道德良心部分,还包括自我理想,即自我渴望达到的成就目标。目标的过于理想化,使得部分青少年想得太多而行动太少,脑海中的两个“小人”不断斗争,陷入内耗。处于教育内卷的时代,青少年不但承担着沉重的学习压力,还肩负着父母的高期待,但因为自身兴趣、能力的不匹配,他们
郭沫若的简介或许始终无法满足家长的预期,不少孩子会因此被“无用感”包围,他们一方面觉得自己必须取得好的成绩,另一方面又确实很难学会、学好。旁人可以用100%的专注力完成一件事,而他们先内耗了50%,行动力自然随之降低,而后在恶性循环中变得越来越消极、越来越疲惫。营销方案模板
消极的反刍思维。反刍思维是一种消极的反应风格,表现为对自身负性情绪及其产生原因、不良后果的过分关注,一边反复思考过往的问题,一边又缺乏解决问题的动力,属于精神内耗在潜意识里的深层体现。一些青少年往往由种种原因诱发消极的反刍思维,在脑海中循环“播放”消极、负面的想法,一次又一次地回想,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懊悔。比如:奋进努力后考试失败的经历,人际关系的不和谐,被父母忽视、不认可等。消极反刍思维只会无限放大个体的焦虑、失败,让他们长久地被负性情绪所包裹,为了应对这样的负性情绪,又需调动认知资源和心理能量,让人缺少能量投入其他有价值的事物。消极反刍思维无疑是青少年成长路上的绊脚石,让不少孩子沉湎于过去的痛苦,没有勇气面对现实挑战。
灵活就业补贴如何远离“精神内耗”
接纳自我,化解自我冲突。精神内耗者要先学习使用观察者心态处理内心的自我冲突,要知道自己面对的问题,很多都是被允许和接纳的。青少年身心发育还不够成熟,生活、学习中缺乏有效应对问题的经验,因此,要善于寻求外界的帮助,而教育者也要提供相应支持。从学校层面而言,为了引导青
少年摆脱“精神内耗”,应该提升教师的心理管理能力,及时倾听青少年心声,使他们能够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要创设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帮助学生调整状态;营造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校园氛围,增强学生对集体生活的归属感;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开展专题心理讲座、提供支持性心理辅导等。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自我接纳的基础上,培养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心理品质,发展自我。父母应该知道支撑孩子减少内耗的途径从来都不是冷言冷语冷待,而是记忆中那些温暖、欢乐、有爱的时刻,要做到恒常地爱,无条件地共情孩子、支持孩子。
锻炼心理弹性,提升心理能量。心理弹性是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过程。遇到同样的危机事件,有的人会萎靡不振,而有的人则能够积极解决问题,这是由是否具备高心理弹性带来的差别。个体在压力情境中不仅表现出消极情绪变化,也会产生积极情绪反应,后者可通过调用个人资源快速适应情境,使人们在面临压力时能够不被压倒,而能够像弹簧一样,承受压力,并从压力中恢复。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和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高涨的孩子们,一旦陷入“精神内耗”就会产生严重的挫败感。这一阶段心理能量极易消耗,再次获取却很难,所以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引导青少年为自己补充心理能量,提高他们的心理弹性。早在1996年,国外研究者就曾提出心理弹性策略训练计划:为学生提供机会去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建立并且保持对学生的高期望,创立一个互相关爱与支持的学校氛围,增强学生亲社会的倾向,制定明确且一致的行为规范,传授给学生社会和生活技能。这一研究结果至今仍可为教育者提供借鉴,从不同角度助力青少年提升心理弹性。
直面情绪,培养积极反刍思维。反刍思维是一种慢性习惯,可以经由后天培养。积极的反刍思维分为两种情况:遇到开心的事时,享受快乐;面临烦心的事时,积极应对。要养成这样的反刍思维,首先需要坦然面对负性情绪,不去评判、不去加工,而是自然地察觉它、接纳它。如陷入抑郁、焦虑等情绪时,要承认这种情绪,想方设法地逃避很可能适得其反。而为了抛弃过多的负面幻想,青少年可以尝试用纸笔列举出一些依据,判断某件事情是否会发生,让自己以更加客观、理性的角度认识事物并观察事件本身,进而选择合适的应对方法。此时,青少年就不会将自己的认知资源和心理能量消耗在处理情绪上,而面向解决问题本身。
季节会更迭,青少年的心灵也可能经历四季。教育者应理性认识“精神内耗”,帮助青少年积蓄能量,引导其快速走出寒冷冬季,迎接春日暖阳。
责任编辑:王梓霖
13
EDUCATOR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