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

更新时间:2023-07-21 00:34:07 阅读: 评论:0

清明节诗歌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 是一种激励理论。在英语学习中,SDT经常被用于定义一个学生学习的动机。
中国证券基金协会SDT主张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潜能。自我决定就是一种关于经验选择的潜能,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个体对行动所做出的自由的选择。自我决 定的潜能可以引导人们从事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行为,这种对自我决定的追求就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内部动机。经过几十年的研究,自我决定论已逐渐形成了 一套较完善的关于人类动机和人格的理论体系,并广泛应用于管理、教育、咨询等各实践领域。
自我决定理论把动机分为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外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和无动机(Amotivation)三种类型。
   
内部动机的类型
内部动机是人类固有的一种追求新奇和挑战、发展和锻炼自身能力、勇于探索和学习的先
炒杏鲍菇
黑麦粉天倾向 (Deci 和 Ryan1985)。它与个体的内部因素如兴趣、满足感等密切相关,是高度自主的动机类型,代表了自我决定的原型。Vallerand1997)把内 部动机分为三种类型:
1了解刺激型(征服英语IM-Knowledge)。它是指个体为了获得新的知识,了解周围的事物,探索世界,满足个人好奇心或兴趣的动机类型。如:喜欢了解说英语的国家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朝气蓬勃
2. 取得成就型(IM-Achievement)。它是与个体试图达到某一目标或完成某项任务相关的动机类型,在这种动机的调节下,个体遵循内在需要迎接挑战,超越自我。与了解刺激型动机比较,它具有更多的自我决定的成分。如:在英语课上表现良好会感到很高兴。
3. 体验刺激型(IM-Stimulation)。它是最具有自主性的内部动机形式,个体把 行为完全接纳为自我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从事某种活动是为了行为本身内在的快乐。在这种动机驱动下的外语学习者通常认为英语是一种美丽的语言,因 此在听或者说英语时感到很愉快。   
外部动机的类型
外部动机是指人们不是出于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而是为了获得某种可分离的结果(parable outcome)而去从事一项活动的倾向,例如为了获得高分或避免受到惩罚等。自我决定理论根据个体对行为的自主程度由低到高,把外部动机分为三种类型: 
创世界
1外在调节型(External Regulation)。它是指个体的行为完全遵循外部规则,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外在要求或是为了获得附带的报酬的一种动机类型。外在调节是外部动机最具控 制的形式 没有内化发生,个体行为完全受到行为结果的影响。例如学习外语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等。
2. 摄入调节型(Introjected Regulation)。它是指个体吸收了外在规则,但没有完全接纳为自我的一部分,是相对受到控制的动机类型。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从事一项活动是为了避免焦虑或责怪,或是增强自我。在这种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去做某件事是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或避免失败)以维持价值感,还没有体会到是自我的真正部分。例如: 学习外语是因为如果不能用外语跟朋友交流会感到难堪。
3. 认同调节型(Identified Regulation)。它是指个体对一个行为目标或规则进行有意识的评价,如果发现这个行为是重要的,就接纳为自我的一部分的一种动机类型。个体更多地 
体验到自己是行为的主人,感觉到更少的冲突。它含有更多的自主或自我决定的成分,是最具有自主性的外部动机形式。如:渴望成为一个可以说外语的人。
无动机(Amotivation)
无动机是最缺少自我决定的动机类型。它的特点是个体认识不到他们的行为与行为结果之间的联系, 对所从事的活动毫无兴趣,没有任何外在的或内在的调节行为以确保活动的正常进行。无动机的外语学习者认为他们学习外语毫无意义,是在浪费时间,或者认为自 己没有能力学好,或是没有获得成功的渴望。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这些动机类型并非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处在一个自我决定程度或自主性程度的连续体上,由低到高分别为无动机、外部动机的各个子类、内部动机的各个子类。
自我决定理论(lf-determination theory,简称SDT)是一种较新的学习动机理论,与自主学习观点密切联系。它从人类的内在需要出发,很好地解决了动机产生的能量问题,同时也兼顾了动机行为的方向和目标。从这个意义而言,它是先前强调需要和驱力的动机理论与目前强调学习者归因和信念的动机理论的集大成者,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和深远的研究前景。
 
自我决定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西(Deci)和瑞恩(Ryan)提出。该理论指出,理解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是个体的三种基本心理需要:胜任需要、归属需要和自主需要。学习动机的能量和性质,取决于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胜任是指在个人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感到自己是有效的,有机会去锻炼和表现自己的才能(Deci,1975;White,1959)。归属是指感觉到关心他人并被他人关心,有一种从属于其他个体和团体的安全感,与别人建立起安全和愉快的人际关系(Ryan,1995;Leary & Baumeister,1995)。自主是指个体能感知到做出的行为是出于自己的意愿的,是由自我来决定的(Deci & Ryan,1986;Ryan & Connell,1989),即个体的行为应该是自愿的且能够自我调控的。
 
自我决定理论尤其重视自主的需要,认为学生的自主需要越能得到满足,则他的学习动机就越趋于内化。所谓内化(internalization),是将外部偶尔相关事件的调控主动地转换为内部调控的过程(Schafer,1968)。人们对有些活动并不感兴趣,但由于这些活动对社会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人们会对它们主动地、内在地加以整合和内化。与其他内化理菱形脸发型
论不同的是,SDT把内化过程看做一个连续体,而不是二分变量。根据调控内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外在动机分为四个类型:外部调控、内射调控、认同调控和整合调控,如图12-3所示。
 
 
 
外部调控是指由奖励或惩罚等外部原因而引发学习行为。一个学生若是为了得到教师的赞扬、避免父母的惩罚而学习,那该生的学习动机就是外部调控的。外部调控是外部动机中自主性最少的形式。
 
在内射调控形式中,外部调控中的一些威胁性的约束或许诺的奖赏内化为硬性的规则或要求,个体在这种规则或要求的约束下不自觉地行动。如一个学生为避免成为一个坏学生而
按时上课,由于这个学生并没有认同规则,因而准时不是他自己的选择,而是在内在压力的迫使下才遵守的。
 
当个体开始意识到行为的价值,开始认同和接受时,认同调控就会发生。与外部调控和内射调控相比,发自于认同动机的学习行为更具有自主性,更为主动积极。如一个学生愿意做一些额外的数学练习,是因为该生相信这有助于提高数学能力。
 
整合调控是外在动机内化的最高形式。在这种情况下,调控的过程和个体内在的自我感完全整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学生所认同的规则与学生其他的价值、需要和身份同化在一起。整合动机所引发的行为是具有高度自主性的,这种动机调控主要出现于成人阶段。
 
总之,四种调控的风格处于以外在控制和自我决定为两极的连续体的不同点上,描述了不
同程度的内化和整合,也反映了行为的自我决定程度与受控制程度之间比率大小的变化。这种分类方法比早期学习动机对内外动机的两分法有了显著的进步。

本文发布于:2023-07-21 00:34: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079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动机   行为   个体   调控   需要   决定   类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