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从动物词语浅谈中西文化差异

更新时间:2023-07-20 10:31:30 阅读: 评论:0

从动物词语浅谈中西文化差异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日期:
摘要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进程中,动物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密切联系,并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使得人类对动物产生喜爱或同情或厌恶或恐惧的错综复杂的情感,人们也常常借动物来寄托和表达人们的情感,所以在英汉两种文化中都有许许多多与动物相关的词汇。语言中的词汇反映了文化发展的差异,由于受历史、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诸方面文化因素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赋予动物词汇以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本文结合实例从动物词的文化背景及其产生的基础、动物词在英汉文化中具有的文化内涵等方面分
析比较英汉文化的异同,并分析了英汉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从而帮助人们顺利、恰当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著名语言学家拉多在其《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中谈到:“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文化包括语言,语言是属于文化这个大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反过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类所有的文化现象都可以在语言中得到反映。[1]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受着文化的浸润和影响。可以这样说,文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文化是有社会、民族属性的。
关键词: 动物词汇;英语;汉语;文化;内涵
 
大厅英文从动物词语浅谈中西文化差异
引言
一、动物词的文化意义及产生基础
  动物词的文化意义是指它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而产生的意义。这种文化是社会赋予词语的引申义、隐喻义、借代义、联想义、象征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以及特有的含义.颠扑不破[2]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和动物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从原始社会,原始人偶然捕捉动物来充饥,到古代的狩猎,到近代、现代人们把许多动物当成他们的好朋友。动物与人类关系的演变使得动物词也随之变化。通常动物词产生文化意义的基础是多方面的。廖光蓉认为,动物词产生文化意义的基础有三点:一是动物的外貌、生理、心理、性格、行为、习惯、作用等特征;二是民族的文化内容、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包括神话、宗教、传说、历史、文学、艺术、语言、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三是联想,联想是指把动物和另一事物联系起来,而民族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文化心理对于联想的产生起着潜在然而也是重要的激发和引导作用。[3]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有些是一致的,如fox(狐狸)都用来表达“狡猾”。但由于受民族文化的制约,有些会有偏差,有的甚至大相径庭。如凤凰(phoenix),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凤凰是一种神异的动物, 是百鸟之王, 人们曾用凤凰比喻皇后。所以在汉语中凤凰象征“吉祥”。然而英语中phoenix寓意“纯洁”, 还有“再生、复活”的涵义.如 Religion, like a phoenix, has been resurrected from the ashes of the war. (宗教就像凤凰一样,在战争的灰烬中又复活了.)
智慧格言
  以下分析动物词在英汉文化中的文化意义异同点。
二、同一动物词在英汉文化中的文化意义异同点
 (一)、同一动物词在英汉文化中具有相同文化内涵
  由于人类生活的生态环境相似,中英两国人民从动物的基本属性去认识动物,自然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赋予动物词汇相同的文化内涵。例如,公鸡(cock),中英文中都表示“骄傲"。英语里说as arrogant as a cock,汉语是“骄傲得像只公鸡”。再如:
  as meek as a lamb――驯服得像绵羊
  He is a sheep in wolf’s clothing。 -----他是披着狼皮的羊,外强中干。(《美国谚语词典》)
  “I have been like the frog living at the bottom of the well who thought the world was a little round pool of water, imagining that our girls here were unmatched; but now, without arching for a field ,here on this very spot I e others who surpass them.” 爱情三十六计歌词
  可知我“井底之蛙”,成日家只说现在的这几个人是有一无二的;谁知不必远寻,就是本地风光,一个赛似一个。(曹雪芹:《红楼梦》)[4]
  又如,汉语中“猪”给我们的印象常是“愚蠢、笨拙、脏乱,好吃懒做" 。下列有关猪的成语
孕酮怎么查体现了人们对猪的轻蔑:
  猪朋狗友:比喻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坏朋友;
  泥猪疥狗:比喻卑贱或粗鄙的人;
  人怕出名猪怕壮:猪长肥了就要被宰,比喻人出名后就会招致麻烦;
  一龙一猪:喻二人相去悬殊;
  指猪骂狗:犹指桑骂槐.
  英语中pig的喻义也基本一样,可用pig比喻a greedy, dirty or bad-mannered person (贪婪、肮脏、粗野之人),如:
  He is been a pig about money。
  他对钱贪得无厌.
  还有eat like a pig (大吃大喝),make a pig of onelf (吃得过多),buy a pig in a poke (乱买东西,盲目跟从)等足以表明pig的形象不佳。
  骄傲的公鸡,浅薄的青蛙和蠢猪体现了英汉两个民族共同的爱憎褒贬与审美取向。
 (二)、同一动物词在英汉文化中具有不同文化内涵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由于英汉两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自然而然地对同一动
物词产生不同的联想,赋予动物词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鸡(chicken)在平常生活中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由于它的体积较小, 所以常被人忽视,如“宁为鸡头,无为牛后”突出鸡的小与平凡。但鸡也有它褒义的一面。如“闻鸡起舞"——听到鸡鸣,就起床舞剑。典出《晋书·祖逖传》和《晋阳秋》.说祖逖和刘琨少年而有壮怀。半夜听见鸡叫,便起床操演武艺,以备报效国家.比喻有志向的人及时奋发.又如“牝鸡司晨”——牝鸡,母鸡也.司晨,报晓.打鸣本是公鸡的“专利",而母鸡啼鸣则被认为不吉利,旧时认为这预示着家庭的败落。封建时代用以比喻妇人专权。古人除了常用鸡来守夜报时外还常用于占卜、驱邪、祭祀等,可见鸡对人们的重要性。鸡在中国人的眼中是吉祥之物,深受人们的喜爱,故“金鸡牌”频繁用于现代的商品.
  chicken在英语俚语中却象征“胆小鬼,懦夫”,如:
  He is not a chicken! He just doesn't want to offend anyone!
  他不是胆小鬼,他只是不想得罪任何人。
  cock (公鸡)因其打鸣不时吵到人,所以被称a cock –and –bull story(无稽之谈),如:
  He told us some cock—and—bull story about having lost all his money。他鬼话连篇,告诉我们他把钱都丢了. 属地责任
黄色体
  但毕竟报时“有功”,因此是cock of the walk (领头人),可以live like fighting cocks(吃得好),未免cock-a-hoop (得意洋洋的).社会治理[5]

本文发布于:2023-07-20 10:31: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067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化   动物   语言   英汉   人类   比喻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