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词汇的英语翻译

更新时间:2023-07-20 03:32:24 阅读: 评论:0

经济词汇的英语翻译
    经济词汇的英语翻译
    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促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不仅如此,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许多具有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的经济词汇,这些词汇要么出自于中国的官方正式文件或专有名词,要么来源于人们现实经济活动中的约定成俗。作为对外宣传和对内交流的手段,这些经济词汇不可避免地会被翻译成英语,然而要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可接受性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因为翻译是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互相沟通的纽带和桥梁,其本质是不同思维形式的转换,思维的方式决定着语言的表达形式。对于同一思维对象或内容的思维角度就不尽一致,从而在语言上采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因而不同民族在语言表达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由于东西方两个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结构的不同以及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和表达习惯的不同,在翻译过程中,很容易掉入“中式英语”的陷阱。 《译学辞典》曾对“中式英语”作出如下解释:中式英语指口头或书面表达的不地道的英语。曾在外专局工作多年的美国专家Joan Pinkham曾对中式英语下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定义:“Chinglish,of cour,is that misshapen, hybrid language that is neither English nor Chin
e but that might be described as English with Chine characteristics‘”。中式英语的表达方法以及词汇的选择和搭配都是中国式的,它不符合英语的规律和习惯和思维方式;它是死译、硬译、字对字翻译的结果。因此,中式英语是不规范的,甚至是晦涩难懂的,更有可能令人产生误解。由此可见,透视经济词汇翻译中的Chinglish倾向,进行“中式英语”的分析与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经济词汇翻译的中式英语倾向的原因
如何护理头发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信、达、雅”被封为是翻译的黄金标准,但在实践中要达到这个标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木兰辞》
    1、害怕出“政治差错”家庭问题
庞中华字帖    经济类词汇大多首现在官方文件中,其翻译对忠实原文的要求就更为严格。一旦出现纰漏,后果严重,再加上 “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信”字当头,因此为了保险,译者认为直译比较保险,从而过于拘泥原文字句,机械地从字面上“对号入座”,因而译文常常迁就中文,易产生不符合英文词法句法的中式英语。
水瓶男性格
    2、频
    繁出现带有中国特色的经济词汇
    Joan Pinkham在她编写的《中式英语之鉴》一书中,将中式英语称为 English with Chine characteristics 。中国的经济词汇在中国的具体运用过程中有可能使那些原产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学术语的含义有所改变,从而更适合中国国情和反映中国的经济特色,更不用提中国的经济词汇,除少数借用固定的经济术语外,大部分是中国所特有,无法从英文词典中找到现成的对应词,也就不会有现成的英译法,更容易产生中式英语。如中文有“摇钱树”之说 ,有些人就把它按照中文习惯把它译成“money tree”, 然而英语中也有 “cash cow”的比喻。这二者虽然一个是“树”,一个是“牛”,但含义却是一样的,尽管在各自的语言中都十分地道,但是在对外翻译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译成后者会更地道。再如与数字结合的词组很多都是中国专有的,在英文里找不到相应的词组,即使深刻理解了原文,用通顺易懂的英文译出来,也未必理想。英语专家王弄笙在其《近年来汉英翻译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中提议将“三条保障线”译作the system of three social curity programs,既强调了数量的概念,the system又使三者浑然一体,还体现了社会保障的范畴,可谓言简意赅。周一超
    3、中英文本身的差别
    英语要求句子结构紧凑、逻辑关系严密、层次分明、主谓关系密切,而中文句子偏长、句型结构单一,多用并列短句或并列谓语,“一逗到底”,连接成分使用不多,层次不太明显。
    二、经济词汇翻译的中式英语的克服策略
小和尚念经歇后语    1、翻译前了解相关经济领域的知识,熟练掌握同一概念的中英文表达法
    比如要翻译“三角债 ”这一词汇,如果译者对于“三角债”的具体含义不清楚,根据字面意思直译成“triangle debts”,那就不太准确,因为很多情况下,三角债都不仅仅只牵涉到三方,这里的“三”是指“多”,所以不能与英文的 triangle 对应,应根据实际情况译成“chain debts”更确切。因此,了解经济知识,在翻译过程中对翻译人员的语言理解力和翻译质量都有很大帮助。
    2、掌握一些经济英语的翻译技巧
    要注意调整句子结构。要尽量吃透中文的精神,摆脱中文字面的束缚,从英语读者的角度出发,按照英语习惯,对句子进行重组。从东方民族重在综合思维形式,强调句子结构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顺序为语序链,形成“流水型”的句式结构跳到西方民族重在分析的思维形式,这种思维形式直接
   
    表现于句子结构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统摄各种短语和从句形成了“树杈形”的句式结构。如“眼下,咱只盼着有关部门对’工薪族‘们作一个详细的调查,对我们的收入心里有个数,别出来个咱累死也够不着的房价。”翻译成“Now, I am expecting the departments concerned to survey on us ”the salaried“, so as to gain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our income and abandon such a high price we cant afford even if we toil to death.”就是一个抛弃了 “中式英语”,掌握了句子结构调整的较好的例子。
    增词或减词的灵活运用。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存在许多差异, 汉译英时为了使译文通顺而且更加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往往需要增加一些原文中没有的词或者减少原文中一些不符合英语习惯的词。增词的情况表现为根据意义或修辞的需要增加表示时态意义的词,
增加英语不及物动词隐含的宾语意义的词或是根据句法上的需要,增加原文句子中所省略的词。由于英语是主要借助语言手段来实现语言的连接。而汉语不是依靠语言手段,而是靠意义上的连贯来实现的。因此,汉语在转化成英语时,增减词法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类词语的准确翻译、帮助克服“中式英语”有百益而无一害。如“一次性筷子的用量猛增,不但加重了环境的负担,而且加速了森林的破坏。”就可以省略连词的方法达到如下比较标准的翻译:Booming u of throw-away chopsticks increas the burden of our environment and accelerates the destruction of woods.
平房公园
    使用近义词或同义词灵活替换翻译材料中的重复词。在一份报告中“上市”一词在同一段落里就出现三次处,但译者却根据具体情况巧妙地分别译成 “go to the market”和 “be listed”等。报告中还出现其他的“上市”,译者都根据上下文变换词汇、确定搭配,给出了不同的译文。如:“无氟冰箱一上市就领导了一场’环保革命 ‘”就被灵活地翻译成 Freon-free refrigerator leads an “environmental revolution” on its going to the market.众所周知,普通商品的“上市”可以说 go to the market,但金融领域的“上市”,如公司、股票、证券等的上市却要用“be listed”。如上市公司:listed companies,上市证券:listed curities等。

本文发布于:2023-07-20 03:32: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062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经济   翻译   中式   中国   词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