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文献阅读
Selected Reading in Meteorological Document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课程学分:2学分
课程总学时:32学时,其中讲课:32学时
课程性质:选修
搞笑说说开课学期:第7学期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也:汉语言文学国际汉语教育
教材:自编
小学篮球教学计划
开课单位: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
二、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的选修课程,是学生学分结构中必须任选的气象特色课程。以中国古代气象文献为研究对象,把我国古代分散在天文学、医学、农学、建筑学、哲学、政治学、军事学和历史学、文学、文献学、民俗学等领域的气象文献予以归类,结合现代大气科学学科研究方向,使学生了解气象在古代社会方方面面的历史影响,拓宽了文科学生气象知识视野,加强了文科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实现了学校“大气象”学科特色和教育特色。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反手高远球1.气象史志文献导读(6学时)多运动有什么好处
机构建制(历代气象机构的设置、辖制、演化、职能等记载,包括人员编制、官职名称、职责等);制度(官方对气象观测、记录的管理制度,以及与气象有关法律、条令等)人物(与气象有关的人物传略、考证记载,各人物对气象学科形成的主要贡献等);事件(涉及社会、经济、军事等重大社会事件的气象应用、灾异等记载);著作(涉及气象的著作版本、批注、勘校记录和重要书目等,包括存世的和虽然失传但有可靠史料记载的)
重点:气象文献的分类和识别
难点:文献的科学释读
2、气象观测与仪器文献导读(4学时)
观测(气象观测、记录方法、资料管理等,包括使用气象仪器(器测)和不使用气象仪器(目测)对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观测方法记载;仪器(古代气象仪器名称、构造、用途等,主要包括温、压、湿、风、雨量等测量器具)
重点:古代气象观测与仪器创造的历史脉络立此存照
难点:气象观测与仪器的科学性及其历史背景
3、大气与天气现象文献导读(4学时)
大气现象(包括大气声、光、电、磁现象的记载)天气现象(云、能、天、降水等自然现象记载,对于气象灾异记载,收录到气象灾害总部中)
重点:大气与天气现象文献的学术研究价值
难点:专业性特强,文科学生接受消化缺乏
4、气象预报文献导读(4学时)
天气预报(《易》、占卜记录,以及接近近代科学的天气预报方法、对天气变化的认识等)气候预测(对气候的预测、认识,对气候方面知识的总结、研究等记载)谚语诗词(古籍中的气象谚语记载,有关气象内容的诗词)
重点:气象预报的古今变化,科学技术开展的历程
难点:预报文献的判定和科学解读
麻酱黄瓜来月经还会怀孕吗5、气候文献导读(6学时)
季节与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形成、演变过程记载,天气、气候有关要素对其定形过程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等方面的记载;人们对季节变化的认识、划分等记载;节气与季节在不同区域对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的认识与利用);历史气候(包括对冷热、梅雨、时雨、季风、信风和干湿等的记载与认识);气候变化(气候演变大势、对气候变化的认识、顺应气候异常等记载);区域气候(不同区域气候差异、比拟、影响等记载)
重点:气候文献的及其释读
难点:气候文献的补充性、误差校正
6、应用气象文献导读(4学时)
物候(一、植物:气象条件与植物生长阶段之间的关系记载,对植物适应气候条件的认识等记载;一、动物:动物对天气、气候变化的反响,动物适宜的天气、气候条件等记载);农事(人们为适应天气气候条件而在如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方面积累的经验记载);其他应用部(除农事以外的生产生活活动,如交通、军事、生活等方面的气象应用)
重点:物候的选取及其文献的
难点:物候记载的低于差异
7、气象灾害文献导读(4学时)
灾害(一、暴雨洪涝;二、台风;三、连阴雨部;四、干旱;五、大风;六、冰雹;七、雷电;八、霜冻;九、雪灾;十、其他如沙尘暴、干热风、寒潮、低温冷害、大雾等气象灾害,也包括次生气象灾害);灾害防御(防灾择居、农事防灾措施和灾害赈济等措施)
重点:灾害文献的分类
难点:文献的描述性的科学量化
四、课程考核(1)作业等:2次
(2)考核方式:课程论文(3)总评成绩计算方式:总成绩=30%平时成绩+70%期末考试或考查成绩
五、参考书目
1.《中国古代气象史稿》,谢世俊著,重庆出版社,1992年
2.《气象史漫话》,谢世俊编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
3、《中国气象史:近代前》,洪世年,刘昭民等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
4、《中国气象史》,温克刚主编,气象出版社,2004年
5、《中国气象史》,洪世年,陈文言编著,农业出版社,1983年三为
6、《气象文化与民俗》,姜海如,赵同进编著,气象出版社,2008年
7、《气象社会学导论》,姜海如编著,气象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