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酒,你应该知道的!
“鼻子凑到杯口可以闻到青苹果、水梨的新鲜水果香,接着清凉的酒液进入口腔,口感如丝绸般顺滑,伴着空气的酒液在舌尖略作翻滚后送入喉咙,瞬间爆发出华丽的类似甜瓜、哈密瓜、苹果的香气瞬间征服了我的味觉……”
如果说上述文字描述的是葡萄酒的口感,你或许不会感到惊讶,但如果说这是在描述清酒,你的表情可能是这样:清酒?不就是米酒吗,怎么可能是这样!
怎么可能是这样?
河南省博物馆
没错,大多数酒友对清酒的认知仍然停留在“米酒”的层面上,客观上大家的认知也并无问题,因为日本清酒,确实源于中国的米酒,但又绝对不仅仅如此。本期话题,酒评君(微信号:jiuping_cn)就和大家聊聊日本的清酒。
日本清酒的前世今生
不同于中国酒那些美好而又神秘传说,日本清酒的最初竟然起源于“口水”。据说在绳文时代后期,水稻从中国引入日本,即开启了日本以米酿酒的历史。那时候人们将煮熟的米饭含在口里咀嚼,以唾液将米饭中的淀粉糖化,然后吐出加水,让野生酵母自然附着发酵,变成酒精,俗称“口嚼法”。 这一做法直到中国秦朝的先民因避战乱远迁东洋,并将米曲酿酒的技术带到日本才得以结束。从这一层面讲,中国的米酒确实是日本清酒的祖先。
然而由于风土和社会的发展不同,源于中国的米酒在日本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清酒,但请注意,不是随便什么米酒都可以叫清酒,由于日本清酒正式被列为国际贸易组织的地理标志保护之内,即只有在日本本土产的清酒才可在酒标上列明“日本酒”、“清酒”或是英文“Japane Sake”。
程序交易日本清酒的“匠心”
用来酿造清酒的的大米颇有讲究。不同于我们日常食用的大米,这种“酿酒米”的淀粉分布很集中,绝大部分都集中于米心,这个米心也称为“白心”。“白心”越大,则淀粉集中度越高,如下图:
泡面是谁发明的
清酒在酿造之前,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磨米,也就是将大米最外层的“粗糙”部分打磨掉,只剩中心浓缩的淀粉质。经过这样的处理,不但可以去除外层容易产生杂味的蛋白质和脂肪,还能令酒曲的菌丝容易渗透至中心,更大程度地转化成糖分,酿造而成的酒质自然充满个性、醇正无比。大米的打磨程度,一般用“精米步合”这个指标来衡量,所谓“精米步合”,就是精磨之后,米剩下来的百分比。
不同程度的精米步合
“精米步合”的程度,对清酒的口感和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某些高级的清酒用米,会磨掉70
%,譬如獭祭纯米大吟酿二割三分,即精米步合23%,磨掉了整整77%的米!
野旷天低树
红梅清酒中也有分类,是根据使用的精米、糙米和曲米的比例不同,以及发酵时间长短来划分的。其中最好的清酒是大吟醸酒,要求所用原料的精米率在60%以下,并且经长时间发酵。清酒的味道可以从甘口(甘甜)到辛口(辛辣)进行排列,对于日本男人来说,辛辣口味可能更受欢迎。
除了大米会对清酒的口感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之外,另外一个影响清酒质量的因素就是水。在清酒酿造的过程中,从洗米、浸泡、酒母酿制、清洗酿酒器具到装瓶等都会需要用到水。所以在日本古代,优质名水的水源周边也是酿酒的著名之地,这和中国的白酒非常类似(之前酒评君就和大家分析过水源对中国白酒的重要意义)。
在日本,井水是最为常用做酿造水的水种,因为其四季水温变化不大,加上从层层叠叠的地层渗出,矿物质含量少,水质清透干净,对酿酒非常有利。日本国内拥有不少适合酿酒的水源,其中100个最优质的水源就被当地环境厅选为“名水百选”,而各大酒造如果有用到其中相关的水源酿酒,都会不约而同地把酿酒水源标注在酒标上以作为宣传点和卖点。
手工彩带蝴蝶结
一般来说,日本每一个酒造(酿酒厂)所产的清酒用的都是当地的水与米,由于稻米和水源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因此不同地区产出的清酒也具有不同的地方风味,这和中国的白酒、法国的葡萄酒不同产区不同风味的道理是相同的。
给老师道歉的话
当然,生产一瓶好的清酒,酿酒师也很重要。日本的酿酒师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称呼,叫做“杜氏”,对,就是杜康的“杜”,这是为了纪念中国的酒神杜康。事实上,在日本古代,对中国的文化非常崇拜,以至于连清酒的命名都取名中国词语,比如:黑松白鹿、松竹梅、李白、上善如水等。反观中国的不少酒类产品,反而开始模仿西方的包装和命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笔记本怎么开机
日本的“工匠精神”一直为人们所称道,正是日本杜氏们对酿酒工艺的不断创新和孜孜以求,终于酿出了可以和葡萄酒媲美的、清酒的巅峰之作“纯米大吟醸”,将清酒这个日本国粹成功打造成了世界名酒,华丽的果香、花香也被西方世界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