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观》07英语学习法的操作演示

更新时间:2023-07-15 10:51:58 阅读: 评论:0

《学习观》07英语学习法的操作演示
技巧
英语四级备考资料
01
“学习运动类知识的感觉”
我提到过思考类与运动类知识。你认为学习观分享的知识是什么类型呢?对,无一例外,都是运动类。听懂运动类知识并不能让你马上就做到,就和学游泳一样,需要在实践中练习,让大量的例子对你的大脑连接进行重塑。如果你听完就能做到,要么是你在投机取巧式的应用已有的知识(比如用汉语的发音来理解英语发音),要么就是你的大脑原本就有这种知识。
02
爱的墙
“运动类学习方法与思考类几乎完全相反”
大家可以看出来,我非常善于使用思维导图,毕竟从初中就开始使用。所以,其实我最初是用过思考类知识的学习方式来学习日语的。每次说日语之前,我都在脑中用语法构造出一个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然而,结果却是我比一般人开口要晚得多。越认真,越思考,反而越慢。
日本人做事都是很认真的,他们的英语读和写的能力其实比中国人好。但是听和说的能力反而是“因为”认真思考,变得比平均水平差。
在日本料理店的前台(厨师、调酒师等)的英语都很好。从来没有刻意学过,但听力和发音的平均水平是高过很多日本大学生的。
还有,你们知道哪些职业学外语非常快吗? 厨师、歌手、运动员。没错就是所有擅长运动类知识的职业。而且,在外国最先开口说外语的恰恰不是认真的孩子。学习观0-6谈的都是思考类知识的学习,然而运动类知识几乎是和思考类完全对立。随着以后在学习心理部分讲到生物知识时,大家就会明白人类为什么会进化出两种完全不同的系统,这两个系统并没有优劣,而是各有利弊。相辅相成的。
在学习思考类知识时:需要避免端到端的思考(意为:直接从输入到输出),还要尽可能的将大知识拆分成小知识来学习。
在学习运动类知识时:恰恰需要端到端的学习方式,还要尽量避免使用意识以及去掉所有中间过程。
03
“用感觉从输入关联到输出”
在练习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过程前与过程后,可以想任何东西,中文,日文,whatever you like。但是,在练习的过程中,只用感觉来从输入关联到输出。
04打印机怎么装
“输出始终一致”
新成长的烦恼
收费代理这个技巧和训练宠物狗一样。有人不想让宠物做什么事情的话,一定要始终要给宠物一致的信号,对应的行为(输入)会得到对应的惩罚(输出)。不要有时给奖励,有时不管,有时给惩罚。这就是学习观07中提到的「输出始终一致」。不然宠物就会迷惑,学不到你想要教给它的事情。(教宠物所用的方法是强化学习 reinforcement learning,我目前提到的都是监督学习 supervid learning,非机器学习专业的人不用在意。)
05
“如何克服中文思考”
克服中文思考最好的办法就是所有材料都是英文。但如果你是新手,那确实很难不看中文来确定意思。一旦涉及了中文,大脑就很容易偷懒的去依靠中文解释。有一个可以减缓的小方法就是,不要查看一一对应的中文意思。每次中文解释都不同。就是「输出始终一致」的逆向应用,让你无法形成关联。
鲁周公世家
例子:I'm afraid I succumbed to temptation and had a piece of cheecake. 与这个英语
句子一一对应的中文意思是:我恐怕我屈服于诱惑,吃了一块芝士蛋糕。
那就可以避开这种一一对应的解释,改成简单的:没忍住偷吃了。
也可以改成复杂的:看着眼前的芝士蛋糕,我最终还是没能控制住我自己,第二天胖了2斤。
注意:确定好了意思之后,还是要克制自己不要去思考,不要以为有了上面的方法就可以随心所欲的依赖中文。
06
“如何克服默读”
默读并不是必须的,人们默读的原因是为了提醒自己读了什么,就如同记一串数字一样,不断的重复,这是由于意识的 working memory 十分有限,我们难以靠意识记住毫无规律的 7 个数字。
蛇眼面相chunking 就是一种可以代替默读的提醒功能的技巧。很多人以为阅读快是由于读的熟练,大脑处理速度就增快了。实际上不是,而是因为大脑把独立的信息组成一体(比如原本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处理,变成谓语+主语块进行处理),利用神经元的并行功能后才提高了速度。毕竟大脑也是要遵守自然法则的。这个问题会在以后对应的部分里详细解释。
另外,这里的默读指的是:虽然没有读出声,但实际上是以读出声的速度进行阅读的一种行为。
判断自己是否有这种行为的方式就是看看自己的阅读速度是否可以大于实际读出声的阅读速度。如果持平,那就是这里所指的默读。如果可以大于两倍以上的速度,则不用担心。
云技术是什么
对于有这种行为的人,有一个小办法是,边嚼口香糖边练习阅读,让自己的嘴巴被另一个任务所占据,无法使用。

本文发布于:2023-07-15 10:51: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0978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知识   学习   思考   运动   大脑   速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