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08-04-28;修订日期:2008-08-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572120)资助。作者简介:张岳桥(1963-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构造地质、
张铁臂新构造和盆地研究、教学工作。E-mail:yueqiao-zhang@sohu.com地质通报
GEOLOGICALBULLETINOFCHINA
第27卷第9期2008年9月Vol.27,No.9Sep.,2008
郯庐断裂带中生代构造演化史:进展与新认识
张岳桥1,董树文2
ZHANGYue-qiao1,DONGShu-wen2
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93;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
081
洪泽外国语中学
1.DepartmentofEarthSciences,NanjingUniversity,Nanjing210093,Jiangsu,China;
2.InstituteofGeologicalMechanics,ChineseAcademyofGeologicalSciences,Beijing100081,China
摘要:总结出郯庐断裂带中生代运动学演化的过程与历史,概括为“两大运动时期、五个发展阶段”。第一运动时期对应于三叠纪—早侏罗世早期的“印支运动”,以扬子陆块与华北地块之间的拼合和碰撞造山为主导,郯庐断裂带经历了:①转换走滑阶段(240 ̄220Ma),其走滑活动局限在大别和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之间。这个阶段的陆-陆深俯冲作用使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向西韧性挤出,导致徐淮弧形构造带的形成和发育。②左旋平移走滑阶段(220 ̄190Ma),徐淮弧形构造带向南错移了约145km,并被大别山以北地区的东西向逆冲系统所吸收。左旋走滑扩展使郯庐断裂带贯穿整个华北和东北地区。第二运动时期对应于中、晚侏罗世至古新世时期的“燕山运动”,郯庐断裂带的演化与东亚活动陆缘的演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经历了③中、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早期挤压走滑活动,伴随着华北东部地区岩石圈、地壳增厚和郯庐左旋走滑断裂系的发育。④早白垩世以地壳伸展和陆内裂谷断陷作用为主,使早期增厚的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发生垮塌和减薄。⑤晚白垩世—古新世以右旋走
滑为主,沿断裂带及其两侧发育一系列拉分盆地。系统地阐述了郯庐断裂带中生代发育过程与地质特征,及其在东亚大陆演化历史中独特的作用。关键词:郯庐断裂;郯庐断裂系;中生代;基底走滑韧性剪切带;徐淮弧形构造;走滑构造;伸展构造中图分类号:P5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552(2008)09-1371-20
ZhangYQ,DongSW.MesozoictectonicevolutionhistoryoftheTan-Lufaultzone,China:Advancesandnewunder-standing.GeologicalBulletinofChina,2008,27(9):1371-1390
Abstract:TheauthorsputforwardanewchronologicalevolutionmodeloftheMesozoickinematichistoryoftheTan-Lufaultzone,whichisboileddownto“twomovementperiodsandfivedevelopmentstages”.ThefirstmovementperiodcorrespondstotheTriassictoearliestEarlyJurassic“IndosinianMovement”,cha
racterizedbyamalgamationbetweentheNorthChinaCratonandtheYangtzeblockandcollisionalorogeny.Duringthismovementperiod,theTan-Lufaultzoneexperiencedtwostages,i.e.thefirstandsecondstages.Thefirststage(240-220Ma)wasatransitionstrike-slipstage,whenthestrike-slipmovementofthefaultzonewasrestrictedtoatransformzonebetweentwoultra-highpressure(UHP)metamorphicbelts.TheXu-HuaioroclineonthewesternsideoftheTan-LufaultzonewasformedbywestwardductileextrusionoftheSuluUHPmetamorphicbeltasaconsequenceofthedeepsub-ductionoftheYangtzeblockbeneaththeNorthChinaCraton.Thesecondstage(220-190Ma)wasaleft-lateralstrike-slipstage.Duringthisstage,theXu-Huaioroclinewasdisplacedsouthwardabout145kmandthenwasabsorbedanE-W-strikingthrustsys-teminthehinterlandareaoftheDabieo
rogenicbelt.Northwardpropagationoftheleft-slipmotionmadetheTan-LufaultzonegothroughthewholeofNorthChinaandNortheastChina.ThesecondmovementperiodcorrespondedtotheMiddle-LateJurassictoPaleocene“
YanshanMovement”,andthetectonichistoryoftheTan-LufaultzonewascloselyassociatedwiththeevolutionoftheactivecontinentalmarginofEastAsia.Thefaultzoneduringthismovementperiodunderwentthreestages,i.e.thethird,fourthandfifthstages.Thethirdstage(Middle-LateJurassictoearliestEarlyCretaceous)witnessedcompressivestrike-slipmotion,accompanied
地质通报GEOLOGICALBULLETINOFCHINA2008年
郯庐断裂是亚洲大地构造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东亚最令人困惑的构造要素。对此,前人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存在的问题众多,各家观点相差很大,众说纷纭。
端午节的英文
自20世纪50年代根据航磁异常特征确定了郯庐深大断裂带以来,对该断裂带的空间展布和组成结构特征,取得了许多共识,可以概括为[1](图1):①郯庐断裂带在航磁异常图上表现为显著的线性构造,对应于陡立的断裂带,在中国境内延伸长达2400km。这些断裂带的构造性质复杂,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历史。②位于山东和江苏境内的中南段是郯庐断裂带的主段,由4条边界断裂组成(F1至F4),分别控制了白垩纪“两堑夹一垒”的构造格局,其中安邱-苴县断裂(F2)构成了华北地块与扬子陆块的边界。向南至安徽张八岭,几条断裂汇合成1条,沿张八岭—肥东陆块西侧发育。再向南,郯庐断裂带沿大别山东缘延伸,在广济终止在长江以北,没有错开扬子前陆地区的近E—W向褶皱构造带。③向北延伸至渤海湾海域和下辽河,主要由3支断裂组成,分别控制了下辽河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的发育[2]。东北地区通常认为有3条断裂,由东向西分别为敦化—密山断裂、伊兰—伊通断裂和沈阳—长春—哈尔滨断裂[3]。后者隐伏于松辽盆地东侧之下。敦化—密山断裂被认为是一条左旋走滑断裂[4-5]。所有这些断裂在白垩纪—早新生代时期强烈伸展复活,控制了白垩纪—早新生代断陷盆地的发育。④地表出露的郯庐断裂带大部分以脆性变形为主,记录了晚中生代—新生代的活动和变形历史[6-7]。沿郯庐断裂带两侧的基底岩石中发育了大型韧性走滑剪切带,如大别山东缘、张八岭地块、苏鲁造山带西缘等,它们在空间分布上不连续,受到后期构造的改造。这些基底韧性剪切带记录了郯庐断裂带中生代早期的变形历史[8-9]。⑤横穿郯庐断裂带的2条地学断面(江苏响水至内蒙古满都拉和安徽灵壁至上海奉贤)揭示了郯庐断裂带在浅部表现为堑-垒结构的复杂构造带,在深部是一条向下延伸切穿地壳到达上地幔的断裂破碎带与上地幔隆起带[10]。燃放烟花
郯庐断裂与三叠纪超高压变质带空间关系密切,人们对此予以关注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超高压变质带的岩石矿物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同位素年代学等,大陆深俯冲和超高压变质带的形成时代、折返机理等都取得了举世注目的成果[11-30]。相比而言,郯庐断裂带的研究程度滞后于超高压变质带的研究,对郯庐断裂带的形成机制和演化历史,尽管提出了众多的模式[31-33],但至今尚没有一个模式为大众所普遍接受。主要分歧涉及到这条大型岩石圈断裂带的形成时代、大地构造属性、演化阶段、区域动力学背景等。总结起来有:①郯庐断裂带是一条古老断裂带,还是一条碰撞造山断裂带,抑或是陆缘走滑断裂带?②断裂带是否有大规模的走滑位移?如何理解郯庐断裂带向南突然终止、向北则延伸至东北地区?如果存在大规模的走滑位移,位移量是多少?是什么时候发生和累积的?走滑位移量是如何沿走向分布的?位移量又是如何被吸收的?③郯庐断裂带与其两侧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之间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关系如何?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成生联系?2个超高压变质带是被郯庐断裂带错开的吗?如果被错开,如何解释郯庐断裂带向南突然终止于超高压变质带一侧?④碰撞造山期郯庐断裂带起到了什么作用?如果是一条走滑断裂,那么同碰撞走滑位移量是多少?如何沿走向分布?⑤后碰撞阶段走滑位移量是多少?如何沿走向分布?
显然,全面述评郯庐断裂带的研究成果和各家观点的分歧超出了笔者的能力。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梳理这条巨型断裂带涉及到的重大构造问题,对最近10年来所获得的新的观察资料和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尤其是郯庐断裂带及其两侧基底韧性带的研究、构造年代学测试数据、盆地分析、古构造应力场
bythelithosphericandcrustalthickeningoftheeasternNorthChinaBlockandformationanddevelopmentoftheTan-Lufaultsys-tem.Thefourthstage(EarlyCretaceous)sawcrustalextensionandintracontinentalrifting,resultingincollapseandthinningofthethickenedlithosphereofNorthChina.Duringthefifthstage(LateCretaceoustoPaleocene),dextralstrike-slipmotionpredominatedandanumberofpull-apartbasinsformedalongandatbothsidesoftheTan-Lufaultzone.ThepapersystematicallydescribestheMesozoicdevelopmenthistoryandgeologicalfeaturesoftheTan-LufaultzoneanditsspecificroleplayedinthetectonicevolutionoftheEastAsiancontinent.
Keywords:Tan-Lufaultzone;Tan-Lufaultsystem;Mesozoic;basementstrike-slipductileshearzone;
得出结论
Xu-Huaiorocline;strike-slipstructure;extensionalstructure
1372
第27卷第9期
胃病治疗方法
图1郯庐断裂带中南段构造纲要图(根据参考文献[39-43]编制)
Fig.1Tectonicoutlineofthesouth-centralsegmentoftheTan-LufaultzoneK2-E—上白垩统-古近系;K-E—白垩统-古近系;T3—上三叠统;Pt—元古宇;Ar-Pt1—太古宇-古元古界
反演等,来检验以前提出的断裂带的形成模式和演化历史,以此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关于郯庐断裂带形成和阶段性演化的模式,进一步提出郯庐断裂带研究的科学问题,推动中国东部大地构造的研究进程。
张岳桥等:郯庐断裂带中生代构造演化史:进展与新认识1373
地质通报GEOLOGICALBULLETINOFCHINA2008年
1郯庐断裂带及其两侧基底韧性剪切带的变形特征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近10年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进展是发现了多条基底韧性走滑剪切带,主要有大别造山带东缘走滑韧性剪切带[8-9,34-35]、肥东走滑韧性剪切带[8-9,36]、张八岭东缘走滑韧性剪切带[37]等。另外在苏鲁超高压变质带西缘也发现了平行郯庐断裂带的韧性剪切变形[38-39]。通过对这些韧性剪切带的显微组构特征、运动学、变形条件、年代学等详细的野外观察和测试分析,尤其是运用同位素年代学方法对韧性剪切带内全岩和单矿物的年代学测试,获得了郯庐断裂带中生代走滑活动历史的重要信息。1.1肥东桴槎山基底走滑韧性剪切带
朱光及其研究小组[8-9,36]在郯庐断裂带东侧的肥东桴槎山地区,发现了数条NNE向基底韧性剪切带,其中以肥东桴槎山走滑韧性剪切带最为典型。该剪切带出露于肥东县境内的龙泉山、桴槎山一带的肥东群(Ar—Pt1)片麻岩中,主体由6条NNE向延伸的次级韧性剪切带相间组成,单条宽度数十米至数百米,累积宽度大于10km。对糜棱岩叶理和矿物拉伸线理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观测和统计分析,北部优势走向为N35°E,一致向SEE陡倾,倾角多为65~80°,叶理面上矿物拉伸线理一致向SSW缓倾,倾角以10~20°居多;南部糜棱岩叶理走向NE,以向西陡倾为主,其上矿物拉伸线理向SSW缓倾。韧性剪切带从边缘向中心发育了一套完整的糜棱岩系列:糜棱岩化片麻岩、初糜棱岩、糜棱岩、超糜棱岩有规律地分布。糜棱岩中的石英呈波状消光,石英颗粒定向排列且具有缎带构造,主要由动态重结晶的细小颗粒组成,石英颗粒明显拉长,长宽比达8∶
1,甚至更大。长石机械双晶和破裂构造发育,有时可见不均匀变形状态下产生的“火焰状”双晶纹,书斜构造、显微破裂构造等则显示出剪切条件下硬矿物粒内的破裂扩展和滑移特征。剪切带的糜棱岩中广泛发育σ型和δ型斑晶,斑晶多为长石,尾部有石英颗粒分布。
韧性剪切带糜棱岩中的旋转斑晶与拖尾的几何学特征、S-C组构、云母鱼构造等,指示该韧性剪切带运动学指向为左旋剪切[8-9]。肥东韧性剪切带运动学涡度值估算结果主要集中在0.87~0.95之间和0.74~0.95之间[44],说明该韧性剪切带的变形以简单剪切为主,同时存在一个垂直剪切带走向的纯剪变形分量,总体上表现为一条具有压扭性质的走滑剪切带。用动态重结晶颗粒估算的古差异应力为60 ̄90MPa和145 ̄160MPa[36]。基于韧性剪切带中糜棱岩显微组构特征的观察[45-46],发现石英残斑表现为塑性拉长和定向排列,普遍出现波状消光或带状消光及核-幔构造,而基质中石英为动态重结晶石英,镜下显示亚颗粒旋转(SR)与颗粒边界迁移(GRB)动态重结晶同时出现。这一显微构造特征显示石英的变形温度在400℃以上。糜棱岩中的长石残斑皆呈现塑性拉长,部分样品中的长石边缘还出现了较明显的动态重结晶,基质中也出现了细粒的长石,这一显微构造特征表明长石的变形温度在450~500℃之间。另外,糜棱岩中黑云母矿物的出现指示了中绿片岩相的变质条件,相对应的温度范围为400~450℃。总地说来,肥东韧性剪切带的变形温度范围在400~500℃之间。
1.2大别造山带东缘走滑韧性剪切带
郯庐断裂带南段沿着大别山东缘边界带发育,该边界带对应于一条东倾的正倾滑断层,控制了东侧晚白垩世—古近纪潜山断陷盆地的发育。沿正断层下盘的隆升部位发现了走滑韧性剪切带,在桐城-牛栏铺一带出露最好,露头宽达1~1.5km,对此,朱光等[9,33]、王勇生等[35]做了详细的野外测量、实验室分析和研究。
野外观察分析显示,大别造山带东缘走滑韧性剪切带内展示了早、晚2期韧性剪切变形。早期韧性剪切带残留在晚期剪切带之间断续出现,走向一般为50~60°,在野外多处露头上见到它们被晚期剪切带所切割、牵引,可见走向上10~20°的交角关系[35,39]。这些早期韧性剪切带内发育糜棱岩,部分为超糜棱岩,糜棱面理陡立,倾角变化于60~85°之间。矿物拉伸线理平缓,倾角多为10~20°,向北东或南西倾伏。野外发现,这些早期韧性剪切带一部分是残留下来的,也有一部分在晚期的韧性剪切中被利用而再次发生左行平移。糜棱岩中大量的S-C组构、旋转残斑、云母鱼构造、长石旋转碎斑系等显微构造,均指示了左行走滑剪切的变形方式[9,35,39]。
晚期剪切带总体走向NE45°,由数条强韧性走滑剪切亚带相间平行排列组成。剪切带内普遍出现糜棱岩、超糜棱岩、千枚岩等典型糜棱岩类构造岩,其中以富含绿泥石的超糜棱岩为主要类型。糜棱岩叶理陡立,倾角以70~80°为主,倾向东者占优势。叶
1374
第27卷第9期
理面上拉伸线理平缓,优势倾角为15°,主要向NE倾。根据剪切带内角闪石、黑云母等暗色矿物广泛为绿泥石所交代可推知,韧性剪切带变形发生在绿片岩相变质条件下。晚期韧性剪切带也以左行走滑剪切活动为主,如野外S-C组构、旋转碎斑、牵引构造和显微镜下S-C组构、书斜构造、云母鱼构造、石榴子石旋转残斑构造、石英动态重结晶C轴组构特征等[9,44]。晚期剪切带糜棱岩中的石英动态重结晶颗粒发生了强烈的晶格定向,其C轴组构图以点极密和单环带型为主,并且组构图的长轴相对z轴向左侧偏转,同样指示了左行走滑剪切的变形方式。
关于韧性剪切带形成的温度,大别山东缘韧性剪切带的2期左行走滑变形的温度条件非常接近,总体上在350~480℃之间。早期韧性剪切带的糜棱岩中,长石残斑既有脆性显微破裂变形,也有塑性拉长变形,这些构造现象指示长石进入了脆韧性变形域,以位错滑动变形机制为主[35],说明其变形温度在400℃以上。基质中同构造的矿物组合指示造山期高级变质岩在糜棱岩化中发生了绿片岩相退变质作用,其中,同构造结晶黑云母的出现指示糜棱岩形成在中低绿片岩相条件下,相应的变质温度为400~450℃。此外,绿泥石+白云母+黑云母的共生组合在低于0.6GPa的压力下形成温度要大于450℃;白云母+黑云母温度计显示,两者共生出现的温度一般大于440℃。利用白云母—绿泥石矿物温度计所获得的温度范围为350~480℃[35]。
晚期韧性剪切带糜棱岩样品中的矿物组合与早期韧性剪切带的类似。长石矿物多数出现显微破裂与塑性拉长共存的现象,个别以显微破裂为主;多数样品中含有黑云母矿物,这表明其变形温度也在400~450℃之间[9]。通过对糜棱岩中动态重结晶石英颗粒的C轴光学组构特征的分析可知,石英颗粒内部的韧性变形机制主要以底面滑移为主,兼有一定的菱面滑移,而少数样品的石英颗粒还发生了柱面滑移,说明石英的变形温度主要在300~450℃之间,在局部地区可能还达到了近500℃。此外,来自晚期韧性剪切带糜棱岩的白云母-绿泥石矿物地质温度计的估算结果为410℃。由此,可以推断晚期韧性剪切带的变形温度在400~450℃之间[35]。
在早期韧性剪切带的糜棱岩中获得了新生白云母Si原子数在3.176~3.288之间(平均为3.203)[9,35]。取早期韧性剪切带的平均形成温度为425℃,则由多硅白云母Si原子数地质压力计计算的压力在0.25~0.36GPa之间,指示低压应力环境。在晚期韧性剪切带的糜棱岩中获得的新生白云母的Si原子数介于3.193~3.266之间,平均为3.235。取其变形温度为410℃,则由多硅白云母Si原子数地质压力计可得晚期剪切带的变形压力在0.24~0.39GPa之间,也指示低压应力环境。
1.3张八岭东缘基底走滑韧性剪切带
胡博等[37]在张八岭地块东缘的来安地区,发现了一条出露宽度达2.5km的基底走滑韧性剪
切带,这是迄今发现的最宽的韧性剪切带。对该剪切带的野外宏观特征、显微组构特征、变形温压条件等详细的测量和研究结果表明,该走滑韧性剪切带由初糜棱岩、糜棱岩和超糜棱岩组成,糜棱岩叶理近直立,叶理面上石英拉伸线理向SW缓倾,侧伏角在10 ̄30°之间,S-C组构和不对称碎斑旋转指示运动指向为左旋剪切。根据石英位错密度估算的差应力值在65 ̄75MPa之间,超糜棱岩矿物成分和显微组构特征指示其变形温度在250 ̄400℃之间。
1.4郯庐基底走滑韧性剪切带变形的时代问题综括起来,郯庐断裂带基底韧性剪切变形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下列几点:①这些基底走滑韧性剪切带组构走向稳定,总体与郯庐断裂带平行,但在空间展布上是不连续的,受到后期构造作用的改造。
②剪切带由初糜棱岩、糜棱岩和超糜棱岩组成,出露宽度不一,从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最宽的达到2.5km。基质中石英动态重结晶作用明显。③剪切带不仅沿郯庐断裂带发育,沿郯庐断裂东侧的地块也很发育,尤其张八岭东缘宽阔的韧性剪切带的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表明基底韧性剪切变形分布在一个很宽的范围内。④在胶北隆起地区,角闪岩相变质岩的叶理走向以NW—SE向为主,但靠近大致平行于郯庐断裂带的几条主要断裂,如招平断裂、牟平-即墨断裂带等,基底变质岩的叶理方向与断裂带平行,显示断裂带为走滑剪切变形。⑤剪切带运动学指向(旋转碎斑、S-C组构、书斜构造、云母鱼构造、石英光轴定向等)一致地指示以左旋走滑剪切为主的变形方式。⑥这些基底韧性剪切带具有大致相同的温压条件:变形温度在300 ̄600℃之间,平均400℃,变形深度位于
上下地壳的过渡带(10 ̄20km)。
如何确定基底韧性剪切带的变形时代是构造地质学的一个难点。红河剪切带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
欢欲张岳桥等:郯庐断裂带中生代构造演化史:进展与新认识1375
地质通报GEOLOGICALBULLETINOFCHINA2008年
果显示[47],具有不同封闭温度的矿物的40Ar-39Ar年龄代表剪切带的冷却时代,并不代表变形时代。利用较高封闭温度的矿物,如角闪石,多硅白云母等,获得的40Ar-39Ar年龄可以帮助确定剪切变形时代的上限。迄今沿郯庐断裂带的基底韧性剪切带已经获得了一些全岩和不同单矿物的40Ar-39Ar年龄。
沿苏鲁造山带西侧发现的断续出露的基底韧性剪切带,对从糜棱岩中分离出的6个多硅白云母进行了40Ar-39Ar测年,其中2个样品分别给出了209.9Ma±1.5Ma和214.3Ma±1.4Ma的年龄,指示了三叠纪碰撞造山作用晚期阶段郯庐断裂带左旋走滑剪切变形的冷却年龄[38-39]。对大别山东缘韧性剪切带糜棱岩内的单矿物(白云母、黑云母)和全岩进行40Ar-39Ar测年,给出了2个年龄段:早期糜棱岩年龄为189~193Ma,相当于早侏罗世,晚期糜棱岩年龄为110~130Ma,相当于早白垩世中晚期[8-9]。早期糜棱岩的测年结果
与苏鲁造山带西侧发育的走滑韧性剪切带的冷却时代接近,可能代表了该韧性剪切变形时代的上限。另外,Wang[48]对大别山东缘的韧性剪切带也进行了40Ar-39Ar测年分析,获得的白云母40Ar-39Ar坪年龄在160 ̄150Ma之间,认为这个年龄代表了郯庐断裂带的起始时间。
最近,笔者在张八岭东缘剪切带的超糜棱岩(样品号TL21-1,样品位置见胡博等[37]的文献)中分选出黑云母矿物,进行了40Ar-39Ar测年,获得的坪年龄为135.3Ma±1.5Ma,反等时年龄为135.9Ma±1.8Ma。尽管结果很一致,但这个年龄并不代表基底剪切带的形成时代,而是剪切带的一次快速冷却事件的时代,与沿断裂带发育的花岗岩的侵入年龄一致,与早白垩世的伸展作用和大量花岗岩的侵入活动有关。
为了系统地分析郯庐断裂带基底韧性剪切带变形的时代,笔者收集了各种不同矿物的40Ar-39Ar测年结果和郯庐断裂带两侧中生代侵入岩的年龄数据,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图2和图3)。由图2和图3可以看出,无论是全岩还是其他不同封闭温度的单矿物(黑云母、白云母、多硅白云母、角闪石等),所获得的年龄数据都归为3组:①较老的一组年龄为晚三叠世晚期至早侏罗世早期,40Ar-39Ar坪年龄集中在180 ̄200Ma和210~215Ma两个时段,分别分布在大别和苏鲁2个超高压变质带的一侧。180 ̄200Ma时段对应于岩浆活动相对平静期,与造山作用有关的岩浆活动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05~225Ma之间,仅在郯庐断裂带西侧的徐淮弧型构造带
cnzz
发育早侏罗世侵入杂岩,时代约为190Ma[49-50]。多硅白云母40Ar-39Ar年龄代表了造山作用后期郯庐断裂剪切变形的时间上限。②韧性剪切带较年轻的一组年龄主要是通过黑云母和全岩测定的,数量较多,年龄集中在110 ̄135Ma之间,这个时段对应于郯庐断裂带两侧强烈的A型花岗岩侵入活动的时期,反映了早白垩世地壳伸展体制下的构造-热事件。少量多硅白云母和角闪石坪年龄在137 ̄143Ma之间,对应于岩浆活动的相对平静期,这组年龄可能记录了早白垩世早期郯庐断裂带的一次走滑剪切活动。③中间一组年龄数据相对较少,集中在165 ̄150Ma之间,与郯庐断裂带两侧(胶北隆起区和蚌埠隆起区)晚侏罗世S型花岗岩同期,代表了晚侏罗世郯庐断裂带挤压走滑活动的时代。
从上述分析可知,基底韧性走滑剪切带同位素年代学分析结果记录了郯庐断裂带3次重要的走滑剪切变形:碰撞造山晚期(180 ̄215Ma)的左旋走滑剪切、晚侏罗世(155 ̄165Ma)左旋走滑活动和早白垩世早期(约140Ma)左旋走滑活动。
2碰撞造山时期郯庐断裂带的“两阶段”
运动学模式
2.1事实与困境
同碰撞期郯庐断裂带的构造性质和走滑位移量是争议最大的问题,也是研究郯庐断裂带的核心问题。许多研究者认为郯庐断裂带是一条碰撞造山断裂带[51-59],但对碰撞造山断裂的形成机制和构造属性则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模式(对不同模式的述评见文献[31-33]),如转换断裂(transformfault)模型[19-20]、块体楔入模型[58]、剪刀状撕裂运动模式[51]等。另外一部分学者[60-61]反对郯庐断裂带大规模平移的认识,汤加富等[62]强调这是一条晚侏罗世以来形成的正断层,大别和苏鲁造山带现今的空间位置关系主要与华北地块南缘的不规则形态有关,并非郯庐断裂带平移所致。
基于古地磁研究建立的块体顺时针旋转碰撞模式或旋转缝合线模式[52,54,57,63]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同。该模式认为郯庐断裂带起源于扬子板块顺时针旋转与华北板块发生斜向碰撞,是一条斜向俯冲边界,扬子板块俯冲到华北板块之下。赞同此观点的学者将
1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