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与戏剧结合而成的现实主义张力 弗朗索瓦·邦的小说《大宇》

更新时间:2023-07-14 01:09:34 阅读: 评论:0

赐稿邮箱 ******************
15
四川网上税务局
硬币收藏价格表
【摘要】当代法国作家弗朗索瓦•邦特别关注反映工人和工厂的题材,探讨全球化进程中工人境遇的边缘化和工厂世界的荒芜化等社会现象。他的代表作《大宇》引领了21世纪初全球化浪潮下法国工人题材的现实主义文学的革新。在这部作品中,作家通过对大宇破产事件的解读、对现实的断片式再现、访谈与戏剧相结合的小说创作手法,着力描绘了工人世界―日常下‖的事物,呈现了全球化背景下法国产业工人断片式的生存现实。《大宇》在传统小说形式基础上的文艺创新完成了对传统现实主义的继承与革新,访谈与戏剧的结合,形成了强大的现实主义张力,使小说化成了与记忆作斗争的有力武器。
【关键词】弗朗索瓦•邦  《大宇》  断片式现实  访谈  戏剧  现实主义
弗朗索瓦•邦(François Bon , 1953- )是法国当代著名作家。他毕业于高等工艺学校(INSAM ),曾在法国航空航天和核工业领域从事电子束焊接工作。1982年,他发表了第一部小说《工厂出口》( Sortie d’usine , 1982)① ,成为法国午夜出版社推出的新秀作家。此后,弗朗索瓦•邦辞去焊接工作,潜心文学创作,在近30年的写作生涯中,他持续关注社会底层群体,特别是工厂、工人和工人运动,
先后出版了《界限》(Limite ,1985)、《水泥环境》(Décor ciment ,1988)、《机器时代》(Temps machine ,1993)、《急躁》(Impatience ,1998)、《埋葬》(Enterrement ,2004)、《希尔顿的火灾》(L'Incendie du Hilton , 2009),《物洗手间英语怎么说
① 该小说收录在由施康强,程静等翻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午夜文丛”《工厂出口》之中,除了《工厂出口》,该作品还收录了弗朗索瓦•邦的《布松之罪》和《社会新闻》。国内目前暂无该作家其它作品的译著。
品的自传》(Autobiographie des objets
朗索瓦•邦还组织教学小组和写作坊、
写老师的文章法国当代非常活跃的一名作家。
2004年上半年,弗朗索瓦•邦创作了剧本《大宇》。戏剧公演后广受好评,获得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2005年地区最佳戏剧莫里哀奖,又获得了2004-2005年度戏剧批评联合会大奖最佳法语戏剧奖。随后,作家以戏剧为蓝本,结合访谈,创作了小说《大宇》(Daewoo, 2004),这部小说获得了2004年法国维勒裴文学奖。法国《人道报》的文学专栏发文力赞《大宇》:“在众多的文学新作中,《大宇》先声夺人,通过讲述工人长期而艰巨的斗争故事,通过文本中随处可见的采集话语,折射出作者
的观点、立场以及由此释放出来的激情和批判……弗朗索瓦•邦新近推出了一部非凡的作品。”①《世界报》、《费加罗报》、《读书》等法国主流刊物也纷纷发文评述《大宇》,这部小说也成为弗朗索瓦•邦关注工厂世界的又一代表作。
《大宇》主要围绕访谈中女工的话语展开,描绘了法国洛林河谷大宇工厂倒闭和工人遭到集体解雇的事件。将《大宇》置于时代背景下和法国文学发展史中进行考量,探讨全球化进程中法国“工厂世界”的荒芜和失业工人的境遇,对全面理解《大宇》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本文拟从《大宇》引领反映全球化浪潮的现实主义文学在21世纪初的精彩复现、作品对现实的断片式再现以及访谈与戏剧并置的艺术手法三个主要方面,探讨全球化背景下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回归,回归的新形式、新特点及其新的审美价值。
一、全球化背景下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回归
法国文学有着悠久的现实主义传统。19世纪初,“现实主义”在法国诞生,最初运用于艺术领域,意指用艺术反映时代生活的绘画风格,后来逐渐拓展到文学领域。19世纪30年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法国萌芽,经过近20年的成长,最终发展为一个运动口号和文艺流派,诞生了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等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在《红与黑》的创作中推崇精确精神,提出了著名的小说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的论说;立志做“法国社会历史学家的书记官”的巴尔扎克则雄心勃勃地用《人间喜
剧》来反映某个完整的历史时期的法国社会风貌,其作品取得的成就被恩格斯推崇为“现实主义的最伟大的胜利之一”②;福楼拜则将写作建立在大量文献参考的基础之上,其代表作《包法利夫人》为其确立了现实主义文学领的地位。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逐渐演变为自然主义。进入20世纪,自然主义渐趋衰落,现代文学日益崛起,但传统的
①Lebrun Jean-Claude,Le roman autrement François Bon,
www.humanite.fr/node/339901[2004-09-10]
②恩格斯:《1888年4月初致玛·哈克奈斯的信》,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463页。科技创造未来
16
现实主义文学在这一时期仍然表现出极为强劲的生命力。二战前,法国先后诞生了罗曼·罗兰和阿纳托尔·法朗士等五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现实主义作家。现实主义小说的内容和形式日趋多元化,形成了长河小说、心理小说、反战小说、平民小说、社会小说和乡土小说等日益多样化的小说类型。
但是,20世纪中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法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战争严重破坏了传统的理性、人道主义、价值观,引发了信仰危机,现实主义文学也成为众矢之的,不少先锋派作家对现实主义文学展开
了猛烈的批评:罗伯-格里耶将传统小说的人物称为“木乃伊”
①,“傀儡”(阿兰·罗伯-格里耶,《关于某些过时的定义》:33),指出现实主义定义本身就是一种“谎言”(阿兰·罗伯-格里耶,《关于某些过时的定义》:45),提出必须抛弃现实主义“关于‘深刻’的古老神话”②,发展新小说的文学主张;克洛德•西蒙将小说情节和叙述者意愿的随机性和自相矛盾的原因归结于“现实主义小说在其诞生之始就已开始实现自己的死亡”③;娜塔丽•萨洛特也声称文学创作进入了“怀疑的时代”。新小说家们都认为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出现了危机,必须革新。战后五十至七十年代先锋派文学风靡之时,现实主义一度被视为过时的、落后的一种文学样式,其创作也进入了相对低谷的时期。
现实主义文学在二战后的低迷状况一直持续到七十年代末,随着新小说等实验类文学渐趋落寂,法国文学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出现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回潮。龚古尔学院院士巴
“作家们现在重新写有情节有人物的作品, 心理和赞如此评诉现实主义在法国的再次勃兴:
历史的内容重新使他们激动。他们力图以古典的、现实主义的形式表现新的内容。”④这一时期,弗朗索瓦•邦凭借《工厂出口》等作品引领了以工人文学为核心的现实主义复归的浪潮,同期同类题材的作品还包括莱斯利·卡普朗(Leslie Kaplan)的《工厂剩余》(L’Excès l’usine, 1982)、让-保罗·古克斯(Jean-Paul Goux)的《飞地记忆》(Mémoire de l’enclave,1986)、让·罗兰(Jean Rolin)的《
区域》(Zones, 1995)、皮埃尔·贝古尼克斯(Pierre Bergounioux)的《碎片》(Miette,1995)等作品。这些作品以工人世界为新的文学表现空间,见证了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法国工厂和乡村工业区的衰落,记录了法国整个产业工人时代的逐步落幕。创作这类作品的作家被法国评论家塞伏瓦兹(Servoi)誉为工人文学先锋作家,他们通过一系列工厂小说引领文学回归现实,引发了世人对工厂现实和时代痛点的重新关注。
世纪之交,面临日益加快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法国工业结构调整加剧。昔日的钢铁王国洛林地区在炼钢生产停滞后,开始转型生产电器或食品。90年代中期,该地区的罐头厂和糖厂相继关闭,法国其它地区大批工业企业也相继倒闭,由此导致大量产业工人失业。
①阿兰•罗伯-格里耶:《关于某些过时的定义》,载《为了一种新小说》,余中先译。长沙:湖南
文艺出版社,2011,31页。
②阿兰•罗伯-格里耶:《未来小说的一条道路》,载《为了一种新小说》,余中先译。长沙:湖南文艺
出版社,2011,27页。
③克劳德•西蒙:《受奖演说》,载刘硕良主编《诺贝尔文学奖精品典藏文库》[法国] 克劳德•西蒙(下)
,林秀清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1,593页。
④《现实主义在当今法国文学中的回归》,载《文艺理论研究》,1987年6月30日,8页。
带雪的成语
赐稿邮箱******************17
这些失业工人的境遇、抗争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便成为作家们关注的焦点。他们意识到,在法国,产业工人作为一个“阶层”似乎正在逐步消失,因此必须重视和捕捉这一社会现象,由此出现了一种“重新关注工人生存条件”①的趋势,作家们试图以作品来见证逐渐消逝的法国工人世界。就这样,工厂倒闭和工人失业等事件便以文学作品形式的展现出来。但弗朗索瓦•邦以及其他工人文学先锋作家创作的作品在当时的法国评论家和读者眼里仍然显得另类、令人震惊,然而,正是这些作品使“工厂”一词成为作家反映“现实世界”特别是“产业工人世界”的窗口,成了法国文学回归现实的一个重要题材②。进入21世纪以后,以工厂为题材的作品同样层出不穷,让•罗兰(Jean Rolin)的《关闭》(La Clôture, 2002)、奥蕾莉亚•菲力佩蒂(Aurélie Filippetti)的《工人阶级最后的日子》(Les Derniers Jours de la clas ouvrière,2003)以及吉拉尔•莫尔迪亚(Gérard Mordillat)的《生者与逝者》(Les Vivants et les Morts,2005)等作品都是新世纪工人文学的优秀代表作。在这些作品中,《大宇》以其对全球化进程中法国当下现实的独特理解以及新颖的小说形式独树一帜,脱颖而出。在世人为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欢呼雀跃之时,弗朗索瓦•邦通过一系列反映工厂现实的场景和故事,勾勒出全球化在法国的一个个负面缩影,用向现实的回归唤醒人们重新关注产业工人的境遇。
二、“日常下”事物与虚构交织而成的断片式现实
小说《大宇》描述了韩国大宇集团在法国的工厂从建立到突然关闭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初,大宇集团在法国洛林地区建立了大型工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最大化追逐利润成为企业的终极目标,但由于人力成本等原因,法国大宇工厂生产的微波炉和电视机不仅没有利润,反而使公司面临亏损。因此,2002年9月至次年1月,大宇集团在法国的三家微波炉和电视机工厂先后关闭,解雇了一千二百名员工,被解雇的工人中大多数是女工。愤怒而无助的工人采取了过激行为:他们占领工厂、对企业管理者实行非法囚禁、放火焚烧机器……事件发生后,弗朗索瓦•邦敏锐地意识到该事件在历史进程中的典型性,于是他多次赶赴工厂实地调查,拜访那些被大宇公司解雇的工人。这些工人当时情绪非常激动,他们给作家讲述了流水线工作的单调以及后来斗争的暴力,弗朗索瓦•邦将听到的叙述详细记录下来并以此为素材于2004年创作了戏剧《大宇》,并于同年创作了同名小说。弗朗索瓦•邦曾这样解释创作小说《大宇》的动机:“由于形象以及话语留下的深刻印象,我
①该说法沿用了皮亚鲁(M. Pialoux)等法国作家在1999年发表的作品《重新关注工人生存条件:标志索肖-蒙贝利亚尔工厂调查》(Retour sur la condition ouvrière : enquête aux usines Peugeot de Sochaux-Montbéliard, 1999)。
②Viart Dominique, et al. La littérature françai au prént, Héritage, modernité, mutations. Paris : Bordas, 2005, P. 207.
18
决定创作小说。如果工人以后再无容身之地,我希望小说可以承载他们的记忆。”①《大宇》的开篇这样描述:“拒绝。直面模糊不清。”②可见,弗朗索瓦•邦将小说的使命定义为“见证,记忆,揭露”③。他认为作家不仅仅要去“见证”工厂逐渐消逝的现实,对抗记忆的模糊不清,让小说来承载工人的集体记忆,更重要的还要借助新的小说形式,更有效地揭露、更深入地探讨现实问题。
一方面,弗朗索瓦•邦的《大宇》对文学之真有其独特的解读,这主要体现在作家对客观事物的关注,尤其是对与工人相关,但貌似最无足轻重的事物的细致描述。文评家卡丹齐曾指出,弗朗索瓦•邦试图通过一部部工厂作品,努力达成法国天才作家乔治•佩雷克(Georges Perec)昔日定下的要求。④作家佩雷克在其文集《日常下》(L’Infra-ordinaire, 1989)的引言中曾说:“报纸除了讲述日常之事,还是讲述日常之事。报纸令我厌倦,报纸不能给我带来任何东西。真正发生的事、我们经历的事、所有其他之事,它到底在哪里?每天发生的事、每天到来的事、平庸之事、日常琐事、明了之事、普通之事、日常之事、日常下之事、深处之声、习惯之事,怎么理解?怎么询问?怎样描述?”⑤佩雷克主张质疑惯常的东西,习惯不断的思考,通过最为琐碎的问题询问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探寻来源、特性和去向。正是通过最为琐碎的问题,人们得以捕捉“真实”。《大宇》中,弗朗索瓦•邦正是抓住了人们不常关注的日常琐事,即佩雷克发现并称之为“日常下”的事物,在惯常小说要表现的东西之外探寻需要表现的东西,在小说中呈现工业区的圆形广场、工厂大楼的楼梯、被拆掉的工厂匾牌等等最为平常
的工厂现实,工业区昔日的繁华与如今的没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小说也呈现了接受采访的工人的神情、话语和沉默的气息等等外在形体的现实和心理现实。因此,这类“日常下”的事物能有效地激发读者去感知、理解平日熟视无睹,听若罔闻的最为普通的工厂和工人的现实世界。
另一方面,弗朗索瓦•邦的《大宇》反映出现实主义文学的某种再现危机,同时,他对现实的表现本身也提出了质疑,正如塞伏瓦兹所说:“弗朗索瓦•邦作品中令人感兴趣的是:一方面质疑文学再现现实的能力,同时也质疑文学中现实的表现自身。”⑥《大宇》描写了一系列工厂和工人的真实故事,作家直面工厂现实和社会现实,但作家在《大宇》的第一章中曾指出:“‘创作’不是‘再现’,文学批评常常将这个语义和词形上的变化对立、
①Baptiste Liger, Entretien, Daewoo,
www.lexpress.fr/culture/livre/italique-daewoo-italique_809347.html#OWHxzgrTSLFxOaJ0.99[2004-09-01 ]
②Bon François, Daewoo. Paris : Fayard, 2004, P. 9.
③Viart Dominique,François Bon, étude de l’œuvre. Paris : Bordas, 2008, P. 114.
④Catinchi Philippe-Jean, Le roman au travail,www.tierslivre/livres//DW/lemonde.html [20
04-09-10]
⑤Perec Georges, Interroger l'habituel, remue/cont/perecinfraord.html[2019-02-03]
⑥Servoi Sylvie,Parole d’écrivain et cri de la repréntativité,
食品安全标识赐稿邮箱******************19美甲指甲油

本文发布于:2023-07-14 01:09: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0952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Concept Paper
标签:法国   小说   文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