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编码:
10.16259/jki.36-1342/s.2019.03.015
第47卷第3期2019年6月
Vol.47,No.3Jun.,2019
收稿日期:2019-03-14;2019-04-15修回
基金项目:
上海林业资源管理系统APP 应用升级完善项目(项目编号:F2018022)作者简介:
薛春燕,女,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森林资源监测与管理、3S 技术应用研究。上海市森林资源管理APP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薛春燕1,周颖2,徐旭平3
(1.上海市林业总站,上海200072;2.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信息中心,上海200040;
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华东调查规划设计院,浙江杭州310019)
摘要:
随着上海市森林资源一体化监测的持续推进和上海林业信息化建设要求的不断提升,基于上海本市实际需求,从系统体系架构、系统部署架构、数据库设计和系统功能实现方面研究设计满足森林资源日常监管的移动版森林资源管理APP 系统,用“互联网”理念为林业行业管理服务提供一种新尝试。
关键词:
血压不降怎么办
上海市;森林资源;APP ;设计中图分类号:S757:TP31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818(2019)03-0060-03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PP for forest resource
management in Shanghai
Xue Chunyan 1,Zhou Ying 2,Xu Xuping 3
(1.Shanghai Forestry Station,Shanghai 200072,China;
2.Shanghai Landscape and City Appearance Administration Information Center,Shanghai 200040,China;
3.East China Forestry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National Forestry and Grassland Administration,Hangzhou Zhejiang 310019,China)
家和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the Shanghai integrated forest resource monitoring an
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stry informatization in Shanghai,bad on the actual demands of Shanghai,a mobile APP of forest resource management was studied and designed,which meets the daily supervision of forest
resources from the aspects of system architecture,system deployment architecture,databa design and system function realization.The mobile APP provides a new attempt for forestry management and rvice with the concept of “Internet ”.Key words:Shanghai City;forest resource;APP;design
上海市自2004年起在森林资源监测和管理工作中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并基于ArcGIS 建立了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上海市森林资源一类、二类调查、年度监测、工程化造林、森林抚育、林地养护、林政稽查、生态补偿考核等林业工作提供信息化管理手段。但随着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完善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深入[1],原先基于桌面端开发的森林资源管理系统因其携带不便、操作复杂、专业性强等使用范围局限,也无法满足当前各级林业部门特别是基层一线对森林资源数据的实时查询、瞬时定位、移动监管等的现实需求。随着“3S ”技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以及其性能提升,将森林资源数据装进“口袋”随时随地查看成为现实[2]。借助森林资源一体化监测的
推进,上海林业部门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研究设计满足林业日常管理需求的移动版森林资源管理APP 系统,以“互联网”理念提供服务,进一步提升森林资源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和便捷化水平。
1建设目标
上海市森林资源管理APP 系统的建设目标是以
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为终端平台,充分利用3S 技术、移动互联网、数据库及移动终端技术,集地理空间数据、航空影像数据、森林资源监测数据、工程化造林项目数据、生态补偿数据、专项调查数据等为一体,实现资源共享、高效办公,满足上海市森林资源各类调查、项目造林、公益林养护管理、林政稽查、林地巡查等日常管理需求,为全市各级林业工作者及其他政府部门
第猿期
和社会公众提供林业基础信息服务。主要达到的目标有:
(1)统一数据平台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服务
通过对全市森林资源数据的统一发布、实时更新,形成上下一体的数字化信息管理体系,保证数据权威性,实现数据资源共享、高效传送。
(2)轻量化互联网应用,方便用户随时使用
通过将已有的桌面端改良集成开发于APP移动终端应用中,使原本庞大的系统变得轻量简洁,通过移动终端的推广普及,满足用户随想随用,使各级林业工作者享受技术发展带来的便捷。
(3)强化功能简化操作,降低技术门槛要求
将专业软件功能集成到移动终端中,通过简单操作即可供人浏览、查询、统计、管理授权区域的森林资源小班,使数据管理不仅仅成为森林资源信息管理技术人员的“特权”,满足辖区林业部门各级用户的不同需求。
2APP系统设计
2.1系统体系架构
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是:以系统支撑平台为基础,以企业信息总线为通道,以地理服务为核心,依托门户技术进行信息集聚的基于SOA的软件体系架构,采用数据服务层、系统支持平台、应用服务层、业务逻辑层、表现层五级架构,整体上满足上海市森林资源信息化建设总框架。数据服务层主要是数据的存储和数据处理;系统支撑平台主要包含基于B/S架构的工作流开发平台、GIS共享服务平台、移动作业服务平台和权限管理平台,是整个APP运行的技术核心;应用服务层采用SOA方式,为业务逻辑层提供接口服务,包括地理定位、空间分析、统计分析、制图输出等;业务逻辑层通过人机交互方
式提供相关功能,面向应用、定制功能,可随需求变化进行扩展;表现层用于显示数据和接收数据,提供交互式操作界面。
2.2系统部署架构
上海市森林资源管理APP系统安装于用户的安卓平台手机或平板电脑中,用于与业务数据交互的接口部署于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政务网及互联网平台上。系统同时支持政务网应用和互联网应用。在政务网内,通过一系列服务器实现内网的系统发布,并支持B/S的应用模式;在互联网上,架构通讯服务器,实现准照网上申请服务和移动端应用的在线交互和信息发送。
APP系统采用移动端/服务器的模式结构,利用智能手持终端与数据中心进行无缝数据交互,实现林业专题空间信息的现地查询、浏览及采集,是整个平台的前置工作系统。服务应用端由通信服务、数据切割服务、业务应用服务等组成,为移动智能终端提供支持。移动应用端与内部通讯平台之间建立无线IP 连接之后,双方通过TCP协议进行数据通讯。系统兼顾“离线应用”和“在线应用”两种模式,离线状态可支持大部分应用,对个别实时性较强的应用通过无线网络实现数据传输或后台业务支持[3]。
2.3数据库设计
数据是系统的核心[4],上海森林资源管理APP数据库分为图形和属性两类数据,图形数据包括基础底
图数据、基础地理数据和核心业务数据;属性数据包括书签信息、定位信息、行政区划信息以及系统管理相关数据等。核心业务数据采用森林资源年度监测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组织,共107个属性因子,同时预留可扩展因子,以满足森林资源一体化监测需要,做到全市森林资源“一套数”、森林分布“一张图”。2.4系统安全管理
系统的安全涉及到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防御外界攻击能力以及系统本身的信息安全等[5]。在系统的建设及运行过程中,主要从统一认证管理、防病毒软件、补丁管理、漏洞扫描等方面综合考虑,确保系统安全性。APP系统相关服务器和网络设备在安装部署时即进行安全配置,禁止不需要的服务和埠,投入运行后由网络管理员对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配置进行及时更新和定期检查,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安全防护设备,如已有的防火墙防止黑客入侵、防病毒软件防止病毒感染等,为平台提供基础应用安全保障。系统中的图形坐标数据,则采用坐标转换方式加密处理,保障数据安全。此外,系统用户均通过申请备案,掌握用户情况,并通过权限管理,设置系统用户、组及角色等,建立不同等级的用户认证服务系统,实现用户统一认证和单点登录,一定程度保证系统使用安全。
3APP功能实现
3.1系统设置
包括系统的登陆设置、主题显示、手势密码设置功能,高度整合了系统登录、菜单显示、安全性管理
等。通过登陆设置,可实现用户账户信息管理、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手势密码设置功能,可通过设置登录手势简化登陆,并可进行手势密码的启动、修改管理,增强系统使用安全性。主题显示功能可选择显示地图或卫星影像、河流路网和书签的显隐,以及林地、工程化造林项目、生态补偿、专项调查等专题图层的
薛春燕等院上海市森林资源管理APP系统的设计与实现61
第47卷
绣春刀下载
南方林业科学图1上海市森林资源管理APP 功能结构图
Fig.1APP functional structure map of forest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Shanghai
显隐,设置用户查看使用的数据源。
考虑到部分地区存在密集高楼、高压线等情况,网络环境不理想时,APP 系统可通过离线下载地图、专题图查看,供用户在网络信号不佳时也能正常查看、使用系统,确保APP 运行稳定。
3.2定位查询功能
包括当前位置定位、地址定位和坐标定位三种
定位查询方式。根据手机或平板电脑内置GPS 定位系统,APP 采用网络定位和GPS 定位的两种交互定位,自动定位显示用户当前所在位置范围,且每隔一段时间,实时更新GPS 定位信息。同时,系统可通过输入经纬度坐标,或输入地址、路口、建筑等信息,实现快速查询、准确定位地址范围,帮助用户快速定位查找操作。
3.3属性查询功能
包括周边信息查询、小班信息查询、属性分类查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询、空间位置查询四种方式。所有小班查询均使用基于REST 类型的SOA 服务,采用http 中的post 请求,可方便、快速的处理请求数据[5],并更新数据信息,传输数据要求简单,通过统一接口解决不同
客户端的互操作问题。通过多方式查询满足用户不同需求,实现快速精确化定位查询,方便用户开展后续工作。小班信息查询的具体方式有:
(1)通过点选地图,查看林地小班面对应信息;(2)根据区名称、镇名称、村名及小班号等基本信息,查询符合要求的小班信息;
(3)根据查询目标,利用多元查询组合条件,查询符合要求的小班信息;
(4)通过勾绘方式,查询所选范围内小班信息。通过各种查询方式选择的小班数据,均可以直观、可视化的方式查看各类统计数据,满足日常统计需求。此外,对查询的结果,可导出生成Excel 表格,用于日常管理分析,方便用户在桌面端进行快速、多元、复杂的数据分析。
3.4其他功能
包括线面测量、书签标记和路线导航功能等。线
面测量功能可通过勾绘直线或区域面估测所绘范围的距离和面积,为工程化造林、林政稽查等前期调查提供瞬时信息,免去图纸打印、GPS 面积估测等工作。建立书签可保存当前地图范围信息,当需再次查看信息时,直接点击书签可实现快速定位,减少重复操作。书签建立、修改时,还可对实时情况进行拍照记录,将照片保存在移动端或共享至相关管理员,实现实时监测、实时记录、实时反馈功能,
做到有据可依、有据可查。同时,APP 还可调用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导航软件,实现目的地位置导航,帮助用户找到最佳路径到达目标位置,方便对当地情况不熟悉的用户开展林地稽查、日常巡查等工作。
4应用与讨论
上海市森林资源管理APP 系统在森林资源年度
监测的推进过程中不断测试和完善,在达到上线条件后即在全市范围市区两级林业部门中进行试用。通过全市范围的年度监测外业采集和质量检查、造林地块核实、生态补偿考核、林政稽查、日常林地巡查等工作的测试使用,表明:APP 系统的“实时动图、智能导航、随拍记录”功能是区别于传统纸质图纸和数据的最大特点,带给用户全新、便捷的工作模式。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展示上海市森林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分布情况,实现对资源数据的快速查询、提取、分析、统计等功能,真正做到了数据可视化、管理精细化的总体目标,主要的优点有:(1)信息显示全面、操作简单,可免去外业调查前复杂的前期资料准备,节约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2)小班定位快速准确,为林地的查找、标记带来便捷,避免了找错林地、标错位置的情况发生,提高工作质量;(3)基于“互联网”的手机或平板,可将森林资源数据随身携带、实时显示,“口袋”数据可普及至每一位林业工作者。
目前APP 仅供用户查看森林资源信息,森林资源数据的更新需要通过数据中心统一实现,还无法做到
实时编辑上传更新的目标。此外,APP 虽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权限的安全管理,但由(下转第65页)
62
第3期
育受阻。严重感染时,在小肠上段可见成虫大量聚集,引起肠阻塞,甚至肠破裂和腹膜炎[7]。虫体大量吸收宿主的营养,并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可使幼雀发育迟缓,成年蓝孔雀产蛋减少,影响蓝孔雀观赏和经济价值。由此得出,鸡蛔虫病对蓝孔雀养殖危害极大,养殖户应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5.2蛔虫病和异刺线虫病的鉴别诊断
蛔虫和异刺线虫(Heterakis gallinarum)的幼虫和虫卵很相似,在临床诊断时应注意区别。本研究观察到的蛔虫虫卵与卢明维[8]的结果一致,椭圆形,较扁圆;幼虫尾部短,急行变尖,虫体黄白色。与蛔虫不同的是异刺线虫虫卵呈椭圆形,较长;幼虫尾部较长,逐渐变尖,虫体白色[9-10]。在对蓝孔雀感染鸡蛔虫病作出诊断时,除了生前的粪便检查外,还需根据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资料的综合分析,更重要的是对已死亡的蓝孔雀进行病理剖检、诊断,收集寄生于体内的蛔虫数量并观察虫体对寄生部位造成的病理变化,综合得出蓝孔雀所感染鸡蛔虫病的切确诊断。经确诊后,对其他发病的18只幼雀用左旋咪唑治疗,治愈效果与胡红光[11]采用甲苯咪唑驱雉类蛔虫效果(100%)相同,说明左旋咪唑和甲苯咪唑对驱蓝孔雀蛔虫是较安全理想的药物。
5.3蓝孔雀蛔虫病的预防
对蛔虫病易感性的强弱与饲养条件有密切关系,由于饲养前期不注重环境卫生,管理粗放,长期营养单一,导致发病率高[12]。养殖户应改变传统落后的养殖观念,建立“管防结合”的新型饲养管理模式。由地面散养改为塑料漏缝地板饲养,对易感日龄和易感蓝孔雀定期驱虫。日常管理中按时清扫运动场及禽舍地面,及时清理粪便,堆积生物热杀灭虫卵和幼虫[13]。根据蓝孔雀生长发育的需求合理搭配饲料,保证饲料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B的摄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一旦发现有发病孔雀,及时隔离观察治疗[14]。蛔虫病是蓝孔雀养殖业的一种发病率高、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疾病,预防和治疗此病对高效养殖蓝孔雀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光友,张志和.野生动物寄生虫病学[M].第1版.北京:科学
出版社,2013:481.
[2胥元秀.对鸡蛔虫病防治的研究[J].中兽医学杂志,2018(9):18.
普通教育学
[3]胡艳,胡辉.绿孔雀感染鸡蛔虫病的诊治[J].中国兽医寄生虫
病,2002(4):57.
[4]秦建华,李志勇,王承民,等.三种驱虫药物对鹧鸪自然感染蛔
虫病的疗效观察[J].当代畜牧,2001(5):17.
[5]范雪峰,王振东,宋洪杰.一起火鸡蛔虫病的诊治[J].养殖技术
顾问,2008(1):69.
[6]李迎晓.蓝孔雀常见疾病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6(20):211-212.
[7]刘金华,甘孟侯.中国禽病学[M].第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2016:518-520.
[8]卢明维,郭瑞英,卢明艳.孔雀蛔虫病的诊治[J].养禽与禽病防周公解梦网
治,2008(3):17.
[9]达剑森,步培松,黄铁生,等.孔雀组织滴虫与异刺线虫混合感
染的诊治[J].畜牧与兽医,2013,45(5):108.
[10]李颖,周宇,孟宪奎,等.孔雀异刺线虫病与组织滴虫病混合
感染的诊治[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12):139-140. [11]胡洪光.甲苯咪唑、四咪唑驱治雉科禽类异刺线虫、蛔虫试
验[J].四川动物,1988(4):7.
周游世界
[12]柯桂林.蓝孔雀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J].安徽农学通
报,2010,16(10):47,64.
[13]Robinson Y,Morin M.Porcine neonatal coccidiosis in Quebec [J].Cana Vet J,1982,23:212-489.
[14]唐松元,谷祺,李伟,等.笼养蓝孔雀寄生虫病的调查与防治[J].经济动物学报,2012,16(1):31-34.
于基层林业工作者保密意识相对较差,在泄露用户名和密码后也易引起数据泄露。
随着上海森林资源年度监测的逐步推进和创新优化,APP系统的数据采集更新功能也在升级计划中,数据安全管理等功能也将不断优化,不断推进
甲类非处方药
APP操作便捷化、功能实用化、运行流畅化,使上海市森林资源的信息化水平向智能化、高效化、安
全化不断迈进。
参考文献:[1]李琦,陶丹,薛春燕.上海市森林资源一体化监测的探索与实
践[J].华东森林经理,2018,32(2):22-25.
[2]叶云.基于3S的精细化林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
现[D].广州:暨南大学,2012.
[3]王豪.移动智能终端GIS模式研究与实现[D].北京:北京邮电
大学,2015.
[4]任怡,许等平,赵彬柱,等.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管理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林业资源管理,2018(04):112-119. [5]张志刚.基于SOA的林业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
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
(上接第62页)
况绍祥等院幼龄蓝孔雀感染鸡蛔虫病的诊断和防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