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发展研究

更新时间:2023-07-11 13:19:16 阅读: 评论:0

Computer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2018, 8(10), 1628-1641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8 in Hans. www.hanspub/journal/csa
doi/10.12677/csa.2018.810179
Development Analysis on Global Quantum
Secure Communication Network
Feifan Chen1, Xinyu Hu1, Yinghao Zhao1, Yongzhan Hu2, Zhengzheng Yan1, Hongxin Li1,3
1PLA Strategic Support Force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Luoyang Henan
2Zhengzhou Audit Center, Zhengzhou Henan
3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ryptology, Beijing会计日常工作
宝宝内衣
Received: Oct. 7th, 2018; accepted: Oct. 22nd, 2018; published: Oct. 30th, 2018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quantu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construction of quantum cur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QSCN) has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and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quantum cur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of QSCN in major quantum R & D countries and region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the European Union, Japan and China around the world over the past decade in details. It re-arches and compares the pivotal technology u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ypical QSCN.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uture QSCN are summarized and forecasted.
Keywords
Quantum Cryptography, Quantum Private Communication, Quantum Communication Network,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全球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发展研究
陈非凡1,胡鑫煜1,赵英浩1,胡勇战2,闫争争1,李宏欣1,3
1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河南洛阳
2郑州审计中心,河南郑州
3密码科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收稿日期:2018年10月7日;录用日期:2018年10月22日;发布日期:2018年10月30日
圆柱底面积摘要
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量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建设受到了广泛关注,发展
陈非凡等
量子保密通信技术的战略意义越来越重要。本文对近十年来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等全球主要量子研发国家和地区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发展建设情况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研究对比了典型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建设采用的关键技术,总结和展望了未来量子保密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关键词
量子密码,量子保密通信,量子通信网络,量子密钥分发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 (CC BY).
creativecommons/licens/by/4.0/描写夜晚的段落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信息安全受到世界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密码技术作为信息安全领域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为确保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各方面的信息安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量子密码学作为密码技术领域的新星,在近二十多年里发展迅速,是公认的未来最可能成为主流密码技术的代表之一。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则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通讯的新型安全通信技术,其运用了大量的量子密码学相关知识原理。量子通信的最大优点是具有理论上的无条件安全性。因此,量子通信技术以其无比的优越性,在国家安全、金融经济等信息安全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与前景。
针对不断发展的量子保密通信技术,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西方国家和组织的政府、军方及主要大型公司均制定了相应的量子保密通信发展计划、同时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进行研究,在实现百公里级点对点量子密钥分发的基础上建立了各国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大量研究成果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本世纪初,量子保密通信技术的实地网络相继出现,以美国研发的一系列量子通信网络最为突出,首先是美国DARPA量子密钥分发网络,随后,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局(NIST)量子网络、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量子网络和美国伯特利(Battelle)量子网络相继诞生,其中伯特利量子网络作为商业公司研发的量子网络代表,有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与应用前景。欧盟在量子通信网络方面的研究紧随其后,从2004年开始,欧盟组织及各成员国先后建立了欧洲SECOQC量子保密通信网络、瑞士日内瓦量子网
络、西班牙马德里量子通信网络等。日本方面,规划多年的东京量子通信网络(Tokyo Network)于2010年10月正式建成,标志着日本也步入了量子通信领域发展的快车道。中国方面,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在酒泉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量子密码的实用化进程迈出重要一步。
公明仪
本文将从区域角度,对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建设发展现状进行总结性介绍,对比典型量子保密通信网络特点,有利于研究人员掌握关键技术、找到差距、提供建议,加强人们对量子保密前沿技术的掌控的同时,培育面对世界领先科技时的广阔视野和全球思维,这对于量子保密通信发展建设的宏观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美国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发展
2.1. 美国DARPA量子通信网络
银雪鱼DARPA即“Defen Advanced Rearch Projects Agency”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该局研发的DARPA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是世界上第一个实地建设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
DARPA量子密钥分发网络于2002年开始架构设计,2003年10月23日在BBN技术公司的实验室
陈非凡等
正式开始全面运作。2004年6月,该网络在连接BBN、哈佛大学和波士顿大学的剑桥街地下光纤中进行了连续运行,此次连续运行的DARPA网络是一个六节点量子网络,如图1所示。2004年12月,该网络成为了国际上首个可应用于互联网的量子密码网络系统[1]。此次运行的网络同样包含了六个节点,其中四个节点在BBN公司内部,另外两个节点由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局和QinetiQ公司提供。2006年,DARPA 成功建设8节点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2007年,这个网络成功建设到10个节点。
DARPA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支持多种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其中包括光纤信道的相位调制量子密钥分发、光纤信道的纠缠光源量子密钥分发和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技术。该网络包含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有四种,其中两种是BNN技术公司团队研制的利用弱相干光源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和基于纠缠光源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另外两种是由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局(NIST)的利用了衰减激光脉冲原理的量子分配系统和QinetiQ公司的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2.2. 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局(NIST)量子通信网络
2006年,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局(NIST)演示了一个“三用户有源量子网络”,包括一个发射端(Alice)和两个接收端(Bob1, Bob2),发射端与接收端使用有源光开关相连接,每个接收端与发射端相距约1公里并通过光纤联通,其筛选之后的密钥速率超过1 Mb/s。
如图2所示,该通信网络在Alice发射端有两个用来改变通信波长的光开关。经典通信使用1550 nm 波
段,量子通信使用850 nm波段。在发射端(Alice)和一号接收端(Bob1)之间可以使用850 nm单模光纤的量子信道(HI780)或标准电信光纤的经典信道(SMF28),它们的长度均为1公里。在发射端(Alice)和二号接收端(Bob2)之间,经典信道和量子信道均为标准电信光纤(SMF28),长度也均为1公里。在量子信道末端,有一小段具有空间滤波器功能的HI780纤维,用来消除混杂在1550 nm纤维中的850 nm高模式成分。整个网络系统采用编程可控的偏振控制器补偿偏振在光纤中的传输变化,其中一号接收端(Bob1)采用液晶型偏振控制器,二号接收端(Bob2)采用压电型偏振控制器。
律师宣誓
Figure 1. DARPA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network structure
图1. DARPA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结构
陈非凡等
Figure 2. NIST Three-node quantum cure communication network structure
图2. NIST三节点量子保密通信网络结构
2.3. 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量子通信网络
2000年,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的研究成果使量子通信在自由空间里进行的量子密钥分发的传输距离达到了1.6公里[2];2006年,该实验室进一步实现了其提出的诱骗态方案,完成了超过100公里的量子保密通信实验,基本达到城际量子保密通信在距离上的要求。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量子网络是一个以独立网络为核心的量子通信网。该实验室创建量子网络的方法是基于“轴–辐”式网络架构,所有传送的信息都经过“轴”,所有进入“轴”的信息都经过量子加密,当信息到达“轴”时,先转变成传统的信息形式,再转变成量子比特向外辐射状传送。所以,在该量子网络系统中只要“轴”安全,整个网络就安全。
2012年12月,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小组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演示了量子保密通信在政府能源电网可靠网络基础设施数据传输中的优势。在测试中,该小组使用了25公里的光纤链路,发现通信等待时间仅仅约为125微秒,与传统保密通信相比,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好的高效性。
2.4. 美国伯特利量子通信网络
2012年6月,美国伯特利公司和瑞士ID Quantique公司合作,开始着手建立美国首个商用量子加密通信网络——伯特利量子通信网络。
伯特利量子通信网络的具体建设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 在实验室内对30公里至100公里的盘卷光纤量子密钥分发系统进行测试;
2) 在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市,使用现有的商用通信设备及商用光纤,连接测试位于两个不同位置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测试距离为25公里至50公里;
3) 2015年中下旬,在哥伦布市内使用商用光纤以及可信的节点结构,建立一个城域环形拓扑结构量
子密钥分发网络,并使其连接多个用户;
陈非凡等
4) 2016年,使用可信的中继结构及商用光纤,在哥伦布市与华盛顿特区之间建立一个长距离量子通
信骨干网络连接两地,位于首都华盛顿特区的伯特利办公室也将加入这个网络,该骨干网络的拓扑网
我不会放弃
络如图3所示。
2013年10月,在ID Quantique公司的帮助下,伯特利公司成功在公司总部所在地哥伦布市和位于俄亥俄州都柏林市的第二办公室之间建立起了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全场约为12英里,伯特利公司在这两个地方之间的金融、知识产权、图纸、设计以及其他机要通信数据都受到量子网络的保护。2014年初,伯特利量子网络的第一阶段已经完成,其测试系统位于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伯特利公司总部。
2.5. 美国NASA量子保密通信干线
2012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联合澳大利亚Quintesnce Labs公司提出建设量子保密通信干线,其光纤线路由洛杉矶喷气推进实验室到NASA的Amess研究中心,其规划包含星地量子通信、无人机及飞行器的量子通信链接。美国NASA建设的量子保密通信干线包括陆地CV-QKD (Continuous Variable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网络和自由空间CV-QKD网络。其中,陆地QKD网络部分在美国能源部能源科学网络(Energy Sciences Network)的暗光纤骨干网上运行。该陆地QKD网络由洛杉矶和加州湾区的杰尼维尔之间长达550公里的光纤进行连接,量子密钥分发与经典通信共享光纤流量,并且在量子通信中使用了密集波分复用技术。该保密干线主要使用短距离的量子中继器、长距离的量子转发器,以及光路由器。
自由空间CV-QKD网络建立了城市间的量子通信链路,包含与无人驾驶飞机和航天飞机之间的自由空
间链路,以及与卫星之间的自由空间链路,同样也包括自由空间与光纤链路的光连接点。
3. 欧洲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发展
3.1. 欧洲SECOQC量子通信网络
欧洲SECOQC量子通信网络(Secure Communication bad on Quantum Cryptography)于2003年开始设
Figure 3. A long-distance metropolitan quantum communication network
bad on trusted relay nodes
图3. 基于可信中继节点的长距离城域量子通信网络

本文发布于:2023-07-11 13:19: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0908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量子   网络   保密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