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第15卷 第10期 2013 年 10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5 No. 10 Oct .,2013
[ 11 ] Yunus MB.Role of central nsitization in symptoms beyond
muscle pain,and the evaluation of a patient with widespread pain[ J ] .Best Practice and Rearch,2007,21 ( 3 ):481-497.
[ 12 ] 戴京璋,王海彤,王瑞平,等.中医药综合治疗原发性纤维肌
痛综合征197例[ J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5,9 ( 12 ):19-20.
[ 13 ] Zhang ZJ,Chen HY,Yip KC,et al.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acupuncture therapy in depressive disorders: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 .J Affect Disord,2010,124 ( 1-2 ):9-21.
[ 14 ] 刘强,李锋.针刺治疗纤维性肌痛征30例临床分析[ J ] .医学
六年级上册美术
文选,2002,21 ( 2 ):183- 184.
[ 15 ] 姚庆萍.调督通脉法针刺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 D ] .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 16 ] 周志华,俞蔚影,吴洲红,等.超激光治疗原发性纤维肌痛综
合征疗效观察[ J ] .中国中医急症,2003,12 ( 6 ):522- 523.
[ 17 ] 吴红军,傅莉萍,王瑞华.针灸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57 例临
床观察[ J ] .上海针灸杂志,2003,22 ( 6 ):15-16.
[ 18 ] Asfi NP,Sherman KJ,Jacobn C,et al.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acupuncture compared with sham acupuncture in fibromyalgia[ J ] .Ann Intern Med,2
005,143 ( 1 ):10-19.
[ 19 ] Singh BB,Wu WS,Hwang SH,et al.Effectiveness of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fibromyalgia[ J ] .Altern Ther Health Med,2006,12 ( 2 ):34-41.
[ 20 ] 王栩,杜元灏,熊俊.针灸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证据 [ J ] .针刺研究,2011,36 ( 3 ):230-235.
甘草、人参、大枣组合不仅构成了经方中补虚
扶正的基本单元,而且是经方中补虚扶正的核心药物。目前对这三味药物的认识和运用与经方中的认识和运用不尽相同。通过对经方中这三种药物的使用规律进行辨析,以期对于进一步认识这些药物的功效,更加有效地指导临床有所裨益。
1
经方甘草运用辨析
甘草虽然是现在处方中最常用药物之一,但常将之置于方尾作为使药使用,且剂量相对较小,非如经方中将之提升到补虚扶正的主药地位。
向视图1.1 功用不凡善补虚
现在临床应用甘草常于方尾加上,寓其“调和诸药”之意。而在经方中甘草承担着补虚扶正的重要作用,是仲景实践补法的主要药物之一。
《伤寒论》中甘草泻心汤是半夏泻心汤将甘草剂量由三两加大到全方最大剂量——四两而成,仲景这样做只是因为病人有“胃中虚”的证候,昭示了仲景补虚扶正时对甘草的重视;桂枝人参汤是由理中汤原方单独加重甘草剂量,另加解表的桂枝而成,主治医者误下造成的“利下不止、心下痞硬”之证,这是脾气虚陷、胃气虚滞的表现,对于中焦脾胃的这种至虚之候,仲景仍选择独重甘草,培补中土;治疗“脉结代,心动悸”的炙甘草汤,方以甘草命名,说明甘草对补益心虚的重要性;治疗热扰胸膈的栀子豉汤,若是见到病人有“少气”的证候,仲景只与方中加入甘草一味,名为栀子甘草豉汤,足见仲景对甘草益气作用的重视。结合以上四首甘草在方中有重要地位的方剂,我们有理由相信甘草在经方中发挥的
甘草人参大枣在经方中使用规律辨析
倪博文1,李丽娜2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摘 要:
甘草、人参、大枣组合是经方中补虚扶正的基本单元和核心药物,然而现代与经方的认识有所出入。经方中甘草主要用来补虚且剂量较大;人参除可益气外,尤善生津;大枣为调和诸药之祖,而非甘草。三药虽同为益气药,但临床应区别使用。
关键词:经方;甘草;人参;大枣
中图分类号:R28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3) 10- 0138- 02
收稿日期:2013-03-12
作者简介:倪博文(1987-),男,山东荣成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方治疗疑难病的分子机制。通讯作者:李丽娜(1973-),女,天津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经方治疗疑难病的分子机制。E-mail:。
Discussion on Application Law of Licorice,Ginng and Jujube NI Bowen 1,LI Lina 2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Licorice,ginng and jujube are core drugs and basic prescription for supplementing
deficiency and supporting vital-Qi.However,the understanding of modern and classical prescriptions differs.Licorice is mainly ud for supplementing deficiency with a large do.Ginng is good at promoting fluid besides supplementing Qi.Jujube can be the role of regulating.Although the three drugs have similar functions,their application has difference in clinic.
Key words:classical prescriptions;liquorice;ginng;jujube 网络出版时间:2013-10-18 14:27
网络出版地址:wwwki/kcms/detail/21.1543.R.20131018.1427.052.html
15卷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常是“补不足”之功,而非仅仅“调和诸药”之用。1.2剂量较大甚独重
甘草作为经方中的主要扶正药物,其剂量不比其他扶正药物的剂量小。例如小柴胡汤中甘草在甘草、人参、大枣组合中剂量三两,为最大(大枣12枚按二两计算);旋复代赭汤中甘草在甘草、人参、大枣组合中剂量三两也为最大;炙甘草汤中甘草在甘草、人参、大枣组合中剂量四两也为最大等等。其他方中甘草与人参、大枣三味药物的剂量多为二两和三两两个数量级,甘草的剂量与人参和大枣的剂量相差无几。
公司规章即使在一首方剂中甘草的剂量也不比方中的其他药物剂量小。如甘草泻心汤治疗的中焦虚弱、枢机不
利之证较半夏泻心汤证更为严重,这种情况下,仲景扶正药物只是增加甘草,使之成为全方最大剂量,而非增加人参的剂量;同样,治疗中焦虚寒较理中丸证更为严重的桂枝人参汤证,也唯将甘草增加至全方最大剂量,而没有增加人参的剂量。其他方中甘草亦多与他药剂量相当。
现在临床上甘草常用量多为6~10 g,剂量约为方中他药剂量的1/3~1/2。临证中究竟应该如何掌握甘草的剂量以及如何调整其与方中其他药物剂量的消长关系等问题,值得我们反思和验证。
2 经方人参运用辨析
经方中人参即可益气,而且善于生津。在《伤寒论》中与人参配伍最多的两味药物是甘草和大枣,三者同为益气补虚药物[1],共同构成了经方中扶正祛邪、斡旋中焦的核心;其次人参可以大补元气、回阳固脱。除此之外,人参的另一重要的“生津”作用现在临床上往往被忽视。
婴儿受到惊吓怎么办经方中,如小柴胡汤加减法“若渴……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若不渴……去人参……”便是最好证明,小柴胡汤中本有人参,与草、枣组合起扶正祛邪的作用,若见口渴之症就需要加大人参剂量以生津止渴,更值得注意的是,若是不渴,仲景索性去掉人参,充分体现了仲景对药物功效细致入微的把握。再如,后世所谓的白虎汤“四大证”,其实只有“大热”“大汗”二证为白虎汤证所有,而“大渴”“脉洪大”实出自白虎加人参汤证,后来加入人参就是针对津伤口渴这一指征,由此可见仲景对人参“生津”作用的重视。
海南高校
欲孽巴黎3 经方大枣运用辨析
洗空调调和诸药,大枣为祖。大枣有“健脾养血”“缓和药性”之用外,在经方中还有“调和诸药”之功。现在多认为甘草是“调和诸药”的不二之药,而少提大枣的这一功用,其实这对甘草和大枣都是误解。自梁·陶弘景将甘草尊称为“国老”开始,甘草才有了这一特定称谓;而《本草纲目》的提法更加坚定了后人对甘草这种作用的认定:“甘草……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固有‘国老’之号”。殊不知大枣在仲景方中早已发挥这种作用,大枣才是“调和诸药”之祖。
虽然大枣在经方中使用的频率高,却少作主药使用。君药置于方首,使药(调和药)置于方尾是仲景排方布阵的一种格局,被排在起首几味药
李商隐的爱情诗物通常为该方中的君药、主药,被排在方尾的往往是方中的使药、次要药物。如桂枝汤中起首二药依次为“桂枝”“芍药”,麻黄汤中起首二药依次为“麻黄”“桂枝”,小柴胡汤中起首二药依次为“柴胡”“黄芩”等等不胜枚举,仲景方中绝大部分方剂都遵循这种规律。仲景方中极少有将甘草排在方尾,在甘草、人参、大枣组合同时出现的方剂中,每是大枣处于方尾。《本经》明言大枣“和百药”,仲景虽未提及大枣有此功用,但在其谴药处方中不难发现这一用药规律,例如斡旋枢机、寒热并用的方剂(如燮理半表半里枢机的小柴胡汤、大柴胡汤等;助运中焦枢机的半夏泻心汤、旋复代赭汤、黄连汤等)大枣多是列于方尾,起到调和方中寒热药性的作用。
4 参草枣的鉴别使用
甘草、人参、大枣虽同为益气药物,但各自又有特有功效和专长作用,临床应区别运用。
经方中甘草使用的客观指征之一是“虚羸”。古代所谓的“虚”有羸瘦之意,经常“虚羸”并称,如竹叶石膏汤证的“虚羸少气”,大黄蛰虫丸证的“五劳虚极羸瘦”,《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证的“妇人产后虚羸不足”。《本经》又记载甘草能够“长肌肉、倍力”。可以推测,在病人的虚弱症状表现为“羸瘦”时,可以选择用甘草来补虚[2]。
人参除了能够益气补虚外,“渴”是经方中使用人参的指征之一,这揭示了人参具有生津的作用。人参一药兼此二功,是甘草、大枣所不具备的,因此,对于气津两伤之证人参尤宜使用。此外,人参在经方中便是与姜、附为伍,提供了回阳救逆、益气固脱的急救保障,这是其他益气药物所不能及的,在危急重症救治方面的作用无可取代。
大枣在经方中使用虽多,但多不做主药使用,如前所述,大枣更多是发挥调和诸药、调和营卫以及与甘草、人参协同发挥补虚扶正的作用。
中医治则治法虽多,概括之无非扶正与祛邪。仲景在《金匮要略》开篇便引《难经》云:“‘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可见仲景对扶正和祛邪的重视,而扶正之法体现在方剂中便是对
益气补虚药物的运用,如前所述,甘草、人参、大枣组合是经方中补虚扶正的基本单元和核心药物,无论在仲景时代还是历朝历代都为各时期医家所重视并广泛应用。然而,对目前对于这三味药物的认识和使用与经方中不尽相同。是后人对仲景的“简、便、廉、验”的配伍用药规律没有发掘、继承好,还是后人发现仲景的这种药物规律并非最优才改弦更张,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仲景对于所用药物,即便是参、草、枣之类寻常的药物在配伍时都要观其脉证、随证加减,丝丝入扣,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倘若我们因为有理不寻、有法不宗,致使药物的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则枉费先贤留下的宝贵经验,并且难以保证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 1 ] 刘忠第.《伤寒论》的人参应用规律研究[ D ]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
[ 2 ] 黄煌.张仲景50味药证[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3.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