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瓷坯体开裂的原因

更新时间:2023-07-04 01:18:11 阅读: 评论:0

真诚待人
论陶瓷坯体开裂的原因
左元
【摘 要】Ceramic art during every process were practiced and studied ,some factors have been found for body style ,blank wall uneven force .The body thickness variation and other factors may cau cracking of the ceramic body .Therefore ,basing on factors greenware cracking ,cracking common greenware site analy-sis,common body shape cracking performance ,unglazed body cracking reason the four aspects were dis-cusd .It summarized some reasons of ceramics role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body rupture in the light of experience in this paper .%通过对陶瓷艺术每一道工序的检验和考察,发现坯体受风、坯壁受力不均、器体自身厚度不匀等因素影响会造成陶瓷坯体开裂。从陶坯开裂的影响因素、常见陶坯开裂的部位分析、常见坯体开裂的形态表现、素烧坯体开裂的原因四个方面进行探讨,总结出陶瓷在自然与人为作用环境下坯体发生破裂的一系列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期刊名称】《蚌埠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00)003
【总页数】3页(P60-62)
【关键词】陶坯开裂;器皿干燥;器皿薄厚;烧成速度
【作 者】左元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Q174.651
绿萝怎么写
在陶瓷艺术创作过程中,一件完好且称心如意的作品,必是在创作者手中百转千回,从选定泥料、造型俢坯再到素烧,其工艺过程自是纷繁复杂。一件陶瓷器物需要经历多少工序方能成器呢?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描述道:“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在景德镇制瓷72道工艺里,成型工序竟高达29道,其中注浆成型12道,拉坯成型8道,印坯9道,素烧7套。无论注浆、拉坯还是盘泥条,一
广州从化区件件泥器都需要经过劳动者的手。在这些经手过程中有外力加之陶器皿上,是陶器皿发生变形或破裂的重要原因之一。拟对陶坯开裂的原因、常见开裂部位、易开裂部位的裂口形态特征以及素烧坯开裂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图在创作中有意识地避免因为外力或器型原因引起的开裂。
1 陶坯开裂的影响因素
众所周知,有一些陶瓷坯料和器皿的外形相对其他的品种更容易开裂。但另一方面,在创作的过程中,即便选择了最差质地的黏土,只要有合适的器型设计、干燥方式以及烧成方法与这种黏土相适应的话,便不会产生开裂现象。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的陶瓷器皿都会完好烧成而坯体开裂的现象只是偶尔出现的原因。在研究中可以了解到,坯体一旦受到不合适的外力的侵扰,便会产生开裂现象;此外,泥坯上如有缺陷或者有不适当的外力作用,在素烧或此后的上釉阶段,也容易产生裂缝现象。“不适当的外力”大多是指坯在干燥环节中坯体各部位含水量不均匀,干燥程度不同,收缩的拉力在力度上不同,这些因素都能造成坯体裂缝的形成。
图1为“残缺也美”的部分作品,这一主题作品的意旨在表现其在不完美、破损的现实情况之公司办公室
下,施以薄釉,依然能够表现最美的一面,含蓄而静谧。所以在设计之时刻意让作品处在不利于其完好的环境中,比如在器皿处于湿润之时,用吹风机吹其表面,在一个坯体表面,若只干燥局部,那么在它未经烧造之前就已经局部出现裂缝。所以用吹风机干燥坯体之时,要控制干燥面积的大小比例。在作品中,当器皿取出转盘放置通风阴凉处10小时以后,待表面水分蒸发8成,使用吹风机吹其局部器壁,略带整体。稍干燥后,一个坯体的小范围内产生水分蒸发较快的部位与水分蒸发较慢的部位,在陶坯内部便产生拉力,这种拉力便会使坯体产生裂缝。
图1 “残缺也美”部分作品北京体育大学录取分数线
然而设计一只完好的器皿或者艺术瓷,无论如何,坯体是不能经强风干燥的(为设计某种效果,特意为之,则另说)。将坯体放置在空气流通较快的地方会造成坯体较薄的部分干燥速度加快,而最先干燥的部分即是最先收缩的部分,其与相毗邻未干燥的部分形成一种拉力。如果在未干燥的部分够软的情况下,暂时的拉力会抵消掉,但当坯体逐渐干燥的时候,拉力又将体现出来。所以,在晾坯之时须怀谨慎态度,切勿求快,而忽略泥坯自身易碎易裂的性质[1]20。
创作者在拉坯之时,往往把功力都放在坯壁与坯口的环节上,而坯底形成需要的大小直径之后便不再处理,这就会使坯底部受力较少,坯底粒子的走向杂乱无章。但坯壁的方向则是有规律的排列,这种坯壁与坯底的粒子取向不同,会引起坯体裂缝[2]。
此外,器体自身薄厚不均的压力也会造成坯体形成裂缝。在设计时,如果器形设计不合理,底厚而器壁较薄,或者器壁不够浑圆,再加上所使用的泥料太细,就容易使坯体产生裂缝。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泥料相对粗糙,在设计时薄厚均匀,加上合理的器形设计,往往能避免裂缝问题的出现。
修坯阶段也是容易坏坯的一个环节,稍有不慎,坯体便会碎裂。过多的不适当外力加之于坯体上,即便不碎裂,也将为素烧后产生裂缝埋下隐患。
2 常见坯体开裂的形态表现
在拉坯过程中将泥料拉高拉宽之时,如果所用力度与速度超过了泥料本身所能承受的力度,坯体本身就可能会出现螺旋形的开裂。这种螺旋形的开裂纹与电动拉坯机旋转的方向是一致的,它们在湿坯的时候看不出来,但是在干燥过程中及后期的素烧之后会体现出来,
并且会进一步扩大。即便是好的坯体在素烧时,温度加热过快,坯体受到热浪的冲击,也容易出现螺旋状的纹理。不过,受到热冲击的裂纹与肋骨状的粗糙裂纹不同,显得更为光滑,更有光泽度。
3 常见陶坯开裂的部位分析
常见的陶坯开裂的部位包括边缘开裂(见图2)、底部开裂(见图3)以及把手开裂等几种情况。
图2 边缘开裂
图3 底部开裂
导致边缘开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七种情况:干燥速度过快;器皿口沿太薄,无法承受外力(综合上述的情况,这里不再重述第一第二种情况);泥料的使用次数过多或者泥料中的附加物(塑料或者砂)使用过量。例如在拉坯机上反复拉坯的泥,最好不要过多使用,即便后期会将它在真空炼泥机上重新炼一次,也不能改变其黏性不高的性质;在给陶坯施釉的过程中,坯体某些部位薄厚不均,较薄的器壁粘上釉料后产生太湿的情况,这些部位在后期的干燥过程中,会承受不合适的外力侵扰;一个已经干燥的泥坯放到一个非常潮湿的环境中,它会
再次吸收水分,形成器体膨胀;在风干过程中,薄厚不均匀的地方就会形成拉力,而这些拉力产生的裂纹在素烧之后便能看出来,一些低温的白陶泥和瓷泥表现得尤为明显(见图4);修坯不当是导致边缘开裂的常见原因(见图5)。在修坯之时,所使用的工具必须非常锋利。锋利的刀具,在泥坯上的受力面积小,泥坯承受的压力便小。要等到泥坯半干之时才能切割或者刮削,否则一些细小的裂缝会使压力倍增。一般情况下,修好坯之后要用湿海绵将器皿表面拭擦光滑,这种方式能有效防止裂缝的产生;盘子口沿会产生“鸟嘴边”的开裂形态,造成这种形态产生的原因是修坯不当。将一只干透或者半干的盘子放在电动转盘上,用修坯刀以适当的角度修整盘子的口沿;如果修坯刀的刀法与角度不对,修坯刀便会在泥坯上迅速跳动,拉伤器皿的外表面,这种拉伤会在烧成之后体现出来。
图4 受力不均产生的拉力
图5 修坯不当、坯体损坏
底部开裂的最常见的实例便是注浆坯体,紧挨模具面的含水量远远低于坯体内表面的含水量。器皿内表面积水太多,水便留在底部。当器皿壁体迅速干燥,底部尚来不及干燥,在器皿壁拉力的作用下,底部会形成一个“S”型裂纹。实际上,在拉坯时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对此,可以一边拉坯,一边使用吸水海绵吸掉器皿内外表面多余的水分。另外,产生“S”型裂纹也属于前文所述的粒子取向不一的问题[1]22。
把手开裂的原因一般有四个:一是把手的硬度与坯体的硬度不一致,在干燥的过程中,收缩程度不同,产生的拉力会使把手与坯体之间产生裂纹。二是把手粘接得不够牢固,这样干燥到一定程度时,重则把手脱落,轻则把手与器皿之间产生裂纹。在粘接过程中,使用的泥浆过多或者过少都会使把手在不同程度上产生裂缝,这是原因之三。把手与坯体使用的泥料最好质地一致,不同的泥料质地收缩程度就会不同,进而容易引起开裂。
4 素烧坯体开裂的原因
素烧坯开裂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坯体裂缝的扩展或者是坯体受压。坯体在窑炉中烧成速度过快,导致粘土在窑内受到热浪的冲击时,毛细血管中排水过快,会引起素烧坯体的开裂。烧成速度过快,坯体上就会有细如发丝的裂纹,坯体无法承受热流到极致时,还会瞬间炸裂,迸发出碎片,甚至整个坯体都会炸碎。梦见自己小孩死了
素烧坯有裂缝可以自制填充物来修补破裂的部位。将素烧坯研磨成粉状,与水调和成浆,
显微镜使用步骤再加上5%的树胶与5%的釉料,效果会更好[3]。如图6、图7所示,瓷器物高达60 cm,底部直径为15 cm,厚不过8-10 mm,器形较高,底部设计较薄,也是为避免在烧制过程中,底部的中心部分受到热冲击,产生炸裂现象。将碎裂的小块用陶瓷特质AB胶水充分涂抹边缘,固定碎裂处,便不再触碰地面,待至少一个星期后再观察所碎之处,其已粘合。
图6 螺旋状的纹理
图7 裂缝修补
分析了上述各类导致坯体开裂的因素,了解到出现坯体开裂的原因后,在创作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避免一些不适当的外力或者器皿本身的器型问题引起的开裂。陶瓷拉坯与成型技术是需要创作者多年的功力,并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领悟其中的奥妙与乐趣。探索陶艺的路既艰辛又让人神往,怀着虔诚之心,不断前行,便能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留下一个个真切的脚印。
参考文献:
[1](英)哈利·费瑟儿.陶瓷制作常见问题和解救方法[M].王霞,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
英文邮件
版社,2014.
[2]金文伟,冯薇娜.陶艺手工成型[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45.

本文发布于:2023-07-04 01:18: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0770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坯体   开裂   器皿   产生   裂缝   原因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