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主义风与现代主义设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更新时间:2023-07-03 02:44:52 阅读: 评论:0

现代主义设计是约1900-1950(1960)在欧洲兴起的一场社会变革的运动。它是从建筑设计发展起来的,一批先进的设计家、建筑家形成一个强力集团,推动所谓的新建筑运动,其中包括了精神上的、思想上的改革,也包括技术上的进步,特别是新的材料的运用。现代主义设计主要有荷兰的风格派,俄(苏联)的构成主义,德国的现代主义。德国产生现代主义的原因有工业标准高,设计标准高,也与德国是一个工业化国家,城市约占70%,德国人比较理性也有关联。
委婉的反义词国际主义风与现代主义设计之间的区别
首先它们的主张存在不同点。现代主义设计主张为人民服务,面对大众设计,消费人群主要是普通老百姓,因此它主张功能至上,然而价格低廉,形式简单。而国际主义风使现代主义设计变形,它主张为普通人中的有钱人服务,因此,形式可能超越功能,价格也会比较昂贵,看重形式。从现代主义设计到国际主义风,美国的核心价值观也发生变化,先是由现代主义设计形式转变到流行、风格形式再转变到国际主义风格。它们在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主要取决于两种风格所处的不同社会背景,这与经济、政治和国家地域有着密切联系。现代主义设计建筑具有民主性,是社会主义的。而国际主义风建筑可称得上是垄断
的,是资本主义的。现代主义的建筑象征着平等,国际主义风的建筑象征着权威。国际主义建筑在装饰上更强调M斯·凡德罗的“少就是多”原则(及极少主义),从而把反装饰主义立场发展到了顶峰。现代主义设计过渡到国际主义设计基本上已经本末倒置:把原来作为自然结果的形式变成了涉及追求的目的,而原来的目的即社会性、大众性则被逐步抛弃。原来因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动机不得不形成的简单、功能化、理性形式,变成了为形式而形式的形式主义追求。“少则多”这一原来只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功能化、大众化的手段,则成为了形式追求的中心。原本的目的性被取消了,而为了达到所采用的手段成为了目的,这是国际主义的核心。因此,对于国际主义风这种发展结果争议很大,有些人认为这是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高度,是形式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有些人认为这违反了功能第一的原则,这是打着功能主义的旗帜的非功能主义,其形式超越功能。虽然现代主义的面貌在外部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本质已经完全不同了:它从一种为大众服务的、民主主义的、理想主义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探索方式变成了代表资本主义金钱与权力、代表某种霸权形式的风格。国际主义风中夹带着强制性,强制大众喜欢设计者的风格,认为欣赏作品的人都是有品位的。而现代主义设计是从大众的角度看设计,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人民服务。
国际主义风与现代主义设计之间的联系
它们的联系表现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从发展根源来说美国的国际主义风和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是同宗同源的,德国包豪斯的领导人基本都来到美国,在美国主持大部分重要的建筑学院的领导工作,贯彻包豪斯思想和体系,从而形成了新的现代主义,即国际主义风格。但是,从意识形态的内容来看,美国的国际主义风格与战前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已经大相径庭,虽然形式上颇为接近,但是思想实质却有了很大的距离。它们的主张也有相同点。国际主义风与现代主义设计都主张功能,在设计中反对任何形式的装饰,从而简化设计的形式,主张标准化下的批量化,以此作为设计艺术的基础要求。批量化生产加快生产速度,从而也发展了劳动业,使工人增多,也促使城市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反对手工生产,使技术发展,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风格运动都是由一批精英知识分子(主要是包豪斯)发起的变革运动,他们处在时代的大变革高潮中,处在共产主义运动、资本主义的国家垄断、法西斯主义的大起大落的动荡时刻,希望能够推波助澜,促进社会发展,从而在思想上进行改革,让思想得到解放。现代主义建筑和国际主义建筑在形式和方法上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在材料上,都是使用现代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玻璃、钢铁,因为材料价格低廉,投资小,获益大。都采用预制件拼装。 在建筑形式上,强调非装饰性的简单几何造型,如采用
六面造型和使用玻璃幕墙结构等。 在设计上采用中性色彩计划。即黑色或白色的色彩计划,颜色单一,从中也有反对装饰的意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国际主义风是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国际主义风是联系现代主义设计进而发展、变形。发展过程中主导思想发生了转变,从为人民利益出发转变到个人利益。
现代主义设计
国家
荷兰
俄(苏联)
德国1907德国工业联盟
风格
风格派(新造型主义)
构成主义
现代主义
代表人物
杜斯伯格
端午节蒙德里安
马勒维奇
塔特林
穆特修斯
主张
从理性出发用抽象的几何形来表现自然的秩序和普遍性,探索被事物外貌掩盖的物体内在规律,表现机械化生产的现代化城市的结构。
空间在其深度上由内向外塑造,造型应注重立体结构,形体材料作为表现事物内在力量,应把时间作为一个因素,引入到造型中去。
1明确提出艺术、工业、手工业相结合。
2主张通过教育、宣传,提高德国设计艺术水平,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艺。
3强调联盟走非官方路线,保持联盟作为艺术界行业组织的性质,避免政治对于设计的影响。
4要求在德国的设计艺术界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承认并接受现代主义。
5在设计中反对任何形式的装饰。
6主张标准化下的批量化,以此作为设计艺术的基础要求。
代表作
好看的古装韩剧
红蓝椅——里特维尔
第三国际纪念塔——塔特林
德国馆——M斯·凡德罗
国际主义风
包菜炒肉片取舍的近义词
代表人物
风格
主张
设计特点
代表作
M斯·凡德罗
SOM建筑设计事务所
M斯主义
极少主义,设计住宅以黑白为主
①暗黑的青铜加大玻璃。
②去掉不该有的装饰。(如窗台)
③自己亲自设计窗帘。(上下开,全开,全关,半开半关)
缺点:耗能多,价格昂贵。
意义:如果说格罗佩斯德绍包豪斯的校舍、勒·柯布希耶塞瓦公寓、M斯·凡德罗巴塞罗纳的德国馆是战前现代主义代表作的话,那么M斯的西格拉姆大厦就是战后国际主义风里程碑的建筑。
范斯·沃斯住宅
西格拉姆大厦——M斯·凡德罗
勒·柯布希耶
路易斯·康
粗野主义
表现建筑的原材料。(粗面混凝土
建筑未经加工的混凝土做的。它是柯布西耶在那个时代所使用的最主要的技术手段,立面材料形成的粗野外观与战后流行的全白色的外观形式形成鲜明对比 。
马赛公寓是粗野主义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朗香教堂马赛公寓
马赛公寓——勒·柯布希耶
埃罗·沙里宁(靠个人能力冲击主流派)
有机功能主义
俯冲、曲线,完整
设计主题是诸多的俯冲、曲线。
缺点:太整体,太完整,家任何东西都多余,除非拆了。
1961年美国环球航空公司
山崎实
典雅派
追求日本传统的精巧和优雅。
极路由
使用砖头瓦块和钢筋水泥。
支撑结构外置,从而获得更多内部空间的独特设计,以及建筑精美、轻盈和典雅的外形。
世贸中心
理查德·罗杰斯
诺尔曼·福斯特
高科技派
罗杰斯是城市生活的拥护者,认为城市作为一个文明的教化中心,能将人类在世界上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他反对美国那样的分散城市,主张未来城市的区块应该把生活、工作、购物、学习和休闲重叠起来,集合在持续、多样和变化中的结构中。
是在建筑形式上突出当代技术的特色,突现科学技术的象征性内容,以夸张的形势来达到突出高科技的是社会发展动力的目的。
由此可见
构造夸张,强调外露。
蓬皮杜中心
香港汇丰银行
小结: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对于一个艺术家的认识应该是历史的变化的。只有把其个人放到当时的社会中,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相联系才能对其有正确的评论。我们只有用历史的发展变化的眼光才能正确认识事物,认识艺术,了解艺术家的创作。其次,对于建筑本身的发展来讲,一种风格的成熟是与社会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分不开的。而且一种风格的演变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现代建筑中的现代主义设计和国际主义风虽在一段时间上影响广泛但也无法避免衰落的来临。
现代主义设计和国际主义风的转变,一方面是随着建筑理论技术和经济条件的成熟发展起来的,也是资本主义发展日益繁盛的表现。包豪斯的探索使钢筋混凝土成为了建筑的材料,从而抛弃了传统的石料。一战的困苦和民主思想的发展使得建筑主要关注功能,及功能大于形式。但随着二战后,冷战中军事的竞争在经济上巨大作用的发挥,和由此而维持的和平时期使得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开始成熟,建筑不得不开始追随市场,由此走向世界。不过,由于此时的市场仍是资本主义国家占相当优势,所以所谓国际主义也不过大多是在资本主义国家流行。国际主义风与现代主义设计之间有区别,及思想和意识形态上的区别,其性质的区别。
最后,至于形式上和方法上的相似性,这跟两种风格本身的联系是分不开的,国际主义风是现代主义设计的延续,它们的主张上也有一些共同点,及国际主义风与现代主义设计之间具有联系性。
所以综上论述,证明我的观点:国际主义风与现代主义设计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本文发布于:2023-07-03 02:44: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0752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