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的新发展

更新时间:2023-07-02 15:21:24 阅读: 评论:0

蒲丰新课改背景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的新发展
杨梦琪
(西南大学 教育学院,重庆 400715)
[摘  要] 课程价值取向是课程开发的基础和航标,以学生为本一直在课程价值取向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课程标准、课程结构和课程评价等一系列课程开发环节都发生着变化,而这些变化的根本就在于课程价值取向的更动。其中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由单纯的学生本位发展至今,吸取了更多新课程和时代背景的特点,通过研究这一课程价值取向的新发展,一方面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把握价值取向对新课程的导向性,有益于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
[关键词] 新课程;以人为本;课程价值取向
现代发展观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基调,在现代社会中,关注人,培养具有完整意义的人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共识。由此,新课程需要进一步思考人的培养和发展问题,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社会经济也能得到高素质的人才资源供给。而人的培养和人的发展正是新课程改革
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也引申为以学生为本,成为了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之一。从新课改的几大标准出发,我们可以看到课程在学生、知识、教学、管理、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要求。不同角度的课程研究方向,其价值取向的偏向也不同,有学者曾表示,在不同的条件下,课程的价值表现形式及内容不尽相同,表明课程活动的多重性及课程的价值取向的多维性。[1]学生的发展始终是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我们就其中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为对象,研究在新课改背景下这一价值取向的新发展,由此来探讨具有时代特点的价值取向对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
一、 新课改中关于以学生为本的新要求
贯穿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基本的价值取向预示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系的价值转型。有学者对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特点作了以下总结:一要倡导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二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三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2]可见,新课程就是围绕着学生的发展来进行的,学生发展得到了课程开发的极大关注。当学生的发展取代升学率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时,意味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再是教育教学的唯一内容,对学生个性、情感
和知识探究方面的关注将大幅提升,力图帮助学生得到真正全面健康发展。新课程在这一方面所作出的改动实际上是将以人为本的概念引入了课程价值,课程的工具性价值开始向发展性价值转化,学生开始从课程开发的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化。更多学生因素的加入,无形中扩大了课程开发的主体,壮大了课程实施的力量,为课程的推进减少了压力和阻碍,更重要的是课程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所组织的经验和知识也更能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发展需求,课程实施和评价也更考虑学生的情感和个性特点,这样才落实了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这一基本方向。
二、 一张照片新课改中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
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基于对课程总的看法和认识,在制订和选择课程方案以及实施课程计书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倾向性。[3] 在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中,曾经有过知识本位、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等三大价值取向流派,每一种价值取向都有其不同的偏重及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研究视角的局限性,这三种价值取向流派又都存在着各自的缺陷。其中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主张课程开发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形成和自我实现。在这一点上,学生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与新课程所体现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和要求如
出一辙,二者都突出了学生的地位,把学生作为课程开发的中心,但是若将二者完全等同起来,便是忽略了二者之间的过渡和发展关系。
(一)学生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
作为课程价值取向三大流派之一,学生本位正是针对知识本位和社会本位而提出,批评传统课程单纯以知识授受和服务社会为目的,一味追求教学效率,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而使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一系列环节陷入僵局。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立足于学生本身,主张课程应有益于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实现和发展,强调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判断儿童,应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心理发展要求来确定课程。[4]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要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差异,学生发展的需求和学生权利地位的维护,将学生因素加入到课程开发当中,而不是把学生排除在外。这一课程价值取向从人的本性出发,强调以学生的内在天性为中心组织课程,主张课程是促进学生个性形成,促使学生自我实现的手段。但是学生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也存在着不足,它过于强调课程开发的学生因素,只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存在较强的个人倾向,而没有站在社会的高度来考量课程对学生的培养,一方面使课程知识和经验的组织缺
乏全局性,仅仅依靠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去开发课程,不仅打乱了学科知识体系,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其推广性和可行性也比较低;另一方面,课程过多的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可能会造成个人主义泛滥,学生自我膨胀,社会性差,这样一来,课程所培养出来的人不但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经济的要求,良好社会文化的营造也会有所影响。
(二)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
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与学生本位有很多的相同观点,其中反映着课程价值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这一课程价值取向最早可以追溯到以卢梭为代表的自然教育,他主张学生应该在实践中学习,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这一思想经裴斯泰洛齐和福禄贝尔发展到杜威,形成了独特的课程价值思想。杜威的经验课程发展到20年代,进步主义者就将课程完全置于儿童个人兴趣基础之上,因此受到要素主义者和永恒主义者的攻击和批判。从60年代末开始,人本主义课程研究者在学科结构化运动失败之后,强调在课程开发中以学生为中心,寻求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培养完整的人,最终达到“自我实现”。从70年代中后期以来,人本主义课程研究由于受哲学界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以及社会批判理论的影响,强调课程应促使学生达到自我意识的提升、存在经验的开发和反省批判意识的发展。[3]以学生为本的
课程理念发展到现在,吸收了过往价值取向中关于学生发展的有益成果,摒弃了其不合理的缺陷,融入了更多的时代特点,因而能够呈现出熠熠生辉的新面貌。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知识经济兴起,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世界在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问题和灾难,由此具有人文精神的人力资源变得越发重要,人才的培养在关注个人因素的同时,还必须考虑个人与他人的联系、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也就是说,人才不仅要有知识和技能,还必须有责任感、包容心、协调能力等人文因素,以使社会能摆脱单纯机械化、程序化的发展,而走向人性化的道路。新课程所包含的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正是将人文精神的基础上构建人才的培养模式,追求的不仅仅是学生权利和需求的满足,个性发展的完善,更注重这一满足和完善的人文背景,从而使人才培养远离机械化、孤立化,修正教育异化现象,培养真正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
(三)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是对单纯学生本位的扬弃和创新
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与学生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联系紧密,从新课改中关于以学生为本的新要求可以看出,新时代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与过去单纯的学生本位价值取向相比,其突出特点是对学生个性、情感和知识探究方面的关注以及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它
包含着学生本位课程价值取向中对学生内在需要的关注,但其外扩涵义更深厚。这一深厚涵义的根源就在于它是以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整合为基础的,而这一整合的基础便可以被看作一种人文精神的融入。所谓人文精神,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指向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它是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5]将新课程的价值取向建构在人文精神之上,意味着新课程对培养人和发展人这一问题的解答就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兴趣和需要的满足,学生个性的养成,而是更加注重学生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而学生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是需要从个人角度和社会角度来共同解读的,新课程致力于学生个体价值和社会交往价值两方面的实现,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单纯停留在个人倾向上,而具有了更深厚的社会和文化意义。从这个角度上看,新课程所追求的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其实是吸取了以前单纯的学生本位课程价值取向的合理内核,也摒弃了其过于强调学生个体发展的局限性,这对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三、 立足新课程,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发展与时俱进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育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都逐渐发生着变化,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
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而这些调整和变化首先是以课程价值取向的确立为起点的。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虽然课程开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价值取向有不同的偏重,但对学生的关注一直都是课程所坚持的观点。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发展至今,不仅是对学生本位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新课程适应时代发展,融入更多时代特色的产物。因而立足新课程,用与时俱进的眼光去看待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的新发展,丰富和加深了对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反过来更是有力的指导了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进,将学生发展作为课程的终极目标,也才能最终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刘旭东,现代程的价值取向研究[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00.
[2]朱德全,易连云.教育学概论[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3: 319-320.
[3]刘志军,陈玉琨.发展性课程评价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9).
摆正心态[4]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37.
[5]孟建伟.论科学的人文价值[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59.
伊索寓言英语New Development of Student-bad Value Orientation In New Curriculum Reform
YANG Meng-qi
(College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China)
Abstract: Value orientation cour is the basis and aids伤田家 of curriculum exploitation, and the student-based value in the curriculum always takes学校贫困申请书 an important place. In the practice of the new curriculum, a ries steps of curriculum exploitation , including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the structure and the evaluation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什么歌, are changing all the time, A汤圆的来历nd the changes simply result in the changes of value orientation of curriculum. Student-based curriculum value orientation, developed from a simple standard of students, draws on more factors of new curriculum and modern times. To rearch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curriculum value orientation is important. On one hand, it illumin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student-bad curriculum value orient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helps to understand the leading function of the value orientation towards new curriculum. All this above can benefit and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本文发布于:2023-07-02 15:21: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0743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课程   学生   价值   发展   取向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