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维纳斯爱欲观转变的原因及其困境处理
摘要: 爱欲问题在早期列维纳斯的哲学中占据了中心地位,但是在后期这种中心地位却尽然丧失。这种转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论战的需要;现象学方法的运用;建立伦理学的优先性。这种转变也对列维纳斯的思想本身造成一定的困难:在转变以后,爱欲的地位变得相当尴尬;这种转变凸显了现象学方法与辩证法在其论述中的不相容;虽然这种转变旨在建立伦理学的优先性,但是"伦理学是第一哲学";这个命题的证成仍然被认为是有问题的。如果列维纳斯不更改对爱欲的规定,列维纳斯处的爱欲和伦理学之间的不相容性就使得以上困难难以被解决。王士性
关键词: 爱欲; 列维纳斯; 伦理学; 现象学; 交互主体性;
爱欲(Eros)问题是列维纳斯思想的一个重要主题,同时也是一个谜团,因为爱欲问题
可谓是列维纳斯理论内部诸多张力的结点,并且列维纳斯在爱欲问题上的变化又增加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实际上,这种改变并非是小修小补,而是结构性的大挪移。尽管列维纳斯不同时期的爱欲理论具有连贯性,但从理论结构上看,爱欲概念的地位有很大变化:在20世纪40年代,爱欲在列维纳斯的理论中占据了中心地位,而在20世纪60年代,这种中心地位尽然丧失,以至于在20世纪70年代及以后,列维纳斯已经鲜有提及爱欲这个术语了(p334)。
列维纳斯的爱欲观的转变是一个非同寻常的理论决定。这不但是列维纳斯基于多方面考虑的结果,而且影响了其后期的思想走向以及其后来者的问题意识。不过,列维纳斯自己对此却并未提供任何解释【2】(p3)。而一些学者,例如Claire Katz、Stella Sanford等,都注意到这个重要的转变:Claire Katz的文章《列维纳斯:圣爱与爱欲之间》(Levinas Between Agape and Eros)提到这种转变,但没有探究其原因;Stella Sanford的专着《爱的形而上学:列维纳斯中的性别与超越》(The Metaphysics of Love:Gender and Transcendence in Levinas)则以列维纳斯对"女性";概念的阐述为线索,详细展开了这种
转变的过程,也对其原因和产生的问题进行了深度探究,但Sanford的女性主义视角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她对这个问题更全面的观察。本文基于列维纳斯的文本以及前人的研究,试图对列维纳斯爱欲观的转变的过程、原因和所引起的理论后果做出较为综合的探讨。
一、列维纳斯爱欲观的转变历程
检讨300字 列维纳斯的主要着作大致分成四个时期:第一时期是20世纪30年代,包括对现象学的解释和评论,以及《对于希特勒主义哲学的一些想法》(Quelques réflexions sur la philosophie de l' hitlérisme)和《论出逃》(De l' évasion)等;第二时期是二战以后不久,包括《从实存到实存者》1(De l' Existenceàl' Existent)《时间与他者》(Le Temps et l' Autre)等;第三时期是《总体与无限》(Totalitéet Infini:essai sur l' extériorité)成书(1961年)前后;第四时期是《别于存在或超乎本质之外》(Autrement qu' être ou au-delàde l' esnce,下文简称《别于存在》)成书(1974年)前后(p2)。在第四时期以
后,则以讲演录、访谈录以及旧着的结集或再版为主。我们根据这种分法来考察列维纳斯的爱欲观的变化。
第一时期的列维纳斯从对希特勒主义的哲学基础的批判出发,为主体真正超越到自身之外寻一条出路。列维纳斯认为,欧洲精神以人对世界的自由为特征,人虽处身世界,但人的灵魂总是有一种从一切限制、关系和地上的质料性(materialité)中抽离的能力,"主体性的最深刻的运动就是一种出离的倾向,一种对超越的欲望";(p3);希特勒主义哲学则认为人对于世界的附着正是人类本性的核心,而这种附着是通过身体达成的,也是人类无法摆脱的(p3-4)。这种对立正是列维纳斯思考超越问题的出发点。列维纳斯接受传统哲学身体观,即我们的身体与我们自身是同一的,这种同一化是人类自身经验的一个必要环节,但列维纳斯反对希特勒主义对这个环节的绝对化以及对精神自由的抹消,因为毕竟在传统哲学中,身体环节是需要被克服的,以使人类进阶成精神实体(p4-5)。所以列维纳斯开始探索主体出离自身之外的可能性。列维纳斯认为,主体把存在体验为一种重负、束缚、囚禁,主体被牢笼在其自身实存之中,却总是有一种出逃的渴望,而这种渴望不能通过"格淀
";(l"hyposta)2得到满足,但列维纳斯没有给出一个满足这种渴望的方案【2】(p34)。
所以在第二时期,列维纳斯继续这个方向的探索。《从实存到实存者》被列维纳斯视为一项以柏拉图所说的"善超出存在";为原则的准备性研究。借此,列维纳斯试图发展一种以超出存在之外为目的的主体性存在论,以探讨善、时间和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的问题(p1)。他承继了之前对于格淀的讨论:主体通过在匿名的存在("il y a";)中具有一个位置(即"置放";)而占有并主宰存在,这种置放是主体被生成的源初事件,它通过具有身体而达成的,并且时间的当下(prént)通过这种实存者对实存的据为己有而得到规定(p100-101),但主体被其实存与当下所禁锢(p95-96)。与《论出逃》不同的是,列维纳斯在《从
实存到实存者》首次给出了一个主体超出其实存的牢笼的明确方案,即与他人的"无媒介、无协调人的关系中令人敬畏的面对面"";关系(p86-88,p115-119)。同时,列维纳斯首次正式论述爱欲,包括:(1)爱与需要的区别。需要可以通过对象而满足,爱则是"一种无法熄灭的、本质的饥饿";(p41)。(2)爱欲中的女性是他者的代表,这种他者的他异性和外在性既不吞噬自我也不被自我消解,也不能与自我被归于同一种属(p104)。(3)爱欲是主体与他人之间具有真正超越性的关系,"他人亲近却有完整地保持着一段距离";"主体在保持其主体结构的同时,有可能不再宿命地回归自身,有可能繁育丰产";(p118-119)。
在《时间与他者》中,论述的重心从格淀转移到主体与他者的关系的生成之上(p8)。此外,《时间与他者》还呈现出以下新特征:(1)列维纳斯将这项研究定性为辩证存在论分析,这种分析旨在说明从孤独的主体到主体与他人之间形成一种不可被还原为"一";的多数关系的生成过程,即"存在并非一个空的概念,而有其本己的辩证法,并且那些诸如孤独(la solitude)或集体(la collectivité)等概念显现为这种辩证法的其中一个环节";(p13-14);(2)强调孤独的主体的质料性(materialité),这种质料性实际上指的是主体被自身的
实存所牢笼的黏性状态,即主体总是回到自身。这是格淀的结果,也是主体出现的土壤(p36-39)。(3)死亡是主体所不能掌控的事件,是主体通向他者的辩证环节,它使主体处于与未来的关系之中(p57-63)。而就爱欲问题而言,《时间与他者》的论述更具体了:(1)他人的他异性就是女性(le féminin)(p77)。这不是指生理女性,而是用性别差异来说明他人的他异性就与自我的关系而言并不是一种能够统归为巴门尼德意义上的"一";的差异性,也不是一种矛盾或互补,而是实存之中不可被克服的双重性或多数性(p78)。(2)女性的特征在于躲避自我的权能和把握,躲避意识的光,列维纳斯称之为"羞耻";(la pudeur),而"他异性就实现在女性之中";"女性的超越在于向别处撤退";(p79-81)。(3)与他人的面对面关系实现在爱欲之中,"爱欲关系给我们提供了典范";(p64)。在列维纳斯探究主体超越自我之外的可能性时,他意识到主体的超越可能会产生两种危险,一种是他者的他异性被自我吞噬,另一种是自我消解在他者之中。列维纳斯想要寻求一种两全的方案,即自我既真正地超越到自身之外,与他者建立关系,同时自我的主体性和他者的他异性又都能被保留(p65)。在爱欲中,他人(女性)一方面逃避自我权能的把控,另一方面,他人借此也保全了自我,所以爱欲成为与他人的关系的代表(p81)。(4)然而爱欲并不是整个辩证过程的终点,而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这个环节通向生育(la fécondité)。通过生育,
与他者的关系圆满地实现在父子关系之中,实存本身所蕴含的多数性和超越性也在其中实现出来(p85-86)。
爱欲理论的巨变发生在第三时期。《总体与无限》相比第二时期而言,有着以下变动:(1)方法的改变。《总体与无限》抛弃了把辩证法作为方法的表述(尽管实际上辩证法在此并没有被抛弃),而是把现象学的方法确立为所采用的方法(前言p9)。这里的意向分析并不着眼于意向相关项与意向作用的相即,而是关注意向性本身的未经反思的前提条件,即一种赋义的境域,这种境域溢出意向性(前言p9-10)。(2)《总体与无限》对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的描述、自我内在性的建立、他人的自身展现以及爱欲和生育等问题的论述比第二时期更为细化,同时增加了新的内容,包括:涵盖了所提及的所有问题的意向分析和伦理学内涵;对家政的论述;语言的地位和作用;对爱欲和生育的现象学描述等等。(3)伦理学的侧重。在第二时期以辩证发生存在论视角的描述被伦理学化了,各个描述层面的伦理学意涵涉及多个重要伦理学问题,以试图确立伦理学为第一哲学(p297)。总的来说,列维纳斯在《总体与无限》中用现象学的方法对自我、他人和自我与他人的面对
面关系做出描述,试图表明面对面关系是一种在伦理学上善的关系,在现象学上本源的关系,在形而上学上优先的关系,并对传统西方哲学的总体化倾向在主体性问题上的困难进行反思和批判。
至于爱欲问题,从内容上看,《总体与无限》与第二时期有一致性。爱欲仍然以不可满足的欲望为特征,"女性";仍然指称爱欲关系中的他人,女性特征仍是羞耻和裸露,爱欲也仍指向生育、亲子关系和兄弟关系(博爱),生育也构成必死的自我对于死亡和唯我论的超越,从而通向无限。但在《总体与无限》中,爱欲不再作为面对面关系的典范,而是与面对面截然不同的一种关系:"超越的形而上学事件对他人的欢迎、好客欲望与语言并不作为爱实现出来。";(p244)并且,爱欲关系以面对面的关系为前提(p253)。爱欲与面对面变成了性质上和地位上都相互区分的两种关系:面对面关系以自我的同一化倾向和对他者的欲望以及他者对自我的绝对超越和绝对分离为特征,是一种实为话语关联的伦理关系。在其中,他人的他异性得以保留和展现,而自我则具有承认和回应他人的责任(p47-52)。而爱欲的最大特征在于其歧义性(两可性),它处于内在与超越的界线之上,它既未及面对
女卫生间
面又超越了面对面(p244)。之所以未及面对面,是因为爱欲中自我与他人的关联仍然涉及自我的享受即需要的满足,这使得爱欲可以被还原为内在性(p244-245)。而在面对面关系中,自我对他人的形而上学欲望是一种面向他异性的欲望,而不是自我的需要。爱欲之所以超逾面对面,是因为爱欲不但指向他人的面容,更是透过他人的面容指向那"尚未存在者";(p245,247),即一个新的生命(孩子)(p265)。尽管爱欲有其特殊性,但面对面关系在现象学、伦理学和形而上学上是优先的。
随着爱欲与面对面的分离,"女性";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很大变化,女性不再代表着与纯粹的外在性的关联,而更多是面容在内在性之中的被"亵渎";(p251)。亵渎所带来的是女性的降格,女性不再是一个人格性的存在者,而是"处于非存在的边缘";(p249),是"非人格的和非表达的";(p255),并且具有肉体性和动物性(p254-255)。另一方面,女性却"超逾面容";(p251)。女性超逾面容,是因为爱欲本身就是一种超逾面容的关系,因为爱欲指向那"有待生出者";,即孩子(p255-258)。生育所产生兄弟关系成为面对面关系的典范,在其中,自我对他者负有不可替代的侍奉责任(p274)。由此可见,在第三时期,爱欲理论的中
心位置让给了面对面的伦理学。
而在第四时期及以后,列维纳斯的着作已经鲜有提及爱欲。在第四时期的主要着作《别于存在》与第三时期相比展现出以下新特点:(1)现象学方法的深化。《别于存在》的意向分析更为细致,这些分析一方面用于阐明多个重要的区分,拉开与胡塞尔现象学的距离,另一方面,用于阐明他者现象在自我主体性内部的展现,以及存在层面的自我与存在之外的层面的关联。(2)伦理学优先性的巩固。列维纳斯运用现象学的方法试图建立一种以超越存在论为目的的存在论,来证成自我与他人的伦理关系的优先性,以证成伦理学的优先性。此举的关键在于对责任的论述。自我对他人所负有的伦理责任基于主体的本源的被动性,在这种被动性中,自我成为"人质";(otage),因为对他人的责任先于自我的本质与自由而被赋予自我(p145)。这种责任对我而言是一种纠缠(obssion),无法摆脱(p146),它表明了自我之中的他异性。至于爱欲,列维纳斯只在一个脚注提道:"在爱欲的他异性之下,是一人为他人"的他异性:责任先于爱欲。";(p113)这种在先性源于责任相对于所有的意向性和所有的认知的在先性(p26)。在第四时期之后,责任的在先性也得到保持。
例如在《哲学,正义和爱》(Philosophie,justice et amour)之中,列维纳斯讨论了爱、爱欲和圣爱的关系。他认为"爱";是一个混杂的概念(p8,14),爱欲只是它所包含的一种关系。爱欲和圣爱的区别是(p15-16):"将爱欲描绘为一种变成享受的爱,而对于圣爱,我却有一种从对他人的责任出发的庄严异象。";(p16)但圣爱与爱欲都以面对面的关系为前提(p12)。姑娘果树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前期,爱欲关系被列维纳斯视为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的典范,一种理想的超越关系,而在后期,伦理关系取代爱欲成为典范,并且成为爱欲的前提。但是,列维纳斯却并未对这个重要的理论决定给出理由。本文将在下一部分试图对这种转变的理由做出分析。
二、列维纳斯爱欲观转变的原因
弗洛伊德三大理论
列维纳斯爱欲观的转变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按重要性递增的顺序,从三方面进行探究。
(一)论战的需要
虽然列维纳斯的着作中很少有直接引文,但我们还是能从中看到列维纳斯所置身的不同论战语境。在爱欲的问题上,列维纳斯的对手有柏拉图、巴门尼德、胡塞尔、海德格尔、马丁-布伯以及以波伏娃为代表的女性主义者等。前期列维纳斯强调的是性别差异所代表的一种不能与自我化归为一的他异性,以及基于其上的人类实存本身的多数性,所以列维纳斯把爱欲确立为自我与他人关系的典范同时,也批评以下观点:巴门尼德把存在视为"一";;柏拉图所说的爱欲是关系双方在理念之中的融合,使"多";从属于"一";;胡塞尔的他人理论以意向性的构造为基础;海德格尔所说的"与他人共在";是一种通过中介(即世界)而建立的关系;马丁-布伯的"我你";关系中蕴含着相互性和可互换性。前期列维纳斯提
出的女性概念受到了波伏娃的批评,她认为列维纳斯的阐述表现出一种粗鲁轻率的性别歧视,这一点也得到许多女性主义者的认同【2】(p2)。这或许是列维纳斯"降格";爱欲理论的一个原因。后期的列维纳斯不再提性别差异,也不把爱欲关系视为自我与他人之间的本源关系,但他并没有完全放弃对女性概念的阐述,后来又提出了母性概念,然而二者都指向生育,指向父子关系的形成。爱欲一方面以更为本源的伦理关系为前提,另一方面又要被父子关系所超越。所以Sanford认为,列维纳斯针对女性主义的批评而做出了一些理论调整,但列维纳斯仍然没有抛弃男性主义视角,他对女性的论述对于女性主义而言其实并没有可取之处【2】(p4)。此外,列维纳斯有意与当时的弗洛伊德主义拉开距离,这或许是列维纳斯降格爱欲的又一个动机。弗洛伊德主义把爱欲和圣爱混同,认为圣爱是从爱欲衍生而来,但后期列维纳斯坚决反对这一点(p16)。
(二)现象学方法的运用
列维纳斯早期运用的是辩证法,它是"一种人类主体的存在论的发生学,一种结构性的建造过程,它包括若干彼此分明的必要环节:非人称的实存或有"(il y a),实存者对实存的附着,格淀,受苦,他者,死亡以及时间";(p9)。在这种辩证法之中,爱欲虽然作为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的典范,但并非是生成的终点环节,而是通向生育,因为父子关系被视为实存的多数性的实现方式。而后期列维纳斯采用的是现象学方法,但列维纳斯并未抛弃辩证法的理论成果,在后期被保留的爱欲观内容中,我们还是能明显看到一种辩证的生成论。现象学方法的采用是在认识论上证成这些成果的一种尝试。列维纳斯借助意向分析探索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所没有触及的层面,探索他人现象在自我的主体性内部得以自身展现的可能性。如果这个层面确实比胡塞尔和海德格尔所说的更为本源,列维纳斯就必须对它进行现象学的澄清。所以,尽管列维纳斯总的问题意识没有变,但现象学方法的运用促使列维纳斯对问题的回答做出调整。例如,出于对实现某种现象学还原的考虑使得列维纳斯必须突出一个主体间性模型并把它放在第一本源的位置。在面对面与爱欲之间,列维纳斯选择了突出前者,而降格了后者。值得注意的是,列维纳斯没有放弃辩证生存论的根本原因在于列维纳斯对两种方法的运用都具有同一个目的,就是从存在论上说明自我主体性最根源处已经包含了一种无法被自我的同一性性所消解的他异性,主体性的实存的最深
处已经包含了一种无法被还原为"一";的多数性。列维纳斯后期对现象学的侧重实际上是对其存在论观点的深化和巩固。
(三)建立伦理学的优先性
列维纳斯想要建立的伦理学是一种超越了存在论视域的伦理学。这种伦理学不会使自我或者他人的主体性在一个总体中被消解,而是基于自我与他人的本源的、直接的关系。列维纳斯称这种伦理学为"第一哲学";,这是列维纳斯的标志性命题,这与他对"善超出存在";的始终坚持是相一致的。Didier Franck认为,列维纳斯对"第一哲学";的说法并非是始终如一的,列维纳斯先是在《总体与无限》开头称存在论为"第一哲学";"强力哲学";,然后在此书结尾称"道德并不是哲学的一个分支,而是第一哲学";,再在《别于存在》中说"首要之首要,就是当下的在场";,以及"最终或首要意义的理念本身就是存在论的";,直到1982年在《伦理与无限》(?thique and Infinité)中明确提出"第一哲学是一种伦理学";(p44-45)。
然而,这显然是Franck的误读,因为如果联系列维纳斯这些表达的上下文,我们会看到那些把存在论作为第一哲学或者首要理念的表达都是列维纳斯的靶子,把道德和伦理作为第一哲学的表达才是列维纳斯自己的观点。Steven Crowell恰当地把握住"伦理学是第一哲学";的意涵,他认为这一命题要在"伦理学是一种光学";3(L"éthique est une optique)这句话中得到理解:"说伦理学是第一哲学就是说伦理学是一种光学"。这意味着我对我的人类同胞的伦理回应是透视镜,所有其他哲学问题都必须通过这个透视镜来提出。";(p564)"因为它是所有对象化思维"的条件,包括在传统存在论中发现的那种思维,所以对于这种被遗忘"的体验要求对存在论与伦理学之间的传统奠基关系进行翻转。";(p566)Crowell在此强调的是,列维纳斯是通过现象学的方法来证成这个命题的,而这个方法的关键在于对他人以及自我对他人的责任做出现象学的阐明,来证明这个层面先于存在论并使存在论得以可能。列维纳斯始终坚持伦理学的第一性,这是毋庸置疑的;只是他在起初认为爱欲与伦理学是高度一致的,到后期却把爱欲与伦理关系区分开,把伦理关系描述成其实质为话语和责任的面对面关系,并把爱欲排除出首要性的位置之外。
而我们要探究的是,列维纳斯为何视爱欲关系不如伦理关系。Katz认为:爱欲所不如伦理关系的地方在于爱与当下的关系,我们当下渴望爱,也渴望当下得到爱,并且爱要求回报;而伦理关系则要求我们不求回报地回应他者(p127)。但Sanford的解释相比而言更合理:"列维纳斯的爱欲现象学以及生育的概念明显借鉴了柏拉图在《会饮篇》和《斐多篇》中对于爱的两段讨论";,二人理论的亲缘性表现在"感觉之物或物质之物升华到哲学精神领域";,"母性物质之物对父性精神之物的服从,男性对女性的一种超越";,在列维纳斯处具体而言就是"爱欲现象学对爱的形而上学的服从";【2】(p5)。爱欲关系具有质料性,而质料性严格地从属于内在性。爱欲是对超越者的享受(p245)。对他人的享受涉及把人格性的超越者消化为非人格性的元素,来满足自我的需要,但人格性的超越者的绝对他异性总是不可完全被消化的。所以在对他人的享受中,由于爱所固有的内在性和质料性的维度,他人的他异性并没有得到完全的纯粹的展现,这种展现只能发生在面对面关系之中。因此对列维纳斯而言,突出面对面关系更有利于建立伦理学的优先性。
另外,对他人的责任更为优先,是出于对正义(justice)的考虑。列维纳斯认为,正义
的关系是一种包含了第三者(le tiers)的关系,第三者是公平性的条件(p133)。而在爱欲中,爱者与被爱者所组成的是一个二人私密小社会,它抗拒普遍化,排除第三者(p256)。所以爱欲关系不是一种正义的关系。再者,"正义是对他人之优先性的承认,对他人之支配性的承认";(p47)。面对面关系的实质是语言,它并不"把他者作为被表象者和被思考者来祈求";,"恰恰维持着它所向之言说的他者";,在语言关联中,他者对我保持超越,我承认他人的优先性并欢迎他人(p48-52)。面容的表达是一种主体凭其自身的申辩,而爱欲中的女性的无所表示则是对申辩的放弃,以一种温柔的姿态来面对暴力(p242)。所以,虽然爱欲关系以面对面关系为前提,但是爱欲的所谓亵渎某程度上意味着对正义的损害。爱欲这种不正义的关系需要被生育所超越,生育所带来的父子关系继而兄弟关系使得一种具有社会性和伦理性的关系被实现(p274)。
三、爱欲观转变产生的困难
列维纳斯爱欲理论的转变出于多方面原因,这种转变对突出列维纳斯"伦理学是第一哲学";的主张有一定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多方面的困难。
第一个困难在于,在转变以后,爱欲的地位变得相当尴尬。根据列维纳斯的文本,我们很难对爱欲的地位形成一种自洽的看法。一方面,爱欲以面对面为前提,因此在现象学和存在论的意义上,爱欲是第二性的;另一方面,爱欲又是生育的条件,爱欲之中的他者沦为一种女性状态即非人格的状态,但一个新的人格主体性(孩子)的生成,却是以这种状态为条件的。所以在生成上,爱欲就具有了优先性。但这只是相对的优先,因为虽然列维纳斯把生育后的父子关系的形成视为多数性生成的完成状态,但是整个辩证过程并不在此终止,而是要进行下一个循环,或是父亲再生出儿子(这样就生成了兄弟关系,或说博爱),或是儿子生出他自己的儿子,循环往复以至于无限。既是这样一个过程,那严格来说,没有哪一个环节是绝对在先的。面对面关系的优先性与爱欲关系的优先性之间的张力在《总体与无限》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虽然《总体与无限》的表达并不是最终确定(p133),但此后列维纳斯强调伦理的优先性并避免谈论爱欲的做法也并没有解决这个困难,
而只是弃之不顾而已。
第二个困难在于,列维纳斯的爱欲观的转变凸显了现象学方法与辩证法在其论述中的不相容。面对面关系在现象学层面的优先性与爱欲在辩证生成上的相对在先性之间的张力很大程度上就是运用不同方法所得的成果之间没能很好地协调所造成的。列维纳斯运用辩证法来构建一种生成的存在论,其目的在于阐明主体性的实存是本源地多数的,而这一点并不通过面对死亡而得到展现,而是通过对死亡的克服即爱欲所通向的生育(p18)。在生育之中,主体在与他人的关系之中超出了自身的孤独性和有限性而实现了多数性与无限性。从性别差异,到爱欲关系,到生育,整个生成的图景似乎预设了他人的实有性,尽管这种生成的描述并非是经验性的。而现象学的方法则把自我作为出发点,通过意向分析来探讨他人现象自身展开的可能性,阐明面对面关系是怎样的一种交互主体模式。列维纳斯在后期集中到对他人的责任的原初性这个问题上,对他人的责任先于自我的意向性而扎根在自我主体性的最深处,它与性别差异对于他人的实有的预设不一样,而是虚化为一种最为源初的意义或目的("为着他人";,pour autrui)层面上的"受命";(ordonné)(p14)深入到感
触(affectivité)层面的无法摆脱的"纠缠";,"被拣选";来侍奉,在能够用自由去领受以先就已经被颁布了诫命这种虚化构成了对存在论的超出。虽然辩证法向现象学方法的变换在认识论上前进了一步,但是这两种方法所得出来的优先者是不一样的,对这两种方法的成果的保留造成一种不自洽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辩证法与现象学方法本质上必不能相容,这只是在列维纳斯的论述内部的不自洽性。
第三个困难在于,爱欲观的转变旨在建立伦理学的优先性,但是"伦理学是第一哲学";这个命题的证成仍然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上文提到,列维纳斯是通过现象学的方法对他人以及自我对他人的责任做出阐明,来表明这个层面先于存在论并使存在论得以可能。Franck对此提出的质疑是,列维纳斯对于伦理学和存在论的奠基关系的翻转是否是成功的:"第一哲学变成了伦理学以后,是否会因此允许自己转而反对它所出自的存在论呢?无疑,鉴于上文所提到的,伦理学是第一哲学所根据的命题的确意味着一种翻转,因为它将一个按照存在论的秩序而言一直是附属性学科放到一个统治性的位置。但这种翻转的成果是有限的,因为对于存在论等级的变更并不对等级本身所固有的存在论提出质疑:这种等
级本身所固有的存在论,就是存在与本原(archè)的同一";(p45)。换言之,列维纳斯对伦理学的优先性的证成实际上以存在论的等级逻辑为前提,因此列维纳斯的翻转其实并不彻底(之前提到的Franck的误读也意在表明列维纳斯的伦理学与存在论之间的纠缠)。Franck的质疑有确切根据,因为列维纳斯这种从存在论出发来超越存在论的进路的确会招来这样的质疑。但问题在于,Franck把列维纳斯的伦理学超越存在论的逻辑解读为纯粹的奠基逻辑,即胡塞尔在《逻辑研究》所规定的存在论的奠基逻辑,它针对存在的在先顺序问题。但在列维纳斯处,伦理学对存在论的超越并不基于存在论奠基逻辑,因为前者针对的是存在的正当性问题。基于这两套不同的逻辑,就产生了不同的还原和不同的形而上学生成论。通过伦理学的光学,才能"看";到对他人的责任相对于其他所有现象的本源性,这种本源性更多意味着伦理学对于存在正当性的最终证成,这种最终性构成了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的第一性。
所以,对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这个命题而言,致命的不是Franck的质疑,而是这种可能性,即伦理学并不是对存在的正当性的最终证成,因为这意味着伦理学会失去第一哲学
的资格。在现象学上,这种可能性表现为,当我们用伦理学的透视镜去"看";面容以及对他人的责任的时候,我们也发现了更深的一条界线,是需要用其他的透视镜去跨越的。这种可能性在列维纳斯在后期对于上帝的讨论中已经初露端倪,列维纳斯称他人的面容为"上帝的痕迹";,上帝的话语铭刻在他人的面容之中,在他人之中有上帝真实的在场(p12-13),并称上帝的他异性先于他人的他异性,回应上帝的爱是自我转向他者的原因(p114-115)。透过伦理学的光学,列维纳斯已经"看";到了比面容和责任更为源初的环节,即上帝。但当伦理学不能穷尽上帝以及启示现象的时候,伦理学将丧失第一哲学的资格。
四、解决困难的可能性
列维纳斯爱欲观转变所带来的困难使我们不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既然降格爱欲这个举动是一个如此成问题的理论选择,列维纳斯是否能够通过对这个举动的"逆操作";,即保持爱欲的优先性并使伦理学服从于爱欲,来避免以上所述的种种困难?但是,这样一来,
列维纳斯就要放弃"伦理学是第一哲学";这个标志性命题,他就不能用在犹太教获得的灵感来克服传统存在论,并把他人问题乃至上帝问题提升到首要的地位。在列维纳斯处,爱欲和伦理学之间的不相容性,在更准确的意义上,是柏拉图式的爱欲与犹太教式的伦理学之间不相容性:前者最终还原到自我主义,后者则把他人升至高于自我的地位,他人是不可被还原的。这种不相容性在我们看来是无法解决的,因为二者对于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的规定以及背后的神学意涵好比是两个彼此相距却有各自的向心引力的磁极,它们无法吸收彼此,却竞争着成为整个引力场的中心。在这种情况下列维纳斯的调和尝试必然会是有问题的,无论是使爱欲服从于伦理学,还是使伦理学服从于爱欲,这种不相容性都会拉扯整个理论结构。
在此有人可能会提出反驳:让吕克-马里翁的爱欲理论难道不是刚才所提的"逆操作";的一个成功例子吗?我们在导言中提到,列维纳斯爱欲理论的转变影响了其后来者的问题意识,马里翁就是其中的深受影响者。尽管马里翁的研究横跨笛卡尔研究、神学研究和现象学研究三个领域,但在各个领域中,爱的问题一直处于其思考的中心,并且他对爱的问题
的思考很大程度上是从对列维纳斯的伦理学的批评出发的。在他的《情爱现象学》中,爱和伦理学之间的优先性顺序与在列维纳斯处相比是颠倒过来的,即在马里翁处,爱是第一位的,伦理学只是作为其中一个环节。所以粗看之下,马里翁的爱的理论似乎构成了对列维纳斯的爱欲降格的"逆操作";。但如果我们细察之,我们就会发现前者并非是后者的简单颠倒。
首先要说明的是,马里翁不认为爱相对于伦理学的优先性的建立是出于自己对列维纳斯的理论的原创性反驳,而是出于列维纳斯自己后期的思考对前期思考的修正。但是我们并不同意这种看法。马里翁认为,列维纳斯谈到过三种爱,前两种爱分别是"伦理的爱";和"爱欲的爱";,前者不涉及情欲,而是在面容的命令中实现,后者虽然是超逾面容的,却返回到自我,是自私的爱(p303)。第三种爱则是列维纳斯在《哲学,正义和爱》中谈到的圣爱,马里翁认为这种爱是与正义相关的爱,而正义超逾了(au delàde)伦理学。因此,他把列维纳斯在此对爱的阐述视为爱的优先性对伦理的优先性的取代,这是列维纳斯自己对其早期立场的修正(p306)。我们在上文提到,列维纳斯在这篇访谈中谈及爱、爱欲和圣
爱,无论是基于享受的爱欲还是与正义相关的圣爱,都以面对面的伦理关系为基础,并且圣爱与爱欲相比是更加从对他人的责任出发的。而爱,则是一个含混的概念,其中包含了但不限于前面两种爱。所以从列维纳斯这次访谈本身,我们既读不出马里翁所清楚区分的"伦理的爱";"爱欲的爱";和"圣爱";这三个层次,也读不出正义对伦理学的超逾以及随之而来的爱相对于伦理学的优先性。所以,这种优先性的建立与其说是列维纳斯自己的意思,不如说是马里翁带着自己的论旨的导向性解读。列维纳斯与其说"修正";了其早期立场,不如说是对其做了简短的补充。
即便如此,这也并不妨碍马里翁从中抓住一个关键的问题,并且恰恰是因为马里翁在这个关键问题上的突破,才使得马里翁对爱的优先性的建立与对列维纳斯的理论的简单颠倒区分开来。这个关键的问题就是爱的概念的问题。马里翁在《情爱现象学》中,试图建立起爱的概念的统一性和至上性,即试图把爱欲、友爱、圣爱等历来被视为具有不同本质的爱都归到同一个爱的概念之下,并且这个爱的概念所指向的爱的现象是最为本源的现象。这种统一性和至上性是通过阐述爱的现象学还原而建立起来的,这种爱的现象学还原
被马里翁视为比认识论还原和存在论还原更为根本的还原。不同类型的爱被视为同一个现象学还原的不同阶段或不同样式,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就是非自我主义的、去中心化的。其中,圣爱是爱的现象学还原所揭示的最为源初的爱,它既是其他爱所通向的目的或终点,也是其他爱的真正的源头(p407-408)。爱的现象学还原,马里翁所用的术语是la réductionérotique,直译应是"爱欲的还原";,因为éros/érotique本是爱欲之义。但在《情爱现象学》中,éros/érotique含义已经超出了爱欲的范围,因为这里的还原涵盖了不同类型的爱(因此此书中译者黄作将其音译为"爱洛斯还原";,以避免过于狭隘的误解)。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马里翁处,爱欲的内涵与在列维纳斯处有着明显的区别,后者本质上是一种自我中心的、享受的爱,它与圣爱的关系毋宁是相对立的,而前者因为爱的概念的统一性与圣爱的关系毋宁是更为一致的,它们都是去中心化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把马里翁的理论视为对列维纳斯的理论的单纯颠倒。列维纳斯所面对的柏拉图式的爱欲与犹太教式的伦理学之间不相容性在马里翁处被消解了,因为马里翁将爱规定为去中心化的、非自我主义的,这使得爱与伦理学之间具有一致性,使伦理
学得以作为通向爱的一个环节而被吸收进爱的现象学还原之中。我们可以说,通过对爱的概念的改造,马里翁避免了在列维纳斯处出现的困难,然而在马里翁处,爱才是首要的,伦理学不是。
反观列维纳斯,如果他不对爱的规定进行改造,那么他始终都会面对爱欲与伦理学之间的撕扯性张力,即便他放弃了伦理学的优先性,这种张力也不会随之解决。不得不提的是,在最后,列维纳斯对其之前的立场有所松动,但这种松动是口头的,并没有以文本的方式得到阐述。在一场访谈之中,马里翁建议列维纳斯用"爱";这个词替换"伦理学";这个术语,列维纳斯表示同意,并感谢马里翁在这个问题上给他的影响(p307)(即便如此,马里翁对《哲学,正义和爱》的解读仍然是一种过度阐释)。假设列维纳斯能继续着述,我们不排除其重新调整之前的理论并解决这个困难的可能。
五、结语
列维纳斯的爱欲观的转变是他探索自我与他人的关联如何解决自我的孤独实存的困境这个问题的过程。对列维纳斯爱欲观的转变的探究,是理解列维纳斯思想的变迁和内在困难的重要角度。在早期他试图改造柏拉图爱欲理论,以其作为自我与他人的理想模型,来服务于"善高于存在";的原则;在中后期他却将理想模型替换为富有犹太教色彩的、以诫命和责任为中心的关系模型,并试图将之前的爱欲理论降格为第二性的部分整合到新的模型之中。通过我们之前的阐述,我们已经看到,爱欲理论在地位上的变化基于多方面的因素,也引起了多方面的理论困难,这些困难是结构性的,在造成撕裂性的张力同时也不能使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的地位得到有效的证成。
尽管存在诸多困难,列维纳斯的伦理学仍是克服传统存在论的卓越尝试,它打开了他人问题和上帝问题的新的研究空间。列维纳斯所开辟出来的问题领域仍深刻影响着那些与其有密切交流的后来者(如雅克-德里达、米歇尔-亨利以及我们上文提到的马里翁等),
这些后来者在这个领域中的发展主导着当今法国现象学乃至法国哲学的走向。
本文旨在对列维纳斯的爱欲观的转变做出一种比较全面的考察。但有一个问题仍然有待探究:伦理关系和爱的关系,究竟哪种才是自我与他者之间的源初关系,使得自我能够真正超越出其自身之外,与他人乃至上帝建立关联?这个问题的背后是犹太教神学与基督教神学的角力。在现象学的领域之中,角力的胜负要通过"回到事情本身";即回到最本源的现象而得出来。在列维纳斯处和马里翁处,我们都看到对最终的超越者上帝的指向。或许这个问题的答案,要基于对启示的现象学阐明才能最终给出,这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Claire Katz.Lévinas Between Agape and Eros.Symposium.Volume 11,Issue 2,Fall 2007.
【2】 Stella Sanfordhe Metaphysics of Love:Gender and Transcendence in Lévinas.London:The Athlone Press,2000.
Cristian Ciocanhe Problem of Embodiment in the Early Writings of Emmanuel Lévinas//Lévinas Studies.4,1,Jan.2009.
E-列维纳斯.从实存到实存者.吴蕙仪,译;王恒,校.江苏教育出版,2006.
Emmanuel Lévinas.Le temps et l"autre.9èmeéd.Paris:Pres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2004.
性感诱惑 E-列维纳斯.总体与无限.朱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Emmanuel Lévinas.Autrement qu"être ou audelàde l"esnce.La Haye:Martinus Nijhoff,1974.
Didier Franckhe Defection of Phenomenologyranslated by Noah Moss Brender//Lévinas Studies.4,1,Jan.2009.
Emmanuel Lévinas.Philosophie, justice et amour:Entretien avec Emmanuel Lévinas.
Emmanuel Lévinas,No.80/81(8/9),Ao?t-Sept 1983.
Crowell,Steven.Why is Ethics First Philosophy? Levinas in Phenomenological Context.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Sep.2015,Vol.23 Issue 3.
Claire Katz."For Love is as Strong as Death";:Taking Another Look at Lévinas on Love//Philosophy Today; 2001; 45,Rearch Library.
Emmanuel Lévinas.De Dieu qui vientàl"idée.Paris:Librairie Philosophique J.Vrin,2eédition augmentée.
J.-L.Marion.D"autruiàl"individu//Emmanuel Lévinas,Positivitéet Transcendance.Suivi de Lévinas et la phénoménologie,sous la direction de J.-L.Marion.Vend?me:Pres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2000.
回抱 马里翁.情爱现象学.黄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注释
1吴蕙仪所译的中文版将书名译为《从存在到存在者》。本文为了便于区分être、étant、existence和existentistent四个术语,将其分别译为"存在"";存在者"";实存";和"实存者";。
电饭锅蒸馒头 2"(L")hyposta";一词在吴蕙仪所译的《从存在到存在者》中被翻译为"实显";,本文改译为"格淀";,出于以下两个理由。第一,"格淀";的译法更能表现出这个术语的原意和在列维纳斯处的理论内涵。Hypos-ta(英文hypostasis)这个词源于希腊文?π?στασι?,其与列维纳斯的理论相关的词义有以下三层:1)本质、实在;2)三位一体的位格,尤其指基督的位格;3)沉淀、沉渣。在列维纳斯的理论中,hypos-ta指的是主体的实存状况,即主体将无人称的匿名实存(il y a)占据为自己的实存,从而一方面匿名的实存不再匿名,而是具有人称(位格),另一方面,主体也通过一种自身聚拢而被固着(沉淀)在其实存之中。虽然列维纳斯表明hyposta这个术语的采用是为了表示"实词的出现";(E-列维纳斯:《从实存到实存者》,吴蕙仪译,王恒校,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00页),并且这也很可能是它被翻译为"实显";的根据,但是所谓的实词的出现,实际上是存在的"去匿名化";,实存变成了实存者的实存,即有位格的实存(同上,第100至101页)。
所以"格淀";的译法更能表现列维纳斯在这里的意思。第二,"实显";的译法容易带来一种术语的混淆,因为在李幼蒸所译的《纯粹现象学通论》中,胡塞尔的一个术语"Aktuell";被译为"实显(的)";(倪梁康翻译为"现时的";),所以如果l"hyposta翻译为"实显";,可能会引起混淆,因为这两个术语尽管存在某种联系(因为列维纳斯用l"hyposta来规定时间的当下(prént)),但是这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术语,应当在译法上作出区别。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把l"hyposta译为"格淀";更为妥当。
3E-列维纳斯:《总体与无限》,朱刚,译,前言第4至5页,译文有改动。原译文为"伦理是一种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