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SI TS 102 221 V8.0.0 (2008-08)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Smart Cards;
UICC-Terminal interface;
Physical and logical characteristics
(Relea 8)
ETSI TS 102 221标准
文档结构说明
封面
ETSI的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 重要声明等
文档目录
知识产权声明三大惨案
前言
文档简介
1范围
2参考文献
2.1引用标准
2.2参考文献
3定义/符号/缩写/编码约定
3.1定义
3.2符号
3.3缩写
3.4编码约定
4物理特性
4.1 ID-1 UICC
4.2 Plug-in UICC
4.3 Mini-UICC
4.4卡片操作和存储的环境条件
小农经济出现时间
4.4.1 UICC特定的环境条件
4.4.1.1 UICC特定的环境条件-温度范围
4.4.1.2 高湿度条件
4.5接口
4.5.1接口的规定
4.5.1.1 终端
4.5.1.2 UICC
4.5.2接口的激活和失活
4.5.2.1 本文档指定的接口
4.5.2.2 可选接口
4.5.3不活动的接口
4.5.4接口压力
5 UICC和终端之间接口的电气规格说明
5.1类型A操作条件
5.1.1供电电压Vcc(接口C1)
5.1.2复位RST(接口C2)
5.1.3编程电压Vpp(接口C6)
5.1.4时钟CLK(接口C3)
5.1.5输入/输出(接口C7)
5.2类型B操作条件
5.2.1供电电压Vcc(接口C1)
5.2.2复位RST(接口C2)
5.2.3时钟CLK(接口C3)
5.2.4输入/输出(接口C7)
5.3类型C操作条件
安胃疡胶囊5.3.1供电电压Vcc(接口C1)
5.3.2复位RST(接口C2)
5.3.3时钟CLK(接口C3)
5.3.4输入/输出(接口C7)
6初始化通信建立过程
6.1 UICC激活和去活
6.2 供电电压开关转换婴儿前囟门
6.2.1 供电电压等级
6.2.2 复位应答过程中UICC的能量功耗
6.2.3 应用相关的电气参数
6.3 复位应答的内容
6.3.1 历史字节的编码
6.3.2 速率增强机制
6.3.3 全局接口字节
6.4 PPS过程
6.5 复位过程
6.5.1 冷复位
6.5.2 热复位
6.5.3 对复位的反应
6.6 时钟停止模式
华为和荣耀的关系6.7 位/字符持续时间和采样周期
6.8 错误处理
6.9 兼容性说明
7传输协议
新年送礼
7.1 物理层
7.2 数据链路层
7.2.1 字符帧
7.2.1.1 I/O线上低阻抗行为
7.2.2 T=0传输协议
7.2.2.1 T=0协议下字符间隔和特定选项
7.2.2.2 命令头
盐焗蛋的做法7.2.2.3 命令处理
7.2.2.3.1 流程字节
7.2.2.3.2 状态字节
7.2.2.4 错误检测和校正
二年级好句
7.2.3 T=1传输协议
7.2.3.1 T=1协议下块儿间隔和特定选项
7.2.3.1.1 信息域大小
7.2.3.1.2 字符等待整数
7.2.3.1.3 字符等待时间
7.2.3.1.4 块儿等待时间
7.2.3.1.5 块儿保护时间
7.2.3.1.6 等待时间扩展
7.2.3.1.7 错误检测码
7.2.3.2 块儿帧结构
7.2.3.2.1 帧开头区域
7.2.3.2.2 帧结尾区域
7.2.3.2.3 块符号
7.2.3.3 无差错操作
7.2.3.4 T=1协议的错误处理
7.2.3.4.1 协议初始化
7.2.3.4.2 块儿依赖错误
7.2.3.5 链接
7.2.3.5.1 链接的规则
7.3 传输层
7.3.1 T=0协议下APDU的传输
7.3.1.1 APDU向TPDU的映射
7.3.1.1.1 例1
7.3.1.1.2 例2
7.3.1.1.3 例3
7.3.1.1.4 例4
7.3.1.1.5 流程字节’61XX’和’6CXX’的使用
7.3.2 T=1协议下APDU的传输
7.3.2.1 例1
7.3.2.2 例2
7.3.2.3 例3
7.3.2.4 例4
7.4 应用层
7.4.1 APDU的交换
7.4.2 CAT(卡应用工具包)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