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历史文化与对外旅游翻译_谈大理旅游资料的英译
沙果树图片民族历史文化与对外旅游翻译
———谈大理旅游资料的英译
卜绍先通辽信息港招聘求职
(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云南大理,671000)
【摘 要】 本文针对中英语言在表达上存在的差异,结合大理旅游资料英译的具体实例,论述了如何准确把握旅游资料中蕴涵的民族历史文化信息,并在此前提下就英译过程中如何选词、使用种种翻
宝宝流鼻涕译技巧、补足信息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文章同时就地方旅游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
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民族历史文化 旅游资料 文化差异 翻译
【中图分类号】 G0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9748(2000)04-0072-04
H istory and Culture of Minority Vs Tourism T ranslation for Publicity
Abstract:In view of the differences in expression between Chine and English,this article discuss,through exam ples in Chine-En2 glish translation of Dali’s tourist materials,how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n formation im plied in tourist materi2 als and thereby to choo the right w ords,u different translation techniques and bring out the im plied in formation in English ver2 sion.I t als o rais s ome views on the problems prent in tourism-related translation of the local area.
key w ords:history and culture of minorities;tourist materials;cultural differences;translation
随着大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些年来在引入外资和先进技术的同时,也迎来了大批观光览胜的海外游客。如何向游客宣传推介旅游项目,也就成了旅游战略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大理地
区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美不胜收。如何处理旅游资料英译中地方民族的历史文化等因素,既是一件艰难的工作,也是开展涉外旅游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因为中英语言的差异,尤其是两门语言所属文化的差异,必然要反映到旅游资料的翻译中。要准确地传达旅游资料中地方民族的历史文化等信息,让国外宾客了解大理旅游景观的文化底蕴,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旅游观光,就必须在处理文献资料英译转化的过程中,根据民族历史文化背景正确地理解原文含义,从而选择恰如其分的表达方式,否则,就谈不上忠实、准确地理解原文句子的意思和通顺、流畅的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所以,正确理解和选择词义是保证译文质量的首要条件。笔者近年来接触到一些大理旅游资料的英译,现就英译过程中词义的理解、选择、语句的处理以及种种翻译方法等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从政治的角度确定词义
本主崇拜是大理白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它植根于民族意识和村民生活中。凡是白族聚居的村庄都设有本主庙,供奉由村民选定的本主神,意在保佑全村风调雨顺、安康吉祥。村民在选定本主神中,贯穿着爱国爱家、献身为民、勤劳智慧、勇于进取等价值观念,是白族人民崇尚真善美的民族精神的直接体现。
铃儿响叮当英文版歌词
李宓作为白族人民所崇拜的主要本主之一,在旅游宣传或景点介绍中一般对其作如下介绍:“唐军统帅。天宝年间,率师远征南诏,全军覆没,李宓沉江而死。南诏不计前嫌,立庙祀之”。
在翻译时,对“远征”一词中“征”的选词是关键。通常译者很容易想到conquer,vanquish,subju2 gate等英语对应词。自然,从汉语字面含义上看,使用这类词也未尝不可。可是,这些词往往会产生
272000年第4期(总第48期)
2000年12月
大理师专学报
JOURNA L OF DA LI TE ACHER’S CO LLEGE
NO.42000(The Ceneral rial N0.48)
写作业英语怎么说
Dec?2000
“一国诉诸武力强行征服它国”的印象。从历史上看,大理自古属于中华民族之一分子,早在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境内就设有叶榆等多个县,时归益州郡管辖。尽管唐代时期,因边吏贪暴,权臣邀功,南诏曾一度脱离朝廷,游离于边陲一隅,然而中央王朝始终怀有收复之意。从唐朝统治者正统观念的角度出发,“征”显然宜以appea, pacify等为首选英译对应词,体现王室欲“平息内乱,安抚民心”之初衷。这样,对李宓的介绍便可作如此翻译:
A commander in chief of T ang Dynasty,he led his army on an expedition to pacify Nanzhao State in754. The whole army was destroyed and Li Mi drowned him2 lf in a river.Despite the war,he was enshrined and offered sacrifices in Nanzhao State.
可见,虽一词之差,反映出的却是对史实的贴近与尊重,对民族团结的自觉维护,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类似的情况大理旅游资料翻译中还有,如对忽必烈的介绍:
“宋末,曾率师南下平大理国,建立云南省,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后为元朝第一帝--元世祖。是大理地区唯一的蒙古族本主”。
文中“平”的英译选词思路与上例一样。蒙古族虽亦属一偏远少数民族,但日后居于正统地位,
伤感个性网名所以“平”依然以“平定收复”之意选择英语对应词为宜;“统一”自然也就以reunification(再次统一)英译为妥。全文可译为:猪肝面
At the end of S ong Dynasty(960-1279),he commanded his army on an expedition s outh and pacified Dali K ingdom(937-1253),turning it into Y unnan Province to the advantage of the reunification of the cou2 ntry.A fterwards,he became Em peror Shizhu,the first em peror of Y uan Dynasty(1206-1368).He is the s ole village g od of M ong olian nationality in Dali area.
南诏、大理国是历史上有名的地方政权,前后历史五百多年,几与唐宋相始终,二者在封建政体的性质上基本一致,无多大区别。文献资料里“南诏大理国”往往连在一起同时出现,为避免用词的重复,通常将其译为Nanzhao State and Dali K ingdom,已成为一种固定的翻译形式。但是也有的译者选用”regime”一词,带有明显的价值判断倾向。此词侧重“政权”之意,且多含贬义的成份,如puppet re2 gime(伪政权),counter-rev olutionary regime(反革命政权)等。
二.加词增译,补全信息
汉语语句搭配灵活,蕴涵丰富。汉译英时必须准确把握词义或语句的逻辑关系,防止孤立地、片面地、静止地理解语句的倾向。同时应根据有关民族历史文化的内容,通过增加字、词、句,理顺原文涵义,避免产生误解,因为旅游资料中有些内容往往一带而过,熟悉地方文化的人对所介绍的内容很清楚,而外国旅游者未必能理解其中的具体涵义。所以,有时译者有必要加词增译,补全信息。试看下面例子:
青露馒头
“郑回:唐代西泸县令,被南诏掳回,重其才识,任命为清平官(内阁大臣),并课教王子。是汉文化在白族地区的重要传播者”。
根据历史记载,“掳回”的并非仅郑回一人。南诏统治者为了奴隶主阶级的狭隘利益,曾经向今四川、广西等地区发动掳掠性的战争。成批的汉人被掳到云南,他们都具有先进的技术水平,其中很多是精工巧匠,也有象郑回一样的汉族知识分子,他们对于推动南诏的生产力发展、促进汉文化的传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英译时应针对这一情况加词增译、补全信息。否则,稍一不慎,译文就会走样,仿佛象是大老远地将郑回单独掳回并请他出来任清平官似的。因此上文可作如下翻译(划线部分为补足信息):
As magistrate of X ilu C ounty in T ang Dynasty,he was looted together with others to Nan
zhao State and,on account of his talents,appointed Qingping G uan(a Cab2 inet minister)to tutor the princes.He was the major one of tho who disminated Han culture in Bai area.
又如,有一段关于柏洁夫人的文字:“邓赕诏王妃。她曾识破南诏王火烧松明楼阴谋,并凭铁镯辨认夫尸,南诏王蒙皮逻阁欲占为妃,柏洁以死相抗,被誉为美慧之’忠贞爱神’”。
这段介绍,行文短小,语言简练,仅寥寥数语,却高度浓缩了丰富的信息。“识破”-“辨认”—“以死相抗”(同主语)跳跃式的叙述,所隐含的时空信息的空缺,需在译文中得到适当补充。由于英语与汉语存在时态、表达方式的差异(形合与意合之别),若不了解这一民间传说的详情,翻译起来就有不少疑问:何时“识破”阴谋?何处“辨认”夫尸?何时何地“以死相抗”?何谓松明楼?该音译或意译?这些问题的解答须在英译中得到体现。因此,在翻译上也需加词补充信息。试译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