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教学的“整合·融通·交互”
汤婆子 摘要:从教育生态和社会建构主义视角,探讨翻译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整合”、语言与文化“融通”、建构与技术“交互”的教学革新理念,通过分析学生翻译能力多维培养途径,提出主题式、内容式、任务式“三位一体”的翻译教学模式,以期提高大学翻译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度,践行培养学生语言素养、创新实践和批判思辨能力的教学宗旨。 插入尾注
关键词:翻译教学;教育生态;整合;融通;交互
御史是什么官
营养师就业前景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12-0132-02
王乃卉 引言
《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5)衡量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的目标性原则是学生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和学会生存”,既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和学习研究能力,又要兼顾学生创新、实践、思辨能力的培养[1]。这对革新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模式有重大启发和指导意义。本文从“整合”“融通”“交互”三方面展开,阐述主题式、内容式、任务式“三位一体”翻译教学的实践途径。
金木研高清壁纸 一、知行兼修――理论与实践“整合”
翻译教学往往落入“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的窠臼。囿于学时、师资和学生英语水平等限制,翻译教学内容偏重在语言形式和功能层面机械转换,教师执着于翻译策略和技巧的剖析、举例,学生则机械记忆,照猫画虎地强化训练,将标准译文奉为圭臬,以通过考试为最高目标。这种只言片语、散句离段的双语互译会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束缚学生的翻译视野,不利于反思探究精神的培养。翻译教学提倡“整合”理论与实践,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但翻译理论流派林立,各自争鸣,难以一言蔽之,有些更是抽象艰涩,对本科翻译实践没有指导意义,所以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应甄选辨别,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巧借时机,将相关翻译理论引入,拿捏把握的尺度以学生“实用、能用、好用”为准,多则空而枯燥,学生难免消化不良而厌烦。翻译教材多在语言形式框架下分章划节,按词汇、句子、段落的翻译等教学顺序,中间串联释义法、增译法、分译法等翻译技巧,学生难免狐疑抱怨,认为翻译的时候应该大展拳脚,笔随心走,为什么要被这招那式的翻译技巧束缚住手脚?此时教师不妨拓展学生对翻译理论的了解,说明教材的架构是参考翻译语言学派,借助应用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研究成果,力求词汇、语法、语义和句法上的对等,使翻译实践更加精确、客观。但当进行到篇章教学的时候,学生译作呈现出生硬死板
红烧羊排的家常做法、佶屈聱牙、中式英语、汉语欧化等现象,源语文字形式如紧箍咒一般,让学生亦步亦趋、机械互译。这时教师适时介绍德国功能翻译理论[2]如何摆脱对等转换的语言学翻译方法,通过兼顾文本功能分析和跨文化交际语境,为翻译实践指引了新方向。学生也许只是管中窥豹,但头脑中开始有了将原文置于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之下的意识,开始有意识分析文本功能和风格、翻译的目的、译者的角色、译文的忠诚和交际功能、可选的翻译策略等,多思而视角开阔,自然就发挥出翻译创造力了。
二、追本溯源――语言与文化“融通”
如果说语言是工具,那翻译就是用工具来铸造沟通异域文化的桥梁。就翻译而谈翻译,行之不远。只有将翻译理论和实践置于学科交叉、文化交融的宏大背景下,才能博采众长,厚重精深,这也是翻译教学为何要“整合”语言与文化的原因。流行翻译教材都会辟出一章专论“文化与翻译”,开篇就堂皇地列出“文化”的数条权威定义;之后从翻译角度,在微观层面对中西文化差异略举几例,比如颜色词的内涵差异、动物的文化象征不同等;之后是连串的例子演绎归化法、异化法、折中翻译法,来应对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最后号召学生加强中英双语文化修养。这种教学内容安排流于外显、微观和表面,缺乏内隐、宏观和深层的探
外强中干
究,想以例子罗列来堆砌道理,却又不能穷尽所有例子,由此得出的理论技巧缺乏普适性,同时又没能抛砖引玉、引人深思,没有勾起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如果不对教材内容亦步亦趋,而将视野拓宽到“语言、思维、文化”的广阔层面上,课程导入部分以生动例子带出问题,以问题驱动思考,以思考勾起兴趣,将为学生课后自主探究打下基础。比如可以引用1972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邱梁黄(Liang-Hwang Chiu)教授有关东西方思维差异的试验。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一张图片,上面有一头牛、一只鸡和一堆草,让学生指出哪两个物体更接近或者应该被分为一组。(大多数研究者将试验结果解读为东方人注重互助、和谐和人际联系,西方人强调独立、自主和个人主义。)学生参与回答之后,教师可以追问,思维是文化的反映,语言是思维的呈现,这对跨文化翻译有什么启示?这时学生就能轻松联想到,为什么舅、叔、伯、姨夫等汉语翻译成英文都是uncle的原因了,因为中国文化重“关系”,所以亲戚的称呼自然名目繁多。同理,在处理中英句子互译时,学生会了解汉语句子重意合,多为“竹式”结构,短句罗列,逻辑隐含;而英语重形合,多为“树式”结构,主句分明,攀附从句,不能缺少逻辑连接词。教师此时可追问这与东西方文化的历史起源是否有关?英译汉时,要将“树式”英语句子转成“竹式”汉语句子,可以从文化与思维角度寻找原因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