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词填空
Unit1
大学已经不再特别了
有这么一种说法:“要是你能记得20世纪60年代的任何事情,你就没有真正经历过那段岁月。”对于在大麻烟雾中度过大学时光的那些人,这话可能是真的。但是,20世纪60年代有一件事人人都记得,那就是:上大学是你一生中最激动人心、最刺激的经历。
20世纪60年代,加州的高校把本州变成了世界第七大经济实体。然而,加州大学的主校园伯克利分校也以学生示威、罢课以及激进的政治氛围而著名。1966年,罗纳德·里根竞选加州州长,他问加州是否允许“一所伟大的大学被喧闹的、唱反调的少数人征服”。自由派人士回答说,大学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它们有能力容忍喧闹的、唱反调的少数人。
在欧洲的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以新的姿态和激情投入到争取自由和正义的事业中去,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运动引发了他们与当权者之间日益升级的暴力冲突。许多抗议是针对越南战争的。可是在法国,巴黎大学索邦神学院的学生与工会联盟发动了一场大罢工,最终导致戴高乐总统下台。
转正审批表20世纪60年代大学生活的特点并不仅仅是激进的行动。不论在什么地方,上大学都意味着你初次品尝真
正自由的滋味,初次品尝深更半夜在宿舍或学生活动室里讨论人生意义的滋味。你往往得上了大学才能阅读你的第一本禁书,看你的第一部独立影人电影,或者找到和你一样痴迷吉米·亨德里克斯或兰尼·布鲁斯的志同道合者。那是一段难以想象的自由时光,你一生中最无拘无束的时光。
可如今那份激情哪儿去了?大学怎么了?现在,政治、社会和创造意识的觉醒似乎不是凭借大学的助力,而是冲破其阻力才发生的。当然,一点不假,高等教育仍然重要。例如,在英国,布莱尔首相几乎实现了到2010年让50%的30岁以下的人上大学的目标(即使愤世嫉俗的人会说,这是要把他们排除在失业统计数据之外)。不过,大学教育已不再是全民重视的话题了。如今,大学被视为人们急于逃离的一种小镇。有些人辍学,但大多数已经有些麻木,还是坚持混到毕业,因为离开学校实在是太费事了。
有活力的英文没有了20世纪60年代大学生所发现的令人头脑发热的自由气氛,如今的大学生要严肃得多。英国文化协会最近做了一项调查,研究外国留学生在决定上哪所大学时所考虑的因素。这些因素从高到低依次是:课程质量、就业前景、学费负担、人身安全问题、生活方式,以及各种便利。大学已变成实现目的的手段,是在就业市场上增加就业几率的一个机会,上大学本身不再是目的,这给你提供一个机会,让你暂时想象一下:你能够改变世界。
童年与大学之间的距离已缩小了,大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距离也缩小了。其中的一个原因可能和经济
有关。在一个没有保障的世界里,现在的许多孩子依赖父母资助的时间比以前的孩子更长。21世纪的学生大学毕业后根本无法自立门户,因为那太昂贵了。
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通信革命。子女每学期往家里打一两回电话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如今,大学生通过手机与父母保持着脐带式联系。至于寻找痴迷无名文学或音乐的同道好友,没问题,我们有互联网和聊天室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幸福啊,活在那个黎明之中!年轻更是如进天堂”
华兹华斯的诗句说的可能是法国大革命,但是对于20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而言,这样的诗句同样真实生动。可是为什么对于如今的大学生来说,它们就不真实了呢?
Unit5
闲暇无为——或如何歇着无所事事
数百年前,人们没有多少空闲时间,因为人人都在辛苦劳作。在19世纪的英国,人们有了较多闲暇,可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人认为歇着无所事事是一种罪过。于是为了避免诱惑,他们发明了足球、橄榄球和板球。人们开始从事更温和的休闲活动,如观鸟、园艺、收集火车头号码。他们甚至可能只是观看一项运动,给人一种有事可做的印象。
其中一个例子是板球。这是一种规则怪异的奇特游戏,如果五天之内毫无进展,玩家往往就会决定双方战平。而无论是玩家还是观众,人人都对这毫无结果的比赛感到心满意足。这是个我们现在可以称之为闲暇无为的好例子。
近年来,闲暇无为中的互动逐渐变得更少了。在20世纪90年代,一个新的休闲物种进化成功,它认为躺在沙发上看电视体育节目或数码影碟是它们能做到的最令人兴奋的无为了。这就是沙发土豆。
那么,谁想当沙发土豆呢?好吧,事实上,许多人都想,理由也是可以理解的。也许今天你休息,也许你刚下班或放学。也许你累了,只想放松。对沙发土豆来说,任何活动都太麻烦,懒散是一门艺术。
怎样才能变成沙发土豆呢?那很容易。在一个舒适的地方坐下,例如一张躺椅、一个豆袋或……你知道接下来就是……一张沙发。可别坐在土豆上。确保你拥有所需的一切:零食(尤其是土豆片——严肃的沙发土豆不会吃别的)、饮料、杂志和电视。
最重要的装备当然是遥控器了。没有无需离开沙发就能换频道的自由,沙发土豆就配不上这个称号。事实上,没有遥控器看电视有变成近似体育锻炼的危险,或许是应当避免的。
现在,就开始看电视吧。每隔十秒钟换一次频道,然后继续换。别太用心,尽量不要对任何节目太感
兴趣,因为这会威胁到你的沙发土豆身份。(记住,你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只有玛丽斯·派铂马铃薯的那么长。)最后,要让别人帮你做事,如拿更多食物,或租影碟。但是对他们态度要好!如果你态度不好,你就很可能得亲自动手了。
但是,对于每种新时尚,都会有反对者。英国广播公司最近报道,英国农民对“沙发土豆”这一叫法感到愤怒,因为它败坏了土豆的形象。英国土豆协会称,土豆是天然有益于健康的,他们将要组织抗议活动,要求把“沙发土豆”一词从《牛津英语词典》中删除。
你瞧我没说错吧!沙发土豆是健康的。
当然,对于真正的沙发土豆来说,固有的危险还是有的。也许最大的危险来自缺乏锻炼,其后果便是被专业沙发土豆称为电视肚。然而,有些人则视自己的电视肚为专注闲暇无为的标志,骄傲地把它系在裤腰之上。(有趣的是,这是一种极为时尚的穿法,叫做松糕顶。下次泡星巴克的时候去弄明白为什么吧。)
可是时间在推移,到了21世纪,我们现在又有了沙发土豆的翻版,特指电脑在线活动。这叫做鼠标土豆。鼠标土豆在电脑显示器前面花费太多的时间,和他们的表兄沙发土豆一样缺乏对外界的兴趣。鼠标土豆痴迷于与世界各地的块茎同伴玩在线游戏。事实上,离开电脑不仅毫无意义,而且会使你受到世界上较亮时区的鼠标土豆对手的威胁。休息期间,他们通常在互联网上进行广泛搜索或加入在线聊
浮生若梦之蝶恋花天室,在虚拟世界到处留下缺乏见识和拼写拙劣的意见,一般来说是对人家智力的污辱。
对于更具冒险精神的鼠标土豆来说,你甚至可以登录沙发土豆旅游网站,去周游世界,造访列国,如果没有该网站你可能永远也去不了这些地方。通过记录你的鼠标旅行的距离,你还可以算出你在电脑上花了多少时间。这叫做鼠标英里数,或许将来的某一天,在所有好的电脑商店里你可以拿它换更多的土豆片。
就这样,费最小的劲,你也可以拥有自己的闲暇无为。变成一个沙发土豆吧!养一个那样的电视肚吧!作为鼠标土豆刻苦训练,挣鼠标英里数吧。今天就开始吧。时间那么多,而要做的事情却那么少。
Unit6
生活中的倒霉事能解释吗?
1每次吐司掉到地上总是抹了黄油的那一面贴地。每逢公假日必定下雨。你买彩票从来没中过大奖,但是你认识的人里似乎有人……你有没有觉得自己生来就是个倒霉蛋?即使是最理智的人有时候也会对此深信不疑,认为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让他们在最糟糕的时期里灾祸连连。我们都愿意相信墨菲法则是对的(“该出错的,终将出错”)。2人之所以走背运,部分是概率的问题,部分是心理上的问题。的确,人们对背运的感知和一些有意思的巧合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3就拿“坏事成三”这种想法来说吧(就像等公交车一样,要么不来,要么一下来三辆!)。这种流传甚广的观念可能根本经不起科学的检验,但是它必定有一些现实的依据,不然的话也不会有这样的说法了。那么,什么样的解释才是合理的呢?
4我们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坏事?”
5有些事情只是稍稍有点不好,比如火车晚点五分钟。有些事情则是糟糕透顶,比如考试不及格,或是被炒了鱿鱼。所以我们更应该把事情的好坏看成是一个程度的问题,而不是非好即坏。
6某件事情有可能因为相关的一些因素而变成了不幸的事。火车晚点五分钟,如果你边读着报纸上一篇有趣的文章边等车,并不赶时间,那么这就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但是如果你要去参加一个重要会议,而且马上要迟到了,那火车晚点就变成坏事了。
7谈到坏事成三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第一件倒霉事持续的时间有多长以及给人的印象深不深。比如说,你外出度假期间家里的水管爆裂了。也许不到一个小时你的家就变成了一片汪洋,而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你的脑子会不停地想起这桩倒霉事,因为你要把房子清理干净,还要和保险公司就赔偿问题讨价还价,这些都会让你不断地想起这件事。
8第一件倒霉事困扰你的时间越长,你遇到两件倒霉事的几率就越大。说不定一个月之后,有人开车
追尾撞了你的车。又过了一个星期,你的结婚戒指不见了。出了第一件倒霉事,你的情绪本来就很低落,这时你会很快地把后来发生的事情联系到一起,把它们看作是有关联的一连串事件。即使这几件事情的时间跨度可能长达两个月之久,那也不会改变你的看法。等你从浸水事件中平复过来的时候,你已经在积极地等待下一个灾难的发生了。这个时间跨度已经被拉长了,直至能够证明你之前的预言是对的。流转的时光
9人们碰上倒霉事的时候会像遇到巧合的时候一样,去寻找一些事例来验证他们先入为主的想法,而忽略掉与这种想法有出入的事情(因为那些事情不是那么有趣)。孤立的倒霉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光凭这一点就可以推翻“坏事成三”的理论了。坏事也可以是成双的。但是你的朋友很可能会对你说:“我一连碰到了三件倒霉事,可真是应了那句俗话!”,而不是说:“我只碰上了两件倒霉事,这不正好证明了‘坏事成三’这个说法不成立吗?”毕竟,说后一种话是要冒风险的!
10但是,至少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可以说明为什么坏事会扎堆。这涉及到概率和独立性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倒霉事都互无关联。任何一个人在被解雇之后都会心情抑郁,这会降低他们身体的抵抗力,使他们更容易得病,而身体反应也不像以前那么警觉灵敏(所以他们就更有可能遇上打碎贵重的花瓶这样的事)。因此,虽然人们在某一天被裁员和在某一天生病的概率都很小,但是这两件事同时发生的概率肯定要高于它们分别发生的概率。
看地图时碰到的倒霉事
11关于日常生活中突发的普通倒霉事我们就说到这里。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个每个人都会碰到的事情。
12你要去拜访一个朋友,他住在城市的另一头。你在街道地图册上寻找去他家的路线,结果发现这条路线恰恰就在这页地图的边上。这意味着要找到一条精确的路线,你就必须从这一页翻到下一页,不停地翻来翻去,很是麻烦。这条路线不是一半在这一页一半在下一页,就是被地图中间的书脊夹着。如果你手里拿的是全国地形测量局的地图,那么你的目的地可能正好就在地图册的折合处。
13这似乎很不公平。毕竟一个地图的“边缘”只有那么一点儿,而“中间”的地方那么大,你要去的地方完全可以在中间啊!事实果真如此吗?实际上,你随便挑一个地方,它出现在靠近地图边缘的几率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14看一看下面的地图。
穿心莲注射液
如果你的目的地在地图上标出的那个阴影区域里,你就遇到麻烦了。这个阴影区域离地图四周的边缘处只有一厘米的距离,这似乎微不足道。但是这些阴影区域的面积加起来有56平方厘米。差不多占了整页地图面积的28%,这意味着任何一个你要找的地方都有28%(差不多是三分之一)的几率出现在离页边不到一厘米的尴尬的地方。假如你设定离页边两厘米为阅读不便的话,那你遇上坏运气的几率就攀升到了52%。换句话说,差不多每隔一次你就会碰到这样的倒霉事。
15在大多数有关倒霉事的故事中,你会忘掉路线好找的次数,只记得路线不好找的次数,在这种情况下,你倒霉的几率肯定会很高,以致于过不了多久你就又会诅咒自己的运气,诅咒地图的出版商,或
者两个一起诅咒。顺便说一下,这正是现在许多地图允许相邻的两页有很大重合部分的原因。一份制作精良的地图册,每页至少有30%的部分会在其他页上重复出现。
动物王国的故事我赶时间的时候总是碰上红灯
16关于选择性记忆,即人们对好运气和坏运气所做的不公正的比较,最好的一个例子就是路上红绿灯的相对频率问题。至少有一次,“我赶时间的时候,总是碰上红灯”这种说法是真实可靠的。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把红绿灯看作是投掷一枚硬币,出现红灯和绿灯的几率各为50%。(事实上大多数红绿灯,红灯的时间更长一点。)如果在路上碰上六个红绿灯,全部是绿灯就和扔硬币连续六次都是人头朝上的概率是一样的,为六十四分之一。
17司机不赶时间的时候碰到的红灯其实和赶时间的时候一样多;只是如果时间不紧急,红灯带来的不便要小得多。认为红灯出现的次数比绿灯多其实是一种错觉。产生这种错觉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司机有更多的时间去想红灯,而绿灯的时候,车子几秒钟之内就疾驰而过了——这其实和在畅通的公路上开车没有任何区别——而红灯却迫使司机改变行为,一小会儿的时间里要强迫自己努力一下,承受点压力,还要失去一两分钟的自由。所以红灯会深深地印在司机的脑海里,而绿灯转瞬间就被抛到了脑后。
Unit8
你适合做这个工作吗?
1过去,大学生活很轻松。那将是你一生中最美好的三年,你知道这一点的。你是这样消磨时光的:在咖啡馆和酒吧里与新结交的朋友聊到深夜,在壁球场和板球场上尽情地挥舞球拍,或是作为大学戏剧社的大腕在舞台上昂首阔步。
2那是过去英国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情形,现在情况已经改变了。最近一项对英国各大跨国公司的研究表明,即使拥有一个不错的学位,大学毕业生也不再可能轻而易举就得到最好的工作了。今天的大学数量比30年前翻了一番,40%的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由于并不缺少大学毕业生,拥有一个不错的学位对找工作就变得尤其重要了。竞争很激烈,结果是如今的大学生花了比任何时候都要多的时间来复习功课,为那些可怕的期末考试做准备,做报酬低的兼职以偿还债务。
3然而,这恰恰是问题之所在。英国两百多家公司的经理认为,学生花在学习或挣钱维持生计上的时间太多了。他们本应该去参加各种俱乐部,学习一些基本的技能,如团队合作和现场演示。这些经理还说,他们宁可让职位空缺,也不愿意聘请那些缺乏必要技能、无法在国际市场上占领商机的毕业生。
4该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经理们相信,解决的办法就是在学位课程里增加社交能力的训练。有的大学已经开始这样做了,例如南安普敦大学历史系学生必须做一个为期十二周、六人一组协同工
作的项目——通常与当地的生活有关。项目内容包括:做一次演示、写一篇集体论文、做一项公众服务——可以是给中、小学生讲课,或做一期有关中、小学教学的广播节目。
5毫无疑问,这种合作学习法能帮助许多学生培养有助于改善就业前景的个人技能。公司在面试应聘者时使用的最有名的人格测试之一是“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法”(简称MBTI),这种分类法把外向/内向性格两分法置于它所分析的人格特征列表之首。测试中没有“正确答案”,但是一般认为:性格外向者更适合做团队工作或与他人打交道的工作。
6南安普敦大学项目中同样有趣的一个理念是:学生应该关注比校园更广阔的社区,并设法为之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当今越来越小的世界里,学生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大学并不是与社会现实问题完全脱钩的学术象牙塔。正相反,大学本身可以促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在学学位课程之前、期间、之后,学生们都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成为志愿者。正如我们所知的那样,大学课程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一般人会选择腾出上大学前或大学毕业后的一年时间作为实践年。
遍行7通常,志愿工作指帮助病人或老年人、在假日营里招待贫困儿童、在第三世界国家教书,或者做农业或环境研究项目。
8对那些选择在这些方面施展才能的学生而言,还有个意外的收获:可以把他们获取的丰富经验写进个人履历里,而未来的雇主是不会不注意到这些经历的。不过提醒一句:你应该记住自己的首要目的
是什么。曾经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工作了两年的谢恩·欧文指出:“志愿者的工作能教给你宝贵的职业技能,但我认为你不应该只想着通过志愿者工作来给自己的履历表增添光彩——你做志愿工作的主要原因是你想帮助别人。”
今日头条视频下载阅读理解
Unit1
后一切的一代
弗兰克·托马斯是普林斯顿大学二年级学生,主修文学理论专业。他希望当人权律师。
我从没指望通过上文学理论课来了解我这一代人的特征,或了解美国大学在如何变化。这门课是让你在课堂上扮酷的——带着一丝熬夜太多的困劲儿,穿着一件印有揶揄意味俏皮话的T恤衫。我是这样在课上消磨时间的:一边费力地听着性别理论和后殖民主义这样艰深的话题,一边用我的iPod检索着好听的音乐。可是当我开始学习后现代主义的时候,我突然咔嗒一声开了窍。我提起精神,开始重新审视大学生活。
那么,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呢?很难说,从定义角度来说,后现代主义几乎是无法定义的……就是有点儿否定和反对先前一切的意思。这就让人很难看清它究竟指的是什么。这一术语于1949年被首次使用,
可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断定,对于文化或社会的未来,后现代态度究竟意味着什么。但对我来说,它令我感到好奇,因为后现代似乎说的正是我那些酷劲十足、困兮兮的和冷嘲热讽、穿T恤衫的朋友们。
我们在很多方面都是“后”的:后冷战、后工业时代、后生育高峰、后9·11。我们这一代人来自所谓的短世纪(1914–1989),处于其末尾。这个世纪充满了战争和革命,它改变了人类文明,推翻了强权政府,给我们留下了比从前任何一代人都多的非同寻常的机会和特权。
可是我们在干什么呢?像历代大学生那样去造反、叛逆吗?在街上一遍又一遍地高喊“不看到变化,我们决不离开”吗?不,我们做着相反的事情:我们去参战,根本不问为什么;我们放弃自己的公民自由权;我们每天在晚间新闻中观看死亡和破坏。
在大学里,我们在请愿书上签名,加入各种组织,把自己的名字添加到各种邮件通讯录中,戴“坚强活着”的标志腕带,观看电视转播的“拯救生命”和“拯救地球”明星义演音乐会——甚至去音乐会现场,假如能搞到票的话。可是我们代表什么呢?就像真正的后现代一代那样,我们无法描述我们的政治抱负,我们没有可以激发灵感、鼓舞斗志的领袖人物,我们没有哲学,我们没有方向或主题。我们只是被我们之前的一切所定义,我们是穿切·格瓦拉T恤衫的一代。
我们身处一场运动中,好像是鼓励个人集体地表现自我,似乎是在等待革命。作为年轻人,人们期待
我们愤怒,因为那是年轻人的正常行为。
但是,我们如何反叛怀念革命的父母一代?我们如何去反叛有时候比我们更想闹革命的父母?我们不反叛。不反叛就是我们的反叛。
我们真正的精力不是放在校园里,而是放在互联网上。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和受挫感的机会,使我们不断成长。我们不再游行示威;我们不再到街上去,我们去用脸书和推特。
我们以往所知的拥有激进行为和游行倾向的美国大学即将终结。对我这一代人来说,与激进主义相关的是“基地”组织,而不是“气象员”组织。“校园接管”听起来不大像学生占领教学楼或挟持教务人员为人质,更像近来频繁发生的校园枪击事件。这些词语的寓意属于另一个时代,并不反映当今的现实。
可是,科技革命就像20世纪60年代的革命一样真实而深刻—只是不那么明显而已。它是正在推进中的未完成的事业,但它实实在在地存在。也许等到我们的父母不再说他们样样都好而我们一无是处时,他们或许会明白,后一切的一代说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在书写革命,我们在用自己的语言书写革命。
Unit5
绘画消遣
一位天才美国心理学家说过:“烦恼是感情的发作;此时大脑缠住了某种东西不肯放手。”在这种情况下,和头脑争论(让它放手)是无用的。愿望越强烈,与之争论就越是徒劳。你只能温和地将另一种东西慢慢灌输到痉挛状态的头脑中。如果(这一东西)选得恰当,而且它真的从另一领域的情趣中受到启迪的话,那么逐渐地,往往也是迅速地,原先不适当的“不肯放手”就会慢慢放松,恢复和补救的过程就会开始。
因此,对于公众人物而言,培养业余爱好和新的兴趣才是上策。但这并非一日之功,也不是单凭意志力就能做到的事情。精神情趣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在需要的时候可随手摘取充满生机的果实,种子就必须精挑细选,必须播种在肥沃的土壤里,还必须辛勤地护理。
要想真正快乐,真正安全,一个人至少应有两三种业余爱好,而且必须是实际可行的。到了晚年才开始说:“我会培养对这或对那的兴趣”,这是没有用的。这种愿望只能加剧精神紧张。一个人可能会获得大量与其日常工作无关的知识,却不能从中得到任何益处或宽慰。做你喜欢做的事是没有用的,你要喜欢你做的事。泛而言之,人可以分为三类:极其劳累的人,极其操心的人,极其无聊的人。对于卖了一周力气、流了一周汗水的体力劳动者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