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交叉询问的会话分析

更新时间:2023-06-24 11:58:26 阅读:10 评论:0

中国最贵的烟法庭交叉询问的会话分析
本文力图从邻近应对的角度来分析庭审中的交叉询问。交叉询问中,律师/公诉人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质疑证人证词、引导证人/被告作答或将所诉之罪归责于被告。这方面的研究以Drew(1979)和Drew(1990)为代表,其研究多集中于语链分析(quential analysis)、修正(repair)和叙事(narrative),笔者将选择邻近应对(adjacency pair)作为切入点。
一、邻近应对
邻近应对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和完善已经成为会话分析的一个有力工具。站在发话人的立场,运用邻近应对可以对受话人的话语、行为和目的做出有价值的判断。正如Austin(1962)所主张,会话(交谈)并不仅仅是一种话语的轮换,更深层次上会话是一种言语行为。会话中,受话人若没有以恰当的方式在恰当的位置给出反应,那这个事实本身就可看作为一种行为(Sacks,1992)。临近应对中的两个话语一般要符合一定的条件,Sacks和Schegloff以及它们的追随者提出了三个明显的条件(Aktinson&
Drew,1979,34-82):方式条件(conditional relevance)、顺序条件(relative ordering)和优选条件(preference organization)。
二、分析
根据第三部分描述的理论框架,发话人/受话人违反了方式条件的约定时,会话中就会出现打断(overlap)和停顿(pau)。当它们利用顺序条件和优选条件时,就可以实现对话语的操控(management of action qu-ence)。笔者将对收集到的语料中的这三类语言现象进行结构描述和功能分析。
1.打断高速公路免费时间
交叉询问的双方是对立的,律师/公诉人总是在质疑证人/被告提供的证据或证物。为实现这个目的,律师/公诉人对同一事件会有不同的描述方式,通过设计问话以显示证人/被告证词中的矛盾,通过话语操控让证人/被告处于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的两难境地,在法官面前处于极为不利的下风。交叉询问中,律师/公诉人会经常打断证人的回答以阻止证人说出一些与问题无关的信息。通过这种方式律师/公诉人把证人/被告的话语严格限定于简洁明了的布公公
回答,不给其说出理由给自己辩解的机会。交叉询问中的打断与日常会话中的打断形式都是一样的。
含有柳的诗句
2.停顿
不定项选择题
笼词语话语间的停顿则是律师/公诉人用来评价证人/被告话语可信度的一个有力工具。交叉询问是一问一答进行的,这种自动转换语轮的交谈给予了律师/公诉人设置停顿的条件。他们可以在该自己说话的时候先沉默一会儿。Obarr(1982)指出这种故意的沉默显示了对对方回答的不信任,并把这种影响传递给法官/陪审团。
3.操控话语
交叉询问的会话过程是由律师/公诉人主导的,对于证人/被告的回答律师/公诉人都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控制。如对多余的信息置之不理、把辩解理由当作与问题无关的信息而宣布其不应被考虑等等。证人/被告常常对询问律师/公诉人的指控进行反驳和辩解,面对这种情形,律师/公诉人的策略通常是把指控换一种方式用更适当的言语来表达,让证人/被告更难否定这种职责。
这次真的动了心交叉询问是问和答交替进行的过程,他对会话双方的话语内容有一定的限制。证人/被告在面对对方律师/公诉人时往往在回答问题时倾向于多讲许多看似无关其实是想为自己辩护的内容。这样询问律师/公诉人就可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请求法官/陪审团对这些多余信息不予考虑。被告在回答问题时为自己讲了许多理由,但询问律师并不理会这些。他告诉被告要专注于问题、专注于那天早上。其实,也是在告诉陪审团/法官:刚才被告的回答内容跑题了。这样一来,被告为自己辩解的努力也就无果而终了。
三、结论
摊手本文以会话分析中的邻近应对为理论框架,对法庭交叉询问进行了结构描述和功能分析。笔者把日常会话研究中得到的成果应用于法律会话分析,希望为中国的法律语言研究做出些许贡献。本文的分析结果对于法官及时识别引导/强迫性问题颇有帮助。另外,律师/公诉人借助于这些分析结果也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询问技能;普通大众借助以这些结果可以拨开法庭审判的神秘面纱,让自己更懂法。

本文发布于:2023-06-24 11:58: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0285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被告   证人   律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