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5月
广东高考录取分数线Journal of Q iqihar University (Phi&Soc Sci )
M ay 2009
[收稿日期]2009-01-20
[作者简介]王红梅(1973-),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方向:方言语法。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课题“汉语方言动词重叠比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
05JC740037
汉语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王红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广州510420)
[关键词]动词重叠;语法意义;影响因素
[摘 要]汉语动词重叠主要有单纯动词重叠、VXVX 、VVX 等类型;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的核心是表量的增加,
依据动词性质不同分为两类,动作行为动词重叠后主要表动作行为或状态的持续,是时量的增加,心理动词、能愿动词重叠后主要表程度加深;重叠手段、动词性质、语言系统性以及X 的性质都是影响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的因素。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38(2009)03-0012-04
The Gramma ti ca lM ean i n g and I nfluenc i n g Factors of the O verl ap of Ch i n e Verbs
W AN G H ong -m ei
教师誓言(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Guangzhou 510420,China )
Key words:verb overlap;gra mmatical meaning;influencing fact ors
好书推荐理由及内容 Abstract:The overlap of Chine verbs mainly refers t o the dup licati on of si m p le verbs,VXVX and VVX etc .Its core gra mmati 2
cal meaning lies in the increa of quantity .I n accordance with different natures of verbs,the overlap can be divided int o t w o catego 2ries:acti on -behavi oral verb overlap and p sychol ogical or willing verb overlap.The f or mer p rents the persistence of behavi or or state while the latter signifies the deepening degree .Fact ors that influence the gra mmatical meaning derive fr om the means of overlap,the nature of verbs,the syste m of language as well as the nature of X .
重叠是汉语重要的形态特点,动词重叠尤富特色。动词重叠的研究起步较早,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随着研究队伍的壮大、研究的不断深入,动词重叠的研究越来越专门化。然而经过半个世纪的研究探讨,在许多方面仍存在分歧,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更是争论的焦点之一。这一方面是因为动词重叠比较复杂,一时难以描写清楚,要接近动词重叠的本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方面是单就共同语研究动词重叠,而没有放在汉语的大背景下来观察、比较、研究,难免会产生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现象。本文以汉语的动词重叠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归纳汉语动词重叠的类型特点、语法意义以及影响动词重叠语法意义的因素,探究不同动词重叠式在重叠手段作用下所体现出的共性以及由于处在不同方言体系而具有的个性化差异,提取动词重叠理论,呈现汉语动词重叠的本质特征。例句出处见参考文献。
1动词重叠类型
1.1单纯动词重叠式。单纯动词重叠式是指完全由动
词构成的动词重叠式。就单音节单纯动词重叠形式而言,有两叠、三叠、四叠式,双音节动词重叠只有两叠式,如:
(1)霍丘:吃吃,没菜了。(2)苏州:房间要收作收作干净。
(3)连城:渠看看看(看)目珠子慢慢子闭杀紧睡着呃。1.2VXVX 动词重叠式。与单纯动词重叠式不同,VX 2VX 动词重叠式是在动词V 后粘有持续标记或后缀X 重叠
而成。从X 的性质上可分为两类:一类X 为持续标记,在汉语中出现在VXVX 重叠式中的持续标记比较集中,主要有“倒”“嗒、的、着、起”等,如:
(4)贵州:大家都争倒争倒嘞要。(5)共同语:说着说着笑起来了。(6)衡阳:写嗒写嗒没水了。
一类“X ”为后缀,出现在VXVX 重叠式中的词缀不多,主要有“下”和“法”。V 下V 下主要分布在西南官话、粤语和吴语中,如:
(7)广州:听到呢个消息,我哋高兴到跳下跳下噉。
(8)温州:他整日荡下荡下不做事。
(9)宣恩:她哭下哭下的讲。
“V法V法”主要分布在吴语中,“表示某个动作不间断地反复进行”[1](p12),如:
(10)海盐:倷勒袋里摸发摸发啥?(你在衣兜里摸来摸去摸什么?)
1.3VVX动词重叠式。VVX式动词重叠中的VV一般不能独立运用,或独立运用时与VVX是两种不同的动词重叠式,语法意义与出现的语境也有所不同。根据X的性质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类型:
(一)X相当于共同语的“一下”。泉州话用“VV者”表示短时持续,贵阳话中用“V一下”来表示,也可以用“VV 下”表示,如:
(11)泉州:菜仔去溪边洗洗者。
(12)贵阳:等我收拾收拾下再走。
(二)X为持续标记。X为持续标记的主要有VV着、VV搭两种。VV着式主要分布在昆明话以及河南、河北大部分地区,如:
(13)河北:一天到晚躺躺着,早晚得躺出毛病来。
(14)昆明:你先走走着,我一下(一会儿)来追你。
VV搭式动词重叠主要分布在吴语中,如:
(15)温州:我一仰头,看着树上有一头蛇挂挂搭。
(16)汤溪:渠着达一身新衣裳。
(三)X为词缀的主要有VV神、VV家、VV式三种类型,如:
(17)武汉:眼睛眨眨神。
(18)鄂东:把门关关式儿。
(19)延川:说话要想想家说。
2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
汉语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依据动词性质不同分为两类,动作行为动词重叠后主要表动作行为或状态的持续,心理动词、能愿动词重叠后主要表程度加深。
2.1表动作行为或状态持续的动词重叠。
2.1.1以往观点。着眼点不同,对动词重叠语法意义的概括也就不同。综合起来看,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反复”说。“反复”说认为动词重叠表动作行为反复进行。李如龙认为泉州话的动词重叠“表示动作是多次发生,反复进行的”[2](p216),胡明扬把海盐方言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概括为动作“连续反复进行”[3](p12);
(二)“持续”说。“持续”说着眼于动词重叠后在时间链条上所占据的时间有一定的长度,认为动词重叠表“持续”。潘悟云认为温州方言中的VV重叠式“表示短时间的持续”; VVVV重叠式“表示动作的持续过程中断,而发生了后续句中的新情况”[4](p277);
(三)“进行”说。“进行”说对动词重叠语法意义的概括不仅着眼于动词重叠本身,还包括与动词重叠搭配的其它句子成分。饶长溶认为长汀方言VVV“表该动作正在进行时,又发生了另一个动作”[5](244)。
2.1.2我们的观点。在对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进行概括时,应排除句式、动词重叠的修饰语、动词的词义等非重叠因素的影响,单就动词重叠结构本身进行抽象、概括。在汉语方言中,相同的动词重叠式在不同的方言里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如同是VV式动词重叠,在温州方言中“表示短时间的持续”[6](p277),在海南屯昌方言中则“动作的次数较多或持续的时间较长”[7](p69)。认为动词重叠表进行的,着眼于动词重叠式在句式“动词重叠+后续成分”中所扮演的角色。在这一句式中,动词重叠表进行并不是动词重叠本身的属性,而是与“后续成分”的时间关系。当动词重叠所表示的动作“正在进行时,又发生了另一个动作”
[8](p244),只能是“动词重叠+后续成分”所代表的句式的意义,而不是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如例句(6)“写嗒写嗒没水了”由动词重叠部分“写嗒写嗒”和后续成分“没水了”两部分构成,“正在写”的意义是由于后续成分“没水了”在时间链条上出现以后才显现出来的,而在此之前,就动词重叠式“写嗒写嗒”来说,只表示“写”这一行为的持续。认为动词重叠表进行的一般都是受到这种句式的影响,因而概括的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也就有误差。
认为动词重叠表“反复”的,着眼于动作行为的反复进行。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动词重叠都是这样。动词有瞬间动词和持续性动词之分,瞬间动词所表的动作行为要想在时间链条上持续,只能通过反复重复同一动作来完成,如瞬间动词“跳”这一动作在时间链条上的持续只能通过“跳”的反复进行;而持续性动词则不一定表动作行为的反复进行,如“看”是持续性动词,一次动作没有明确的边界,我们不能说“看着看着”表“看”的反复进行,而应该是“看”的持续进行。“反复”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是要表达动作行为在时间链条上的持续。
“进行说”、“反复说”都没有从动词重叠的本质入手来概括其语法意义,所得出的结论不可避免地会有偏差。我们认为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主要是表动作行为在时间链条上的持续。至于是温州方言中的“表示短时间的持续”,还是屯昌方言中的强调“动作的次数较多或持续的时间较长”,那是不同的或相同的动词重叠式在不同方言中的“小异”,其“大同”则是表持续。
2.1.3对共同语VV式动词重叠语法意义的反观。共同语VV式动词重叠的研究比较深入,但关于其语法意义,历来众说纷纭,主流观点认为动词重叠表“短时、轻微、少量”,这种表述在一定程度上概括出了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面对客观语言现实,有人提出疑义。朱景松认为“动词重叠式有表示动态或过程的延续的作用”[9](382);陈前端认为“动词重叠具有持续特征”[10](p21)。汉语方言中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是“表持续”,在共同语中,能进入这一格式的动词必须具备“可持续”的语义特征,这也为VV式的“表持续”做好准备。当我们在整个汉语的背景下考察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时,我们认为,“表持续”是汉语动词重叠的共性。共同语中的VV式动词重叠也不例外。
2.2表程度加深。动词重叠是表量的增加。由于动词性质的不同,动作行为动词重叠表持续,是时量的增加,心理动词和能愿动词与动作动词不同,不具有可持续性。在共同语中,心理动词和能愿动词不能重叠,而有的方言中是可以
31
第3期汉语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重叠的,重叠后表程度的增加,如:
(20)屯昌:闷闷许枚侬。(很愁闷的那个人)
(21)汕头:敢(敢)敢敢(放胆的样子)。
有的方言中,心理动词和动作动词可以同样的形式重叠,却表不同的语法意义,前者表程度加深,后者表动作行为或状态的持续,如:
(22)吉首:看到人家吃枇杷,心里爱爱的。(看到别人吃枇杷,心里很羡慕)
(23)吉首:鸡儿饿得叫叫的。(不停地叫唤)
(24)恩施:我爱得爱看电影。
吉首方言中“爱爱”表“爱”的程度加深,“叫叫”意为“不停地叫唤”,表“叫”的持续进行。可见心理动词、能愿动词与动作行为重叠后语法意义上的不同,动词的性质起着决定性作用。
3影响动词重叠语法意义的要素
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由几个因素共同决定:一是重叠手段,二是动词性质,三是叠数,如果动词重叠式中含有词缀、持续标记,也会成为影响动词重叠式具体语法意义的一个因素。
蹑手蹑脚
3.1重叠手段与动词性质的影响。重叠是各动词重叠式共用的形态手段,使各个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什么叫约分中具有一些共同的成分,即表“持续”。叠数的不同对动词重叠式的影响是相对的,有的方言中叠数的多少对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没有什么影响,有的方言中是叠数越多,动词重叠式所表的动作行为持续的时间越长,如连城方言三叠还是四叠可以互换,语法意义基本相同,苏州方言中单音节动词同时存在两叠和四叠两种不同形式,四叠式强调动作行为持续的时间更长。动词的性质影响动词重叠式语法意义的类型,动词行为动词重叠后表动作行为或状态的持续,心理动词和能愿动词重叠后表程度的加强。
3.2动词重叠式在持续系统中的位置。上文我们分别对不同重叠式的语法意义进行概括、分析,在大同小异的情况下,我们忽略个性化的差异,关注不同动词重叠式所表现出的共性,得出汉语动词重叠主要的语法意义是“表持续”。在汉语持续系统中,动词重叠式是不可缺少的一员。除了通过动词重叠来表持续,在语言事实中,“持续标记”也是表达持续的最常用的手段。持续标记和动词重叠共同建构了汉语持续系统。各种动词重叠式还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主要表现在不同动词重叠式的差异上。在同一方言中,不同的动词重叠式在语法意义上会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与持续标记相比,动词重叠式所表的持续更加细化,使持续的表达更加丰富、更加系统化。
华子岗
3.3“X”对动词重叠语法意义的影响。重叠是各动词重叠式共用的形态手段,使各种动词重叠式具有表“持续”的共性。在非单纯动词重叠式中,构成成分除动词外,还有词缀、持续标记等,这些对动词重叠式的具体语法意义有一定的影响。在VXVX动词重叠式中,当X为持续标记时,几乎所有的动词重
叠式表动作行为或状态的持续的,在语法功能上都可进入“动词重叠部分+后续成分”的句式中;当X 为后缀时,VXVX多不能进入“动词重叠部分+后续成分”的句式,如“V法V法、V下V下”等。在VVX动词重叠式中, X对动词重叠式的影响更加明显,如表状态持续的“VV搭、VV着、VV式、VV神”中的“搭、着、式、神”对动词重叠式表状态持续的语法意义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河北方言中存在着与共同语“表短时”的动词重叠式VV相同的动词重叠式,但“VV着”与“VV”是有很大区别的,前者强调状态的持续,后者表动作行为的短时持续,这种区别就是由持续标记“着”来承担的;“VV神”中的“神”是由实词虚化而来,与VV结合主要表状态的持续。
4动词重叠理论
五月天天堂
4.1动词重叠所表的持续类型。“表持续”是汉语动词重叠式的共性,在这种共性的基础上,汉语方言各个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状态的持续,一类表动作行为的持续。表状态持续的动词重叠式形式比较集中, VVX式比较多,如VV搭、VV着、VV神、VV式儿都侧重于表“状态的持续”;单纯的动词重叠式多表动作行为持续; VXVX动词重叠中,无论X是词缀还是持续标记,多数都更强调动作行为的持续。
4.2动词重叠式与量。动词重叠的目的是为了表量的增加,因而动词重叠式与“量”紧密相连。动词重叠式所表的量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时量,一种是程度量。动量是与动词的性质相联系的,可进入表持
续的动词重叠式的动词有两类,一类是持续性动词,一类是瞬间动词,持续性动词所表的“持续”可以是不间断的,而瞬间动词不具有可持续性,这些动词重叠后要表“持续”就必须通过反复进行这个瞬间动作才能达到表“持续”的目的,表面上“反复”增加了动量,实际上“反复”只是瞬间动词实现表持续的手段,也就是说,瞬间动词所表的动作行为在时轴上的持续是通过反复进行该动作行为实现的。对瞬间动词重叠所表达的量,有的学者认为是动量的增加。我们认为瞬间动词重叠后增加动量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时量的增加,时量是才是瞬间动词重叠式表达的核心内容。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是表动作行为或状态的持续,所谓“持续”是指动作行为或状态在时轴上占据一定长度的时段,所以只要在语法意义上是表持续的动词重叠式所表达的量的核心都是时量。
4.3影响动词重叠式表达的时量的因素。动词重叠式所表达的时量是一个不确定的量,具体的时长是模糊的。在汉语中有两个因素可以对动词的不确定的量进行某种程度的限制,使这个模糊的不确定的量更接近一个可知的量。一个是动词重叠本身的系统性。在各个方言中,都有不同的动词重叠式存在着,不同的动词重叠式之间相互制约着,这对动词重叠的时量长短的确定有一定作用,如共同语中的动词重叠式有VV、V着V着、V啊V啊等,VV表短时,是相对于其它动词重叠形式而言,V着V着、V啊V啊所表的时量在人们主观心理上要比VV式的长;一个是与动词重叠式共现的成分。动词重叠后具有了一定的量,有的语言系统中不能再与其他表量的成分组合,如共同语的动词重叠后不能接补语。而在有的方言中动词重叠后可以再接补语、数量宾语等,使动词重叠式所表的量更具体,吴语、闽语的许多地方就存在“VV+结果补语”的结构。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是表持
41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续,后接结果补语后,结果补语对动词所表的动作行为的持续时长做出规定,如“踏踏平”,说话人主观上要求“踏”这一动作在时间链条上一直持续到“被踏”的事物达到“平”的结果才可停止,客观上对动词重叠式的时长做出了规定。
[参考文献]三及黄片
[1][3][5][8]胡明扬.汉语方言体貌论文集[C]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刘丹青:苏州;胡明扬:海盐;饶长溶:长汀)
[2][4][6]张双庆.动词的体[C]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1996.
(李如龙:泉州;潘悟云:温州;汤溪:曹志耘;)
[7]钱奠香.海南屯昌闽语语法研究[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9]朱景松.重叠式的语法意义[J].中国语文,1998 (5).
[10]陈前端.动词重叠的情状特征及其体的地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4).
[11]陈法今.泉州话连谓短语附加动态助词[J].厦门民俗与方言,1991(6).
[12]陈淑梅.鄂东方言语法研究[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
[13]郭万明.恩施话里形容词动词的一种重叠式[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5(1).
[14]李启群.吉首方言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2.
[15]彭小川.广州方言表“持续”义的几种形式及其意义的对比分析[J].语文研究,2003(4).
[16]彭玉兰.衡阳方言的动态助词[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6(1).
[17]吴继章.河北官话方言区单音节动词的两种重叠形式[A].首届官话方言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青岛出版社2000.
[18]屈哨兵.湖北宣恩话“V下V下的”动词重叠及相关问题[J].方言,2001(2).
[19]荣晶,丁崇明.昆明话动词重叠的句法组配[J].方言,2000(1).
[20]施其生.汕头方言中的“重叠”[J].语言研究,1997 (1).
[21]熊一民.武汉方言的重叠式“VV神”[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1(4).
[22]项梦冰.连城客家话语法研究[M].语文出版社, 1997.
[23]张惠泉.贵阳方言的动词重叠式[J].方言,1987 (2).
(责任编辑 李 维)
51
第3期汉语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及其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