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陶瓷工艺概述

更新时间:2023-06-23 06:12:20 阅读: 评论:0

中国传统陶瓷工艺概述
营运能力分析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瓷器的国家之一,早在欧洲人掌握制瓷技术一千多年以前就已经制造出很精美的陶瓷器。并且,中国瓷器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备受世人推崇。景德镇陶瓷是中国陶瓷的杰出代表,它本身是一部中华民族与民族心理的缩影,是中华民族文化观念与现象的反映。本文概述了中国传统陶瓷工艺的发展历程,从陶器的发明开始至瓷器的出现、发展,做了一个大致叙述。文章的后半段主要是对景德镇陶瓷工艺的描述,分别介绍了青花、玲珑、粉彩以及颜色釉这四大景德镇的传统名瓷。
关键词:陶瓷 传统工艺 景德镇
Abstract: China is the one of the countries who first making china on the world , and it could produce a very beautiful ceramics early than the Europeans had knew well how to making it a thousand years . In addition , Chine ceramics is very famous for its high artistic quality and relevance . Ceramics made in Jingdezhen is an outstanding reprentative of the Chine ceramics , itlf is a abbreviation of the national and national psychology , and it is a image of the cultural ideology and phenomenon . This article told re
aders the cour of the developing about Chine ceramics' traditional craft , from the beginning of inventing pottery to chinaware's emerging and developing , and it made a general recount . The cond half of the article was mainly recounted the craft of the ceramics made in Jingdezhen , and introduced Qinghua,Linglong,Fencai and Yanyou the four traditional and famous chinawares in Jingdezhen .
Keywords: Ceramics , Traditional craft , Jingdezhen .
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它包括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各种制品。从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细的精陶和瓷器,都属于它的范畴。
  陶器的发明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到了商周时代,便已产生了专门从事陶器生产的工种。在战国时期,陶器上已经开始出现各种优雅的纹饰和花鸟。这时的陶器开始应用铅釉,使得陶器的表面变得光滑,也具备了一定的色泽。
  到了西汉时期,上釉陶器工艺开始变得广泛,多种色釉也开始出现。有一种盛行于唐代齐秦的歌
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唐三彩的出现标志着陶器的种类和色彩已经开始更加丰富多样。
  瓷器是在陶器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商代的白陶以高岭土为原料,烧成温度达1000°C以上,它是原始瓷器出现的基础。白陶的烧制成功对瓷器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小公司薪酬方案
  在商代和西周遗址中发现的“青釉器”已明显具备瓷器的基本特征。它们质地较陶器细腻坚硬,胎色以灰白居多,烧结温度高达1100-1200°C,胎质基本烧结,吸水性较弱,器表面施有一层石灰釉。但是它们与瓷器还不完全相同,故被人称为“原始瓷”。原始瓷自商代出现后,经过西周、春秋、东汉,历经了1600多年的变化发展,由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
  我国白釉瓷器萌发于南北朝,到了隋朝,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至唐代更有新的发展。瓷器烧成温度达到1200°C,瓷的白度也达到了70%以上,接近现代高级细瓷的标准。这一成就为彩瓷的发展打下基础。
宋代瓷器,是我国瓷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胎质、釉料和制作技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烧瓷技术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在工艺技术上,亦有了明确分工。宋代闻名中外的名窑很多,耀州窑、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越窑、建窑以及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的汝、官、哥、钧、定等窑中生产的产品都有它们自己独特的风格。
  我国古代陶瓷釉彩的发展,是从无釉到有釉,又由单色釉到多色釉,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并逐步发展成釉下与釉上合绘的五彩、斗彩。 高中体育课教案
白云江提到瓷器,就不能不提景德镇,它的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其瓷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其中,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青花瓷
清丽雅致的青花瓷,是我国的传统名瓷,历史悠久。其虽色泽单一,但并不单调。在绘瓷艺人的生花妙笔下,浓抹淡施、粗细有致,或刻意求工、层次分明,或寥寥数笔、简单勾勒,都使人感到美不可言。
青花瓷的制作过程基本上要经过以下六个步骤:起稿——过稿——勾线——分水——施釉——烧成。
景德镇的青花瓷发展到元代时,已能生产十分精致的产品了。明代青花在元代基础上更是光彩夺目,无论是景德镇的官窑还是各地民窑,都不乏有精美之作。特别是永乐、宣德和成化、嘉靖及万历朝官窑烧制的青花瓷,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装饰丰富而著名于世。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对瓷器都十分嗜好,并经常提出对质地、画面的改进意见,而且改善了景德镇瓷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青花瓷的制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时期的青花瓷色泽青翠光艳、清新明快、层次清晰,尤其是蓝色像蓝宝石一样鲜艳明亮、晶莹光润。
  ●青花玲珑瓷
  被称之为“米通”“镶玻璃的瓷器”的玲珑瓷,以玲珑剔透、晶莹雅致而蜚声中外。在陶瓷工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玲珑眼”的形状也已从传统的米粒状发展到月牙状、流线状、圆珠状、菱角状、多角状等多种形状。有时还与“半刀泥”相结合,组成各种图案。“玲珑眼”的釉色也由原来的单一碧绿色发展为红、黄、绿、蓝交相辉映的“五彩玲珑”,更丰富和增强了
梵净山自助游攻略玲珑瓷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青花玲珑瓷在世界瓷坛上独树一帜。它始创于明代,融青花技术之长,集镂雕艺术之妙,玲珑剔透、精巧细腻,具有清新明快之感。
    ●粉彩瓷
  粉彩瓷创烧于清代康熙晚期。它是在康熙五彩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影响而发明的一种釉上彩。由于它的色调淡雅柔和有粉润之美,故称为“粉彩”。粉彩的主要原料和施彩方法都是外来的。制作时,在烧好的素瓷上以玻璃白打底,用国画技法以彩料绘画纹样,再用炉火烘烤而成。由于玻璃白和五彩彩料的融合,使各种彩色产生了“粉化”,即颜色变成不透明的浅色调,给人粉润柔和之感,故称为“粉彩”。
一直干呕  ●颜色釉瓷
被人们誉为“人造宝石”的颜色釉瓷蕴含丰厚、光彩照人,但“千窑难得一宝”、“寸金窑烧寸金瓷”。在现代工艺中,人们采用了新的科学方法进行配料和控制窑温,不仅提高了色釉的质量、找出了适合各种不同烧成条件的配方,还陆续创造了100多种颜色釉和多种无光色
釉,之后又成功研制出羽毛花釉、凤凰衣釉、雨丝花釉、希土变色釉、彩虹釉等高温色釉。异彩纷呈的颜色釉的价值不仅在其本身,更可贵的是为陶瓷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更多优美材质,促进了色釉彩、综合彩、色釉瓷雕等多种陶瓷装饰艺术形式和品类的孕育新生。
陶瓷文化,不仅反映了广泛的自然、社会、习俗、哲学、观念等方面的特性,它还是一种立体的民族文化载体。一件件作品,犹如一个个鲜动的音符,谱成一曲无与伦比的文化的交响乐曲。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之一的陶瓷文化,在民族母体中孕育、成长与发展,它以凝聚着创作者情感、留存着创作者意气的艺术形象,表现着民族文化,展现着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记录着众生的痕迹,描述着民族的心理、精神和性格,伴随着民族的喜与悲前行。

本文发布于:2023-06-23 06:12: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0190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发展   瓷器   陶器   陶瓷   文化   民族   色釉   传统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