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对十三五规划的心得体会(五篇)

更新时间:2023-06-21 10:14:00 阅读: 评论:0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十三五规划的心得体会篇一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指出,“十三五”规划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的一个关键节点,这五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落实的五年。“的讲话是既着眼当前,也着眼长远;即针对现实,也规划未来。”

“在讲话中明确了'十三五'规划的核心内容,指明了'十三五'规划的大方向。”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表示。

“更充分、更深入、更周全”体现底线思维

今年是落实“”规划最后一年,党中央正在研究“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张占斌透露,有关部门正在就“十三五”规划的重要课题进行研讨,以求从不同角度分析出“十三五”发展中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方案。

在讲话中指出,谋划“十三五”时期发展,要清醒认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把难点和复杂性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各种风险想得更深入一些,把各方面情况考虑得更周全一些,搞好统筹兼顾。

“更充分、更深入、更周全,这样的表述体现出所多次强调的底线思维。往坏处想做好准备,往好的方面努力,这样的思维方式将贯穿到'十三五'的制度中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梳一梳、理一理,对将要面对的风险有更加充分的认识。”

明确十大目标任务 给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

“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改革体制机制、推动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扶贫开发”。这是在讲话中明确的经济社会发展十大目标任务,要求在“十三五”时期取得明显突破。

在这十大目标任务中,保持经济增长排在第一位。张占斌认为,虽然我国改革发展有许多重要的任务,但是稳增长仍是首要任务,只有经济稳定才能从容地做其他方面的事情。

“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想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翻一番的目标,经济工作仍然不能松懈。”胡敏教授解释说。

胡敏谈到,我国现在面临着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关键时期,国内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讲话表明了中央的决心,可以说是给当前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以创新作为驱动力 寻求绿色增长

针对这十大目标任务,在讲话中重点谈到了六个领域的发展思路,例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指出,要深入研究保持经济增长的举措和办法,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挖掘增长潜力,培育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总量上台阶。

这体现出中国经济的未来将在哪些方面着力?胡敏认为,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我国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需要以创新作为驱动力,摆脱过去单纯注重工业的眼光,改革和创新是应对当前和接下来一个阶段国内外经济复杂形势的重点。

在谈到生态环境保护时,将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上升到“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的高度。对此,张占斌认为,只有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并重,才能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这将是“十三五”规划的一大重点。

在谈到民生问题时,特别提到要全面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对此,对外经贸大学公共政治研究所所长丁建臣指出,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我们目前的状况离规划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改善民生对政府来说任重而道远。强调在“十三五”规划中对民生的重视,对百姓来说是一个切实的好消息。

对十三五规划的心得体会篇二

此次从五中全会和对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之中的文字、信息、表达、精神来看,让我等感觉到执政党共产党越来越成熟了,越来越全面了,越来越有高度了,越来越具有忧患认识了,越来越自信了。

特别是其中的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还有六个坚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

综上所述,我等认为执政党共产党更加:成熟、全面、高度、忧患、自信。

所以,我们实现中国梦更加有保障,我们对处在风口浪尖的社会与经济更加释怀,我们对未来更加有信心!

我个人对十三五规划与实施的经济发展展望为还是“新常态的:创新驱动、结构调整、消费拉动”!我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三驾马车,即“投资、出口、消费”,前两驾可能在十三五期间或更长一段时间会有所放慢速度与节奏,只有消费还要具大的潜力可挖。

另外我们要注意一个我们国家的产业现象,就是我们产业格局的基本面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这就是第三产业发展的趋势与产值超过了二产业!这是一个可喜可贺的变化,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的优质发展而又高效的服务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也不言而喻的说明了消费这驾马车的发力与强劲!。

由此可见我服务与担任顾问的我的一二故乡,即益阳市与眉山市在十三五期间有多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啊!因为益阳与眉山的第二产业远远高于第三产业,我们首先是为此忧患,继而是为此感到有无限的遐想与创造。

我记得三年前我就大力主张眉山发展2.5产业、服务业、旅游业、文化产业,并把眉山打造成为第三产业的高地,即大成都城市群的商务城市。我们一同期待与努力!我们!

对十三五规划的心得体会篇三

“农二代”创业搭上“十三五”顺风车

《建议》公布后,大学生创业者朱健涛十分兴奋,他创办的“农二代”农产品电商项目在未来五年有了更广阔的前景。

让朱健涛兴奋的原因在于《建议》原文指出,将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朱健涛告诉记者,随着互联网+概念的不断植入,国家对于互联网制度的不断改革。已经促生了一大批新型职业的农民,我们“农二代”就是这样的新型农民。这个项目的四位主创人员均是来自河南大学的在读和刚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并且都是农二代。

朱健涛说,目前互联网+农产品的示范不断体现,农村电商的模式开始越来越清晰。未来五年,相信农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对接越来越简单,可以更好地为优质农产品寻找到优质的价格,“农二代”也将搭乘“十三五”的顺风车快速发展。

大学生支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建议》中提到,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方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接受新鲜文化能力最强的就是年轻人,我们年轻人最喜欢的那些文化产品,无一例外,都有相应民族的文化特色。”武汉大学新闻专业的陈忻怡看到“十三五”规划建议后,为如何“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支起了招。“中国媒体在创作文化产品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有意识地把带有我们民族‘文化标识’的东西‘包装’一下?‘韩流文化’的蔓延过程对我们就很有借鉴意义!比如韩剧里的美食、韩服、音乐等等……”

“《甄嬛传》以及最近很火的《琅琊榜》都是很好的作品,它们在传统服装的规制、道具的设计方面非常考究,丝毫不马虎。把这些含有中国古典元素的作品推广到国外,观众在被中国剧情吸引的时候,也会爱上这些文化元素。”同时,陈忻怡特意提到,国内作品在文化细节上下功夫,才能促进其它国家的人真正了解中国文化,而少些误解和偏差。

新闻专业大学生关注未来五年“主流媒体发展”

“现在新媒体自媒体太多太杂了,几乎人人可以发布消息,真实性、客观性等不能保证。”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专业的陈思蓉作为一个准新闻人,一直对现在的媒体发展状况有着一点担忧。

“十三五”规划建议发布后,陈思蓉看到有关于《建议》中提到关于媒体发展的建议,很开心,她感觉作为一个媒体人,毕业后大有可为。《建议》提到,将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媒体数字化建设,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优化媒体结构,规范传播秩序。

“建立新型主流媒体的初期,需要主流传统媒体多在媒介融合方面发力。”对于“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 武大新闻专业的陈忻怡也有自己的想法,传统媒体要设计出合适的转型发展路径,既要保持新闻采编深度上的优势,也应坚守的底线。也希望主流媒体在贴近大众方面下功夫。“人民日报和央视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平台,现在的言论和标题都更加‘接地气’,大学生都很喜欢。” 陈忻怡如是说。

对十三五规划的心得体会篇四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结构性矛盾凸显,新旧增长点青黄不接,各类风险挑战增多,旧的增长路径难以为继,转变发展方式日益紧迫。“十三五”期间,安徽必须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放在突出位置,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切实摆脱旧的路径依赖,推动经济发展转入新轨道。

一、摆脱对投资拉动的过度依赖,走投资消费联动的新路

改革开放特别是本世纪以来,我国抢抓全球化和产业转移机遇,积极扩大投资和生产规模,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形成了出口和投资拉动型的增长模式。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外需和投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我国出口贡献率由20xx-20xx年10%以上降为20xx-20xx年的-2%到-4%,投资增速由“”时期的25.5%降至20xx年的15.3%。安徽外贸增速从“”时期的20%以上滑落至20xx年的8.2%,投资由37.5%降至16.5%。国际经验表明,大国发展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扩大内需上。随着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以及信息、健康养老、旅游休闲等新的消费热点和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业态快速涌现,内需增长空间广阔。从安徽看,“十三五”期间要积极推动需求结构调整,逐步形成内外需协调、投资消费联动的新局面。选择好有市场、有长期回报的项目,创新投融资方式,进一步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积极通过供给创新激活消费需求,进一步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统筹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加快各类开放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安徽在“一带一路”经济中的份额和竞争力。

二、摆脱对传统产业的过度依赖,走创新驱动的新路

本世纪以来,我国制造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发展迅猛,房地产市场快速成长,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目前,传统产业面临需求“天花板”制约,产能扩张空间收窄。我国钢材人均消费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一倍多,人均水泥累计消费量已接近西欧和日本的产量增长拐点,城镇人均住房面积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安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新世纪前20xx年的20%以上降至20xx年的11.2%,今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8.7%;房地产增速明显回落,上半年投资仅增长2.6%,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8.7%。总体来看,随着传统产业接近增长拐点,数量扩张已经难以持续,结构调整的要求更为迫切。当前,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深入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快速涌现,既对产业平面扩张形成了挑战,也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十三五”时期,安徽应适应产业竞争格局新变化,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互联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新型显示、智能装备制造等高成长性产业,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

三、摆脱对要素资源粗放投入的过度依赖,走绿色化引领的新路

随着要素供给趋紧、环境容量下降,低成本、粗放式发展难以持续。目前我国资源产出率仅为日本的1/8、英国的1/5、德国的1/3,人均淡水、煤炭、铁矿石资源降至世界平均水平的25%、67%和50%。我省煤炭以及铜、铁矿石等传统优势资源日渐枯竭,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一半。我省人口抚养比在20xx年降至42.9%的低点后开始回升,20xx年达到44.4%,用工成本与沿海发达省份的差距不断缩小。同时,随着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逐步落实,环境成本将大幅上升。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了绿色化概念,绿色化将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按照减量、节能、控污、废弃物再利用的要求,推动经济绿色化发展,也将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三五”时期,安徽应按照绿色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制度创新加速生态强省建设,扎实推进巢湖流域和黄山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不断创新和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立完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努力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四、摆脱对非均衡发展的过度依赖,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路

进入新世纪,国家加大区域协调发展力度,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总体战略,但目前区域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落差。安徽的区域不平衡问题也非常突出,皖北地区人均gdp仅为全省的2/3,城镇化率低5个百分点左右。20xx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9.2%,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23%。伴随城乡区域发展失衡,贫富差距过大等社会矛盾凸显,“中等收入陷阱”风险日益加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针对当前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国家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大力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十三五”时期,安徽应深入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各地特色化发展,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促进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城镇化从规模扩张向以人为本、质量提升转变。

五、摆脱对政府主导经济的过度依赖,走市场和政府协调配合的新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坚持市场化方向,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经过30多年的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掌握的权限过大,一些地方为了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不惜拼土地、拼环境、拼政策,干扰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导致竞争不充分、要素价格扭曲等问题。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新型城镇化、医药卫生等改革先行先试,一些领域的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但传统体制束缚依然严重,发展活力亟待释放。新增长动力机制的形成有赖于市场化改革。“十三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随着行政管理、科技体制、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逐步深入,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科技经济“两张皮”、市场准入“玻璃门”“弹簧门”等问题有望逐步破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将得到充分释放。安徽应抓住用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新型城镇化、医改等先行先试机遇,探索构建市场化发现培育增长点的新机制,推动市场和政府作用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十三五”时期,摆脱旧的路径依赖,形成新的发展方式,亟需改革的思路、开放的视野和创新的办法。一是强化系统思维。国际国内需求收紧,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传统发展路子已走不通了。只有把眼光放到需求升级、民生改善、生态保护、体制创新上,加快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才能发现新的增长空间,也才能找到稳当前、管长远的现实路径。二是强化底线思维。在经济下行周期主动进行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可以为长远发展增强动力、预留空间。我们有必要明确经济运行底线,在守住稳增长、保就业下限和防通胀上限的基础上,努力在调结构、促改革处着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增长蓄积能量。三是强化创新思维。新常态下,新技术、新业态、新政策快速涌现,不仅对企业、也对地方政府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新常态,各地既要勇于担当,在国家顶层设计明确的框架内主动作为,更要破除在经济平面扩张下形成的思维定势,积极探索适应简政放权、职能转变要求的新思路、新办法。

对十三五规划的心得体会篇五

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结构性矛盾凸显,新旧增长点青黄不接,各类风险挑战增多,旧的增长路径难以为继,转变发展方式日益紧迫。“十三五”期间,安徽必须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放在突出位置,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切实摆脱旧的路径依赖,推动经济发展转入新轨道。

一、摆脱对投资拉动的过度依赖,走投资消费联动的新路

改革开放特别是本世纪以来,我国抢抓全球化和产业转移机遇,积极扩大投资和生产规模,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形成了出口和投资拉动型的增长模式。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外需和投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我国出口贡献率由20xx-20xx年10%以上降为20xx-20xx年的-2%到-4%,投资增速由“”时期的25.5%降至20xx年的15.3%。安徽外贸增速从“”时期的20%以上滑落至20xx年的8.2%,投资由37.5%降至16.5%。国际经验表明,大国发展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扩大内需上。随着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以及信息、健康养老、旅游休闲等新的消费热点和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业态快速涌现,内需增长空间广阔。从安徽看,“十三五”期间要积极推动需求结构调整,逐步形成内外需协调、投资消费联动的新局面。选择好有市场、有长期回报的项目,创新投融资方式,进一步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积极通过供给创新激活消费需求,进一步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统筹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加快各类开放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安徽在“一带一路”经济中的份额和竞争力。

二、摆脱对传统产业的过度依赖,走创新驱动的新路

本世纪以来,我国制造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发展迅猛,房地产市场快速成长,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目前,传统产业面临需求“天花板”制约,产能扩张空间收窄。我国钢材人均消费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一倍多,人均水泥累计消费量已接近西欧和日本的产量增长拐点,城镇人均住房面积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安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新世纪前20xx年的20%以上降至20xx年的11.2%,今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8.7%;房地产增速明显回落,上半年投资仅增长2.6%,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8.7%。总体来看,随着传统产业接近增长拐点,数量扩张已经难以持续,结构调整的要求更为迫切。当前,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深入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快速涌现,既对产业平面扩张形成了挑战,也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十三五”时期,安徽应适应产业竞争格局新变化,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互联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新型显示、智能装备制造等高成长性产业,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

三、摆脱对要素资源粗放投入的过度依赖,走绿色化引领的新路

随着要素供给趋紧、环境容量下降,低成本、粗放式发展难以持续。目前我国资源产出率仅为日本的1/8、英国的1/5、德国的1/3,人均淡水、煤炭、铁矿石资源降至世界平均水平的25%、67%和50%。我省煤炭以及铜、铁矿石等传统优势资源日渐枯竭,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一半。我省人口抚养比在20xx年降至42.9%的低点后开始回升,20xx年达到44.4%,用工成本与沿海发达省份的差距不断缩小。同时,随着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逐步落实,环境成本将大幅上升。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了绿色化概念,绿色化将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按照减量、节能、控污、废弃物再利用的要求,推动经济绿色化发展,也将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三五”时期,安徽应按照绿色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制度创新加速生态强省建设,扎实推进巢湖流域和黄山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不断创新和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立完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努力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四、摆脱对非均衡发展的过度依赖,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路

进入新世纪,国家加大区域协调发展力度,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总体战略,但目前区域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落差。安徽的区域不平衡问题也非常突出,皖北地区人均gdp仅为全省的2/3,城镇化率低5个百分点左右。20xx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9.2%,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23%。伴随城乡区域发展失衡,贫富差距过大等社会矛盾凸显,“中等收入陷阱”风险日益加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针对当前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国家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大力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十三五”时期,安徽应深入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各地特色化发展,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促进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城镇化从规模扩张向以人为本、质量提升转变。

五、摆脱对政府主导经济的过度依赖,走市场和政府协调配合的新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坚持市场化方向,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经过30多年的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掌握的权限过大,一些地方为了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不惜拼土地、拼环境、拼政策,干扰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导致竞争不充分、要素价格扭曲等问题。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新型城镇化、医药卫生等改革先行先试,一些领域的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但传统体制束缚依然严重,发展活力亟待释放。新增长动力机制的形成有赖于市场化改革。“十三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随着行政管理、科技体制、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逐步深入,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科技经济“两张皮”、市场准入“玻璃门”“弹簧门”等问题有望逐步破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将得到充分释放。安徽应抓住用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新型城镇化、医改等先行先试机遇,探索构建市场化发现培育增长点的新机制,推动市场和政府作用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十三五”时期,摆脱旧的路径依赖,形成新的发展方式,亟需改革的思路、开放的视野和创新的办法。一是强化系统思维。国际国内需求收紧,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传统发展路子已走不通了。只有把眼光放到需求升级、民生改善、生态保护、体制创新上,加快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才能发现新的增长空间,也才能找到稳当前、管长远的现实路径。二是强化底线思维。在经济下行周期主动进行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可以为长远发展增强动力、预留空间。我们有必要明确经济运行底线,在守住稳增长、保就业下限和防通胀上限的基础上,努力在调结构、促改革处着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增长蓄积能量。三是强化创新思维。新常态下,新技术、新业态、新政策快速涌现,不仅对企业、也对地方政府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新常态,各地既要勇于担当,在国家顶层设计明确的框架内主动作为,更要破除在经济平面扩张下形成的思维定势,积极探索适应简政放权、职能转变要求的新思路、新办法。

本文发布于:2023-06-21 10:1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0050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心得体会   最新   五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