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蔬菜 2010(14):1-7
CHINA VEGETABLES
番茄品质遗传及育种研究进展
李晓蕾 李景富 康立功 张 贺 许向阳*
(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摘 要:番茄品质育种主要集中在外形美观、大小适中、着色均匀、高VC含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糖度、高糖酸比、高番茄红素含量及耐贮运相关品质性状等方面。本文综述了番茄品质相关评价、遗传分析和育种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番茄品质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育种目标和技术路线。
关键词:番茄;品质;育种;综述
she中国话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346(2010)14-0001-07 Rearch Progress in Tomato Quality Genetics and Breeding苦丁茶作用
LI Xiao-lei, LI Jing-fu, KANG Li-gong, ZHANG He, XU Xiang-yang*
(Horticulture College,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30, Heilongjiang, China) Abstract:Objectives of tomato(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quality breeding were focud on good looking appearance, moderate size, even coloring, rich VC content, high soluble solid content, high sugar content, high ratio of sugar and acid, high content of lycopene and be able to tolerant to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lative review, genetic analysis and breeding progress about tomato quality; and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omato quality breeding and future breeding objectives and technological line.
Key words:Tomato; Quality; Breeding; Review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是一种世界范围广泛种植的蔬菜作物,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消费蔬菜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番茄品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提高番茄营养成分含量、提升番茄品质,如何应用常规技术、分子聚合育种或转基因技术获得高品质优良番茄品种已成为番茄品质育种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番茄品质相关评价、遗传分析和育种的研究进展。
1番茄品质相关性状的遗传研究
1.1外观品质
1.1.1 番茄果实颜色番茄果实颜色主要由果皮颜色和果肉颜色决定,果皮颜色分为黄色和透明,黄色果皮基因为Y、透明果皮基因为y,二者为等位基因,Y对y显性。果肉颜色分为红色、
收稿日期:2010-01-25;接受日期:2010-03-28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Nycytx-35-gw08),国家“863”计划项目(2006AA10Z1B9,2006AA100108,2006AA10A11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7,2009BAD8B00),黑龙江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1152NCET003),东北农业大学创新团队专项基金(CXT002-3-2),东北农业大学科技人才启动基金(2009RC11)
作者简介:李晓蕾,女,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蔬菜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E-mail:
*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许向阳,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专业方向:蔬菜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E-mail:
《中国蔬菜》学术论文下载 wwwveg
夜情人2 中 国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 2010年7月(下)
黄色和橙色,红色果肉基因为R、黄色果肉基因为r、橙色果肉基因为t、非橙色果肉基因为T,果肉颜色有2对等位基因Rr和Tt控制,橙黄色果肉基因Rr对红色果肉基因R基因起隐性上位作用。这3对等位基因的不同组合使成熟果实表现出不同的颜色:红色果肉与黄色果皮组合果实表现为红色;红色果肉与透明果皮组合果实表现为粉红色;黄皮黄色果肉组合形成深黄色果实;黄皮橙黄色果肉组合形成深橙黄色果实。
番茄果实颜色除受y、r、t基因控制外,还受其他B、og、hp、dg(hpdg)、Del、MOB等9个基因位点影响(Kallo,1991;Gil & Lea,2000;孟凡娟和王富,2001),它们分别参与调控类胡萝卜素的合成途径,影响果实内部类胡萝卜素含量,进而影响果实颜色。其中,B基因编码番茄红素β-环化酶,在Beta突变体中表达量转录水平剧烈增加,能够增加果实β-胡萝卜素含量;og (old gold)基因能够中止β-胡萝卜素合成而增加番茄红素含量,og突变还存在一个隐性突变og c;B基因为显性基因,与og和og c基因是1对等位基因,定位于第6条染色体,果实为深红色。hp基因增加番茄果实类胡萝卜素含量,包括hp-1基因、hp-2基因和hp-3基因;hp-1基因与hp-1w 基因等位,位于第2条染色体;hp-2基因与hp-2j基因等位,dg突变体中的hp dg基因也是hp-2基因的等位基因,位于第1条染色体;hp-3基因有2个等位基因hp3-1和hp3-2。Del基因表达导致α-胡萝卜素的积累,使果实由正常的红色变为橙黄色。
1.1.2 果实质量番茄果实质量(单果质量)因品种、栽培方式、技术等不同而有所不同。杨荣昌和徐鹤巫师之油
林(1992)认为,平均单果质量的遗传模型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李景富等(1981)认为,平均单果质量以特殊配合力为主,占60.1 %,而一般配合力占39.9 %。王雷等(1998)认为,加工番茄的单果质量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分量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分量,可以稳定遗传,广义遗传力为36.13 %,狭义遗传力为3
2.67 %。保护地番茄品种单果质量的广义遗传力为34.55 %(郑建超 等,2000),而樱桃番茄单果质量的狭义遗传力为25.47 %(孙保娟,2002)。Bernacchi等(1998)在野生番茄中发现存在对番茄果实总质量增效的等位基因,这对其产量的遗传改良有重要意义。
一年级好书推荐>孜孜以求1.1.3 果形指数番茄果形是典型的数量性状,可用纵横径比和最大、最小横径比来表示,且品种间有很大差异。王雷等(1998)认为加工番茄果形的遗传无论纵径、横径还是果形指数,均有较高的遗传力,其中中长果形占有遗传优势(孙保娟,2002),且其果形指数与果实纵径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果肉厚密切相关(r=0.8598)(王雷 等,1998)。
李悦等(2007)以多心室番茄自交系和少心室番茄自交系为试材进行正交、反交及回交,应用数量遗传学方法分析得出,番茄心室数与果形指数的相关性最小。成颖等(2008)以樱桃番茄圆形自交系W403(P1)和梨形自交系W405(P2)为双亲,构建P1,F1,P2,B1,B2和F2 6个家系世代群体,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和经典遗传学方法对6个世代群体果形指数进行多
世代联合分析,结果显示:W403×W405果形遗传符合2对完全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其F2表现出较高的主基因遗传率。
傲慢与偏见翻译1.2风味品质和营养品质
影响番茄口感的风味品质主要包括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有机酸、挥发性物质等。
1.2.1 可溶性固形物在番茄的可溶性固形物遗传研究方面,用Ox-hear t×P.I.407544研究推断,控制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基因对数为3对,广义遗传力为59.1 %。用70个RFLP标记测定有4个基因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关。研究表明,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和VC与单果质量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色素有关,认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普通种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要比对野生种的小(田春雨和刘野,2009)。
刘静和冯辉(2005)认为可溶性固形物属核遗传,受胞质影响不大,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加性效应为主。而加工番茄可溶性固形物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大于一般配合力方差,遗传主《中国蔬菜》学术论文下载 wwwveg
2010(14) 李晓蕾等:番茄品质遗传及育种研究进展 3
要受非加性效应控制,不能稳定遗传(王雷 等,1998)。樱桃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遗传不符合加性-
显性模型,在杂种优势上表现出一定的正向杂交优势,超中优势值为25 %,超亲优势值为2.6 %(孙保娟,2002)。
Stevens(1995)在不同生长类型的番茄上研究发现通常无限生长类型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有限生长类型高,小果类型较大果类型高。此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果形指数呈正相关(Kurian & Peter,1997),与果肉厚度呈负相关(胡全德,1985)。
1.2.2 可溶性总糖及可滴定有机酸番茄果实中的可溶性糖主要是单糖,即葡萄糖和果糖,而缺少蔗糖。汪炳良和陈竹君(1995)认为,基因型和采收期明显影响番茄果实内还原糖的含量。杨永政等(2007)以5个樱桃番茄自交系为材料,按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第一种设计方法,对其7个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度等性状主要受基因的加性效应控制。而樱桃番茄还原糖含量遗传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可能是不存在显性效应,也可能是上位性效应的干扰(孙保娟,2002)。
番茄果实的酸度主要为数量遗传,但李景富等(1981)认为,番茄的含酸量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但也有非加性效应,其广义遗传力为60 %,狭义遗传力为36 %。
1.2.3 挥发性物质在番茄中已报道了超过400种的挥发性物质(Buttery et al.,1989,1993),且挥发性物质对风味的影响不是简单的量的关系(Buttery et al.,1971)。番茄中的挥发性物质主要有:β-
紫罗酮、3顺-己烯醛、己醛、β-大马酮等(Baldwin et al.,2000)。Buttery(1993)的研究表明,顺-3-己烯醛、顺-3-己烯醇、1-戊烯-3-酮、3-甲基丁醇、反-2-己烯醛、6-甲基-5-庚烯-2-酮、2-异丁基硫咪唑、甲基水杨酸、紫罗兰酮这9种物质在适当的浓度下混合,就可以获得新鲜成熟番茄的芳香味道。Stevens(1995)对6个番茄品种的研究表明,不同基因型所含某些挥发性物质的浓度不同,而在质上没有差异。但在衡量某一挥发性组分的作用时,既要考虑其实际含量浓度,又要考虑该物质的阈值浓度,即该物质能够被嗅觉感知的最低浓度(刘春香 等,2003)。
1.2.4 VC及番茄红素含量营养品质对于番茄生产同样至关重要,评价的指标主要有VC及番茄红素含量。Abani等(1985)指出,果实VC含量的遗传力较高。目前的研究表明,VC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显著水平(余诞年 等,1997)。而在樱桃番茄果实中,其遗传力却很低(孙保娟,2002),这与陈庆生和赵有为(1990)在普通番茄上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此外,番茄红素含量至少受到17对基因的控制或影响,基因R能提高番茄红素含量,r则降低番茄红素的含量;基因T产生番茄红素及β-胡萝卜素;基因Beta(B)可以增加β-胡萝卜素含量,从而影响番茄红素/胡萝卜素的比率,B基因的作用受MO B基因所修饰,基因型为BBMO B MO B的果实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余诞年 等,1997)。番茄红素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次生代谢物,通过植物类异戊二烯途径合成(Chappell,1995;刘涤和胡之壁,1998)。其生物合成前体是异戊烯焦磷酸(IPP),是由乙酰辅酶A衍生而来的,与其异构体二甲基丙烯基二磷酸(DMP)缩合产生牻牛儿焦磷酸(GPP),在GP
P合成酶作用下,继续与IPP缩合,产生牻牛儿牻牛儿焦磷酸(GGPP),2个GGPP缩合为预八氢番茄红素焦磷酸(PPPP),再进一步转变为八氢番茄红素,在脱氢酶作用下,依次脱氢生成六氢番茄红素、链孢红素,最后脱氢生成番茄红素(王业勤和李勤生,1997)。Wann(1997)指出,深绿色(dg)突变体的成熟果实,其番茄红素含量比普通类型高100 %,β-胡萝卜素平均含量比高色素系约高50 %,比普通类型高250 %。研究发现,阻断乙烯信号传导系统能够抑制果实番茄红素合成(杨虎清 等,2003),而用乙烯处理番茄能够提高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PSY)的表达水平,从而促进番茄红素的合成(Hoeberichts et al.,2002)。
王华新等(2004)以番茄制酱专用品种为研究对象,对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pH值、相《中国蔬菜》学术论文下载 wwwveg
4 中 国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 2010年7月(下)
对粘度值、番茄红素等4个品质指标进行数值测定,只有pH值与番茄红素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其余指标之间相关性不显著。
1.3商品品质
番茄的商品品质是指果实一级品质、二级品质等外观品质所占比率的高低,一般根据番茄果实外观,
按不同用途及要求进行分级。且番茄果实的品质因品种、成熟度、栽培季节、栽培地区、栽培方式及栽培技术等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
果实变软不利于贮藏,正常成熟品种的果实硬度随着果实的成熟逐渐下降,到红熟时硬度迅速下降,果实很快变软;而成熟突变体材料在发育过程中,果实硬度较高,变化较小(陆春贵,1992)。同时,Hall(1987)研究了品种和成熟度与果实组织硬度间的关系。
胡胜武(1992)认为果实耐贮性同解剖结构关系密切,因此对其进行了研究,发现果实角质层厚度及果皮表面3层细胞的厚度可以作为耐贮性的预测指标。而果实硬度与耐贮性密切相关,硬度影响番茄是否易受机械损伤,因而影响其贮运性。此外,Wang等(1995)对果实硬度的遗传特性、配合力、杂种优势以及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果实硬度与不溶性果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果胶呈极显著负相关。不溶性果胶含量越高,果实越硬,则货架寿命越长,因此不溶性果胶含量是影响果实硬度进而影响货架寿命的最直接内因(薛玉梅 等,2006)。
2番茄品质育种的进展
2.1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与番茄品质育种
目前,番茄品质性状的遗传已经从外部品质和生理生化品质指标的研究逐步向分子水平深入和发展(
王华新,2002),邢永忠和徐才国(2001)用多次回交的方法将L. cheesmanii的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基因导入普通番茄中,得到了2个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的材料89113-3和89111-2。
Paterson和Lander(1988)、Azanza和Young(1994)利用RFLP标记筛选到一些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关的QTL位点,并发现其主效位点位于番茄第7条染色体上。Chetelat等(1995)同样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一种酸性蔗糖酶缺失基因(sucr)导入普通番茄中,明显地提高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度和番茄酱的产出率。
Georgelis等(2004)以小果型番茄PI270248(糖含量高)为母本,大果型番茄7833-1-1-1(糖含量低)为父本进行杂交,发现了6个与糖含量高连锁的RAPD标记。
除了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研究之外,在高色素基因方面主要是刘仲齐等(1989)以番茄高色素基因hp1和hp2的突变位点为目标进行分子标记,成功地筛选出了对hp1和hp2分别具有高度特异性的2对引物,并以这2对引物所产生的分子标记为依据,合成了含有hp1和hp2的双突变体。
2.2基因工程与番茄品质育种
2.2.1 转基因技术番茄是最早作为基因转化研究的高等植物之一,其基因转化技术主要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1994年Flaw Saw延熟番茄成为全球首例批准上市的转基因作物。目前,转基因番茄主要研
究方向,一方面集中在研发抗病毒、抗真菌及细菌、抗虫、抗除草剂、抗盐碱、抗冷、延熟等改良番茄新品系;另一方面,已在番茄中成功表达了手足口病病毒EV71的病毒衣壳蛋白VPI等(顾晓敏 等,2009)。
Weaver等(1996)利用体细胞克隆变异和反抑制技术获得了300多个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7 %~15 %的新突变体。Bernacchi等(1998)用高世代回交群体QTL分析法(Advanced backcross QTL analysis)同时对番茄的7个数量性状进行了分析与改良,并且成功地将多毛番茄和醋栗番茄的有益基因导入普通番茄中,得到了一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对照高6 %~22 %的材料。
Wann(1997)将结合的hpog c和dgog c两基因通过杂交和回交分别转育到4个不同番茄品系《中国蔬菜》学术论文下载 wwwveg
2010(14) 李晓蕾等:番茄品质遗传及育种研究进展 5
中,用于杂交育种提高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Roemer等(2000)将细菌的八氢番茄红素脱饱和酶基因转入番茄,使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提高了3倍。说明其不仅能够促进番茄红素的合成,还能促进β-胡萝卜素的合成。
Le Gall等(2003)将玉米的转录因子LC和C1联合转入番茄,使番茄的类黄酮含量提高了10倍。将拟
南芥的Lycb和辣椒的Bch基因转入番茄中,转基因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减少50 %;由于同时转入Bch基因,玉米黄质和β-隐黄质含量增加100多倍。
2.2.2 反义RNA技术及RNAi技术我国第一个商品化生产的农业转基因工程产品是1996年被批准的耐贮番茄——华番1号,用乙烯形成酶(EFE)反义基因转化番茄,其果实成熟后可在13~30 ℃贮藏45 d(叶志彪 等,1999)。
Smith等(1988)首先将控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的反义基因导入到番茄中,获得PG被强烈抑制的转基因植株。1994年,美国Calgene公司开发的延熟番茄FLAVR-SAVRTM被首次批准进行商业化生产(Theologis et al.,1993)。
Klann等(1996)将酸性转化酶的反义cDNA转入番茄,获得了蔗糖含量高的转基因番茄。这种酸性转化酶主要是催化蔗糖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从而在蔗糖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吴峰华等(2009)采用反义基因技术对PHYA(反义光敏色素)实施“基因封闭”,获得了仅有一个基因差异的反义转基因番茄材料。研究发现PHYA被封闭以后果实成熟表现为PHYA的表达水平降低;番茄红素的合成受到显著抑制,果皮没有表现出正常的红色;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正常合成。
Carrari和Fernie(2006)用反义技术抑制TBG3的表达,使细胞壁中的半乳糖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
量的比例提高,番茄酱的粘性略有增加。Liu等(2004)利用RNAi技术,对光信号传导基因LeHY5和LeCOPILIKE进行调控,以大幅度改变番茄果实的色素积累和营养品质。
3研究展望
小说撒野3.1番茄品质育种存在的问题
品质性状是一种由多因素构成的复合性状,它因作物种类不同、利用方式不同而有差异;同时也受到社会生产水平、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等的影响。品质性状包括两方面:一是客观部分,即产品本身的属性;二是主观部分,即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主观要求。即使对于同一个作物,用途不同,各品质性状在品质构成中的重要性也不同。
番茄各种品质性状的形成与气候、土壤肥料、栽培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但起主要作用的是遗传因素。多数品质性状属于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机制复杂,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在效应上存在较大差异,有的甚至出现主基因特性(吴峰华 等,2009),这使得品质性状的遗传更趋复杂,而且对品质性状的改良比对农艺性状和抗病性等的改良更为困难(金益 等,2003)。因此,研究品质性状的遗传规律,是优质育种的前提,同时也为育种过程中确定合理的选择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基因工程在番茄品质育种上的应用,总体上看,转化成功的种类尚少,而且由于存在基因沉默现象,转基因表达水平不高,尤其在F1和F2植株上表达量不高甚至差异很大。另一个问题是一些转化基因的组成型表达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宋宁宁 等,2009)。
3.2未来番茄品质育种的方向
3.2.1 育种目标选择我国番茄生产在数量上已经满足或接近于市场的需求,其主要目标集中在提高番茄产品质量,包括果实外观品质和风味品质,如无畸形果、果实着色好、花痕细小、糖度高、糖酸比高、VC含量高等。如今含迟熟基因的番茄果实较普通型番茄果实在硬度和耐贮性等《中国蔬菜》学术论文下载 wwwveg
6 中 国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 2010年7月(下)
方面存在很大的优势,在耐贮番茄育种中,首先应改善alc、nor果实成熟突变体的园艺性状,选用大果型、抗病性强、产量高、坐果率高、品质佳的正常成熟番茄品种与成熟突变体稳定品系杂交,从后代中选育出稳定的耐贮性强、品质佳,其他园艺性状也优良的番茄新品种。采用基因工程手段,将反义PG、ACC基因导入正常番茄中,使之表达,育成耐贮藏、品质优良的番茄品质(薛玉梅,2006)。
在整个番茄育种体系中,品质性状的测试最为繁琐,品质的测试必须要等到番茄果实正常成熟后才能进行,目前仍以感官评价为主,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工作效率极低。通过研究品质特性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感官性状和各生化成分间的相关关系,筛选与主要品质特性密切相关的分子标记,便能摆脱番茄成熟期、保鲜条件、人为因素等对番茄品质评价的影响,在实验室淘汰大量不含优质基因的个体,达到提高品质特性选择效率和遗传改良速度的目的(刘仲齐 等,2004)。
3.2.2 育种技术的选择常规育种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而目前番茄育种工作已经在分子水平上展开,因此可以选用成熟稳定的各种分子标记技术,如:SSR、AFLP、SNP以及转基因工程技术等。以寻找阻止基因沉默的有效途径和发展可诱导的启动子,开发更多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目的基因,建立高效的再生和转化体系,完善多种转化技术等。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深入发展和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进一步保证,番茄基因转化必将更好的弥补传统育种方法的不足,促进番茄新品种改良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陈庆生,赵有为.1990.番茄的四个品种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江苏农学院学报,11(4):35-36.
成颖,李海涛,吕书文.2008.樱桃番茄果形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华北农学报,23(6):164-167.
顾晓敏,黎事伦,胡良勇,麦荣嘉,周伦彬,周晓红.2009.转基因番茄及其核酸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中国测试,35(6):81-87. 胡全德.1985.六个番茄的配合力研究初报.吉林农业大学学报,6(4):1-6.
胡胜武.1992.番茄果实耐贮藏性与品种(系)解剖结构的关系.陕西农业科学,(3):6-7.
金益,潘相文,王振华,王立丰,张永林.2003.玉米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选择方案研究.中国农业科学,36(7):851-85.
李景富,郑品清,李鹏.1981.番茄几个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东北农学院学报,(3):22-27.
李悦,李天来,王丹.2007.番茄心室数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中国蔬菜,(9):12-15.
刘春香,何启伟,付明清.2003.番茄、黄瓜的风味物质及研究.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4(2):193-198.
刘静,冯辉.2005.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配合力分析.辽宁农业科学,(4):49-50.
刘涤,胡之璧.1998.植物类异戊二烯生物合成途径的调节.植物生理学通讯,34(1):1-9.
刘仲齐,薛俊,张要武.2004.番茄分子连锁图谱的发展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天津农业科学,(10):37-40.
陆春贵.1992.番茄成熟突变体贮藏生理特性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李树德.中国主要蔬菜抗病育种进展.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96-301. 孟凡娟,王富.2001.番茄果实内番茄红素的合成及影响因素.北方园艺,(5):15-17.
宋宁宁,侯文秀,许向阳.2009.基因工程在番茄育种中的应用.东北农业大学学报,40(5):123-128.
孙保娟.2002.樱桃番茄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硕士论文〕.长春:吉林农业大学.
田春雨,刘野.2009.番茄风味品质性状遗传研究进展.农业科技与装备,(3):4-5.
汪炳良,陈竹君.1995.成熟番茄果实内抗坏血酸和还原糖含量的相关性分析.浙江农业学报,7(4):308-311.
王雷,王鸣,石英,田淑萍,余庆辉.1998.加工番茄主要数量性状遗传相关的研究.西北农业学报,7(1):32-37.
王华新.2002.加工番茄果实机械损伤抗性及其相关性状的研究〔硕士论文〕.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
王华新,秦勇,王雷,余兴辉,原丽华.2004.加工番茄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北方园艺,(2):52-53.
王业勤,李勤生.1997.天然类胡萝素——研究进展、生产、应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吴峰华,常银子,杨虎清.2009.转反义PHYA基因对番茄红素合成的影响.园艺学报,36(5):679-684.
邢永忠,徐才国.2001.作物数量性状基因研究进展.遗传,23(5):498-503.
薛玉梅,穆欣,许明.2006.番茄迟熟基因突变体的研究进展.中国蔬菜,(10):32-34.
杨虎清,应铁进,向庆宁.2003.转反义LeETR1基因番茄采后生理特性的研究.园艺学报,30(4):404-408.
杨荣昌,徐鹤林.1992.番茄早熟性构成及遗传相关分析.浙江农业科学,(2):48-50.
杨永政,巩振辉,梁燕.2007.樱桃番茄主要营养品质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效应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35(5):179-183. 叶志彪,李汉霞,刘勋甲,向长萍,郑世发,王春梅,余科秀.1999.利用转基因技术育成耐贮藏番茄——华番1号.中国蔬菜,(1):6-10.
《中国蔬菜》学术论文下载 wwwv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