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的词汇化及其发展

更新时间:2023-06-21 01:28:08 阅读: 评论:0

第39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1月 Vol.39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Nov. 2017
────────── 收稿日期:2017-06-08
作者简介:单雪琳(1994-),女,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词汇与训诂学。 -28-
“过分”的词汇化及其发展
单雪琳
(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摘  要:“过分”是由述宾短语词汇化而来,由于使用频率的增加、双音节韵律词、句法位置改变、主观性增强等因素,最迟在明清时期“过分”已经词汇化为形容词。在清代“过分”重新分析为副词,后接成分主要是VP 。在现代汉语中运用广泛,进一步虚化为程度副词。
关键词:“过分”;词汇化;重新分析;动因;发展 中图分类号:H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7)06-0028-05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7.06.007
The Lexic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uo Fen”
全国大学生四级
诗歌摘抄SHAN Xue-lin
(College of Humanities,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325035, China)
Abstract: “Guo Fen” was produced by the lexicalization of object phra. Becau of its incread u, double syllable words, change of syntactic position and enhanced subjectivity, it became an adjective no later tha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Guo Fen” was re-analyzed into an adverb in the Qing dynasty, mostly followed by VP. Having been abstracted into an adverb of degree, it is widely ud in modern Chine.
Key Words: “Guo Fen”; lexicalization; re-analyze; reason; development
一、引言 “过分”作为形容词,《现代汉语词典》:“形(说话或者做事)超过一定的程度或限度。”[1,p500]
“过分”在现代汉语中,用例广泛,在句子中作不同的句法成分。例如:
(1)她站在安然的病床边,没有表示出过分的关切和难过,也没有过多的安慰话。她只是告诉我,那天她也慌了,在别人后边站了半天才想起关阀门这个道理来。(铁凝《没有钮扣的红衬衫》)
(2)宋锡赓接着讲下去:“在我们学校里,决不能容许政治活动。我认为应该叫学生立刻复课,并且一定要开除捣乱分子。”金校长偷偷看了江浩一眼。江浩正好走过来就了座:“我个人希望,这一次学校不要对同学过分干涉。”(柯灵《为了和平》)
(3)“先生”本可不带姓,“老爷”本是下对上的称呼,也常不带姓;女仆称“老爷”,虽和旧式太太称丈夫一样,但身份声调既然各别,也就不要紧。
仆役称“师母”,决无门生之嫌,不怕尊敬过分;女仆称“太太”,毫无疑义,男仆称“太太”,与女仆称“老爷”同例。(朱自清《你我》)
(4)无论用什么来形容大戈壁的荒凉,大概都不会过分的。有时候,十里百里地看不到一星半点生命的痕迹……不要说人烟,就是一茎小草、一片地衣也无法找到,那才是真正的寸草不生!(赵丽宏《大戈壁》)
“过分”在句子中作定语,如例(1),修饰“关切和难过”;例(2)中还可以作状语,用于谓语中心语“
干涉”之前;在例(3)中,作“尊敬”的补语。在例(4)中,做谓语中心语,受否定副词“不会”的修饰。
肖阁[2]主要是“从句法特征、语义特征、语用和语法化几个方面对‘过'类程度词进行探讨”,提到“过分”的语法化过程。他认为:“到明清时期,‘过分'己经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并接受程度副狐鼬
单雪琳:“过分”的词汇化及其发展
-29-
词的修饰。”文章没有对“过分”的词汇化过程及其原因进行深入探究。我们认为,总体看来,对于“过分”的词汇化过程,目前还没有学者进行研究,因此有必要对“过分”的历时演变问题深入探究。
二、“过分”的词汇化
(一)述宾短语“过分”的出现 《说文·辵部》:“度也。从辵咼声。古禾切。”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度也。引伸爲有过之过。释言。邮,过也。谓邮亭是人所过。愆邮是人之过。皆是。分别平去声者,俗说也。”本义边走边度量,走过,经过。如例(5):
(5)导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导弱水,至于合黎,馀波入于流沙。(《尚书·禹贡》)
这里的“过”意为“经过”,后又引申出渡过、过去、拜访、超过等义。作为“超过”义,在上古就有用例,如例(6)(7):
(6)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徵也。川竭,山必崩。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夫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十一年,幽王乃灭,周乃东迁。(《国语·周语上》)
(7)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论语·公冶长》)
《说文解字》:“分,别也。从八,从刀。刀以分别物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别也。从八刀。会意。刀㠯分別物也。此释从刀之意也。甫文切。十三部。”“八”就是分;从“刀”,是以刀剖物,使之分开的意思。本义是分开,分割。如例(8):
(8)帝曰∶“龙,朕参谗说殄行,震惊朕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帝曰∶“咨!汝二十有二人,钦哉!惟时亮天功。”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分北三苗。(《尚书·尧典》)鸟的世界
“分”还是节候名。《左传·僖公五年》“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杜预注:“过春分而未夏至。”因此“分”可以指春分、秋分。例如(9):
(9)秋,七月壬午朔,日有食之。公问于梓慎曰:“是何物也?祸福何为?”对曰:“二至二分,日有
爱和自由育儿网食之,不为灾。日月之行也,分,同道也;至,相过也。其他月则为灾,阳不克也,故常为水。”(《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此句中的“二至”指的是冬至,夏至;“二分”则代表春分,秋分。
通过检索、分析可知,由“超过”义的“过”和表示“节候”的“分”在线性上紧邻最初是在春秋时期。“过分”组合而成的短语是述宾结构。
(10)大史曰:“在此月也。日过分而未至,三辰有灾,於是乎百官降物;君不举,辟移时;乐奏鼓,祝用币,史用辞。”(《左传·昭公十七年》)
(11)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梓慎曰:“将水。”昭子曰:“旱也。日过分而阳犹不克,克必甚,能无旱乎?阳不克莫,将积聚也。”(《左传·昭公二十四年》)
例(10)中,“日过分而未至”的“过分”意思都理解为“分”是时间,例(10)理解为,太史说:“就是在这个月。太阳过了春分而没有到夏至,日、月、星有了灾殃,在这时候百官穿上素服,国君不进丰盛的菜肴,离开正寝躲过日食的时辰,乐工击鼓,祝使用祭品,史官使用辞令来祈祷消灾去祸。”
例(11)发生日食,梓慎认为将要发生水灾,昭子却说:“这是旱灾,太阳过了春分而阳气尚且不胜阴气,一旦胜过阴气,能不发生旱灾吗?阳气迟迟不能战胜阴气,这是正在积聚阳气。”
《汉语大词典》“分”:“分际;合适的界限。”如例(12):
(12)公私之分明,则小人不疾贤,而不肖者不妒功。故尧舜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为天下位天下也。(《商君书·修权》)
高清人像这里的“分”是分际、合适的界限的意思,也可理解为“度,限度”。
除了上例中提到的“过分”连用,发展到六朝时期,“过分”连用的例子增多,而“过分”的意思也不再是“过了春分、秋分等的时间段”,而是动词“过”和表示“分界,限度,度”的“分”连用,合起来此短语是“超过一定的限度”的意思。
(13)麝本多忌,过分必害;沈实易和,盈斤无伤。零藿虚燥,詹唐黏湿。甘松苏合、安息郁金、榇多和罗之属,并被珍于外国,无取于中土。(南朝范晔《和香序》)
(14)率志委和,则理融而情畅;心虑言辞,神之用也。率志委和,则理融而情畅;钻砺过分,则神疲而气衰;此性情之数也。(《文心雕龙·养气》)
例(13)中,理解为:麝香本来就很多忌用,如果超过一定的程度或限度一定是有害的,这里的“过分”就是“超过限定的度”。
例(14)“如果钻研超过限度,就精神疲乏而元气衰损:这就是性情的一般原理”。这里的“钻砺过分”中“钻砺”理解为主语,那“过”作谓语,“分”是作宾语。主语“钻励”+谓语“过”+宾语“分”。动词“过”做谓语成分和名词“分”作宾语成分,在线性结构中构成述宾结构,这为“过分”的词汇
第39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1月 -30-
化提供了条件。董秀芳[3,p40]在论及汉语双音节词的主要衍生方式时指出“双音词主要有三个来源,从短语变来是双音词最主要的来源。”“过分”的合用,从唐代以后明显增多,尤其是进入北宋以后,用例更加广泛。下面是“过分”在唐时期不同作品中的用例,但共同点是基本都充当句子的谓语成分,即出现在构式“S/NP+过分”中。
(15)阿难!彼善男子,当在此中,得大光耀,其心发明,内抑过分,忽于其处,发无穷悲,如是乃至,观见蚊虻,犹如赤子,心生怜愍,不觉流泪。(《楞严经》卷九)
(16)李日知为侍中,频乞骸骨,诏许之。初,日知将欲陈请,不与妻谋。及还装饰,将出居别业,妻惊曰:“家室屡空,子弟名宦未立,何为辞职也?”日知曰:“书生至此已过分。人情无厌,若恣其心,是无止足也。(《大唐新语》卷三)
(17)薛中书元超谓所亲曰:“吾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隋唐嘉话》卷中)
(18)至宅舍,请居上坐,宜得自捧酒食,旧主流汗辞之。流连数日,遂奏云臣蒙国恩,荣禄过分,臣旧主卑琐,曾无寸禄。臣请割半俸,解官以荣之。愿陛下遂臣愚款上嘉其志,擢主为郎将,宜得复其秩。(《野朝佥载》)
例(15)中,“阿难,彼善男子”:这个善男子,“当在此中”意思是在这个情形的时候,他得到一种大的光耀,“其心发明”:他的心里,自自然然就生发出来一种感想。“内抑过分”,他总超过限度地强制自己这种思想,“忽于其处,发无穷悲”即在这个地方,他就发生一种悲悯的心,一种无穷的悲。他悲的是怜悯众生。
在这个句子中,“内抑”作句子主语,“过分”可以直接理解为作谓语,构成“主语+谓语”的句式。还可以将句子分析,“过”是谓语动词,作谓语,“分”作宾语,句子结构为“主语+谓语+宾语”。
例(16)中,李日知说:“读书人到这个地步已经超过了限度,人的欲望是不能满足的,如果放纵自己,那么是没有止步的时候啊!”这里的“过分”也可以理解为“超过本分”构成“主语NP+谓语V (过分)”的句式,还可以分析成结构为“主语S+谓语V (过)+宾语(分)”的格式。
同理,可以分析例子(17)(18),这些句子的“过分”都是用在主语之后,充当谓语成分,可以两解,我们认为,在唐时期的“过分”有词汇化的可能性。进入北宋以后,“过分”的用例骤增,且在
句子中做不同的成分。
“原有的两个分立成分必须在线性顺序上邻近,这是双音词产生的一个基本条件。”[3,p40]动词“过”在句中充当谓语,名词“分”用于动词“过”之后,这使得“过分”得以在句中紧邻,共同构成述宾结构。这也为其词汇化提供了条件,增加了可能性。
(二)“过分”充当多种句法成分
进入宋时期,“过分”不再只作谓语成分,而是在句子中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过分”不仅可以作谓语,还可以作补语,定语,状语等句法成分。
1. VP/AP+“过分”
“过分”用在谓语或者谓语中心以及形容词后,在句子中作补语,补充说明谓语。
(19)朱子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是两边做工夫。……有一件事,这里便当审处,是当喜,是当怒?若当喜,也须喜。若当怒,也当怒。这便持其志。若喜得过分,一向喜;怒得过分,一向怒,则气便粗暴了,便是“暴其气”,志却反为所动。(《朱子语类》卷五十二)
(20)士伯怒,谓韩簡子曰:薛征于人,宋征于鬼,宋罪大矣。且已无辞而抑我以神诬我也。启宠纳侮,其此之谓矣。(开宠过分,则纳受侵侮)必以仲几为戮。”乃执仲几以归。(《左传·定公元年》)
(21)众人撺掇家主道宋金小厮家,在此写算服事老爷,还该小心谦逊,他全不知礼。老爷优待他忒过分了,与他同坐同食,舟巾还可混帐,到陆路火歇宿,老爷也要存个体面。……(《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氈笠》)
(22)专美谢曰:“臣驽劣,陛下擢任过分,然军赏不给,非臣之责也。窃思自长兴之季,赏赉亟行,卒以是骄;继以山陵及出师,帑藏遂涸。虽有无穷之财,终不能满骄卒之心,故陛下拱手于危困之中而得天下。”(《资治通鉴·后唐纪八》)
例(19)中,“喜得过分”和“怒得过分”,可以分析为补语,表示“高兴或愤怒到了超过很高程度”,又有“得”,《现代汉语词典》认为“得”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连接表示程度或结果的补语。
例(21)“老爷优待他忒过分了”这里的主语显然是“老爷”,谓语是“优待”,“他”作宾语,“忒过分了”在句子中作补语。在谓词性成分“忒过分了”这个短语中,“忒”在现代汉语中相当于程度副词“太”,那么此时的“过分”的粘合度更高,可以说已经词汇化成形容词。例(22)中,“过分”,作补语,也可以是“本份”意思,是“超过本分”。
美肤方法单雪琳:“过分”的词汇化及其发展
-31-
需求调研
2.“过分”+N/NP
“过分”在句子中作定语,修饰宾语
(23)真人云:夫修炼常须去鼻孔中毛,宣降五脏六腑谷滓秽浊,洗漱口齿,沐浴身体,诫过分酒,忌非适色。(《云笈七签》卷五十六)
(24)“撝谦”,是合如此,不是过分事,故某解其象云:“言不为过。”砺。(《朱子语类》卷七十)
(25)再说晁老儿年纪到了六十三岁,老夫老妻,受用过活罢了,却生出一个过分的念头:晁夫人房内从小使大的一个丫头,叫做春莺,到了十六岁,出洗了一个象模样的女子,也有六七成人材,晁老儿要收他为妾。(《醒世姻缘传》)
在例(23)中,“诫过分酒”意思就是不要喝超过一定量的酒,“过分”作定语修饰宾语“酒”;例(24)“过分”作定语,修饰“事”。在例(25)中,就更加明显了些,前面“一个过分的”是可以看做多层定语的,表示量词的短语“一个”和表示限定的短语/词“过分”修饰宾语“念头”。但这里的“过分”有较强的粘合度,因此将其作为词的可能性远远超过作为短语的可能性。
可以看出,到明清,“过分+N/NP ”构式存在,不仅修饰单音节词,也可修饰双音节词或短语。
3. 副词等状语成分+“过分”
“过分”作谓语成分或者谓语中心语,程度副词等状语成分修饰谓语成分“过分”如:
(26)元帅道:“这个女人太过分了,难以恕饶!”国师道:“饶他罢!他明年八月中秋之日,就到我南朝。”元帅道:“这个也难准信。”(《三宝太监西洋记》)
(27)又笑向刚弼道:“此人圣慕兄不知道吗?就是你才说的那个卖药郎中。姓铁,名英,号补残,是个肝胆男子,学问极其渊博,性情又极其平易,从不肯轻慢人的。老哥连他都当做小人,所以我说未免过分了。”(《老残游记》)
“这个女人太过分了”这里的“这个女人”是主语,“太”是程度副词,“过分”作为谓语中心语,“太”修饰谓语中心“过分”,此时的“过分”粘合程度较高,用于程度副词之后,可以看作形容词。
例(26)中,《国学辞典》认为“未免”是未必沒有,表必然的语气,作语气副词。因此,可以认为“过分”做谓语成分,“未免”修饰“过分”。
最迟在明清时期“过分”已经完全词汇化为形容词。
三、“过分”的语法化
“过分”开始语法化为副词,是由于“过分”+V /VP /AP 构式的出现,表明“过分”在句子中做
状语,修饰谓语中心语/形容词。例(28)“过分”在句中作状语修饰形容词,这说明此时“过分”作为副词开始形成。状中短语“过分”要词汇化为副词,必须出现于状语位置。处于状语位置的词语较容易语法化为副词,事实上处于状语位置的状中短语也容易词汇化,演变成一个副词。
(28)随即又向徐贵道:“这第二件事,我要问你,妻子有不端不正的吗?”徐贵道:“此后不敢。”济公道:“我也不过分难为你,你自己打掉三个嘴头,免致日后消嘴薄唇的乱糟蹋人。”(《续济公传》)
(29)昨天奉到六月二十四日的谕旨,实授两江总督。兼授钦差大臣,皇上的思典如此隆重,如此受到信任,尽可以不必陈明。所忧虑,苏、常、淮、扬,没有一支强有力的部队去。我喜欢出汗,弟弟也喜欢出汗,似乎不适宜过分劳累。(《曾国藩家书》)
此例中,“难为”“劳累”是谓语中心语成分,“过分”作为状语修饰“难为”和“劳累”,表现“难为你”和“劳累”的程度。此时的“过分”是状语。
作状语是“过分”语法化为副词的开始。到民国时期,用例更加广泛,发展到现代汉语,“过分”运用更加普遍。如:
(30)妆奁和寝衣,每个帐子里都不重样。炀自到达广陵,过分沉湎酒色,每次睡觉时需让人摇动四肢,或者演奏音乐,才能睡一觉。(《古今情海》)
相关的例子很多,不再列举。可以肯定的是,由于“过分”在句子中作状语,修饰句子中的谓语成分和形容词成分,促使了“过分”作为副词的产生。在近现代汉语中,“过分”进一步虚化,作程度副词广泛使用。
四、“过分”的语法化机制及动因
“重新分析指在没有改变表层结构形式的情况下,由于认知角度的变化,经过重新分析,同一种语言形式,被赋予了一种新的解释。”[4,p363]重新分析是“过分”语法化的重要机制,“过分”最早是“过”十“分”的述补结构关系,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逐渐被重新分析为“过分”+NP 的定中结构,状语+“过分”以及“过分”+中心语的状中结构等,被重新分析为“过分”十“中心语”的状中结构,此时程度副词“过分”也形成和发展,“过分”的重新分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述宾短语“过分”词汇化过程中,以下几个因素起了重要作用,是其词汇化的主要动因。
1. 使用频率的增加
“使用频率是语法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一种语言
第39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1月 -32-
形式在话语中出现得越频繁,越容易语法化。”[5,p103]较高的使用频率同样是介词“过分”语法化的动因之一。“过分”在被人们使用的过程中,由动词“过”和名词“分”组成的述宾短语,在句子中可以作谓语,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联系变得愈发紧密,最终两个成分融合在一起。尤其到了宋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一时期“过分”出现的例子总共有至少20例之多。因此,韵律词“过分”使用频率不断升高,在句子中充当多种句法成分,这也加速了“过分”的词汇化。
2. 双音化
在“过分”语法化过程中,双音化趋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人们为了保持语音上的节奏,会很自然地将两个结构上本来没有直接关系的单音节成分“过”和“分”,放到一个双音节音步中,但是由于双音化趋势的作用,人们为了保持语音上的节奏,这也是在上文提到的宋例到明清大量例子,如例(25),“过分”后面的宾语由单音节变为双音节,这也更加促使“至少”的词汇化。
“汉语的两个音节构成一个标准音步,一个标
准音步就是一个标准的韵律词。”[6,p78]韵律规则的制
约也是“过分”词汇化的动因之一。作为动词的“过”与名词的“分”在线性顺序上紧邻,“过分”是一个标准的韵律词,适应了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趋势,“过”和“分”之间的界限逐步变得模糊,人们渐渐将“过分”
视为一个整体,“过分”之间原有的分界从有到无,述宾短语“过分”最终演变成了一个双音节形容词。
3. 句法位置的改变
刘坚等[7]认为:“就多数情况而言,词汇的语法化首先是由某一实词句法位置改变而诱发的。”句法位置的变化是“过分”词汇化的句法条件。“过分”在修饰形容词、动词、名词及其短语时存在一定的差别,从位置变化来看,“过分”从位于S 或者NP 等主语后的谓语成分慢慢演变成位于NP 前的定语,用于谓语(VP )之后作补语,发展到谓词前作状语。这种语法位置的改变也促使“过分”词汇化的形成。如解惠全[8,p135]所说“一个词由实词转化为虚词,一般是由于它经常出现在一些适于表现某种语法关系的位置上,从而引起词义的逐渐虚化并进而实现句法地位的固定,转化为虚词。”
4. 主观性增强
主观性增强同样是词汇化的动因之一。所谓“主观性”,是指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或情感[9]。
“过分”在开始起初使用时表明的是一种客观的事实,随着运用的增多,“过分”的用法逐渐由客观的存在说话者或者陈述者对事物、现实情况的判断,态度,观点等,成了促使其词汇化的原因。
五、结语
“过分”最初是述宾结构短语,主要充当句子谓语。从宋时期开始,“过分”的句法位置出现了新的变化,可以状语+“过分”,处于VP/NP 前,即“过分+VP/NP ”,“过分”已经有了重新分析为形容词的可能,或者说“过分”的形容词用法已出现了萌芽。最迟在明清时期,“过分”已经完全词汇化为形容词。
在使用频率升高、韵律规则制约、句法位置改变,主观性增强等多种动因的共同作用下,述宾结构“过分”被重新分析为形容词,从清朝时期开始,随着“过分”的使用频率的增加,在句子中作状语成分的用例越来越多,这也促使“过分”分析为副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出现逐步虚化的趋势,向程度副词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
六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500.
[2] 肖阁.状语位置上表程度义的“过”类词研究[D].上海:上海
师范大学,2010:37-38.
[3] 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节词的衍生和发展[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1:40.
[4] 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363. [5] Hopper P J, Elizabeth C T. Grammaticalizatio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arch press, 2001: 103. [6] 冯胜利.汉语韵律句法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78.
[7]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
[J].中国语文,1995,(3):161-169.
[8] 解惠全:谈实词的虚化[A].语言研究论丛(第四辑)[C].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135-136.
[9]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4):268-275.
(责任编辑、校对:郭万青)

本文发布于:2023-06-21 01:28: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0024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过分   谓语   词汇   成分   副词   超过   状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