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选卫.垃圾分类对新农村绿色文明建设促进机制及发展策略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8):190-194.
收稿日期:2020-05-13
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厅自然基础研究项目(2015JQ4114)
作者简介:刘选卫(1975-),男,陕西长安人,高级经济师,硕士,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电话)151****5598(电子信箱)xuanwei7585@
< 。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体现。2017年中国46个城市开始了生活垃圾分类的实践探索;2019年上海率先开启了垃圾分类的强制实施时代。中国部分农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也开始生活垃圾分类的尝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中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0.32%,农村土地面积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94%以上,这意味着农村垃圾分类的成败将直接影响中国整体人居环境和社
会文明水平。因此,重视农村垃圾分类,让广大农民行动起来参与垃圾分类,共同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不仅可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而且可以促进新农村绿色文明建设。
1垃圾分类对新农村绿色文明建设
的促进机制
新农村绿色文明是能够持续满足广大农民幸福感的文明,主要包括农村绿色经济、绿色文化和绿色
垃圾分类对新农村绿色文明建设
促进机制及发展策略研究
刘选卫
(宝鸡文理学院,陕西宝鸡
721013)
摘要:绿色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村垃圾分类不仅可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而且对促进新农村绿色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剖析了农村垃圾分类对新农村绿色文明建设的促
进机制;通过建立农村垃圾分类SWOT 模型,分析了新农村垃圾分类对促进绿色文明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新农村垃圾分类发展策略和具体措施。关键词:垃圾分类;新农村;绿色文明;促进机制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21)08-0190-05DOI:10.14088/jki.issn0439-8114.2021.08.03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
Rearch on the promotion 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waste classification
leave the door ope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civilization in new rural areas
LIU Xuan-weitom arnold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Baoji 721013,Shaanxi ,China )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civiliz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n an all-round way.Rural waste classification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rural livin
g environment ,but als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civiliza⁃tion in new countryside.The promotion mechanism of rural waste classifica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green civilization was analyzed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SWOT model of rural waste classification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new rural waste classification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civilization were analyzed ,an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specific measures of new rural waste classification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waste classification ;new countryside ;green civilization ;promotion mechanism
第8期
政治3个方面的内容,绿色政治是保障,绿色经济是基础,绿色文化是至高点[1]。中国农村垃圾分类刚刚开始,目前只有部分发达地区农村在探索实施,从结果来看,其对绿色文明的三方面内容均表现出了显著的促进作用。1.1新农村垃圾分类与绿色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
机制
中国绿色经济系统理论的创建者和实践者季铸教授认为,绿色经济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发展目标,以生态农业、循环工业和持续服务产业为基本内容的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和社会形态。就农村绿
sirsa shekim色经济而言,其重点内容应为生态农业和服务产业两方面。中国生态农业发展时间不长,既具有资源、经验、技术、市场、劳动力、政策等许多有利条件,又存在农业资源短缺、人地矛盾加剧、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和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等诸多制约条件[2]。而农村垃圾分类恰恰具有资源再生、减少垃圾投放量、节约因垃圾填埋使用的土地资源、减少垃圾填埋焚烧污染和增强农民环保意识等基本功能。通过对比垃圾分类基本功能与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条件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促进机制(图1)。农村垃圾分类的资源再生、节约土地、减少污染和增强环保意识四大基本功能,分别可以缓解生态农业发展中农业资源短缺、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和农民素质不高等矛盾,进而促进生态农业良好发展,同时生态农业的良好发展也能反过来促进农村垃圾分类
更为有效开展。
图1
农村垃圾分类与生态农业发展之间的促进机制
1.2新农村垃圾分类与绿色文化发展的相互促进机制
绿色文化狭义上是指人民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手表的英语
创造的所有以绿色植物为标志的文化;广义上是指与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和生命意识等绿色理念相关,以绿色行为为表象,能体现人类与环境和谐共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文化现象的总和。研究普遍认为绿色文化
是由绿色意识、产品和行为3个维度共同构成的综合体系[3]。具体到新农村绿色文化,意识是指建立起广大农民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农业发展意识;产品是指创造出以生态农业产品为主体的绿色产品体系和供应体系;行为是指构建起广大农民的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行为习惯。农村垃圾分类的本质就是一种绿色行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文明行为之一。实施农村垃圾分类不仅可以培养农民与现代社会相匹配的绿色行为习惯,而且可以增强农民对享有绿色资源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义务意识[4]。另外,农村垃圾分类对生态农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增加了农村生态产品输出。因此,农村垃圾分类可从权责意识、生态农业发展、绿色行为三方面分别对农村绿色文化的
意识、产品和行为3个维度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促进作用,同时农村绿色文化的繁荣对农村垃圾分类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图2)。
责
权义意识
绿色行为
农村垃圾分类
生态农业
产品
农村绿色文化
行为
意识
图2农村垃圾分类与农村绿色文化之间的促进机制
1.3新农村垃圾分类与绿色政治的相互促进机制中国农村垃圾分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
新阶段,广大农民群众在享受到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福利后,追求美好生活环境的一种自觉行为,是“人心思绿”的一种朴素反映。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和2017年有关会议上分别指出“问题是时代
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两次讲话深刻揭示了“人心即政治”,党要巩固执政基础,就必须将人民期盼“更优美的环境”作为奋斗目标,实现“人心思绿”的愿望,实行绿色政治。绿色政治源自于西方,中国学界研究认为,绿色政治是将发展目标放在生态及环境上的政治思想,它通过广泛的、草根式、参与式的民主制度来达成目标[5]。因此,农村垃圾分类是广大农民期盼优美生活环境愿望的具体行为反映,可以促进政府绿色政治实施。同时,政府绿色政治
刘选卫:垃圾分类对新农村绿色文明建设促进机制及发展策略研究
191
湖北农业科学2021年
也需要广大农民群众的民主参与,进而可以有效保障和促进农村垃圾分类(图3)
。
lilyallen
图3
农村垃圾分类与农村绿色政治之间的促进机制
2农村垃圾分类的SWOT 分析
SWOT 分析最早由哈佛商学院Andrews [6]
于1971
年首次提出,其根本理念是分析企业内部优势和劣
势、外部机遇和挑战,从而依托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遇应对挑战,综合制定发展战略。之后该研究方法用途被进一步扩大,广泛应用于多领域的发展战略制定方面。本研究对农村垃圾分类进行SWOT 分析,并参考有关专家意见,制定最优实施战略,为新农村垃圾分类提供借鉴。2.1农村垃圾分类的优势
2.1.1
农村绿色经济发展增强了农民的环境意识
近年来在“两山”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农村以绿
色、生态、环保为前提,以科技为支撑,以资源有效利用为载体,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集农业生产与观光旅游于一体的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经济体开始兴起,如生态农庄、农业观光园等,使生态变成摇钱树,环境成为聚宝盆,不仅实现了农民增收,而且增强了农民的环境意识。以浙江省安吉县首富村余村为例,20世纪90年代至今,该村从炸山开矿发展石头经济,转变为坚持“两山”理念发展生态旅游经济,村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5年的8732元增加到2017年的4万余元;村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彻底改变,获批为国家3A 级乡村观光景区;村民从青山绿水中尝到经济甜头后,环保意识显著增强,对垃圾分类从过去的不知道、不理解、不支持到现在的感受深刻、积极支持、主动参与,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垃圾处理余村模式。2.1.2农村物质与精神文明发展促进了绿色文化产
生
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实施,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持续提高,文明素养普遍增强,绿色生活意识开始萌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4
—2018年中国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从10489元增长至14617元,年均增长率接近10%,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但已基本达到中等国家收入水平。近年来新农村以农技科
普、脱贫增收、环境保护和生态宜居等为内容的活动显著增多,在部分发达地区农村已经成为常态,不断满足了农民日趋增长的精神追求,促进了农村文明水平的持续提升和绿色文化的逐步形成,为农村垃圾分类创造了良好氛围。2.2农村垃圾分类的劣势2.2.1
农民环保意识还比较淡薄
党的十八大以
前,在中国长期以城市发展为中心的政策驱动下,地
方政府对农村生态环境不够重视,农村环境投入不足、制度不健全、宣传执法不到位,广大农村被作为城市发展的资源供给地和环境承压地[7]。加之当时中国农村生产力落后,生产水平低下,生产方式粗放,农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农村生活方式简单粗犷,农村环境利用与保护严重失衡。在这些因素的长期共同作用下,广大农民漠视生态环境的观念根深蒂固。尽管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也得到了一定加强,但与新农村发展建设需要仍然存在较大差距。2.2.2
农村垃圾分类设施严重不足
中国农村基础
设施建设水平仍然较低,垃圾收集处理设施普遍简陋。2012年高秀梅等[8]对陕西、四川、江苏、河北、吉林5省101个村调查发现,只有48%的村设有公共垃圾收集基础设施;2015年靳琪等[9]对全国21个省(市)114个乡(镇)的224个村调查发现,有89%的村庄设有公共垃圾收集基础设施;2018年底至2019年初,就陕西省15个县(市、区)的60个村庄的一项调查显示,约90%的村庄设有垃圾收集基础设施。通过这些调查发现,2012年至今中国农村垃圾收集设施尽管总体呈增长趋势,但仍然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这些调查均是以“是否有垃圾收集设施”为判断标准,实际上大多数村庄的垃圾收集设施在质量和功能上基本达不到分类收集的要求。垃圾收集设施是垃圾分类处理的前提要素,只能客观反映垃圾处理的投入状况。因此,总体而言基础设施不足和过于简陋仍然是制约农村垃圾分类的短板。2.3新农村垃圾分类的机遇
2.3.1
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大
中国《乡村尴尬英文
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明确提出,要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持续加大投入力度。
国家多个部门联合设计了农村基建重点施工图,地方政府也加大了投资力度,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
地址英文192
第8期saib
基建部门重点推进。据估算,2018—2020年,农村基建规模达4.52万亿元。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19年任务清单明确提出了新改建农村公路20万km的目标,乡村道路硬化、美化和景观绿化面积持续扩大。新农村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农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路有树、街有景、四季常青、花果飘香”的乡村美景将越来越多。
2.3.2国家绿色政策有力支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设施建设以及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工作要求。2019年2月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一号文件。为贯彻落实一号文件精神,又出台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制定了《2019年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工作要点》,将努力提升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水平,充分发挥绿色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着力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农业绿色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
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等重点工作,逐步实现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这些绿色政策的出台实施为农村垃圾分类提供了政策保障。
2.3.3城市垃圾分类为农村提供了经验2017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部分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北京、天津、上海等46个重点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至此正式开启了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序幕。经过2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城市垃圾分类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各大城市纷纷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和配套措施体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垃圾全程分类管理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都为农村垃圾分类探索实施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2.4新农村垃圾分类的挑战
2.4.1政府支持不够“干净的环境是昂贵的”,需要大量人力、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农村垃圾分类作为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不仅需要相匹配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和技术力量投入,还需要适合农村特点的、可靠的管理制度支持。过去由于中国公共服务的城市偏向导致农村制度供给和公共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特别是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后,政府对城乡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差距显著拉大[10],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建设因投入不足而发展严重滞后的状况。对此乡镇政府和村集体也显得有心无力,单靠农户和村集体的人力物力投入是不够的。
2.4.2学校环境教育工作滞后加强孩子的环境教育关系到我们明天能否真正拥有绿色家园。农村孩子由于从小受农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影响,相较城市孩子的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较弱,这就需要农村学校更加重视环境保护知识教育,通过教育使孩子们从小树立环保观念。然而中国当前大部分农村学校大多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对环保教育认识不足,环保教育课时安排有限,教育内容简单枯燥,教育方法单一,教育效果差强人意。
2.5新农村垃圾分类实施战略匹配
SO战略具有增长型特征,是指在农村垃圾分类中通过充分依托内部优势,充分利用外部机遇,紧抓国家新农村建设中资金和政策倾斜机会,汲取城市垃圾分类经验,增强深入推进实施力度。WO战略具有内生型特征,是指重点抓住农村垃圾分类外部机遇的同时,注重克服和化解内部农民环境意识淡薄、农村基础设施不足等劣势,从而推动农村垃圾深化实施。ST战略具有驱动型特征,是指要在巩固和发展农村垃圾分类内部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应对外部挑战,同时在不断化解外部挑战的过程中通过创新驱动扩大自身内部优势,从而促进农村垃圾分类深入实施。WT战略具有防御型特征,是指既要克服农村垃圾分类的内部劣势,又要积极应对其外部的挑战,面对各种困难不断寻求生存空间。
3深化农村垃圾分类的措施
3.1战略选择
通过上述SWTO分析,结合有关专家意见,本研究认为当前中国农村垃圾分类应采取以SO战略为主,以WO战略和ST战略为辅的综合性战略。这一战略既能反映中国农村垃圾分类的长期发展目标,又能解决农村垃圾分类首要的发展壮大问题。一方面,要挖掘内部优势与外部机遇叠加产生的利好几何效应,充分依托国家经济和政策支持,大力发展农村绿色经济,积极推动农村绿色文化发展,认真汲取城市垃圾分类经验,创新农村垃圾分类措施;另一方面,要提高农村环境教育水平以有效增强农民环境意识,并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和寻求社会支持,不断增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完善的农村垃圾分类实施条件。
3.2具体措施
3.2.1加强农村中小学环保教育①农村中小学的教育工作重心既要注重应试教育又要注重素质教
刘选卫:垃圾分类对新农村绿色文明建设促进机制及发展策略研究193
湖北农业科学2021年
育,真正将环境教育落到实处。②要切实提高教师环境教育水平,支持教师通过进修学习、观摩交流等多种学习途径全面掌握环保基础知识和提高教学能力。③要改进环境教育内容和方法,充分拓宽视野,大胆借鉴国内外中小学教学方法,从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现实情况出发,针对水土保持、防风治沙、减排防霾、垃圾分类等多方面,开展具有乡土特色和乡愁情怀的环境教育[11]。
3.2.2加强农村环保教育目前中国农村环保教育力量薄弱,不能适应垃圾分类实施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绿色文明建设的需要。近年来的新农村建设中,围绕“两山”理念组织的教育活动不断增多,但教育效果却差强人意。其主要原因是教育内容太过理论化、感性化和口号化,多数农民在思想上并未真正接受和重视。中国农民文化素质整体偏低,对能够“看得到、摸得着”的事物才易于接受,所以针对农村环保教育,首先内容一定要接地气,从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出发,比如农药化肥使用、秸秆和家禽粪便处理、垃圾分类处理等;其次环保教育方式要符合农村的文化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利用农闲时间、茶余时间,采取农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比如戏曲、小品、实地参观等;最后,要抓住农村数字化建设机遇,充分利用广电、网络等新媒体力量进行宣传。
3.2.3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农村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性民生工程,需要地方政府、社会、村集体和农户的协力推进,最终形成“政府主导,村民自治,社会参与”的良好发展模式。但当前阶段,中国农村除部分绿色经济发展良好或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外,绝大多数农村仍然比较落后和封闭,村集体和农户自身可支配资金十分有限,且争取社会和市场资金注入的能力十分薄弱。在此现实情况下,农村实施垃圾分类,地方政府就必须积极承担起主导责任,建立“财政全面兜底、农户适当缴费、争取社会投资”的多元型可靠资金保障模式,加大对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运转体系和配套制度,充分发挥监管指导主体作用,不断探索农村绿色经济市场运作反哺垃圾分类的长效机制,从资金和制度两方面保障农村垃圾分类推进实施。
3.2.4创新农民自我管理和监督机制在发达地区部分农村对垃圾分类的探索中,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基本流程[12],极具借鉴推广价值。在该流程链中,农户作为首个环节的实施者作用十分关键,发挥好其自我管理和监督机制决定着整个流程运转的成败。因此,在农
村垃圾分类实施中,地方政府应倡导创新农村集体和农户自我管理,发挥好农村党支部、村委会以及党员干部的作用,带领群众创新责任包干、干部示范、责任追究等自我管理模式,并借助村务宣传栏、微信群等舆论监督平台,逐步形成自觉参与、互比互学的行为习惯。
3.2.5多渠道争取发展契机目前中国大部分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实施垃圾分类的短板仍然主要为资金和基础设施,广泛争取社会参与才能为垃圾分类赢得更多的发展契机。广大农村要摒弃固步自封的陈旧思想,积极加强对外联系,充分挖掘和利用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等,广泛建立村集体和村民的对外关系网络,了解更多发展信息,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赢得更多的社会力量支持,进一步盘活农村经济。
4结语
新农村垃圾分类与绿色文明建设之间具有积极的促进机制。中国农村垃圾分类刚刚起步,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选择增长型为主的发展战略,创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
、农户管理自治”的发展模式,深入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垃圾分类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关升.绿色经济[N].中国城市地图经济网,2019-04-21.
[2]曹俊杰.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条件及对策分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6-19.
[3]顾若尘,王莉.“两山”理论背景下绿色文化传播研究——以浙江安吉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6):17-20.marchiori
[4]王云飞.垃圾分类是现代社会文明生活方式的一个标志[J].人民法治,2019(14):1-2.
[5]王凯.中国发展绿色政治的可行性与实现途径分析[J].政治研究,2012(1):31-35.
[6]ANDREWS K R.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strategy[M].USA:Richard D Irwin,1971.
[7]李玉恒,刘彦随.中国城乡发展转型中资源与环境问题解析[J].
经济地理,2013(1):61-65.
[8]高秀梅,史耀疆.农村生活固体垃圾处置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4(5):174-175.
[9]靳琪,岳波,王琪,等.我国不同区域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管理现状——基于抽样的村镇调查研究[J].环境工程,2018(10):97-101.
[10]伊庆山.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问题研究——基于s省试点实践调查[J].云南社会科学,2019(3):62-65.[11]曹芮,李伟.西部农村中小学环境教育之我见[J].环境教育,2014(4):52-53.
[12]张颖,张林楠,李婉赢,等.中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分析[J].
环境保护前沿,2017,7(5):373-379.
improvements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