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培养方案及课程简介
(2010年6月修订)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为了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为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英语专业研究生项目按照国家教育部对文科应用类研究生培养目标和要求,确定其整体培养方案和具体的课程设置。本专业将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坚持按照外交学院的校训,对研究生实施政治思想、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综合培养,为外交部和其他部委或涉外部门培养和输送高层次、复合式、外向型高级人才,他们应该既能够胜任具体的业务性工作,又能够进行调研和科研工作,完成不同级别的研究课题,产生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或科研论文。
为此,对本专业研究生的要求如下:
maske1. 在政治思想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方针路线,决心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我国的强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达贡献自己的力量和聪明才智。
2. 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高于一般的口语和文字表达能力。
3. 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
4. 掌握调研报告或科研论文的写作方法。
5. 熟练地掌握一门第二外国语。
6. 身体和心理健康。
二、研究方向
1.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学科代码:050215)
2. 英语语言文学〖美国研究〗(学科代码:050201)
三、学习年限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和英语语言文学两个二级学科的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和美国研究)专业学习年限均为三年,其中前两年为学习专业课程时间,第三年为论文撰写时间。
四、学分要求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和英语语言文学(美国研究)专业均要求修满49学分,其中必修课36学分,选修课12学分,实习1学分(在校期间担任助教满72学时,或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满一个月,写出实习书面报告,有实习单位鉴定认可的,计1学分)。每个学生在本方向选修课内修满12学分后,可以在另一方向中选修1-2门课程。
五、课程设置
为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除了根据教育部要求安排的公共课程外,两个专业方向还设置以下专业课程:
1.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
● 必修课
高级英译汉(I)
高级汉译英(I)
高级英译汉(II)
高级汉译英(II)
高级英语口译(外交)
高级英语口译(文化)
高级英语口译(经贸)
高级英中视译
● 选修课
英国文学
美国文学
普通语言学
翻译理论
话语分析
西方文论
同声传译实践
翻译研究方法论
互文性与翻译研究
2. 英语语言文学〖美国研究方向〗
● 必修课
高级英译汉(I)
高级汉译英(I)
高级英译汉(II)
高级汉译英(II)
高级英语口译(外交)
高级英语口译(文化)
高级英语口译(经贸)
高级英中视译
● 选修课
美国外交政策
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
外交与法律
美国族群问题研究
美国法律与司法体系
美国历史专题研究
同声传译实践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六、教学与培养方式
1. 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是教师之天职,师德之体现。导师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治学严谨,刻苦钻研,标新立异的精神。
2. 教学安排要遵循专业要求和培养目标以及教学大纲。教学活动要有系统性和完整性。讲授与研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建立合理的课程设置框架以保证学生能够获得合理的知识结构。为此,还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延聘外教和兼职教师,以开设目前尚无能力讲授的课程。
4. 必修课程需经过考试,采用笔试或口试方式,以百分制记分。选修课程以考试或考查方式对学生成绩进行考核,由导师决定,以百分制记分,可笔试亦可口试。只有成绩达到规
定的要求,经过中期筛选,研究生方能进行学位论文撰写。
5. 研究生的论文撰写是检验研究生的独立研究能力的重要手段。导师与研究生双方都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学位论文撰写必须严格按照研究生部的总体要求和研究生教研室的具体安排进行。导师必须尽心尽责,研究生必须认真努力。论文要注意选题的社会价值和应用价值,要有自己的见解,要有创新,要培养研究生的独立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长度必须达到要求的标准,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 | 课程名称 | 开课 学期 | 学分 | 任课教师 | 备注 |
必 修 课 | 专 业 通 开 课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 1 | 1 | 张迅 | 第1学期公共理论课3学分+第1、2学期学院论坛讲座1学分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1 | 2 | 李树军 |
二外 | 1、2 | 4 | | |
高级英译汉(I) | 1、2 | 4 | 张延君 | |
高级汉译英(孩子成绩差怎么办I) | 1、2 | 4 | 范守义 | |
高级英译汉(II) cdfs | 3、4 | 4 | 夏力力 | |
高级汉译英(II) | 3、4 | 4 | 衡孝军 | |
高级英语口译(外交) | 1、2 | 4 | 孙吉胜 | |
高级英语口译(文化) | 1、2 | 4 | 王 燕 | |
possum高级英语口译(经贸) | 3 | 2 | 宋爱群 | |
高级英汉视译 | 3 | 2 | 何 群 | |
选 修 课 | 翻译理论与 实践 | 英国文学 | 1 | 2 | 徐冬梅 | |
美国文学 | wonder boy 2 | 2 | 吕 惠 | |
普通语言学 | 1 | 2 | 武 波 | |
翻译研究方法论 | 高级英语第一册课后答案 3 | 2 | 徐 英 | |
西方文论 | 3 | 2 | 吕 惠 | |
同声传译实践 | 4 新知堂剑桥少儿英语网 | 2 | 李春怡 | |
翻译理论 | 3 | 2 | 范守义 | |
话语分析 | 2 | 2 | 张延君 | |
互文性与翻译研究 | 4 | 2 | 郭立秋 | |
美国研究 | 美国外交政策 | 1 | 2 | 张益庭 | |
美国历史专题研究 | 1 | 2 | 张 蕾 | |
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 | 2 | 2 | 孙吉胜 | |
外交与法律 | 2 | 2 | 常明玉 | |
美国族群问题研究 | 3 | 2 | 石 毅 |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 3 | 2 | 魏 玲 | |
美国法律与司法体系 | 4 | 2 | 于丹翎 | |
同声传译实践 | 4 | 2 | 李春怡 | |
| | | | | | |
【英语系硕士研究生课程简介】
高级英译汉(I)
课程编号: 82001001 / 82001020
课程名称: 高级英译汉(I上) / 高级英译汉(I下)
An Advanced Cour of English-Chine Translation (I)
开课学期: 第一、二学期
授课教师: 张延君
周学时/总学时: 2/72
学分: 4
教学方式: 练习、讲评、讨论
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与平时练习
课程简介:
这门课程将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给学生大量翻译练习的机会,练习的内容主要包括欧美文学,历史,政治,经济,贸易,外交等等,并在此基础之上介绍相关的翻译理论与技巧,将理论讲解与实际练习、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反复过程中,逐步加深对英汉两种语言特点的认识,了解语际翻译所涉及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掌握英译汉的常用技巧,从而提高准确、流畅地进行英译汉的能力。
教材:
自编: 《高级英译汉教程》 (供一年级使用)
参考书:
Catford, J.C.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Oxford: O.U.P. 1965.
Jin, Di & Eugene A. Nida. On Tanslation with Special Refernece to Chine and English.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与出版公司. 1984.
Nida, Eugene 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Leiden, The Neitherlands: E. J. Bill. 1964.
陈文伯著,《英汉翻译技法与练习》,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
李瑞华主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王佐良等主编, 《英语文体学引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7
吴新详等著, 《等值翻译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
杨自俭等编,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0
高级汉译英(I)
课程编号: 82001002 / 82001021
课程名称: 高级汉译英(I上) / 高级汉译英(I下)
An Advanced Cour of Chine-English Translation (I)
开课学期: 第一、二学期
授课教师: 范守义
周学时/总学时: 2/72
学分: 4
教学方式: 练习、讲评、讨论
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与平时练习
课程简介:
这是一门为专门用途专业英语研究生《高级翻译培训项目》设计、开设的课程,与高级汉译英(二年级)同为一个系列,按统一的构思和框架设计而成。其目的是培训较高起点的汉
想加盟服装店
译英能力;为此,教材选篇题材和体裁广泛、难度大、要求高、篇子长;同时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以指导翻译实践。一年级为6个单元,第一学期的3个单元的内容是文学、历史、 外事;第二学期的 3 个单元的内容是民俗、经贸和外交。每一单元都有专 题翻译讲座,以使学生对翻译过程中常遇到的技巧和理论问题能集中学习和了解。通过学习还要使学生掌握如何利用百科知识,解决翻译难点的途径和方法。同时要求学生学会集体翻译和审校译稿的程序和方法。
教材:
自编:《高级汉译英教程》(供一年级使用)
参考书:
陈宏微编著,《新实用汉译英教程》,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戚修斌编著,《涉外英语写作与翻译技巧 》,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雅思机经 1996
杨莉藜编著,《英汉互译教程》,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
高级英译汉(II)
课程编号: 82001003 / 82001022
课程名称: 高级英译汉(II上) / 高级英译汉(II下)
walton An Advanced Cour of English-Chine Translation (II)
开课学期: 第三、四学期
授课教师: 夏力力
周学时/总学时: 2/72
学分: 4
教学方式: 练习、讲评、讨论
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与平时练习
课程简介:
二十世纪前,翻译的功能多表现在文学、哲学和科学等领域、而今,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国际社会的一切领域,包括外交、经贸、文化、教育、宗教、体育、科技、军事、犯罪、环保等等,几乎无不迫切需要翻译。没有翻译的国际交往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有人把当今时代称为“翻译时代”就丝毫也不过分了。而鉴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英汉翻译自然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将源语英语转化为目标语言汉语的过程中,一个中心任务便是寻找等值成分。翻译理论的根本任务就是确定等值成分的性质和条件。然而,翻译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操作过程。没有大量的实践,翻译水平的提高是困难的。
作为高级翻译培训基础课程之一的英汉翻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通过每周的翻译实践和围绕练习进行的课堂讲解和讨论以及一定翻译理论的讲授,使学生学会用有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翻译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领会理论的精妙,从而较快地提高自己的英译汉水平。
教材:
自编:《高级英译汉教程》(供二年级使用)
参考书:
张培基等编著,《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选编,《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论文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