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知识产权争端的法律解决机制

更新时间:2023-06-08 04:36:09 阅读: 评论:0

论国际知识产权争端的法律解决机制
摘要
随着我国与东盟十国经贸往来的加深,各种由于贸易所引起的争端不时发生。在21世纪,这个以知识为财富的年代,我国对因知识产权的保护而引起争端问题越来越重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后,中国与东盟的法律体系开始渐显雏形,《中国与东盟关于争端解决机制的协议》的订立,更是为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贸易纠纷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模式。理机制的现存模式、趋向模式给予了详细的分析。以中国一东盟争端解决机制中为什么会出现“制度与实践相背离”作为基础性问题,贯穿整篇文章。本文通过分析,在使整个中国一东盟处理有关知识产权争端处理机制明晰的同时,也逐渐使最初萦绕在笔者心间的问题得以化解。只有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争端,特别是知识产权争端出现仲裁的身影时,才能使中国一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在实践中得以真正的考验。
关键词:国际知识产权,争端,法律,解决机制
celebrated1绪论
1.1研究背景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缩影,也是经济发展的趋势。在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的经济优势凸显的同时,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也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前,我国与周边各国的贸易额就逐年上升‘,即使是遇到世界性范围的金融危机(2009年),双方的贸易额在第三季度也已达到了1500亿美元。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我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额继续大幅攀升,不可避免的是双方之间的贸易摩擦也逐渐增加,随着知识技术贸易时代的来临知识产权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促使各国都对其加大了保护力度,同时对涉及知识产权的纠纷给予极大的关注。马克思认为:“法律的关系如同国家的形式一样,并不能从它本身的意义来理解,也不能从人类所谓的一般精神的层面来理解,而是,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找”。’因此,从经济活动中的数据统计去探寻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存在的必要性已经成为首选目标。英文日记
chopsticks怎么读
1.2研究意义互译
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以及越来越多的由于贸易争端所引起的知识产权争端
问题的凸显,国内的学者们开始注意并且表述了自己的立场及建议。基于现阶段,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并没有统一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标准,也没有建立专门的处理知识产权争端的解决机制,而只是用《中国与东盟关于争端解决机制的协议》来处理相关知识产权争端,有学者表示:应该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也有学者认为,需要加强现有的中国一东盟争端解决机制中得仲裁的相关规定,使之更为趋向准司法性的强制模式,从而使知识产权的争端案件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后者的意见成为现在中国一东盟争端处理机制发展的主流。这些理论的研究,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完善和是否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的争论提供了专业性的意见。但是,从目前争端案件的处理来看,依据《中国与东盟关于争端解决机制的协议》中具有强制性的“仲裁”程序来处理的案件数据为零。对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制度和实践脱离的情况的探讨,学界则少有人涉足。
2中国—东盟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的概述
2.1争端解决机制的定义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的诞生,旨在妥善的解决国际间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由于经济交往所产生
的纠纷和矛盾,为打造一个稳定的经济交往空间给予一定的保障和维护。一个争端解决机制被包含于该区域性组织或者国际性组织所制定的法律体系之中,并且争端解决机制代表着该法律体系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该机制不仅包括了如何解决各成员国间在履行所签订协议的过程中而产生的争议,成员国做出的某些行为或者订立的某些非保留条款的本国法律有违反本身签订的国际组织的相关规则,还应该包括后续的对争议解决结果的执行程序以及对整个执行过程的监督机制等多个方面组成。因此,笔者认为,争端解决机制是一个包含争议主体、争议种类、争议解决方式以及争议解决结果的执行和监督的宏观性的系统,也是维系整个法律规则运作的保障系统。
2.2中国—东盟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的构成模式
中国一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就是仿造WTO争端解决机制来制定的,对于知识产权争端的处理,也是直接运用中国一东盟争端解决机制的相关规定进行解决。
(1)法律趋同性的显现
“随着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的不断深入以及国际间法律文化的相互传播,使得现今的法
上海军事拓展律制度本身,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在不断加强这种趋同化走势,并且这种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在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在区域贸易协定的谈判过程中,是否要建立争端解决机制,如何建立,以何种方式建立,都成为各国争议的焦点。基于为了保障区域经济贸易的有序进行,大部分的区域贸易协定中都规定了有关争端解决机制的条款,只是其类型上有不同。而对于有关知识产权的争端,基木都以争端解决机制中的所规定的方式加以解决,具有代表性的WTO的争端解决模式的发展是从权利导向型逐渐转变为规则导向型日,虽说中国一东盟自贸区中的法律体系并没有制定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文件,但就处理相关纠纷方式而言,在《中国与东盟关于争端解决机制的协议》中对知识产权的争端处理给予了指向性的规定。单从中国一东盟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律体系框架来看,仿照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痕迹十分明显,由此,中国一东盟争端解决机制也属于上述类型的范畴之中。
要了解中国一东盟有关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的具体情况,就需要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进行分析,这样我们才能够完整的对中国一东盟处理有关知识产权纠纷的争端机制有一个了解。
首先,具有一个制度化的法律框架;自人类诞生之日起,争端不免就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单纯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式的报复演变成根据许多制定出来的较为复杂的法律条文中寻求“文明”的解决方式。争端解决的机制问题研究历来是国际法学界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几年,在国际贸易结构中出现了两支旗鼓相当的论调,第一种称为‘区域主义,’(regionalism),另一种则在执行区域协议的过程中出现的,被称为‘法条主义'0'  (legalism)”。”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拥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处理区域内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律框架。在这个法律框架下,知识产权的纠纷处理方式被直接给予标示。
其次,具有多元化的解决争端的方式;纵观当今现存的区域性组织中的争端解决协议,其处理争端解决的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硬法”模式为主,有代表性的就是欧盟的欧洲法院,直接以司法的手段来处理争议;另一种以“软法”模式为主,既以多元化的处理方式为基本原则,此类则以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争端处理方式为代表,存在多套争端解决体制,既包括磋商,调解或者调停,也包括仲裁和组成专家组等程序的模式。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更趋向于以多元化的处理争端方式为主。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的解决依据争端解决机制中的有关规定处理。背单词的好方法>百度在线翻译器
3中国一东盟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的实践状况
3.1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争端的处理实践
unc
职业生涯管理根据经济增长原理,争端的发生数率与贸易的交易数率是成正比的。这就意味着我国在与东盟各国贸易额剧增的同时,争端的频发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在中国贸易信息救济官方网站上,笔者只找到了两起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争端的解决报道:中国和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及马来西亚的西亚丙烯酸酷反倾销案和中国与菲律宾的三菱酸钠反倾销案。虽然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早已经制定了贸易争端的相关处理规定24,但是上述争端还是通过中国商务部进行解决。
在《框架协议》订立之时,其第十一条第二款就明确表明在争端解决机制没成立时,对于协议的解释、实施、适用所产生的争议应当通过磋商和/或仲裁以友好的方式加以解决。《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的签订,视乎并没有改变磋商在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由于贸易而产生争端时的首选位置。其第四条第四款直接规定:“争端双方应尽最大努力通过磋商对有关事项达成双方满意的解决办法。”在零九年签订的中国一东盟《投资协议》中更是明确了:“争端所涉方应该尽可能通过磋商解决争端。”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了解的是,磋商本
总经理 英文
身只是一种促进争端双方解决争端的一种可能性方式,它并不能保证磋商双方能够取得某种实质性结果,既即使争端双方在磋商过程中达成了统一意见,也不可排除一方临时改变主意而不去履行双方磋商一致的结果这类情况,并且磋商的进行也不影响其它争端解决方式程序的启动。从这方面来看,在选择磋商来解决争端时,双方的自愿性和诚信程度决定了纠纷解决的最后结果。

本文发布于:2023-06-08 04:36: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78/8996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争端   解决   机制   知识产权   中国   处理   法律   贸易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