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06-02 16:27:49 阅读: 评论:0

Opportunity has a special affinity for prepared minds.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
2021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sly
2021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1identify是什么意思
  一、教学目标
amp  小学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高度的系统性、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针对这一特点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本课时的目标分别为:
  1、通过实物、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名词性从句专项练习  2、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应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努力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教材中贯穿全局、带动全局的核心内容,它是由各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周长的概念以及周长的计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个知识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到今后学习的各种图形的周长计算。我给这个课时的教学重点定为两个——理解周长的概念与周长的计算方法。这两个教学重点我是这样来突出的:
  1、理解周长的概念
  这个重点我是分三步来进行:
  第一步: 导入
bacardi
  上堂课我们已经对长方形、正方形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要学习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谁能说说“周”是什么意思?“长”是什么意思?
  第二步:理解认识周长这个概念
  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说出哪部分是这些图形的周长?
挂钩英文  然后再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实物让学生说说周长。如书本的平面、黑板的平面、篮球场的平面等。
  第三步:总结归纳
  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过程对具体形象存在着依赖性。通过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在感性上认识了周长,这时要将感性上升为理性认识,通过讨论、总结、概括什么叫周长?最后得出围在每个图形边长的和,叫做这些图形的周长。这个教学过程是学生全面、自然的、主动的学习的一个过程,而不是老师把知识强加给学生的过程,教师只起到了点拔的作用。
  2、周长的计算这个重点分两步进行
翻译行业  (1)创设情境,探索求知
  出示例题,谁能计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请你想几种方法来计算周长?讨论估计有三种情
况:①用绳子量②用长方形滚动③各条边相加。这是一次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练习。在没有得出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之前,在目前学生的思维状态下,通过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的方法,无疑都是一种好办法。我们可以发现各种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用绳子量不方便,存在误差;用长方形滚动小实物可以,大实物、画在黑板上或是固定的图形就不行;最好的方法是通过量各条边的长度,把各条边相加。但是量几条边呢?通过讨论,学生认为只要量长和宽就行。联系以前的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学生很快就能找到答案,在教学中也使旧知识得到了很好的迁移。然后要求学生列出求这个长方形周长的算式,并要求说出你这样做的依据。
proceeding
  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大至会有以下几种做法:
  ①4+3+4+3也就是“长+宽+长+宽”其实这就是用绳子量和长方形滚动得出的方法。
  ②4×2+3×2 也就是“长×2+宽×2”这是利用长方形对边相等的性质来做的。
  ③(4+3)×2也就是“(长+宽)×2”长和宽折起来,长方形周长就是长边与宽边和的2倍。
英文游戏  2、讨论总结、归纳方法
  再次讨论,说说哪一种方法好?为什么?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得出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是“(长+宽)×2”。
  三、课堂练习设计
  (一)第一层次:基本练习
  1、周长概念掌握的练习在新授前,安排一组图形说说周长。
pandion haliaetus  2、圆周长计算的基本练习。
  书中的全部练习题都做为基本练习题,分三个小层次进行。
  先是进行直接计算的模仿练习,安排了练习中的第1、2小题。
  然后是动手测量后计算的题目。安排了练习中的3、4小 题。动手操作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能起到帮助理解,寻找规律之桥梁作用。通过动手量课本封面的长和宽计算周长与用线围课本一周量出长度,这两个结果进行比较,使学生知道,由于我们在用线围时会形成误差,所以结果会有些不同,其实周长应该是相等的。

本文发布于:2023-06-02 16:27: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78/8345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周长   学生   长方形   计算   练习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