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翻译对翻译者的要求
摘要:从汉语英语功底、知识面、想象力、态度、心理人格、翻译理论与技巧等几个方面探讨好的译文对译者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语言功底; 知识面; 想象力; 态度;苛政猛于虎翻译 心理人格; 技巧
一、前言
有人认为翻译是两种不同语言的转换变形:有人认为翻译是两种文化系统的碰撞与交融。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Eugene A.Nida认为“所谓翻译,是从语义到文体风格在译语中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
人们对翻译的不同理解和看法,导致了对翻译标准的提法有所不同。例如,我们唐代玄奘的“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清代严复的“信”、“达”、“雅”,“五四”时期鲁迅的“信、顺”,Al
exander Frar Tytler的“翻译三原则”,Eugene A英语四级高频词汇.Nida的“同等效应论”。
不同的翻译内容,不同的翻译标准对于译者也就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二、译者应具备的要求
好的译文对译者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呢?译者怎样才能使译文达到“神似”与“入化”呢?笔者认为译者应至少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扎实的汉语功底
因为要牵涉到汉语,所以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英语译成汉语中,译者能够理解英语文本,但汉语有时候难以找到相对应的表达方式或者翻译出来以后不是地道的汉语,一眼就能看出翻译的或硬译的痕迹。而在汉语译成英语或其他外语的时候,有时要翻译诗词、古文,如果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或错误,翻译出来的东西就可想而知了。一位外宾看见一位病人送给老中医的锦旗。上面写道:“华佗再见”,便问翻译是什么意思,翻译张口翻译道:“Goodbye Mr.Hua Tuo”。其实,古文“见”“现”通假。“华佗再见”的实际意思是“华佗再现”“华佗再世”,所以可以翻译成“Modem Hua”。因此,译者要学好汉语,可以从以
下几个方面人手。一是要学习汉语语法,特别要注意古汉语的学习,二是要多读一些规范性的文学作品,学习地道的汉语表达方法。
2.扎扎实实的外语功底
这一点显而易见。以英语为例,要掌握英语语法知识,要有很大的词汇量,这样才能比较顺
利地开展翻译工作。有一点有必要提醒大家,就是一些看上去可以知道其意思的表达,往往其真实的意思并不象表面显示的那样。例如,How goes the enemy?并不表示“敌人怎么样了?fighting” ,事实上,这是一个英语口语的习惯表达,意思是“现在几点钟了?,,意思相差甚远。又如,He likes to pull my leg,稍懂英语的人都认识这几个单词,往往会翻译成“他喜欢拖我的后腿”。但是真正的意思是“他喜欢开我的玩笑” “他喜欢愚弄我”。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He came at the eleventh hour的意思不是“他十一点来的” ,而是“他在最后时刻到来”。Mad doctor的意思是“精神病医生” ,而不是“发疯的医生” 。Criminal lawyer的意思是“刑事辩护律师” , 而不是“犯罪的律师” 。What will Mrs.Grundy say?字面意思是“格伦迪太太会怎么说?”而真正的意思是“爱管头管脚的人会怎么
说?”再如,Heate his words,按字面的意思翻译过来是“他食言了”,但是事实上这句话的意思是“他收回前言,认错道歉” 。而英语break one’s word才是汉语“食言”的意思。事实上,很早就存在这种现象。以前有人将Milky Way翻译成“牛奶路”,鲁迅先生还专门撰文批评过,因为这样翻译谁也看不懂。Milky Way实际指的是“银河”。笔者曾经看到过令人啼笑皆非的译文,有人将The politician was tomatoed and egged译成“人们为他做西红柿蛋汤” 家有喜旺第四季,这简直是开玩笑。真实意思是“人们朝这个政客扔西红柿和鸡蛋”。不仅如此,有些词典的词条的翻译也闹大笑话,譬如将sanitary napkin翻译成“卫生餐巾” ,这和其本来的意思“卫生巾”根本不是一回事。
3.宽广的知识面
译者视野要开阔,知识面要广,对有关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科学、风俗习惯等方面要有较多的了解。
有人说翻译是两种文化系统的碰撞和交融,它涉及到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译者如不能各方面都有所涉猎,遇到一些比较陌生的领域就无法顺利翻译下去。这里面要注意一类承载文化信息的短语和句子的翻译,其中包括一些民间的典故、笑话等。比如,He was in the
venth heaven last night,可能有些人会翻译成“他昨天晚上死了”,因为汉语里“升天”可以表示“死了” 。但是这里in the venth heaven并不表示“死了”,它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信息这一词组和宗教有关。“七层城”是上帝和天使住的地方,现在它表示“高兴、满足” ,这和“死”的意思相差太远。又如,What’S your poison?这句话并不是说“你的毒药是什么” ,而是“你想喝什么”的意思。我们还可以举一个法语的例子。法语里,人们说I parle francais comme vache espagnole,字面的意思是“他说法语像西班牙牛”。读者会感到疑惑,不知道什么意思。这里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在欧洲,人们以会说法语为荣,西班牙人也不例外。但是,他们说的很差,更何况他们的牛?所以这句法语的意思是“他法语说的很差”。再如,“How do you like Kippling?”“I don’t know,I never kippled”,该句中“Kippling”是一位英国著名小说家、诗人(1865~1936),曾于197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对话实际上是两句插斜打浑,答非所问的笑话。有些象中国相声,利用句中同音异义的词引起听众发笑,从而达到幽默的目的。如是直译,根本译不通,没有人能看懂。译者(欧阳利锋)知识面比较宽,他可能看到过一则中国民间笑话:一人考功名,题目为《项羽与拿破仑》,因其不知道“拿破仑”是什么意思,乃提笔写到: “项羽力大,力能举鼎,况破轮乎⋯⋯”, 于是欧阳利锋就巧妙地套用这则中国民间笑话,将以上对话译成“你喜欢拿破仑吗?”“不会拿,我从来就没有拿过破轮” ,就译出了幽默与风趣。
4.丰富生动的想象力
想象力在翻译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作者在创作作品时,在不同程度上发挥了各自的想象力。而翻译是一个“再创作过程”。故译者在平时应多读汉诗、英诗,从中体会作者的imaginationdirtygirl,这样可能就会把原文的想象力忠实再现出来,例:如何将Vernal breezes green the Thames with a kiss一句译成中文呢?有人译为“春风吹绿泰晤士河” ,就没有“春风吻绿了泰晤士河畔”好。
5.移情的能力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全身心投人把自己看作是文中的一个角色,仿佛能:亲临其境,亲历其事,亲睹其人,亲道其法,亲尝其甘,亲领其苦,亲享其福,亲受其祸,亲得其乐,亲感其悲” ,这样译出来的作品里的人物才会感情丰富,与原文保持一致。
6.严肃认真的态度
对同一段文章的翻译,认真不认真,严肃不严肃,译文的质量差别是比较大的。有人认为翻译就是拿一本词典,甚至词典都不用,意思理解得差不多就行了,就动手翻译,翻译以
后也不仔细检查。这样翻译出来的东西是没有什么质量可言的。事实上,在动手翻译以前,要仔细揣摩文章作者的写作风格,还要搞清楚文章写成的年代历史背景。翻译以后要仔细检查,可以放一段时间再看一看,就可能发现新的问题。在这方面。傅雷应是搞翻译的楷模,他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加上他出色的汉语法语功底,使他站在法语译成汉语的最高峰。而如今市面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译本,真正的精品很少,有些根本不通。比如这么一句:va的意思 “他掏出口袋里的英国的钱” ,会让人哑然失笑,但却堂而皇之地放在译文里供读者瞻仰。切忌想当然地去翻译。比如将All the students Rre not here翻译成“所有的学生都没来”,是错误的。事实上,这是英语里的部分否定的问题,正确的译文应该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来了”。译者难道不知道部分否定?肯定不会,还是不认真的原因。又如:They Rre talking under the ro,有些人一看, “太容易了” ,就翻译道: “他们在玫瑰花下谈话”。实际上under the ro是成语,意思是“私下地,秘密地”。如此以来,离真实的意思就差得太远了。要严肃地对待翻译,不要追求数量上的东西,要把好质量关,保证出精品。译者应学习严复和杨必。严复感受“一名之立,旬月踌躇”(A new termestablished,ten days Or a month spent)。 杨必
翻译的东西倒不多,可一本萨克雷的《名利场》的译本足以使她名垂翻译史。撇开这不说,
单是读者朗朗上口,丝毫感觉不到翻译痕迹;译文的通顺贴切,使人觉得确实是一种享受。
7.正确的心理人格定位
一般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把翻译看作是一种技艺、技术,将译者视为临摹者、艺匠。事实上,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翻译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译者根据原著创造了一个新的“语言现实”。但同时,翻译又是根据原文而带有依从性的创造性活动。有人形象地将翻译比成“戴着镣铐跳舞” ,非常贴切。杨武能认为, “真正的文学翻译家,应该同时是学者和作家”。但他同时又指出,这并不意味着翻译家一定比单纯的学者或作家伟大,可以傲慢地对待学者和作家。所以,翻译家既不要因为世人的误解而妄自菲薄,也不应该自认为比学者和作家高明,而是应以一种平和的心态从事翻译,将工作做好。换言之,译者要有正确的心理人格定位。这一点非常重要,它会决定译者会以什么的心态来做翻译,会决定他投入的程度有多深,也就决定了译者能取得的成就有多大。
8.丰富的翻译理论和熟练的翻译技巧
要提高翻译质量,译者还必须在实践中加强翻译理论和技巧的学习和研究,遵循“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这一规律,不断练习总结,逐步掌握翻译技巧,提高翻译能力。
三、结语
总之,译者不仅要有扎实的汉语英语功底、宽广的知识面、具备移情的能力、丰富的翻译理论和熟练的翻译技巧,而且译者应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和正确的心理人格定位。当然,要想将翻译做好,还需要许多其他的知识,再加上经常的有步骤的训练。如果能做到这些,笔者相信翻译应该会做得很好。
参考文献:
【1】周方珠.英汉翻译原理【M】. 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
【关于圣诞节的英语作文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奥巴马竞选总统演讲>exact】杨武能.尴尬与自知傲慢与自卑【J】. 中国翻译,1993,(2).
【4】潘绍嶂.直译的误区【M】. 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farn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