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解:
牙龈垃圾桶 英文>jcsp:(gingiva)覆盖于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部周围的口腔粘膜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由游离龈,附着龈和龈乳头组成。
点彩:(stippling)附着龈的表面有橘皮样的点状凹陷。
附着龈宽度:从膜龈联合至正常龈沟底的距离。正常范围为1-9mm。
龈谷:(gingival col)每个牙的颊舌侧龈乳头在邻面的接触区下方汇合处略凹下。
结合上皮(junctional epithelium)呈领圈状附着于牙冠或牙根的上皮。
生物学宽度:(biological width,BW母亲节的英文)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的恒定距离。
龈牙结合部:(dento-gingival junction)牙龈组织藉结合上皮与牙面连接,良好的封闭了软硬组织交界处。
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fluid,GCF)通过龈沟内上皮和结合上皮从牙龈结缔组织渗入到龈沟内的液体。
牙石:(dental calculus)是沉积在牙面或修复体上的已钙化的或正在钙化的菌斑及沉积物,由唾液或龈沟液中的矿物盐逐渐沉积而成。
颈部釉突:牙釉质在釉牙骨质界的根方异位陈积呈指状突起伸向根分叉处,有的突起还能进入根分叉区内。
骨开裂:(dehiscenceinteresting的音标)骨剥裸区延伸至牙槽嵴边缘,出现V形的骨质缺损。
骨开窗:(fenestrations)骨剥裸区延伸至牙槽嵴边缘,骨嵴顶尚完整,而根面牙槽骨缺损形成一圆形或椭圆形的小裂孔。
合创伤:(special nametrauma from occlusion)不正常的合接触关系或过大的合力,造成咀嚼系统各部位的病理性损害或适应性变化。
扶壁骨形成:(buttressing bone formation)在创伤性合力作用时,组织修复活动增强,坏死的组织被移除后,在被吸收处相对应的一侧有新的牙槽骨形成,以代偿性的增厚变薄的骨质。
食物嵌塞:在咀嚼过程中,食物被咬合压力楔入相邻两牙的牙间隙内。
凹坑状吸收:(osous crater)牙槽间隔的骨瘠顶吸收,其中央与龈谷相应的部分破坏迅速,而颊舌侧骨质仍保留,形成弹坑状或火山口状缺损。
牙周炎:(periodontitis)是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组织的感染性疾病,导致牙齿支持组织的破坏-牙周袋形成和炎症,进行性的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
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当有牙周袋形成时,探针深度超过3mm,而且袋底位于釉牙骨质界的根方。
牙周袋:是病理性加深的龈沟,是牙周炎最重要的病理改变之一。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combined periodontal-endodontic lesions)同一个牙并存着牙周病变和牙髓病变,且互相连通。
菌斑控制:(plaque control)是治疗和预防牙周病的必须措施,是牙周病基础治疗的重点。
龈上洁治术:(supragingival scaling)用洁治器械去处龈上牙石,菌斑和色渍,并磨光牙面,以延迟菌斑和牙石再沉积。
龈下刮治术:(subgingival scaling)用比较精细的龈下刮治器刮除位于牙周袋内跟面上的牙石和菌斑。
根面平整术:(root planning)在做龈下刮治时,必须同时刮除牙根表面感染的病变牙骨质,并使部分嵌入牙骨质内的牙石也能得以清除,使刮治后的根面光滑平整。
菌斑生物膜:(dental plaque biofim)口腔中不能被水冲去的细菌性斑块,是由基质包裹的互相黏附,或黏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
填空:
牙龈由游离龈附着龈和龈乳头组成。
临床健康的牙龈龈沟的组织学深度1.8cm。正常探诊深度不超过3mm。
牙龈的胶原纤维:龈牙纤维,牙骨膜纤维,环形纤维,越隔纤维。
牙周膜主纤维术:牙槽嵴纤维,横纤维,斜纤维,根尖纤维,根间纤维。
牙周膜宽度:0.15-0.38mm。
釉牙骨质界的三种形式:牙骨质覆盖釉质,二者端端相接,二者不相连接。
牙菌斑生物膜形成的三个阶段:获得性薄膜的形成,细菌黏附和共聚,菌斑生物膜成熟。
牙周病的致病菌:伴放线放线杆菌(Aa),牙龈卟啉单胞菌(Pg),福赛坦氏菌(Tf)。
牙周组织的防御机制:上皮屏障,吞噬细胞,龈沟液,唾液。
唾液的作用:润滑,缓冲,清洁,抗微生物,凝集,薄膜形成,消化。
牙周炎的始动因子:龈下微生物。
牙周炎的主要表现:牙周软硬组织的破坏和改建。
benchmark牙周组织发生炎症和破坏的始动因子:牙菌斑生物膜。
牙石形成的三个步骤:获得性薄膜形成,菌斑成熟和矿物化。
牙石的矿化因素:矿化的核心,矿化物沉积。
根分叉病变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附着丧失的量和釉牙骨质界到分叉口的距离,即根柱的长度。
牙龈炎症的最初表现:龈沟液量的增多和龈沟探诊出血。
牙槽骨破坏的形式:水平型吸收,垂直型吸收。
牙龈瘤的分型:纤维型,肉芽肿型,血管型。
问答:
牙周微生物在牙周病发病中的直接作用:1牙周定植,存活和繁殖,2入侵宿主组织,3抑制或逃避宿主防御功能,4损害宿主牙周组织。
牙周病的主要症状:1牙龈的炎症和出血,2牙周袋的形成,3牙槽骨的破坏,4牙松动和移位。
牙周袋的临表与组织病理学改变:临表:1牙龈呈暗红色,2牙龈质地松软,3牙龈表面光亮,点彩消失,4有时龈色粉红,且致密,5探诊后出血及有时疼痛,6有时袋内溢脓。组
织病理学:1局部血循环阻滞,2结缔组织和血管周围的胶原破坏,3牙龈表面上皮萎缩组织水肿,4袋的外侧壁纤维性修复,5上皮下方毛细血管增生,充血,6袋内壁有化脓性炎症。
牙周袋的类型:龈袋,骨上袋,骨下袋。也可以分为:单面袋,复合袋,复杂袋。骨上袋:(supragingivalpocket)牙周袋底在牙槽嵴顶的上方,牙槽嵴水平吸收,高度明显降低,骨上袋形成。骨下袋:(intrabonypocket)牙周袋底在牙槽嵴顶的下方,牙槽嵴垂直吸收,牙周袋处于牙根面与牙槽骨之间。
牙松动的原因dula:牙槽嵴吸收,合创伤,牙周膜的急性炎症,牙周翻瓣手术后,女性激素水平变化。
牙龈炎症状况:牙龈是否有炎症,可通过观察牙龈色、形、质的变化和探诊后是否出血来初步诊断。正常牙龈呈粉红色,边缘菲薄,精贴牙颈部,牙龈质地坚韧而富有弹性,用探诊探测银钩时不会出血。若牙龈发炎,龈色变暗红或鲜红色,质地松软而失去弹性,牙龈肿胀,边缘敦厚,甚者肥大增生,促使菌斑堆积,更加重了龈炎。当做探诊检查时,牙龈容易出血。应用指数计分法可以比较准确而客观地判断牙龈炎症的程度,临床上可作观察
疗效和科学研究的指标。⑴牙龈指数(GI)(牙龈病变的程度)0-正常牙龈;1-牙龈轻度水肿,探诊不出血;2-牙龈轻度水肿,探诊出血;3-牙龈自发性出血或溃疡;(2)出血指数(BI)0=牙龈健康,无炎症及出血;1=牙龈颜色有炎症性改变,探诊不出血;2=探诊后有点状出血;3=探诊出血沿牙龈缘扩散;4=出血流满并溢出银沟;5=自动出血。(3)龈沟出血指数(SBI):0=牙龈健康,无炎症及出血;1=探诊出血,龈乳头和边缘龈无水肿及颜色改变;2=探诊出血,龈乳头和边缘龈有颜色改变,无水肿;3=探诊出血,龈乳头和边缘龈有颜色改变,轻度水肿;4=探诊出血,龈乳头和边缘龈有颜色改变,明显水肿;5=探诊出血,有自发出血和颜色改变及水肿;
(4)探诊出血(BOP):钝头探针置于龈下1毫米,沿龈缘滑动;钝头探针轻探袋底,取出后观察10-15秒。
慢性龈炎:临表:1.牙龈色深红暗红鲜红;龈缘变厚不紧贴龈乳头圆钝点彩消失;质松软脆弱缺乏弹性。2.龈沟深度可加深大于3mm,形成假性牙周袋,附着位置不变。3.探诊出血牙龈炎症有无的重要客观指标。4.龈沟液增多。5.自觉症状刷牙咬物出血,痒、胀、不适、口臭。诊断:1.龈缘处牙面有菌斑,疾病主要限于龈缘和龈乳头;2.牙龈色泽、形状
、质地的改变,刺激后出血;*3.无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4.龈沟液量增加;5.菌斑控制及其他刺激因素去除后病损可逆。诊断鉴别:1.早期牙周炎:有无附着丧失和牙槽骨的吸收。2.血液病引起的牙龈出血:有关血液学检查。3.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龈乳头和龈缘的坏死,疼痛症状明显。4.HIV相关性龈炎:游离龈缘呈明显的火红色线状充血带,称作牙龈线形红斑。治疗原则:1去除病因:通过洁治术彻底清除菌斑牙石,常用的局部药有1%过氧化氢溶液,0.12%-0.2%氯己定及碘制剂;2手术治疗;3防止复发。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ANUG):临表:1.好发人群青壮年男性多见2.病程起病急病程短3.全身症状多不明显,低热、疲乏、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4.特征性病损坏死(龈乳头和边缘龈坏死,前牙多见,灰白污秽伪膜,龈乳头火山口状坏死龈边缘虫蚀状坏死,不波及附着龈)5.患处牙龈极易出血6.疼痛明显7.有典型的腐败性口臭8.走马疳。
慢性牙周炎:临表:1.多见于成年人,起病缓慢,牙龈出血和异味;2.有明显的菌斑、牙石及局部刺激因素,且与牙周组织的炎症和破坏程度比较一致,牙周袋形成;3.患病率和病情随年龄增大而加重;4.呈缓慢或中等速度进展,但可有快速进展期;5.全身一般健康,初期无明显不适,晚期松动,移位。分型:轻度:牙龈有炎症和探诊出血,牙周袋小于4m
m,附着丧失1-2mm,x线显示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三分之一;中度:牙周袋小于6mm,附着丧失3-4mm,线显示牙槽骨水平型或角型吸收超过根长三分之一但不超过二分之一。牙齿可能有轻度松动,多根牙的根分叉区可能有轻度病变,牙龈有炎症和探诊出血,也可有脓;重度:牙周袋大于6mm,附着丧失大于5mm,x线显示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二分之一甚至达根长的三分之二,多根牙有根分叉病变,牙多有松动,可发生牙周脓肿。临床表征:牙周袋大于3mm,有炎症,多有牙龈出血;邻面临床附着丧失大于1mm;牙周袋探诊后有出血;牙槽骨有水平型或垂直型吸收;晚期牙松动或移位;伴发病变:根分叉病变,牙周脓肿,牙龈退缩,牙根敏感,根面龋,食物嵌塞,进行性牙髓炎,继发性咬合创伤,口臭。
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临床特点:典型的局限于第一恒磨牙和切牙,左右对称,早期1个第一恒磨牙,其他恒牙不能超过2个。致病菌:伴放线放线杆菌。临床特点:1年龄与性别:青春前期~35岁,甚至更大年龄,女多于男,有报告无性别差异;2口腔卫生状况:破坏程度与刺激物量不成比例,牙龈炎症,轻微却有深牙周袋,晚期发生牙周脓肿;3好发牙位:典型的患牙局限于第一恒磨牙和切牙,左右对称。但早期患者不一定波及所有的切牙和第一恒磨牙,但至少应侵犯1个第一恒磨牙,其他恒牙不能超过2个;4X线片:前牙牙槽骨水平
吸收,后牙区牙槽骨垂直吸收,形成典型的“弧形吸收”比较英文、牙周膜间隙增宽、硬板模糊、骨小梁稀疏;5病程:进展快;6牙松动、移位;7家族聚集性。
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除侵犯第一磨牙和切牙以外,还侵犯其他恒牙在3个以上,广泛的邻面附着丧失。临床特点:1.30岁以下多见,也可见于更大者。gaza2.广泛的邻面附着丧失,除侵犯第一磨牙和切牙以外还侵犯其他恒牙在3个以上。3.有严重的而快速的附着丧失和骨吸收,呈明显的阵发性。4菌斑和牙石量因人而异,多数有。5活动期牙龈炎症明显,呈鲜红色,可有溢脓;静止期炎症不明显。6部分患者有中性粒细胞及(或)单核细胞的功能缺陷。7可有体重减轻,抑郁及全身不适。8对局部治疗及全身药物治疗有明显的疗效,个别疗效不佳。诊断:1早期诊断,根据口腔卫生情况、牙齿松动程度、重点检查切牙和第一磨牙。2X光片检查切牙和第一磨牙。3有条件时作微生物学检查及白细胞功能检查。
爱滋病在牙周组织的临床表现:患者在3-4个月内牙周附着丧失可达90%。1线形牙龈红斑:在牙龈缘处有明显的鲜红的宽约2-3mm的红边,在附着龈上可呈淤斑状,极易出血。2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NUG)。3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炎(NUP)。4毛状白斑,白色念珠菌感染,复发性溃疡等。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表:1.牙周炎引起牙髓病变;2.河南大学四六级报名牙髓病引起牙周病变;3.牙周—牙髓联合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