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笛福与《鲁滨逊漂流记》
英国小说之父
Daniel Defoe (1659 –1731), 本名Daniel Foe, 英国作家、记者和小册子作者,因其《鲁滨孙飘流记》而获得永久的名声。
自中世纪以来,西方所说的“文学get ud to”基本就是神学阐述、论战、进道词、个人信仰体验等等宗教著述。这种状况直到很久以后才有根本改变—狠狠地直到1886年小说的出版量才超出宗教读物。
笛福是小说的最早的倡导者,并为这种新兴文学形式的普及作出了极大贡献,被认为是英国小说之父。
在虚构与现实之间
笛福是一个具有多种才能的多产作家。共写了500多本不同类型的书和小册子,并与26家杂志有联系,其写作的主题和题材包括政治、犯罪、宗教、婚姻、心理和超自然等。他
也被称为“现代新闻报道之父”。他的作品,包括大量政论册子,无一不是投合资产阶级发展的需要,写城市中产阶级感兴趣和关心的问题。
《维尔夫人显灵纪实》(1706)对一个流行的鬼故事作了逼真的报道;《瘟疫年纪事》(1722)写1665年伦敦大瘟疫,把这场鼠疫的发生、传播,它引起的恐怖和人心惶惶,以及死亡数字(共死7万人)、逃疫的景况写得如身临其境。当时法国马赛鼠疫流行,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笛福的作品满足了市民对鼠疫的好奇心。
现代处境中的个体
16、17世纪以降,工商业和海外殖民事业的快速发展,城市扩张和传统农业破产等等一系列变化,使旧有的阶级、家族和行业关系等等纷纷松动乃至解体。人们不再生来属于某个相对固定的社会群体或担当稳定的社会角色,相反,他们似乎成了漂浮的孤独个体,有可能或是不得不重新为自己定位,重新探求并塑造自己的角色和人生意义。这种典型的现代处境生出很多新的机会、新的诱惑、新的焦虑和新的观念。
航海-探险-旅行文学的风行
17世纪以来,由于航海技术的发展和海外殖民事业的发展,旅行文学在英国开始风行,海盗出身的威廉·丹皮尔(1652-1715)因《新环球航行》(1697)一书几乎成了传奇英雄。
公众对旅行、探险以及探险文学的嗜好不仅源自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还被切实的经济关怀和利益考量所驱动,有获取并传播实用经济信息的效用。
17世纪以来的读者“要求旅行作家为他们提供“12yearold小女孩真实消息”(news)
The Life and Strange Surprizing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 of York. Mariner: Who lived Eight and Twenty Years, all alone in an un-inhabited Island on the Coast of America, near the Mouth of the Great River of Oroonoque; Having been cast on Shore by Shipwreck, wherein all the Men perished but himlf. With An Account how he was at last as strangely deliver'd by Pyrates. Written by Himlf.
《鲁滨孙飘流记》原作全名
约克水手鲁滨孙·克鲁梭的奇异的冒险故事,讲述他如何在海难中幸存下来,孤身一人漂
流到美洲海岸,在靠近奥鲁诺克河口一个无人居住的荒岛上生活了28年,最后如何不可思议地被海盗所拯救。由他本人书写。
题解: The Adventure of Robinson Crusoe
实际上,在18世纪语汇中,“冒险”(adventure)一词本身所代表的主要并不是浪漫冲动,而是对殖民活动中的超额利润的狂热追求。甚至它本身指的就是“货物”,如鲁滨孙在第二次出航时所置备的那种自担风险的船货。
代后殖民批评家赛义德指出:“持续的占有,广袤的有时是未知的空间,奇特的或难以接受的人物,移民、发财、性冒险等等增进财产或引发幻想的活动”等等是与殖民帝国的形成紧密相连的,瑞士和瑞典的区别“如果没有在天涯海角……创造自己的一方天地的殖民使命,简直就无从想像鲁滨孙·克鲁索。”
题材来源
1704年9月,一位名叫赛尔柯克的海员在海上叛变,被船长制服后遗弃在智利附近的胡安·菲尔南德斯岛上。4年多后,他才被航海家发现获救,但已完全变成了一个野人。受到
这个真实事件的启发,丹尼尔·笛福(1660-1731)写下了他的著名小说《鲁滨孙漂流记》(1719)。但在构思鲁滨孙的故事时,他融入了自己的感受和理想,将资产阶级的冒险进取与殖民扩张精神、基督教的忏悔日记和自我告白赋予他笔下的主人公,使其具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寻找鲁滨孙·克鲁梭
蒂姆·谢韦伦在其著作《寻找鲁滨孙·克鲁梭》(Seeking Robinson Crusoe 母亲节祝福语英语,2002)中揭开了鲁滨孙创作灵感的多种可能的源头。
他通过自己的研究得出结论,认为真正的鲁滨孙的原型是蒙默思郡公爵的一位遭遇海难余生的外科医生,名叫亨利·皮特曼。他因参加了蒙默思郡的叛乱而被遣送到加勒比海上的一个罪犯流放地,之后他从这个流放地逃脱,因海难而流落到荒岛上。经九死一生后回到英国后,写了一本小书,讲了他的真实生活,此书由住在伦敦Paternoster Street 的J.Taylor出版,而日后笛福的小说正是由泰勒的儿子出版的。
后人据小说推断的鲁滨逊到达的南美洲的大体方位。
小说的意义
《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开创了近代英国乃至欧洲小说纪元的作品。自传体的叙事方式、现实主义的逼真描写、惊心动魄的冒险生活、新大陆的蛮荒景观,以及新教工作伦理的现身说法,将十八世纪的西方读者引入一个迷人的新世界,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开异域想像的新空间。而从20世纪空间诗学和空间政治的角度看,这部小说更为我们提供了一部西方现代性展开的“原始场景”(initiative scene)。
展现西方发展的神话
鲁滨孙漂流记》只在表面上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其实它更是一种抽象化表现,是用故事的形式来展现西方发展的神话。
“在天涯海角以一己之力成功地与自然对抗的茕茕孑立的经济人”鲁滨孙成为西方文化中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象征意义的原型现代人,成为有别于《神曲》中的但丁、斯宾塞的亚瑟王和班扬的天路旅人,但又可以与他们比肩的“新世界……自己的代表人物”。
可可听力网当代美国文学评论家伊安·瓦特把《鲁滨孙》与《浮士德》《堂·英文转换器璜》和《堂吉诃德》并
称为“我们的文明的四大神话”。
詹姆斯·乔伊斯论《鲁滨孙飘流记》
不列颠帝国的真正象征是鲁滨孙·克鲁梭…利比亚地理位置他是真正的英国殖民者的原型,就像星期五……是被征服民族的象征一样。整个盎格鲁·撒克逊灵魂体现在克鲁梭身上;男子汉般的独立性,无意识的残忍;坚忍不拔;迟缓而有效的智力;性冷淡;实用性与宗教性的平衡;工于算计的沉默。任何借助历史之光读到这简单质朴而又感人的书的读者都会不由自主地被这种预言性的咒语所吸引。
卢梭论《鲁滨孙漂流记》
卢梭把《鲁滨孙漂流记》作为“一本具有一切书本知识的书”推荐弥尔的教材;他论证道:“使一个人摆脱偏见,对事物之间真实关系作出判断的最确当方式,就是把他置于孤立的地位,使其按照人们判断事物实际用途的方式来判断一切。”
一、空间的构建与主体的形成
鲁滨孙是一个中产阶级子弟,生活丰裕而稳定,他所有的一切都是由父亲提供给他的,如果他遵从父亲的意愿,继承父亲的事业,他将会一生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他没有这样做,而是离家出走,开始了自己的冒险生涯。
从此,鲁滨孙就经历了一个大幅度的空间移位和空间转换。这是一个从旧世界到新世界,从熟悉的世界到陌生的世界,从自我的世界到“他者”的世界的转换,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个从现成的、既定的、由父辈塑造的空间,向一个不确定的、完全陌生的、有待于自我构建的空间的转换。而这个空间的转换和构建过程,也正是他的现代主体性的自我塑造(lf-fashion)过程,两者同时并进,互补互动。
他的人生奋斗的每个前进步骤,不论是最初违背父命的决定,还是后来出售佐立的举措,都是对原有的社会纽带的舍弃或割断。正因为如此,在流落海岛之前,他就已经认为自己“简直像被丢在别无一人的荒岛上一样。”
他的经验体现了现代生存的一个重要特点,即人的一种日渐深刻的孤独感。
鲁滨孙的“原罪”
鲁滨孙的“原罪”主要是指最初的离家出走,其中的两个关键因素——对未知事物的好奇
以及对“父”的不服从——明显地呼应了基督教
2012上海中考英语传统中的原罪观念。
伊安·瓦特说,“鲁滨孙的‘原罪’实际上就是
资本主义的能动倾向本身”。
“他态度诚挚、充满慈爱地劝我不要耍孩子气,不要急于自讨苦吃;因为不论从人之常情来说,还是从我的家庭出身而言,都不会让我吃苦。他说,我不必为每日生计去操劳,他会为我做好一切安排,并将尽力让我过上前面所说的中间阶层的生活。如果我不能在世上过上安逸幸福的生活,那完全是我的命运或我自己的过错所致,而他已尽了自己的责任。”
“如果你将来遭到什么不幸,不要怪我!你要是执意采取这种愚蠢的行为,那么,上帝一定不会保佑你。当你将来呼援无门时,你会后悔没有听从我的劝告。”
荒岛神话
综观17-18世纪英国的旅行、航海、冒险与探索类文学,我们发现,这些文本中的故事与荒岛息息相关,其涉及的叙事要素不外乎:风暴、沉船、海难余生、孤独生存、开发荒岛、自我救赎、邂逅“野人”等。在这一系列事件中,根本性的事件是主人公“被抛”(be abandoned)的命运。
“落难”非但没有改变鲁滨孙的初衷,相反更激发了他的能力和才智,成就了他少年时的朦胧的抱负。
荒岛经验最终演成一出包括占有、开发和改善全过程的典型的资本主义“进步”狂想曲,成为早期西方殖民者的开拓史诗的一个缩影。pantothenic acid
什么是现代性(modernity)?
马克思—现代性的标志就是“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波德莱尔—“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
齐格蒙德·鲍曼—现代性的标志就是“流动性”。
世界体系论
沃勒斯坦—现代性进程在欧洲内部形成资本主义社会体制,在欧洲外部则形成了“世界体系”( World system )
现代世界体系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基本维度构成的复合体。世界经济体的雏形是产生于“延长的16世纪”(1450―1640年)的欧洲经济体。此后,在西欧发达国家的推动下,这一体系不断向外扩张,将美洲、非洲、亚洲等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纳入体系中,最终形成了覆盖全球的一体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