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a时2288≮
摘要
周作人在散文文体革新方面的独创性贡献已成为研究者的共识。然而,长期必来,关于周作人散文文体的研究仍多停留于对其散文风格等表面性因素的探讨,缺乏深层次的开掘。本文首先对历年来周作人研究领域的主要理论成果进行了梳理,以作为课题研究的出发点。目前周作人散文文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多源于文体理论研究的不足。近年来文体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及新成果的出现,为周作人散文文体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本文以文体“言——象——意”的立体结构为理论基础,结合周作人独特的生活经历和艺术审美体验,对其散文文体在“占”、“象”、“意”三个方面的构成要素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建立起周作人散文文体的完整体系。
周作人散文语言方面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凝练简约”的风格与“湛然和蔼”的气度,具体语言形态上体现为词、旬、段落以及修辞的选择与使用。在词汇方面,减少表示程度的形容词与副词,以简化语言,淡化’隋感:在句子的使用上,多用长句,并通过长句型的分解以消解逻辑,使行文从容而舒缓;在段落的安排与篇章的组织上,选择不同的叙事方式隐化主题;而对修辞手法的使用则相当节制,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增强了文学美感。这几个方面,都统一在以“中庸”为核心的人生哲学和审美经验之下,形成了周作人独特的散文语言风格。
在“象”的层次,首先对“象”的定义进行了辨析,指出广义的“象”具有“表象”、“语象”和“意象”三个方面的含义。与“表象”对应的是散文的描写领域,本文以“人情”和“物理”为线索,对周作人散文的描写领域进行了整理。“语象”是创作主体根据自己的表达诉求,运用文学手段,对描写对象进行的改造与重现。本文对周作人不同散文作品中的形象进行了分类探讨,指出其杂文中的形象描写以简笔勾勒为特色,在小品文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往往通过对其行为或日常琐事的描写来塑造性格、表达情感,而在描写风物的作品中则多采用客观写实的手法,并将人情与物理蕴含其中。“意象”是在“语象”的基础上,寄托、隐含了主体的’隋感和精神因素而形成的,在写实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象征性,这是散文意象区别于一般文学形象,也不同于诗歌意象的主要特点。结合周作人在散文作品中所表达的感情,将其散文意象分为两类,一为乡情意象,一为生活意象,前者为寄托乡情,后者为阐释作者对于生活以及人生、命运等宏观问题的理解,二者皆为构成周作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内容。
文体的“意”,即作品的意蕴系统,是相对稳定的话语体系,作为文体的深层内容,对“象”与“言”两个层次起着决定作用。周作人散文中的“意”简言之是生命意识,即作者对有关“人”的问题的理解,具体表现为对于健全、自由的生存状态与自然、闲适的生活方式的追求。周作人在作品对于“意”的表达分为两个方向,
l
varyfrom
羊皮卷之一
the fury一是向外,即对落后的国民性的批判与揭露,并结合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优秀因素以及外来文化中的先进营养,提出改造国民性,使其摆脱蒙昧与愚弱状态的途径;一是向内,通过“艺术化生活”的倡导,力求改变个体生命的粗糙与卑陋。对生命、命运等问题的理解与把握,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与态度,进而影响到作家的写作方式,表现为写作内容与形式的选择,虽终外化为文本体式与飙格。从“意”到“象”再到“占”,三者互相影响与制约,打通了文体生成的内部通道,构成了完整的文体系统。本文在对文体的三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三者之唰的关系进行了论述。
周作人在文体方面的革新主要表面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熟练运用白话文进行创作的基础上,将白话文、古文、方言、外来语等几种语言要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散文语言形态:二是拓展了散文的描写领域:三是借鉴吸收中国古代散文“信腕信口,皆成律度”的自由传统,结合重视人的生存与价值的现代意识,为散文创造出深广的意蕴空问。正是在以上几个方面的成就,确立了周作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与价值。
关键词:周作人散文文体
Abstract
ItisacknowledgedbytheresearchersthatZhouZUorencontributedalottoprosestyleinnovation.Ⅵ]he
reas,theresearchabouthisprosestyleWaSsuperficialforalongtimemainlyduetolackingofenoughtheoreticalfoundation.Mostoftheresearchpapersonlyconcernaboutitsostensiblefactorsanddeficientinprofoundresearch.However,inrecentyearsgreatprogresshasbeenmadeinstyletheoryresearch,whichprovidesthe
newideasandfoundationsforzhou‘Sprosestyleresearch.Based0n“language,imageryandmeaning”andcombinedwimZhou’Sspecificlifeexperienceandtasteofart.thisessayanalysesthethreecomponentelementsaSwellaSitsfeaturestOestablishhiscompleteprosestylesystem.
fly away“Simpleandamicablestyle’’isthemaincharacteristicofzhou’Sproselanguage.In
itslanguageform,thisfeatureisreflectedinthechoiceofwords,makingofsentences,arrangementofparagraphsaswellastheuseofrhetoric.Tobespecific,inthechoiceofwords.hecutsdowntheuseofadjectiveandadvtosimplifylanguage;intheuseofsentences,heUSeSmorelongsentencestomakethecontenteaseandgrace;inthe
organizationofparagraphsanddiscourses,hechoosesdifferentnarrativestyletodormanttheme.Wmkhismoderaterhetoricuseincreasestheaestheticfeelingofart.These
featuresareallintegratedbythecoreoflifephilosophyandaestheticfeeling,whichhave
’
formedzhou’suniqueproselanguagestyle.
Thisthesesdistinguishedthedefinitionofimageryandputforwardthatithasthreemeanings.Thefirstreferstothedescriptivepartoftheprose.Thisessaytakes‘affection’and‘reason’aSclue,putcinghisdescriptiveareainorder.Thesecondmeaningisthe
andaccordingimprovementandrefreshtothedescriptivepart,usingtheliteraturedevice
totheauthor’Sexpressingpurpose.Thepresentthesisclassifiedzhou’Sdifferentproseimages,forexample,heusessimplesentencesinessays;invignette,heusuallyshapesthecharacterthroughthedescriptionofdailytrifle;indescribingnaturalscenery,hetakesobjectiveattitudeandputaffectionandreasonintotheprose.Thethirdismadefromthefeelingofthemainbodyandhasas订ongsymbolicmeaning,whichdistinguishesitfrom
andpoems.Combinedwiththefeelingheexpressedinimagesofthecommonliterature
theworks,wecandividehisproseintotwotypes,oneisnostalgia,theotherislife.The
formershowshislovetohometown,thelater
expresseshisunderstandingtOlife,destiny.Bothconstitutetheimportantcontentofhisspirituallife.
Themeaningsystemofworksisarelativelystablelanguagesetup,whichcarldetermine‘language’and‘imagery’.Inhisprose,itsimplymeanslifeconsciousness,namely,theauthor’Sunderstandingtotheissuesabouthumanbeing,whichexpresseshis
andrelaxedlifestyle.Itincludestwoaspectsinhisworks.Onepursuitofnatural
criticizesthebackwardsnationality,combiningwiththeexcellentelementofChinesetraditionalphilosophyandtheadvancedingredientsfromothernationalitiestoimprove
civilized.Theotheraimsatchangingtheinferiorityofnationalityandmakepeoplemore
theindividualbyadvocating。artlife’.Thethreefactorsinteractwitheachotherandmakeupacompletestylesystem.Inthisessay,theauthoranalysesthesethreeelementsandexpounds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m.
Zhou’Sinnovationinsty7lereflectsinthreeaSpects:Firstly,heusesmodemChineseasfoundation,combiningwithtraditionalChineseanddialectsaswellasloanwordsetc.tocreateacompletelynewprosel
anguagestyle;Secondly,heenlargesprosedescriptivefield;Thirdly,usingChinesetraditionalproseasreference,combiningthemodemsense
humanbeing,hecreatesanewareaforprose.Theseachievementshaveofvaluing
establishedhisreputationinthehistoryofChinesemodemliterature.
Keywords:ZhouzuorenProseStyle
3
绪论:文体的定义——周作人文体研究的理论起点
绪论:文体的定义——周作人文体研究的理论起点
masu
所谓文体,指一定的话语秩序所形成的文本体式,它折射出创作主体独特的精神结构、思维方式以及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精神。文体至少包涵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是文学作品的语言秩序及体式,
也就是“首”,又称为“语体”,这一层次往往因不同的作家,不同的体裁而具有相异的风格与规定性;第二个层次,是指文体所负载的作家个体的人格内涵和社会的文化精神,也就是“意”,前者是表层体现,后者是深层内容,后者决定前者,前者体现着后者,影响着后者的表达。在文学创作实践中,在文体的两个层次之间需要有一个过渡,即从“意”——文体的深层结构到“言”——文体的表层结构之间,要有相应的物化机制,这个过渡的中介物就是“象”,而相对应的物化机制就是艺术形象的建构过程。文学作品不同于非文学文本,它是一种艺术形式,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结构和功能,因此其文体就不能仅仅归纳为一种语言符号的简单组合以及由此组合所体现出来的风格、特色,而应该是一种立体结构,即必须借助于艺术符号——凭借语言符号塑造起来的艺术形象才能完成表情达意的功能。在文学作品中,形象是语言符号的“所指”,又是作品意蕴系统的“能指”,在言与意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正如古典文论中所提到的,为文的最高境界是“言以尽象”、“象以尽意”,从语言经由意象到达意蕴,构成了文学文本由外而内的通道,也实现了文体自身的基本建构。
minuteman
实际上,主体在创作实践中,其思维的起点是“意”,即首先有所要表达的思想或情感,然后在客观世界寻找能够反映或表达其思想或情感的外部载体,也就是“象”,最后才是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对“象”进行描述,对“意”加以表达的问题。由此看来,对文学作品进行文体方面的研究时,如果只分析其文本语言上的特色,而不对其深层结构进行探讨,就难以对文体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把握。既然文体是由“言”、“象”、“意”三个层次所构成的一个立体化的系统,那么研究时就应兼顾三个层面,并注意分析
三个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是以何种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对于“言”,主要研究的对象是词汇、句子、段落的选择、组合方式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不同的行文风格;“象”的层面,研究的着眼点则在于创作主体将一种主观思维或者说情感具象化的载体,即作者在文本中所使用的艺术形象和意象,以及以这些形象、意象为代表的描写领域,从“象”的层次,我们可以把握一个创作主体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方式;“意”的方面,则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寓于象,达于言”,通过“象”、“占”两方面所呈现出的思想或情感。对周作人散文作品的文体研究,也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
new year第一章周作人散文研究的历史视野
第一章周作人散文研究的历史视野
对周作人散文创作的研究,如果以1922年胡适在《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中对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评价为起点,至今已有八十年的时间。八十年来,不同时代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周作人的散文创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其中,部分研究者是以周作人在散文文体方面的独创性贡献为研究起点,对其文体风格的形成、特点以及文学史地位进行了研究。另外大多数人则将研究视角投向周作人散文作品的精神世界和哲学内涵,并试图从周作人的生活经历中寻找对其创作风格的形成具有影响的因素。限于文体理论自身的发展,过去的论者对周作人文体的研究往往多着眼于文体系统的某个方面,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对周作人散文文体丰富性的理解和认识。在对周bpm是什么
作人散文文体进行分析之前,有必要先对周作人散文研究的历史进行简要的回顾与总结,主要是对其中文体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下整理,以作为研究的基础和起点。
cet6听力周作人的文学活动最早始于一九O四年,直到五四运动时期,周作人发表了~系列的理论文章,从鼓吹“人的文学”到“思想革命”口号的提出,逐步建立了完整的以人为本位的思想体系。五四运动以后,周作人开始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文学批评和小品散文的创作上来,其作品仍然延续了五四时期建立起来的思想观、道德观,并开始形成了独特的文体风格,逐渐进入众多批评家的研究视野。一九二二年,胡适在其发表的《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一文中对周作人的小品文创作作了如下的评价:“这几年来,散文方面最可以注意的发展乃是周作人等提倡的‘小品散文’。这一类的小品,用平淡的谈话,包藏着深刻的意味:有时很象笨拙,其实都是滑稽。这一类作品的成功,就可阻彻底打破那。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了”。胡适着眼于周作人小品散文在白话文运动中的独特贡献,对其“平淡的谈话”、“深刻的意味”、表面似“笨拙”,实际是“滑稽”等特点的评价可谓中肯。但因为此时正是周作人散文文体的初步形成阶段,胡适的批评更多停留于主观印象,注重的是一种新文体初生时所表现出的让人耳目一新的文体胍格,缺乏从文体学的角度进行深入探讨的理论深度。胡适之后,以对《自己的园地》、《谈虎集》等作品的解读与批评为中心,郭沫若、汤钟瑶等人对周氏散文作品的评价呈现出多侧面、多视角的特点。他们不仅注意到了这些美文文学语言的清丽、优雅,思想的清晰透彻(1),而且还开始从文学史的角度去进行定位与评价,对周作人散文的研究开始向更为科学化、学术化的方向发展。
到了三十年代,周作人研究开始进入真『F文艺研究领域的同时,并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局面,这一方面是因为周作人的思想趋于成熟与复杂化,其创作风格也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