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蚴性皮炎(血吸虫皮炎)病因、症状与诊疗参考

更新时间:2023-05-18 06:32:38 阅读: 评论:0

尾蚴性皮炎(血吸虫皮炎)病因、症状与诊疗参考
inner peace
尾蚴性皮炎又称血吸虫皮炎(schistosome dermatitis)、游泳痒(swimmer itch)、沼泽痒(swamp itch)及淤泥痒(silt itch)等,是指人体或动物血吸虫尾蚴侵袭人体时在局部所引起的一种以瘙痒性丘疹为特征的急性炎症反应。可分为淡水禽类尾蚴性皮炎、海水禽类尾蚴性皮炎及淡水哺乳动物尾蚴性皮炎。全世界所有温带地区均有本病报道,尤其是美国、加拿大、欧洲、非洲和远东地区。在我国流行面亦相当广泛,南起广东,北迄吉林,东自沿海各省,西至四川均有报道。
病因及发病机制
禽类或畜类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皮肤引起尾蚴性皮炎,在我国主要由以下虫种引起,包括寄生于禽类的包氏毛毕(血吸虫)、中山毛毕、眼点毛毕、巨大毛毕;寄生于牛、羊等家畜的土耳其斯坦鸟毕、土耳其斯坦鸟毕结节亚种和程氏鸟毕等。与人体感染关系最密切的动物宿主是牛和家鸭。感染了血吸虫的牛和鸭等动物将含有虫卵的粪便排入水田,虫卵孵化为毛蚴后进入椎实螺体内,在螺体内经过母胞蚴、子胞蚴发育为尾蚴,进入水中,尾蚴在水中游动,如遇到牛或鸭,即钻入它们的体内,在门静脉系统及肝内发育为成虫和产卵。如遇到人,
则侵入皮肤引起皮炎,但尾蚴在人体内不能生长发育,经2小时左右即死亡,因此不会引起内脏病变。eventhough
博士英语人被感染的方式主要是在耕作或放牧牛、鸭时接触有尾蚴的疫水所致。农民在稻田插秧时感染的机会最多。因椎实螺的生活习性及尾蚴的逸出受温度影响,农业劳动也有季节性,因此各地发病时间不太一致。
症状特征
长宽比尾蚴皮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炎症,变应原为尾蚴的分泌物和死后的裂解物。初次感染发病慢且炎症轻,重复感染发病快且炎症重。因感染尾蚴的数量及个体敏感性不同,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
发病部位多为接触疫水的四肢,以小腿和前臂较常见,因手掌角质层厚,双足常陷入泥中,所以较少发病。接触疫水后15~30分钟出现皮肤瘙痒,也可在5分钟内出现,随后出现粟粒大小红色丘疹,几小时后发展成绿豆大小水肿性红色丘疹或丘疱疹,周围绕以红晕,丘疹顶端可见虫咬痕迹或淤点,丘疹散在或密集成片。一般3~4天时达到高峰,经1
~2周逐渐消退。如反复感染可出现水疱、风团,伴剧烈瘙痒,抓破后发生糜烂渗液,可继发感染,形成脓皮病,也可伴淋巴结肿大,少数病人可有发热。病程可达1~2个月以上。
组织病理:组织学上显示急性炎症反应,早期真皮水肿伴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后期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在自然感染病例中,感染后24小时内可见到尾蚴,但找到虫体的最适宜时间是感染后2~3小时,因虫体会迅即遭到继发性炎症的破坏。
诊断、预防及治疗eversion
shoot the moon诊断:根据疫水接触史、发病的季节及临床特点,且以下肢为主一般不难诊断。皮疹数目少或个别病例有时易与虫咬皮炎、丘疹性荨麻疹等相混淆。
预防:本病的预防主要是加强粪便管理,消灭钉螺、椎实螺和尾蚴,防止牛、鸭进入水田,不用未处理过的牛粪和鸭粪直接做肥料,加强个人防护。
灭螺灭蚴:是切断流行环节的重要措施,可结合施肥、喷洒农药来进行灭螺灭蚴。
1.氨水:灭螺灭蚴效果好,肥效高。每亩施10~15kg即可杀死90%的螺,但药效仅能维护6小时。
2.碳酸氢铵:遇水很快分解释放出氨,每亩施15kg。
3.五氯酸钠:每亩施0.5kg,药效可维持5天,灭螺效果也好。该药有毒性,应加强防护。
4.氯硝柳胺:灭钉螺效果好,有效浓度不超过1×10-6
公输的翻译
5.草木灰:每亩50kg,可灭螺。
6.初中英语文章茶子饼:每亩15~20kg,其中包含的皂碱有灭螺作用。
google英语在线翻译
evite加强个人防护:在血吸虫病流行区下水前10分钟在皮肤上涂15%邻苯二甲酸丁酯乳剂及防蚴油,可阻止尾蚴钻入皮肤,涂一次可维持4小时。此外,涂15%~20%松香酒精或30%松香软膏也有较好的防护作用。
治疗:治疗以消炎、止痒、防止继发感染为原则,可酌情选用抗组胺药内服,外涂1%薄荷、酚炉甘石洗剂或5%樟脑酒精或克罗米通软膏。有感染时抗炎治疗。晚期形成肉芽肿者可采用电灼、二氧化碳激光或手术切除。

本文发布于:2023-05-18 06:32: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78/6779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circRNA
标签:尾蚴   感染   性皮炎   丘疹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