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中心工作总结(精选5篇)
学校新闻中心 篇1
不满意英文在各位领导的指导,各位同事的支持下,20xx年,新闻宣传科、校报编辑部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巩固新闻宣传阵地,注重新闻策划,细分矿大故事,形成了内宣精彩,外宣有力的良好局面。
一、常规工作hand hold
1.创新机制,完善“三个联动”。
一是建立校院两级联动制度,每个学院和部处单位都安排专人负责与学校新闻中心的联络,初步建立了校园新闻素材征集与共享机制。二是建立了内外联动机制,一方面为校外媒体提供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另一方面外宣主动结合社会热点议题对学校进行采访报道。三是实现了报网良性联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融合,有效提升了新闻传播的效果。
用户英文
2.巩固阵地,提升新闻网与校报影响力。
不断丰富矿大新闻网的内容。明确了矿大新闻网刘勇、卢进丽、刘尊旭分别负责的栏目,提高了更新率。全年共审核新闻近万条,发布6000余条,其中视点新闻540余条,图片新闻5条,校园文化1500条,矿大故事149条。会同网络中心开发制作新闻网APP,目前已经开发完成,进入试运行阶段。
继续发挥校报影响力。全年出版校报18期,增加深度报道、专题报道和跟踪报道。进一步美化校报版面,增强可读性。校报上网,数字化发送,对上万个邮箱进行精确投递,在三个校车站点设置了自助取报栏。
3.把握导向,围绕办学目标细分矿大故事。
围绕“三个国际一流”的办学目标,继续讲好矿大故事。围绕综合改革,推出“综合改革系列访问”栏目,采访了发展规划处、人事处、学科办负责人及青年教师,为学校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围绕一流的学科,策划了我校协同创新外宣稿及毕业生看专业系列报道,翻译并刊登了卡罗·卢比亚及陈清泉院士来校演讲的内容。围绕一流的人才,推出了“矿大人物”、“青年才俊”、“最受欢迎教师”等栏目。围绕一流的学生,推出了“每日一星”、“新生新鲜事”、“优秀毕业生”等栏目。此外围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推出了20篇专稿,营数字用英语怎么念
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英语作文格式4.扩大影响,加大外宣策划的力度。
terror attack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或重大活动,形成了多家重要媒体规模大、气氛浓、影响广的宣传合力。重要报道包括《科技日报》两篇头版头条文章,《中国能源报》、《中国青年报》的两篇头版文章,《中国矿业报》、《江苏教育报》的专版文章。7月3日,《科技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我校服务煤炭行业,产学研融合,实施协同创新的探索和实践。10月11日,《科技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我校的院士、安全专家共同呼吁推进煤与瓦斯共采。11月16日,《中国能源报》头版报道专访中国矿业大学钱鸣高院士文章。11月29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对青年恒好公益创业孵化基地在中国矿业大学落地的情况进行了报道。9月初,《中国矿业报》、《中国煤炭报》、《江苏教育报》、《徐州日报》以专版或者专栏的方式报道抗日战争的中国矿业大学。11月10日,CCTV-5等多家媒体报道我校第三届半程马拉松赛暨首届全国高校半程马拉松赛。全年各大报纸外宣稿件230多篇,主流网站发表稿件5000多篇。此外,对20xx年外宣稿件进行了统计与奖励,召开了新闻宣传工作座谈会。
此外,协助领导做好包括化工学院实验室爆燃事件在的各类负面新闻的媒体应对工作。
5.规范制度,理顺新闻工作流程。
按照服务群众、方便师生的要求,对我校新闻宣传制作进行了梳理,进一步完善了《新闻工作流程及规范》、《关于扩大新闻线索来源的实施意见》、《中国矿业大学接待媒体记者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等,形成了《学院新闻宣传报道情况统计方案》。加强了内部工作流程规范,进一步明确了新闻宣传科三人的分工与合作。
6.加强服务,凝聚新闻宣传合力。
坚持“用服务赢得尊重”的理念,加强与学院和部门的沟通交流。开设新闻宣传写作指导讲座8场,指导举办第三届徐州市大学生记者文化节,开展活动15项,评选“优秀学院传媒中心”9个、“十佳”和“优秀”大学生记者48人。
7.开拓创新,提升新闻从业能力。
针对做好外宣及危机应对,邀请新华日报记者李刚来校进行专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工作研讨、继续学习等形式,不断提升新闻宣传工作能力和水平。在全国高校校报好新闻评选中,校报有四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在江苏省高校校报好新闻评选
起英文名字中,校报有五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二项。个人获得“机关管理服务标兵”称号。工作之余,注重理论研究,熟悉媒体发展规律,撰写论文四篇,在《现代传媒》、《新闻研究》发表了两篇论文。
二、创新工作
1.加大外宣策划力度,实现了外宣新的突破。主要包括《科技日报》两篇头版头条文章,《中国能源报》一篇头版文章。
2.把握导向,围绕“三个国际一流”的办学目标细分矿大故事。推出了“毕业生看专业”、“每日一星”、“新生新鲜事”、“青年才俊”等系列栏目。
三、不足
1.融媒体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2.内宣合力没能很好地转化为外宣动力。
学校新闻中心工作总结 篇2
时光荏苒,我来到宣传部工作已两年半。在各位领导和同仁的帮助和指导下,我从一个新闻宣传的新手逐渐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熟手”,并渐渐爱上了新闻工作。20xx年,我继续在学习中总结,实践中提升,坚持受众至上、内容为王、渠道畅通、群众办报等新闻规律,踏踏实实地完成日常工作,总结如下:
1.推进校报改版,发挥深度优势,出版报纸18期。在全媒体形势下,舆情态势和媒体生态更为复杂,我积极适应新形势,主动向兄弟高校学习,参与校报的充分改版,挖掘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优势,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发挥校园主流媒体的作用。全年出版报纸18期,我主要负责了二、三、四版、校对的排版等工作。神探夏洛克字幕
2.开展“寻找最美,传递感动”,增强宣传感染力。以师生的“最美”故事为素材,用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语言,讲群众们爱读、爱听、爱看的矿大故事,从而使新闻更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一是亲自撰写“璀璨的明星”的人物通讯10余篇,约6万字。如撰写了《自信有担当的奋进者——记采矿工程专家矿业学院张农教授》《煤岩体水力致裂的领跑者——记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矿业学院黄炳香教授》《一个创客的机器人梦——访我校计算机学院张宁
托福培训学校同学》《从农家女孩到亚洲冠军 ——记我校体育学院20xx级高水平运动班、校大学生定向越野队队员梁嘉敏》、《科研需要一颗“平常心” ——访机电学院青年教师李伟》《祖国在我心中重千斤——访离休干部金振环 》等。
二是修改学生通讯员撰写的“身边的榜样” 、“平凡的感动”等80余篇件,约25万字。如修改学生所采写的新生新鲜事的7篇通讯、优秀毕业生12篇通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10篇通讯,五四表彰的每日一星的9篇通讯,第三届半程马拉松赛暨首届全国高校半程马拉松赛选手11篇通讯等,使稿件均能达到发表的水平。
3.积极参与科室的新闻策划和深度报道工作。如新生入学、教师节专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第三届半程马拉松赛暨首届全国高校半程马拉松赛、“五四表彰”每日一星、青年才俊、毕业生风采,毕业生看专业等约10个专题,围绕学校工作和时事热点进行集中采访报道,受到读者一致好评。
4.认真审核新闻网矿大故事、校园文化的稿件。全年审核发布校园文化1740条;审核并发布矿大故事162条。在审核过程中,及时通过QQ与学院负责宣传的指导老师进行联系,极大提高了各学院投稿积极性和命中率。
5. 指导大学生传媒中心日常开展工作。
一是指导《矿大视窗》编排,出版报纸3期。二是日常写作任务的安排和修改。三是指导举办第三届徐州市大学生记者文化节。四是指导开展“寻找身边的抗战老兵”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本人也被评为徐州市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五是开展各学院大学生传媒中心评比。
6.做好其他工作。报纸分发、稿费分发、记者团管理等日常工作及上级分配的任务。
创新工作:
继续深化讲好矿大故事,开展寻找最美活动。广泛开展“寻找最美 传递感动”活动,扩充讲矿大“好故事”的内容,挖掘出近100个“最美”,形成近40万字的宣传作品。好的宣传作品,要打动自己和读者、要有新闻价值,要有灵感等,这一过程实质是创作、创新的过程。
作品通过校网、校报、微博微信等推出后,点击率均较高,有的甚至高达5000多,得到了很多单位及个人的充分肯定。该活动作为宣传部“创优质服务项目”也在机关党委得到了充分肯定。
不可否认的是,在工作中,我也有一些不足和遗憾。如有时候因写作功底不强,出现通讯作品产出不快的现象,有时候因自我松懈忽略了理论学习和研究。今后将不断努力,希望20xx年里能够做出更多的业绩。
学校新闻中心工作总结 篇3
今年以来,区新闻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扣项目攻坚年,坚持区域跨界全媒体平台打造,坚持“走转改”深入基层,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纵深融合,坚持深度报道和重大事件报道中增强新闻时效性、可读性和可观性,坚持通过系列活动营销城市增加受众。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