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轿车侧面碰撞仿真及优化设计

更新时间:2023-05-13 10:11:28 阅读: 评论:0

某轿车侧面碰撞仿真及优化设计
作者:宋名洋 蔡坚勇
来源:《海峡科学》2010opposite是什么意思年第12
        [摘要] 本文基于实际车型,建立整车碰撞仿真模型,结合LS-DYNA对该车进行侧面碰撞仿真,确认侧结构的变形形态及侵入量,结合试验对车辆侧面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关键词] 汽车;车身;侧面碰撞;LS-DYNA;安全性
        随着消费者对车辆安全性意识的提升,以及国家对车辆被动安全性能要求加强;针对目前该轿车车型侧面结构保护性欠佳、车身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通过虚拟样机仿真分析方式进行优化设计,提升该车侧结构的强度,以期望在C-NCAP中国新车安全性评价中取得更好成绩,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良的保护。
        1 整车建模vido
        1.1 建模依据
        依照C-NCAP的试验要求进行仿真建模(如图1),同时,通过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整车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为改善整车碰撞特性的结构优化提供依据。fbreader
        1 C-NCAP侧面碰撞试验图示 dvb>miranda lambert
        1.2 整车建模
        在整车碰撞仿真分析中,为尽量确保与试验结果的可对比性及可用性,需按实际材料特性、密度、质量、接触、边界条件、初始条件和控制参数设置,通过准确的数学模型来还原真实的实车碰撞。 雅安地震伤亡人数
        一般来说,SHEEL单元中三角形单元数量超过10%会影响分析的精度,从表1可以看出,有限元模型中三角形单元的数量占壳单元总数的4.94%,未超过10%的限值。
        2 分析方案描述
        CAE的目的就是通过仿真分析的方法,快速对设计进行辅助和指导。因此,本文提取了7次典型的方案来进行说明,如表2
        3 碰撞试验结果和CAE分析对比
英文写作        3.1 B柱侵入量比较
        通过hyperview软件,读出计算结果文件,并提取各曲线的最大(动态)值作B柱侵入量的考察。侵入量的比较如表3,其中改善度为相对方案1的变化百分比。
        3.2 试验车与CAE仿真模型变形模式对比
        CAE的仿真分析与实际试验密不可分,在分析过程中对比试验结果是CAE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为能确保各方案的分析结果能作为有效的参考数据,故对CAE时态模型和整车试验的变形模式进行对比,从图5的对比可知,整个变形模型基本一致,CAE分析结果可作为设计参考。
        5 试验车与CAE仿真模型变形模式示意
        通过上述的分析对比可知,若仅改善门槛梁强度,对侧结构侵入量并没有很好的改善;若仅改变前门第光棍节由来2根防撞钢梁(前门下端)材质对B柱侵入量影响亦很小,甚至会造成B柱上方侵入量更加严重;故最终采用方案6来进行设计改善并试作。
        通过试验,也验证了本次仿真的改善方向有效、可用。
        4 结束语
        当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碰撞缓冲区较小,变形空间也较小,而被撞部分与乘员之间距离较近,对乘员伤害比其他碰撞类型更严重。因此,增强侧面碰撞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依据本文仿真可知,要改进侧面碰撞性能,就要加强侧结构加强板的强度和刚度,并对内腔结构进行适当的补强,使能量有效地传递给具有保护和吸能作用的梁、柱、底板和车顶等部件,使碰撞能量被分散吸收,最大限度地把可能造成的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在提升车身侧面碰撞性能方面,可以从以下方向进行改善:
        1)增加车门强度和刚度。方法有增加钣厚和增加车门防撞钢梁两种。增加钣厚固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汽车的碰撞性能,但是钣厚的增加会提高整车的质量,影响整车的性能,所以通常采用增强车门防撞钢梁的方法。汽车防撞钢梁由防撞梁、前侧支架和后侧支架等零件组成,使用高强度钢材制造,并安装在车门内壁中央部位。当汽车行驶中遇到
一般侧面碰撞时,能抵抗车门凹陷变形;当遇到较大侧面碰撞时,由于防撞杆的作用,因此不必借助专门工具便可迅速地打开车门,营救出车内乘员。 六年级数学辅导

本文发布于:2023-05-13 10:11: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78/6120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碰撞   结构   进行   分析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