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福学派论丛(一):卢卡奇与葛兰西的文化论(上)

更新时间:2023-05-12 09:30:32 阅读: 评论:0

法兰克福学派论丛(一):卢卡奇与葛兰西的文化论(上)
在美国慈善基金会简史(一):1900-1969年的清教复兴运动、美国慈善基金会简史(二):NED与托洛茨基(Bd未予通过,参见 味新  渤海历史评论)中,作者讨论了美国文化生成与第四锅寄对于美国文化的再建构——而实际上最明显的吸收与内化,并不体现在NED的运作上,而是法兰克福学派引入的“文化馬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M主义者认为,如果欧洲爆发战争,工人JJ将与资产JJ抗衡,并引发GCZY葛明。结果却是1914年战争爆发时,无产JJ没有发动葛明,而是穿上制服,开始战争:群众并没有崛起来推翻资本主义;相反,公民为自己的锅架而战。只有俄国发生成功的运动。
黑格尔
其实从这里就能看出来,“客观-科学”知识体系建构的局限性——客观作为一个不存在的观察坐标系,其观察目的已经与观察工具的属性相分离,片面地强调客观媒介的自为性,标榜纯客观,其实恰恰是最大的不客观。工具固然可以帮助人类这个存在间接地获取相对独立的亚
不存在基点上的景观体验,但这仍然属于“存在”范畴,与“不存在”的纯客观仍然有质的差异。强行忽略这种形似而实异的差异,会造成极大的认知灾难。
胡塞尔在《纯粹现象学》中对心理学的批判,实际上并不是针对心理学一个学科的修修补补,而是一种对黑格尔以来过于泛滥客观唯心主义的一种再超越。他指出了被长期被英美主观实用主义与欧洲大陆客观唯心逻辑所忽视的交集部分,或者说两者的“隙地”——主观与客观的弥合。主观固然有很多弊病,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人就是存在的一种个别形式,在研究人的学科中舍近求远地绕行客观媒介-实证主义的路线,不仅繁琐,而且根本不可能洞见人的本质。
主观这种立足存在范畴的坐标系,他与客观这个“理想状态”下的不存在坐标系,在人的解读上就出现了可通约性。这就迫使人们从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中寻找主客观统一的根源。而这种根源恰恰启示了矛盾的根本动力性,以及世界本原的同一性基点——世界本原不是非黑即白的仅仅存在一种属性,即存在性或者不存在性,这一切都指向M学说的哲学框架。这也是为什么西方不得不重新认真估计M的学术价值的根本原因。
海德格尔
这种动力在以人的坐标系观察时,就呈现为一种“利己趋向”——当然,这种对立统一运动在生命体阶段之前是没有意识的,而是一种因其根本属性而自动产生的连续运动。利己趋向发展到人阶段,就表现为“经济自由”。而这种能动性因其本原的哲学论证,而同样被证明拥有“唯物性”。其仍然属于唯物主义哲学体系。
只是因为M本人也受了孔德实证主义的影响,所以庸俗化地将本原的唯物性(即存在性占优)等价于本原是物质,用相对静止的概念通约两者的区别,是十分有害的——因为对立统一的运动性被他自己用一个相对静止的概念抹杀了,而这种抹杀实际上也掩盖了分析时的存在能动性,而使得M学说越发展,越堕入方法论倾向于完全实证主义的机械化思维。本身对于思辨与实证兼具的方法论优势被抹杀,使得主流M学说的研究堕入了一种步实证主义后尘、拾人牙慧的危险境地。M学说的理论生产功能被消解,其旺盛的思想创造力与生命力源泉被人为地堵塞而枯竭,这是M学说最大的悲哀。
回到上面的问题,为什么他们预测错误?因为他们在相对静止的概念螺旋中越陷越深,并且将小有産者身上的劣根性——道德绝对主义覆盖在真正严谨的学理讨论中,严重地脱离实际,也就是客观情况。真正的M主义是不可能让人自己陷入一种学究式的“遗世独立”的,
唯有越研究越贴近实际、越预测准确、越成功驾驭实践,才证明一个人的M学力达到了更深的层次,也始终处于正确的轨道上——不断逼近客观。否则,对于错误逻辑循环乐此不疲,却仍然自以为“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只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自负罢了。这种M与其说是社會猪衣的先进声音,不如说是一种小市民均平思想的套在外面的画皮,骨子里还是一种前资本主义时代的落后思想。
尼采
而这个路线实际上就是笔者所谈到的小有産者本位道德观,套上受到实证主义影响的庸俗化M哲学混合在一起的幻想。一方面,他们不得不重新估计既有逻辑体系中存在的严重缺陷;另一方面,仍然在按照既有的实证主义蓝图去寻找方法改良这种思路与实践。而另一个问题就是一直被奉为圭臬的经济决定论。实际上,并不是物质利益决定论自身出现了问题,而是从M本人开始,就将经济现象等同于物质,这与依旧是受到实证系的影响,将本质与现象混同,这个通约与之前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的通约,共同造成了M学理的肤浅化、庸俗化。
实证路线被视为唯一正确性的方法论,因为这仿佛是捍卫唯物性的思想要塞。而这也就造
就了卢卡奇与葛兰西的理论推衍——文化也构成决定论的一部分,实现他们对自我理论基础的解构——一元论被多元论取代。而事实上,这正是建筑在肤浅理解本原基础上的自我反噬。它并不是一种对M学说的发展与进步,而是在从M开始就出现问题的错误方向上越走越远的结果。这也能说明,为什么西方M主义是一种自我消解的M学分支。
因为一方面它自身已经从“尼采危机”中嗅到了科学主义存在问题;另一方面它不能理解这种症结的根源来自何方,而是试图用各种实证主义资源来调和黑格尔宇宙——实用主义的、M的乃至孔德社会学的价值来中和,这样病急乱投医的吸收,实际上堕入了更大的螺旋中,就像小孩发烧要用二锅头降温一样,反而加重了病情。胡塞尔其实提出了一个非常可观的学术愿景,有了将主客观弥合并超越黑格尔宇宙的可能,但是弟子海德格尔等人实际上又偏离了主航道,将船开到一个危险的临界点上,将主观坐标系赋予绝对化的支配性,以致出现了一批受过高等教育却仍然支持二战的学人,海德格尔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之一。
1928年胡塞尔退休,他被胡塞尔推荐为弗里堡大学哲学教席的继承人。后来创立了自己的哲学——存在主义。1929年海德格尔辞去马堡的席位,回到弗莱堡大学继承胡塞尔的哲学讲座。30年代以后,他与胡塞尔之间的关系日趋冷淡并最终破裂。
1933年初,在德国出现了纳粹的法西斯专政。此后5年间,德国大学教师被解雇受迫害的有2800人,但海德格尔却在该年秋天带领960个教授公开宣誓支持纳粹,并一度担任弗莱堡大学校长。从这里看出一个新晋的威胁——主观定位的绝对化与唯一至高性,并不一定完全处于庸俗的小市民逻辑,高知同样有着赞成反人类意见的可能——一旦过分强调主观对于客观的优势,将前者视作后者的绝对尺度时,自我中心主义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学理上被认可的结论。这是德国二战在思想上给人足够警醒的一点。
当时两个非常杰出的M主义思想家是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和乔治·卢卡奇(Georg Lukacs)。他们各自得出结论,欧洲工人JJ被西方MZ和资本主义的成功蒙蔽。他们认为,除非两者都被摧毁,否则GCZY葛明是不可能的。葛兰西和卢卡奇都活跃于gcd,但是他们的生活走的路却截然不同。葛兰西在意大利的墨索里尼(Mussolini)被判入狱,由于健康状况不佳,于1937年去世。他是第一个提出以心理学的方式打破人们的传统,信仰,道德和意志的人,“可以悄悄地完成并且没有抵抗的可能”。他推断,“文明世界已经完全浸透了基督教2000年”,“基于这种宗教的文化只能从内部瓦解”。
其实这里的心理学方法,虽然仍属于分析哲学的实证科学,但是至少在关心的对象上比19
世纪更进了一步——强调从人自身找办法。当然,他们的路径不会成功,因为他们虽然摆脱了因宏大叙事而取消人自身历史能动性的作用,但是却仍然没有走上“胡塞尔超越”的方向,继续坚持单一的实证方法论,也就表明,他们仍然坚持因过度通约而产生严重误差的机械M学说,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这个误差。
1918年,卢卡奇成为红色匈牙利的文化部长。在这段时间里,卢卡奇意识到,如果家庭和x道德观念受到侵蚀,社会就会崩溃。卢卡奇执行了他题为“文化kongbu主义”(Culture Terrorism)的政策,通过鼓励孩子们嘲笑和拒绝基督教道德的讲座来塑造孩子的思想。在这些讲座中,向孩子们介绍了x行为的图片,并教唆他们随意的x行为。(历史再次重演,尤其是深蓝州)卢卡奇的计划激怒了民众,当1919年罗马尼亚入侵时,他逃离了匈牙利。
卢卡奇来到德国的法兰克福,遇到了一个年轻富有的max者费利克斯·威尔(Felix Weil),由威尔资助,1923年成立了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该研究所以莫斯科的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所为蓝本,后来被称为法兰克福学派。
1930年,法兰克福学派在Max Horkheimer的带领下改变策略,开始将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思想与M的思想融合在一起,由此诞生了文化M主义。在古典M主义中,世界工
人受到jj压迫。新理论是,社会上每个人在心理上都受到西方文化制度的压迫。由此得出结论,M主义者的工作重点,是打造新的先锋力量来推动社会变化,而不能仅仅依赖gJJ.

本文发布于:2023-05-12 09:30: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78/5976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存在   客观   文化   哲学   本原   主观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