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消费与储蓄)【圣才出品】

更新时间:2023-05-11 20:09:22 阅读: 评论:0

第14章消费与储蓄
一、概念题
1.巴罗—李嘉图等价命题(李嘉图等价)[Barro ricardo equivalence proposition (ricardian equivalence)]
答:李嘉图等价命题是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并由新古典主义学者巴罗根据理性预期重新进行论述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政府支出一定的情况下,政府采取征税或发行公债来为政府筹措资金,其效应是相同的。
李嘉图等价理论的思路是:假设政府预算在初始时是平衡的。政府实行减税以图增加私人部门和公众的支出,扩大总需求,但减税导致财政赤字。如果政府发行债券来弥补财政赤字,由于在未来某个时点,政府将不得不增加税收,以便支付债务和积累的利息。具有前瞻性的消费者知道,政府今天借债意味着未来更高的税收。用政府债务融资的减税并没有减少税收负担,它仅仅是重新安排税收的时间。因此,这种政策不会鼓励消费者更多支出。根据这一定理,政府因减税措施而增发的公债会被人们作为未来潜
在的税收考虑到整个预算约束中去,在不存在流动性约束的情况下,公债和潜在税收的现值是相等的。这样,变化前后两种预算约束本质上是一致的,从而不会影响人们的消费和投资。
李嘉图等价定理反击了凯恩斯主义所提出的公债是非中性的,即对宏观经济是有益处的观点。但实际上,该定理成立前提条件太苛刻,现实经济很难满足。
2.政府储蓄(government saving)
答:政府储蓄亦称“公共储蓄”,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差额。若财政收入大于财政
支出,就称财政盈余为正储蓄,如果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就称财政赤字为负储蓄,但一般说政府储蓄时指的是正储蓄。政府储蓄可以通过增收、节支的手段来实现,但从目前大多数国家情况看,节支与增收均较困难,财政多呈现赤字,政府没有储蓄,反而需发行国债借老百姓的钱弥补财政赤字。
3.缺乏远见(myopia)
答:缺乏远见指家庭关于未来收入流的短视眼光,不能正确认识到未来的真正收入。消费对当前收入
的敏感性的另一种解释就是消费者缺乏远见,这在实际上难以和流动性约束假说区别开。例如,联邦储备理事会的大卫·威尔科克斯已表明,社会保障福利金即将增加(这总是在变动之前至少六个星期发布)的公告,并不会引起消费的变动,一直要到福利金的增加被实际支付时,消费才会改变。一旦增加的福利金支付出去,接受者肯定会调整他们的支出——主要是对耐用品的支出。这种消费调整的延迟可能是由于接受者在收到较高的支付之前,缺乏能使其调整支出的资产(流动性约束),或者是由于他们没有注意到这项公告(缺乏远见),也可能是他们不相信这项公告。
4.生命周期假说(life cycle hypothesis)
答:生命周期假说是由美国经济学家F·莫迪利阿、R·布伦伯格和A·安东提出的一种消费函数理论。该假说指出,在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个人消费占其一生收入现值的比例是固定的。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而主要取决于一生的收入。生命周期假说的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C=bY L+σW R。
其中:C代表消费,b代表劳动收入中的边际消费倾向,Y L代表劳动收入,σ代表实际财产的边际消费倾向,W R代表实际财产。
生命周期假说认为,理性人根据自己一生的收入和财产来安排自己一生的消费并保证每年的消费水平保持在一定水平。人们在一生中的消费规律是:青年时以未来收入换取借款,中年时清偿早期债务或储蓄防老,老年人逐日消耗一生积蓄。一般而言,中年人具有较高水平的收入,青年人和老年人收入水平较低。所以,中年人具有较低的平均消费倾向,青年人和老年人具有较高的平均消费倾向。但终其一生,个人具有相对稳定的长期消费倾向。这就很好地解释了消费函数在长期和短期中的不同形式。
5.可操作的遗产动机(operational bequest motive)
答:可操作的遗产动机指某人将遗产留给后代或朋友或慈善施舍的意愿。遗产动机是储蓄的原因之一。如果由于遗产动机而进行的储蓄占总储蓄的比重较大,而生命周期储蓄的比重较小,那么由于收入再分配政策主要影响遗赠储蓄,其对增加总消费的作用也较大。
生命周期储蓄是必需品,而遗赠储蓄是奢侈品。高收入者进行储蓄的动机,更多是出于遗赠目的(因为他们的收入很高,不必担心退休后消费水平会降低而进行大量的生命周期储蓄,同时他们有能力进行遗赠储蓄),所以其遗赠储蓄的比重很高;而低收入者则更多出于生命周期动机而储蓄(为保证退休后消费水平不致降低,同时也没有能力考虑过多遗赠),所以其生命周期储蓄的比重较大。
6.缓冲库存(buffer stock saying)
答:缓冲库存指为了平抑市场上商品价格的波动而保持的一定数量的库存。通常情况下,主要由政府、地区联盟或世界性经济组织来担当建立缓冲存货的角色。当某种商品价格看跌时,则购进该种商品;当商品价格继续看涨时,就出售该种商品。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因商品价格的大起大落而影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及他们预期的稳定性。建立缓冲存货往往是有
针对性的,所储存的商品通常是那些需求弹性小、容易受到市场炒作和冲击的商品。同时,在操作中也需要考虑到这类商品是否便于储存,以及储存的费用是否昂贵等。
7.一生的预算约束(lifetime budget constraint)
答:一生的预算约束指现在和未来一定时期内,以贴现值计算的消费总量必须等于资源总量。它是反映跨期的所有可行的消费组合的曲线,适用于一个以上时期的支出与收入的预算限制。终生预算约束的公式为:
C t+(1+r)-1C t+1+…+(1+r)t-T C T=财富+YL t+(1+r)-1YL t+1+…+(1+r)t-T YL T
8.持久性收入(permanent income theory)
答:持久性收入指美国经济学家M·弗里德曼提出的一种消费函数理论。它指出个人或家庭的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持久收入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人期望终身从其工作或持有的财富中产生的收入。弗里德曼的理论认为,在保持财富完整性的同时,个人的消费在其工作和财富的收入流量的现值中占有一个固定的比例。持久收入假说的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C=cYP。其中:C代表消费,c代表边际消费倾向,YP代表持久收入。
而在实际情况下,个人在任何时期的实际收入可能与持久收入不同。这种不同可以解释在消费函数形式方面相互矛盾的原因。该假说认为,个人的收入和消费都包含一个持久部分和一个暂时部分。持久收入和持久消费分别由一个预计的、有计划的收入成分和消费成分组成;暂时收入和暂时消费则分别由收入方面的意外收益或意外损失以及消费方面的不可预知的变化构成。在长期内,个人消费占有固定比例的持久收入,这就解释了长期消费函数。在短期内,许多家庭或个人在经济周期中会面临一个负值的暂时收入,然而他们的消费与其持
久收入相关,因而他们的平均消费倾向增加,这就解释了短期消费函数。由于每个家庭和个人都寻求
消费其持久收入的一个固定比例,因而意外的收益或损失将不会影响消费。但在实际运用中,持久收入和消费的价值估计非常困难。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还是他的现代货币数量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弗里德曼用持久收入的稳定性,证明了货币需求的稳定性,从而说明了货币供给量对经济的决定性作用。
9.企业储蓄(business saving)
答:企业储蓄指企业将征收所得税和进行分配之后的净利润存入金融机构的行为。其目的主要有:①为了获取利息收益,②为了将一部分闲置资金保存下来作为扩大再生产之用。对企业利息征收所得税,直接影响是减少了企业的税后留利,对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其结果是降低了企业储蓄愿望。影响企业储蓄的主要因素是投资的边际效率。
10.一生的效用(lifetime income)
答:一生的效用指各个时期效用的总和。LC-PIH理论的现代方法开始在形式上描述一个代表性消费者终生效用最大化问题。在一个特定时期内,消费者享受该时期的消费效用u (C t)。人们宁愿现在消费而不是放到以后消费,因此以参数δ表示的时间偏好率较高,使得消费提前。抵消这种影响的是推迟消费,储蓄起来获取利息(利率为r)。如果人们耐心等待,就能增加消费。计算每个时期的δ与r的百分比,则得到终生效用的方程,即:一生的效用=u(C t)+(1+δ)-1u(C t+1)+…+(1+
δ)t-T u(C T)
取决于:
C t+(1+r)-1C t+1+…+(1+r)t-T C T=财富+YL t+(1+r)-1YL t+1+…+(1+r)t-T YL T
消费者选择各个时期的消费,以便使其一生的效用最大化,它取决于等于其一生总财力的一生的总消费。
11.个人储蓄(personal saving)
答:个人储蓄指由个人和家庭进行的储蓄。个人及家庭储蓄的原因主要包括为不测事件建立储备金、为自己年老时积累资金、为保护自己的家属或为了其他某一具体目的等储蓄资金。个人和家庭储蓄也为商业资本投资提供了部分资金来源。影响个人及家庭储蓄水平的主要因素包括收入的多少、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以及利息率的高低等。
12.过度敏感性(excess nsitivity)
答:过度敏感性指当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反应比理论上预计的程度更大时的情况。例如,消费存在着过度敏感性,就是指消费的反应太强烈,以至于无法对收入变动作出预期。
消费的过度敏感性的发现与消费理论发展密不可分。西方对消费理论的研究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Keynes的消费理论,Keynes认为消费是当期收入的函数。第二阶段的代表是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PIH),以及莫迪利阿尼等的生命周期假说(LCH)。这两种消费理论都认为当期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而和当期收入关系不大。第三阶段消费理论是在宏观经济学发展到理性预期的大环境下产生的,其代表霍尔把理性预期方法论应用到生命周期假说和持久收入假说之上,提出了革命性的随机游走假说。根据随机游走假说,当期消费与上期消费和预期持久收入有关,而与滞后的收入水平无关。
霍尔的结论引起后续大量的计量检验。弗莱文的计量研究否定了随机游走假说。她认为当期和滞后的劳动收入变化与消费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消费不仅取决于持久收入,而且也受

本文发布于:2023-05-11 20:09: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78/5898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消费   收入   储蓄   政府   理论   个人   影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