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之“预测”所得
作者:苏羽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人物》2021年第09期
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讲的是预测。《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这个单元开篇的精读课。故事浅显易懂,但预测却让学生的阅读之旅充满新鲜、挑战,收获满满。
一、预测猜想——识其人
“總也倒不了的老屋”自然在“倒”的节点上勾起我们的猜想。面对母鸡二十几天的请求,学生们的预测出现了分歧。因为依据老屋的状态、生活经验,猜不帮忙的也是人之常情。
结果怎么样呢?我们看到老屋还是帮助了母鸡。猜错的学生,我们引导他们回文反思“作者是怎样想的”。于是,学生明白了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写。原来,作者想表现的是一个富有同情心、愿意帮助别人的老屋。
二、对比原文——得其妙
带着这样的理解,读到“母鸡离开老屋”,这时老屋又说:“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学生都猜到老屋还是倒不下,因为每一次老屋说这句话的时候总会有小动物上门求助。谁会是下一个求助的小动物呢?
这时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预测的经验,能够根据前面的情节往下猜。他们脑洞大开,用自己的储备知识对故事进行大胆预测。有很多学生还把故事中小动物的语言转化到预测中,有的学生还发现小猫请求住一晚、母鸡请求住二十几天,住的时间越来越长,接下来出场的小动物住的时间一定比二十几天长。
查阅原文我们知道,原文中还有这样一段,熊宝宝为了躲避猎人请求住了一个冬天。学生通过预测,发现了故事叙事的特点(情节重复)、人物语言的特点,还找到了作者设置环节的逻辑(时间线索)。可以看出,预测让学生对故事的探究更加积极了。而编者故意去掉“小熊”一段,也正好给学生练习预测提供了空间。
三、预测结尾——悟其情
故事接近尾声,小蜘蛛给老屋讲故事,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老屋一直都没有倒。
然而,作者仅仅是想刻画一个助人为乐的老屋吗?老屋仅仅是因为不断有小动物来才倒不了吗?
课文的结尾,其实已经暗示了老屋不倒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小蜘蛛的陪伴。在备课时我们发现,作者在本文发表后又给故事续编了一个结尾。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我们在结尾处又设计了一次预测,让学生预测作者后来续写的内容。
学生预测:
“时间久了,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屋轰的一声倒下了。但老屋帮助了那么多小动物,大家在心里都记得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小动物们一起把老屋修好了。
小动物一个接一个地来求助,故事会在省略号中一直延续老屋不倒的神话。
学生的预测丰富多彩,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当我们把作者续写的内容呈现给学生时,很多学生都没有想到,原来,小蜘蛛的故
事讲完了,也没有动物再来了,而老屋却依然没有倒下,他还想再等等,看看还会不会有谁来。
反观自己的预测,就会知道,作者要写的老屋,仿佛就像一位孤独的老人。他年事已高,很寂寞,但他想帮助别人,同时也渴望别人的陪伴。他对生活充满了向往,想为更多的人再做一些事。他无比留恋这个世界。
就这样,在故事的开头、发展和结尾我们不断教给学生如何使用预测的策略,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预测的整个思维过程让阅读充满乐趣,给学生注入了热情与动力,预测调动起学生的多元认知,验证预测的过程充满意外与惊喜,在反思的过程更能使学生深入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培新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